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間有味是清歡
紀緒很少吃肉,他把涮好的肉都給了暮羽。也不知,他是不舍得吃,還是因為東坡先生的那句名言“人間有味是清歡”。
其實,都不是,紀緒是在踐行中華文明的一種餐桌文化——敬老愛幼。
紀緒的父親常年在外不回家,教育子女的重任就落在母親的身上。來京城之前,母親告訴他說:“一個人能不能與之交往,從他踏入酒桌的第一步,就知道了;一個人有多大的情懷,從他落座的第一句話,便明白了。”
最失敗的教育,莫過於父母在吃飯的時候說教孩子;但真正的教養,卻又在飯桌上。一個人餐桌上的行為,就是他素養的底色!
父母在飯桌上的閑聊,其實是對孩子最好的素質教育。
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頓飯:父母在品味人生,孩子在品味父母。一頓飯的功夫,體現的卻是一雙父母的軟實力。
同樣之理,紀緒把這種餐桌文化用在教育自己學生的身上。
【一】《原道》韓愈.散文
韓愈雲:
“孔子之作《春秋》也,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
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傑克遜問:“先生,難道有智慧或聰明的人就能領導世界?”
紀緒說:“不是,主要是這兩個族群都注重文化,藍帽回回即便是在流亡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對文化的渴求。”
傑克遜又問:“先生認為,世界會大同麽?”
紀緒道:“當然會!如果世界不統一,人類便會走向滅亡。”
傑克遜好奇心起,問道:“若真有那麽一天,世界大同了,先生希望誰來領導這個世界?”
“這我不知道,”紀緒笑了笑,“不過,藍帽回回性格比較剛硬,管理世界一定會很嚴格;而我們漢人,性格比較柔和——對於事情,總是差不多就行了。”
傑克遜尋思了半天,說道:“我覺得吧,還是漢人來領導這個世界,比較好!”
紀緒進一步解釋道:“不過,我們的‘差不多’可不是隨意,它體現了我們文化的包容。”
“包容。”傑克遜重複了一遍。
紀緒說:“漢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區域文化融合的結果,其本身,就體現了包容性。
秦漢時期,‘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這種文化的包容特性就愈加彰顯。從先秦時起,漢文化雖然強調‘華夷之辨’,但華夷界限,從來都是重文化而輕血統。
當代百科全書式的通儒許衡先生,曾經說過:‘入夷則夷,入夏則夏。’
其核心的意思是,無論你是白色目人,還是黑色目人,隻要踏上了華夏這片土地,延用華夏文明,你,就是華夏之子。
友乾也在一旁幫腔說:“就像你傑克遜,雖然長的是黃頭發,樣子有些難看……”
“誰難看了?”傑克遜不悅道。
“你別急呀~”友乾接著說,“我的意思是,外貌形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選擇的做法,你內心的感受。”
“對!”紀緒道,“這種重文化、輕種族的觀點,對後世將影響甚大。因為,它為各族群間的融合,以及吸收外來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心理素質。
漢代開通的絲綢之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胡漢文化的融合,以及佛教的漢化,都是漢文化包容性的生動體現。
就像我這個南方的漢人,卻有著與北方蒙古人【1】同樣的複趾,這就說明我們漢人族群是由南北兩大起源不同的集群構成的;這也進一步表明,漢民族不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之上的,而是以文化認同為基礎的民族……像我們這樣一個民族,比起你們西方來講,感覺如何?”
傑克遜說:“這哪能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紀緒道:“重文化輕血統,同樣是中華民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這藍帽回回,會不會用他們的思想影響你們?”傑克遜說,“反正我們大秦地界上的各個國家,早已把基督教定為國教了。”
“藍帽回回也想用他們的思想來影響東方世界。”紀緒說,“唐朝時期,一位聶斯脫利派的傳教士阿羅本[Alopen]從波斯來到長安傳教,聶斯脫利派屬於一個被基督正統派視為異端的教派。但在中國,它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禮遇,並由朝廷出錢在長安給他建了一所寺院,稱‘波斯寺’,後改稱‘大秦寺’。
當時有人稱這些藍帽回回為‘術忽’,也就是瞎忽悠,因為他們總想改變我們漢人的思想。我們漢人的思想,豈是那麽容易就改變的?自古以來,炎黃子孫崇拜是盤古女媧等諸神,在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特別是儒家思想的影響更是那些傳教士難以撼動的。
自唐宋以來,有30多萬的藍帽回回來到華夏大地。除了一絲都未改變漢人的思想外,他們卻銷聲匿跡了。”
傑克遜驚奇地問:“讓你們給殺了?”
