第146章 離腸百結解無由
“燒炕”是北方地區喬遷的風俗。
搬去新家的人們,都會邀請親朋好友前來認識自己的新家門;親友、鄰居也會攜帶禮品前去慶賀,主人便設宴款待一番,這就包含了中國文化中的“眾人添柴火焰高”的傳統美德。
娘家人帶來鍋、勺子等炊具,姊妹們送來一對公雞、兩條大鯉魚、兩斤豆腐、兩斤豆芽。這些禮物都寓意吉祥:雞是大吉大利;魚是年年有餘糧;豆腐與“都富”諧音;豆芽有生根發芽的意思。
酒宴結束後,主人還要給前來祝賀的客人,每人發一塊發糕或發麵餅帶回家,寓意著“要發一起發”。
【一】《正月十八日》張耒.詩
收燈城市接荒村,
翁媼耽眠日已暾;
何事牧童能早起,
緩驅白牯出柴門。
今天是喬遷新居“燒炕”的日子,於湉卻一夜沒回家,這可擔心死了侄子於慕凡。天還蒙蒙亮,他就喊起了馬夫跟他一起去尋。
山村的人們,起得比城裏早。
每遇見人,慕凡就下車打聽:是否見過一位貴婦從此經過。
人們都說:不曾見過。
“難道,在那兒,宿下啦?”慕凡是越想越害怕:萬一出了醜,他這個送她回家的侄子,可就來罪了。他敦促馬車夫,速速趕往那座土地廟似的小屋。
找到了小土屋,見屋門緊閉,他趴在門縫上朝裏探望。
隻見,二姑與那中年男子都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可喜的是:一頭趴著一個。慕凡悄悄地推門進去,卻見小書童躺在大床上,四腳朝天地酣睡著。
慕凡輕輕推了推於湉,小聲喊道:“二姑,二姑,醒醒呀……”那意思是趁天大亮前沒人看見,趕緊離開。
誰知,於湉抬起朦朧的眼,驚奇地問:“你怎麽來了?”
慕凡說:“小聲點兒,別吵醒了人家……”
於湉就小聲道:“你-來-幹-什麽?”
“我來接您呀!”
“接我-幹嘛?”
“今天不是您燒炕麽。”
“不就燒個炕,你又何必一大早地從京城趕來。”
“我根本就沒回家。”
“你幹嘛不回家?”
“二姑還沒回去,我哪敢回家?”慕凡嘟囔道,“再把二姑給弄丟了,我爹還不吃了我呀!”
“我這麽大的人了,咋能說丟就丟呢?”
慕凡小聲嘀咕道:“您又不是沒丟過。”
“嗬,你這孩子,怎麽淨揭二姑的短呢?”於湉就這麽一大聲,便吵醒了王冕。
他睜眼一看,麵前站著個大小夥子,先是嚇了一跳,隨即緩過神來問道:“你,你兒子?”
“是你兒子!”
“我,我兒子,我,我怎麽不知道?”
於湉道:“現在,不就知道了麽!”
“知道了,知道了,”王冕倒頭又睡。
這一神仙對話,可把慕凡給嚇壞了,心想:“怎麽,我是他們倆的孩子?怪不得我爹待我不怎麽親呢!”他又打量一下這個破衣爛衫的男人,“難道他才是我的生父?”
於湉說:“你瞅他幹嘛,快去你三姑家說一聲,去我家陪客,可不要,你爹來後,連個坐陪的都沒有。”
“噢,知道了,”慕凡滿心狐疑地出了門。
慕凡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到的三姑家。
一進門叫了聲“三姑”,就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臉拉得老長。於璐心裏泛嘀咕:這家裏又出什麽事了,一大早的。便問:“怎麽了,慕凡?”
“沒怎麽!”
“沒怎麽,你大清早地,拉著個臉幹什麽?”
“二姑讓恁去燒炕。”
“燒炕是好事呀!”於璐舒了一口氣,“什麽事惹你不高興了?”
慕凡一聲不吭地坐在那裏生悶氣。
“怎麽,誰把你的房子給燒了?”躺在炕上的友乾打趣說,“凡兒呀,你放心!雖然你二姑搬到你家裏去住,但你的那份家業,你爹是一點也不敢少分給你的,這個,舅舅給你撐腰!”
慕凡心煩道:“我,我現在連自己是誰的兒子,都不清楚了,哪還有心思管家業。”
“怎麽,你爹不要你了,”於璐說,“把你過繼給你二姑了?”
慕凡又是一驚,“您是怎麽知道?”