紀緒道:“你這人,獸性不改!滅絕種族的事,隻有你們西方人才幹得出來,我們漢人,從來不做這種缺德之事。”
“那,那麽多的藍帽回回都哪去了?”
“都被漢文化同化掉了呀!”
“噢~”傑克遜頻頻點頭,“看來,用不了幾年,我也就變成漢人了。”
紀緒笑道:“你說的是漢語,用的是漢字,又想找一漢人做媳婦……其實,你現在就是一個漢人了。”
“是麽!”傑克遜異常高興。
【二】《報任安書》司馬遷.書信
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紀緒說:“漢文化得以一脈相承,傳之久遠,還得益於作為文化重要載體的漢字。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從古到今不斷發展,一直使用並富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字。”
傑克遜感歎道:“就是太難學,一個字,有那麽多的意思。”
紀緒笑說:“這正是漢字的奧妙之處。”
傑克遜懊惱道:“可是,更神奇的是,一大堆的字,卻隻代表一個意思。”
紀緒逗他問:“有這樣的字嗎?”
“怎沒有,”傑克遜說,“就說這個‘我’字:男子美稱——卑人;自謙可說——愚;讀書人自稱——小生;老男人自稱——老朽;老婦人自稱——老身;英雄自矜——爺;女俠謙遜——老娘;小媳婦稱——奴家;小姐姐稱——小女子;小老婆稱——賤妾;老和尚要稱——老衲;老道士要稱——貧道;皇上自稱——朕;文官自稱——微臣;武官自稱——末將;百姓自稱——小可……而我們呢,稱呼自己就那麽一根杠——‘I’[我]。”
大家都笑。
友乾就說:“所以說你們一根筋麽!”
“看到了吧,有才、暮羽,”紀緒說道,“他們的文字是多麽地貧乏,以後呀,可不要再跟著亞瑟學他們的語言了,更不要崇尚他們那些西方文化。炎黃子孫,如果丟掉自己的傳統文化,就失去了那千百年來頂天立地的魂……”
暮羽說:“我們隻是覺得他們的話,好玩!”
紀緒問:“好玩嗎?稱呼自己就一根‘棍兒’,有啥意思?”
暮羽說:“也有好玩的?他們燉個肉,都搞得‘阿牛[onion]破了頭[potato]’……”
紀緒道:“就這兒?一點文化底蘊都沒有,什麽玩意兒……亞瑟,你以後也少在他倆麵前說什麽‘鳥語’……”
傑克遜應道:“知道了,先生。”
“漢字,是象形文字,你看這字,就算你不會讀,但你能看出來它的意思。”紀緒又說,“縱觀世界文化,隻有漢文化沒有中斷地延續下來,這同我們這個民族始終注重治史有著直接的關係。
《尚書.多士》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這說明,中國自殷商開始就重視曆史典籍,所以中國的史籍完備,史學發達。
司馬遷對史學功能的認識,更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他在給其友人任安的回信中說:通過史實現象揭示本質,探究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通曉從古到今的曆朝曆代的發展演變,進而尋找曆代王朝興衰成敗之道理。通過史實記述,有所取舍有所褒貶,形成自己獨特的自成一家的史學理論學說。
此後一千多年,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視官修史書和大規模整理文化典籍。一部卷帙浩繁的‘十七史’,就完整地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曆史足跡,成為世上公認的曆史奇觀。”
友乾說:“隻可惜,宋朝都滅亡半個世紀,《宋史》卻至今未修。”
紀緒道:“總有一天,會修的!”
傑克遜道:“等先生做了丞相,就修《宋史》。”
“這得等到猴年還是馬月?”紀緒笑了笑,“不過,總會有人修的……還有《遼史》和《金史》。”
友乾問:“這倆個國家有必要修嗎?”
紀緒道:“當然修,它們都是華夏的曆史……”
————————————
注釋
【1】蒙古人
蒙古是一個傳統遊牧民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1)蒙古
“蒙古”一詞是“忙豁勒”的音變,最早見於唐代,即《唐書》中的“蒙兀室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後來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許多同音譯名。“蒙古”的漢文譯寫始見於元代文獻。“蒙古”意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語中,“蒙古”這個詞是“質樸”的意思,也有人認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
十四世紀用波斯文寫成的《史集》一書,記載了一個蒙古族的古老傳說: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戰敗,遭到殘酷的屠殺,隻活下來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他們逃到了一個地方,周圍都是山林,中間有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叫做“額爾古涅昆”——“險峻的山坡”。他們在這裏生息繁衍,世代相傳。這個傳說裏的“額爾古納”,就是流經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
在唐朝開始,就有了其相關的記載,其部落一直生活在額爾古納河下遊的大興安嶺北端,過著半狩獵,半遊牧的氏族社會生活。大約在公元九世紀時,蒙兀室韋離開額爾古納河西遷,到達翰難河源的不兒罕山一帶駐牧。唐代以後,蒙兀室韋曾先後受過中原王朝及漠北諸遊牧部族的管轄統治。遼代時,蒙古部已逐漸強大,分衍出許多部落,最終被成吉思汗統一了各部落,後來造就了中華民族曆史上光輝的一頁。
《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這裏所說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勃兒帖赤那和豁埃馬蘭勒,隻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蒙古諸部中,東蒙古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係後裔。宋朝時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係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東邊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的。室韋諸部在突厥語中稱作韃靼。西部蒙古諸部則在同一時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礎上形成。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遊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劄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遊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部地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三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邊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遊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遊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遊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如鄂溫克族。
隨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階級分化;階級對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關係。富裕者從氏族中分離出來,成為叫作“那顏”的遊牧貴族,他們占有眾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場的權力,一些強有力的遊牧貴族還在身邊聚集一批稱為“那可兒”的軍事隨從。一般牧民稱為“哈剌出”,由原來有平等權利的氏族成員變為向貴族納貢服役的依附者。還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淪為奴仆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據納貢服役和人身依附現象,認為當時的蒙古社會性質是封建牧奴製;也有人根據俘掠他人為奴的現象認為是奴隸製。這兩說還在討論之中。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裏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組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曆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南至中國的南海,東北至今黑龍江下遊、跨外興安嶺、烏蘇裏江以東,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雲南、今緬甸北部、中部、東部;泰國北部、老撾、越南西北部,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眾被征調各地,因此,蒙古族分布散遍及各地。
1368年,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
元朝滅亡後,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係。
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遊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裔,被視為蒙古的正統;遊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係。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係。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末,女真建立後金政權。1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入關統一中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製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製度。頒布了以盟旗製度為核心的一係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製度。但清朝在蒙古地區推廣喇嘛教,實行“蒙禁”。
(2)遊牧民族特征
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的民族特征,至今有些漢人依然有這個相貌遺跡:
突厥人,鷹勾鼻、臉腮上胡子較多。
女真人,下巴較小,有些人的胡子連到脖子和胸上。
匈奴人,頭型較圓,與蒙古人相似。
歐羅巴人則以高鼻深目,顴骨下傾,嘴離顴骨的上下距離較近為主。
鮮卑人和契丹人,鼻梁上端較長。鼻梁上端的凹點在兩眉之間上方,而漢人的鼻梁上端的凹點在兩眼睛之間。
通過對曆史上這些主要的遊牧民族起源的探究,我們發現,其根源基本上都是炎黃子孫後裔。這說明,在中國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每一個民族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各民族之間通過不斷的競爭和融合,才共同譜寫了中華五千年的不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