於璐一愣,“我不知道啊!”
“那您怎麽說,我是二姑的兒子?”
“我沒說你是你二姑的兒子呀,我,我是說,你爹要把你過繼給你二姑。”
“我爹為什麽要把我過繼給我二姑?”
“你爹沒說要把你過繼給你二姑!”
友乾坐起身來,“吃吃”地笑:“哎~哎~,你倆說繞口令呀?凡兒,凡兒,你來跟舅舅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慕凡往炕邊移了移,說道:“昨晚,我給二姑搬家,快到‘覺山寺’的時候,從路邊土地廟似的小屋裏出來一長須男子……”
於璐插了一句“土地爺【1】?”
友乾剜了於璐一眼。
慕凡繼續說:“他和二姑打了個照麵,裝作互不認識。可是,當我把馬車趕過覺山寺時,那男子又打發他的仆童追了上來,裝作去往覺山寺買酒,你想,寺廟裏哪能有酒?這不是做戲給我看麽……”
於璐問:“他買他的酒,管你們什麽事?”
“你聽我說,三姑。”慕凡道,“你說,怪不怪?我二姑搬家的時候,什麽都不帶,唯獨搬了一壇子酒放在車上,我看那酒壇子,不像是我們當地的酒。你說,這不是有預謀麽?”
“一壇子酒,能有什麽預謀?”
“關鍵是,二姑親自抱著這壇子酒去了那小土屋,還不讓我們跟著……”
於璐問:“然後呢?”
“然後,我就去了別墅。”
於璐問:“我是說你二姑…然後呢?”
慕凡說:“他們在小土屋裏喝了一宿。”
“然後呢?”
“然後就醉了。”
於璐又問:“沒幹點兒…別的?”
慕凡嘟囔道:“還幹什麽別的,這不,兒子都生了麽!”
“生了!”於璐“忽地”站了起來,大驚道,“這土地爺,就是神氣兒,怎麽這麽快!”她扯著個嗓子朝東屋大喊,“清婉,清婉,快起來呀,出大事了……”
友乾連忙讓慕凡去阻止於璐,嘴上喊著:“你去吆喝孩子們幹什麽?有才今天還上學呢!”
於璐回過頭來道:“我們今天別燒炕了,直接‘送糖米’吧!”
“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友乾拉了慕凡一把,讓他坐下來,“你跟舅舅細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慕凡道:“二姑一夜沒回家,我就去小土屋找她。一進屋,二姑拉著我對那個男人說,說我是他的兒子。”
“嗨!”友乾總算鬆了口氣,“我說麽,就算給土地爺生孩子也沒那麽快的,原來這兒子是你呀?”
慕凡說:“是啊!”
友乾道:“這是你二姑胡說八道的,你不要往心裏去。”
慕凡說:“怎不往心裏去,我活了這麽大,才知道,我原來是二姑生的孩子。”
“我這個二姐啊,她這張嘴,嗬,”於璐道,“你說,她缺兒子麽?三個兒子……”
提及兒子,友乾就勸慕凡,說道:“凡兒,你也得理解你二姑的心情,你看,她有三個繼子,倆兒子把她給攆了出來,老三又出嫁當了和尚。你說你二姑,以後靠誰養活?誰又能為她養老送終?”
慕凡說:“為二姑養老送終那倒沒什麽!關鍵,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我爹我娘生的。”
友乾道:“那是錯不了的事。”
“對,錯不了。”於璐說,“你娘生你的時候,我就在你娘的床邊一個勁地轉悠……”
友乾問:“你轉悠什麽?”
“學二嫂生小孩呀!”
友乾笑道:“你,你才多大,懂事麽?”
“六七歲了,我們於家的女子,聰明著呢……”
【二】《正月十八日》張耒.詩
幽人睡足聞春鳥,
共喜暉暉日滿籬;
裏巷收燈人寂寞,
鄰家夫婦賃舂歸。
暮羽和有才已經開學,於璐把采婗留在家裏給他們做飯,自己帶著兒媳隨丈夫上了慕凡的車。
於璐和清婉坐在車裏,友乾由於避諱與兒媳同乘一輿,便坐到副駕駛的位置上,讓慕凡進了車廂。
走不了多遠,遇上了自家的佃戶。
夫妻倆熱情地與友乾打著招呼:“東家呀,您這是要去哪兒?這一大早的。”
友乾高興道:“噢,去我連襟家燒炕去。”
“是麽,是麽,東家的親戚就是多,今兒這家燒炕,明兒那家添喜……”等馬車走過後,佃戶才肯離開。
不多時,馬車又來到了王冕居住的像土地廟一樣的茅草屋。
友乾讓慕凡去小屋喊於湉出來。
慕凡進去不多時就出來了,說:“二姑不回家了,讓我們自己去別墅。”
於璐一聽就火了:“她家燒炕,她不回去?!”說著,就下了車,風風火火地進了小屋,清婉趕緊跟了進去。
於湉進門就喊:“你家燒炕,你不回去?”
於湉反問了一句:“那是我家麽?我憑什麽回去!”
“你不回去,你讓我們來幹什麽?”
“陪客呀!”
“客呢?”
“待會兒,大姐夫和大哥就去了。”
“那你在這幹嘛?”
“我在這陪我的客人呀!”
“什麽客人?”
“女婿呀!”
“這,這,”於璐氣得一時語塞,“你,你是真不要臉!”
“你要臉,就行了……”
————————————
注釋
【1】土地爺
土地爺是中國古代傳說中負責掌管一方土地的正神,住在地下,靠著香火供奉,吸收能量,是神仙中級別最低的,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爺”。在民間土地的形象千姿百態,性格各異。
(1)土地神祗
土地爺又稱土地公或土地神,在道教神係中地位較低,但在中國民間信仰極為普遍,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流行於全國各地。舊時,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祀奉土地神。
在中國的“神鬼世界”中,土地神算是眾神有一位末等的“芝麻官”,但它家族龐大。舊時,在中國大地上,幾乎到處可見石砌的、木建的小小土地廟,裏麵供奉著土地公、土地婆,香火還挺旺。土地神源於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塊地麵的神。《公羊傳》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漢應昭《風俗通史.祀典》引《孝緯經》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報功也。”清翟灝《通惜編.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般商時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帶有自然屬性。據《禮記.祭法》載,同時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級之分,文稱:“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漢武帝時將“後土皇地祗”奉為總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處土地神。
最早稱為土地爺的是漢代秣陵(今南京)的蔣子文。據《搜神記》卷五曰:“蔣子文者,廣陵人也。……漢末為秣陵(今南京)尉,逐賊到鍾山下,賊擊傷額,因解緩縛之,有頃刻死,及吳先主之初,其故吏見文於道,乘白馬,執白羽,侍從如平生。見者驚走。文追之,曰:‘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爾可宣告百姓,為我立祠。不爾,將有大咎。’……於是使使者封子文為中都侯,……為立廟堂轉號鍾山為蔣山(即今紫金山)。”
此後,各地土地神漸自對當地有功者死後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據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五稱沈約為湖州鳥鎮昔靜寺土地神,嶽飛為臨安太嶽土地神。清人趙懿在《名山縣誌》中稱土地神不一,有多種名目,其中有花園土地,有青苗土地,還有長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攔凹土地,廟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開始的。明代的土地廟特別多,這與皇帝朱元璋有關係。《琅訝漫抄》記載說,朱元璋“生於盱眙縣靈跡鄉土地廟”。因而小小的土地廟,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瑣事》稱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鐵塔時,在塔內特地辟一“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爺。又《水東日記》稱當時不僅各地村落街巷處有土地廟,甚至“倉庫、草場中皆有土地祠”。
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著樸實,平易近人,慈祥可親,多為須發全白的老者。一般土地廟中,除塑土地神外,尚塑其配偶,惜稱“土地奶奶”,與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沒有特殊職司。
(2)人物形象
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財神,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稱為“做迓”(或做牙)。農曆二月二日叫做“頭迓”,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迓”,尤其尾牙商家更是為了答謝員工一年的辛苦,請吃“尾牙”宴。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須白發的老人,有時會有土地婆陪祀,有時則隻有土地公而已。這是中國民間傳說著一個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時,問他有什麽抱負,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個個都變得有錢,人人過得快樂。土地婆卻反對,她認為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功能。土地公說:“那麽,貧窮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土地婆反駁著:“如果大家都變有錢人,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土地公無話可說,也因此打消這個原可“皆大歡喜”的念頭,世間才有今天的貧富懸殊差別。世上覺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個“惡婆”不肯供奉她,卻對土地公推崇備至。
(3)軼事典故
在江西萍鄉一帶,農曆歲首要舉行參拜土地神的慶賀活動。這天黃昏,鑼鼓喧騰,爆竹聲聲,以一人假裝成土地神,按上線胡須,翻穿皮馬褂,左手持杖,右手執扇,搖頭擺尾,自樂自讚說:“土地神,土地神,土地原來天上人。”這句話道出了土地神的“家底”。
土地神的前身是社神,神可不像土地神,這樣官微言輕,而是地位顯赫,在神界數一數二的大神。社神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為人類提供了活動場所,土地生長的萬物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故人類感激它、崇拜它。對社神的祭祀,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禮經.郊特牲》中說:“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為什麽要祭祀社神?《孝經援神契》中說得更清楚:“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祭天與祭社(地)是古代兩項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活動,可見社神的地位非同小可。
進入封建社會後,原屬自然崇拜的社神逐漸人格化、社會化,社神的地位不斷跌落。社神就像一位仕途失意的官宦,逐級降職。雖然由皇帝專祀的國家的社神祭祀不斷,但失卻了民眾的參與,名存實亡。倒是那些遍布各個角落的小社神(俗稱土地神),充任了地方保護神的角色,香火頗旺。唐代城隍信仰盛行後,土地神的轄區更加縮小,成了城隍的下屬。至明代,土地神已遍及全國每個鄉村,甚至“倉庫、草場中皆有土地祠”(《水東日記》),橋頭土地、欄頭土地、灶頭土地、田頭土地、山神土地……名目繁多,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有土地神的存在。
土地神雖然官不大,但管的事卻不少。轄區內凡婚喪喜事、天災人禍、雞鳴狗盜之事都要插一手,而且土地神一副慈祥老翁的模樣,與人較為親近,所以人們喜歡向他吐露心聲,向他祈願。如《集說詮真》中所說:“今之土地祠,幾遍城鄉鎮市,其中塑像,或如鶴發雞皮之老叟。或如蒼髯赤麵之武夫……但俱稱土地公公。或祈年豐,或禱時雨,供香炷,焚楮帛,紛紛膜拜,必敬必誠。”所以,小小的土地廟往往香火很旺。因為中國民間相信“縣官不如現管”,“土地不鬆口,毛狗不敢咬雞,”“土產無多,生一物載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幾家保佑幾家。”
舊時有些地方,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提著酒到土地廟“報戶口”。死了人的第一件事是到土地廟“報喪”,因為死的鬼魂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如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誌》下篇卷三記載江蘇高郵地區“凡人始死之時,家人必以蘆席稻草,圈於土地祠旁,為魂靈棲留之所,謂之鋪堂。鋪堂之後,家人則按中晚兩餐,備具飯一盂、菜兩盤,送至祠旁所設之鬼寓,多則三天,少跡兩天,謂之送飯。”其意顯然是指人剛死,鬼魂暫留土地祠,尚需家人送飯菜。土地還管人間的婚姻大事,《天仙配》中的土地就促成了董永與七仙女的姻緣,有些地區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貼壓在土地廟的香案下,以此判斷兩人的命是否相和。至於村中發生瘟疫之災、虎狼之患,祈求土地消災除患;發生盜竊之事、鬥訟之爭,祈求土地指點迷津、主持公道,在舊時的農村也是經常舉行的事。
(4)職責類型
土地神屬於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裏安寧平靜。也有專家認為其屬於城隍之下,掌管鄉裏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生養萬物: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穀以養育百姓,此乃中國人所以親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太平禦覽》引《禮記外傳》稱土地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建國君民,先命立社,地廣穀多,不可遍祭,故於國城之內,立壇祀之”。
管理本鄉:自東晉以後,隨著封建國家從中央到基層的官僚製度的逐漸完善,土地神也演變成為在道教神階中隻能管理本鄉本土的最低級的小神。東晉的《搜神記》卷五稱廣陵人蔣子文因追賊而死。東吳孫權掌權後,蔣子文顯靈於道說:“我當為此(指南京)土地神,以福爾下民”。這裏所指的福爾下民,就是指的保佑本鄉本土家宅平安,添丁進口,六畜興旺,並且為人公道。中國南方土地廟常有對聯稱:“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地府行政:中國許多地區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於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後,道士做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去其所屬土地廟作祭祀活動。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屬,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閩南、台灣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一鄉一裏之神。
(5)土地廟宇
土地廟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為中國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中國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布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布。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一些大廟中間也有在殿堂中設有當方土地神位者。
(6)祭祀禮儀
土地神土地公生日:農曆二月二日
土地公得道升天日:農曆八月十五
《諸羅縣誌》:“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訪秋報也。四境歌吹相聞。為之社戲”,故所謂春祈秋報即與上述兩日相同,現今之祭儀應為舊有社祭習俗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