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雪沫乳花浮午盞
【一】《浣溪沙.細雨斜風》蘇軾.詞
細雨斜風作曉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畢竟是冬天,又下了一陣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嫋嫋升起,池邊幾棵小柳樹似乎在向剛剛雨晴後的沙灘獻媚。
小仆端上了乳白色的奶茶,然後往大家眼前的碗裏一勺勺地舀;另一仆子提著一籃子新鮮的蔬菜,一樣一樣地往盤子裏擺。
蓼茸翠綠,綠得讓人陶醉;蒿筍潔白,白得那麽純潔;菜心微黃,黃得春意盎然。三種顏色相互映托,散發著誘人的味道。
孩子們卻有些掃興。
暮羽問:“不是涮羊肉【1】麽?”
有才應道:“怎麽全是菜!”
“肉呢?”暮羽又問。
紀緒笑道:“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立春時節,就應該多吃些春菜。”
“涮羊肉,得有個順序。”友乾告訴大家,“吃前,先喝些奶茶,再涮些蔬菜,最後才吃肉。”
紀緒問:“亞瑟,你們那裏,這羊肉,是怎麽個吃法?”
傑克遜說:“一般是烤羊排吃,也有煮著吃的……吃法與你們不同,就是找一個大鍋,把一個onion[洋蔥]切成6份,potato[土豆]切塊,油熱下……”
暮羽問:“亞瑟哥哥,這阿牛[onion]破了頭[potato]是煮牛頭吧!?”
“哪來的牛頭?”傑克遜說,“這onion就像這裏的大蔥,不過是圓圓的;potato像…像芋頭…不過沒毛……把這些東西切好了和羊肉一起放進鍋裏煮,再放些調料……哎呀,反正是有點亂…不過,也挺好吃的……”
“這不就是蒙古的大鍋亂燉麽?”友乾說,“羊肉的吃法,大都是蒙古人的發明。就說這涮羊肉吧,據說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發明的一種美食。”
傑克遜問:“這做皇帝,還研究美食?”
“那咋的,你以為中國的皇帝就那麽好當?”友乾笑道,“蒙古軍的能征善戰,是有目共睹的。他們一直秉承著遊牧民族的特點,作戰勇猛,行軍速度快,經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樣的一支軍隊,飲食,就顯得尤其重要。隻有保證足夠的熱量,才能讓士兵有力氣拚殺,所以羊肉就成了他們的主食。
但是,比起糧食來,燉肉就需要多花些時間。時間短了,熟不透,吃下去,也不好消化,還容易生病。
有一次,世祖皇帝的大軍已經人困馬乏,饑腸轆轆。剛埋下鍋做飯,就聽探子來報,敵軍已經迫近。
時間緊迫,皇帝看到羊肉已經處理成大塊,鍋裏的水也滾開了,看樣子煮熟羊肉塊是不可能了。他隨即拿出匕首,削了薄薄的一片羊肉,用刀尖挑著到滾開的水裏涮了一下,肉瞬間就熟透了,再蘸著鹽吃下去,居然非常美味。
皇帝趕緊下令,讓將士們學著他做,自己切肉自己涮,很快解決了這餐飯。吃飽喝足的將士們戰鬥力更強,騎馬上陣,大破敵軍。從此,這涮羊肉就成了中華美食。”
傑克遜問:“這中華是指什麽?”
友乾說:“中國人呀!”
傑克遜道:“噢,指我們中國人,這個詞,真好!”
“哎~”友乾說,“這中華,可不包括你啊!”
傑克遜問:“為何不包括我?”
紀緒告訴他說:“‘中華’一詞正式在史書中出現,是在東晉。權臣桓溫在《請還都洛陽疏》一文中有過這樣的表述:‘自強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桓溫之前,‘中華’一詞早已存在……”
“先生,我是問,我……”傑克遜指著自己問,“屬不屬於中華一份子?”
“當初,中華隻是指中原地區。當然,天下是由天子說了算的。大元朝建立後,世祖皇帝在《元典章》裏,用法律的形式把你們這些色目人劃為了中華的一份子。再說了,你們西方人自己都承認生活在秦地[China]之上,怎能不是中華之子?”
傑克遜又問:“那麽,我們也是炎黃之子囉?”
“這你不要得寸進尺,”紀緒笑道,“這種族,可不能瞎想,光看你這頭發,就不是呀!”
傑克遜問:“他們蒙古人是炎黃子孫嗎?”
紀緒說:“蒙古人是。”
友乾笑道:“紀公子,你可不要因為長著和蒙古人同樣的雙腳趾,就說這蒙古人與漢人是同種同族。”
“這與趾甲沒關係!”紀緒說,“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裔,鮮卑人又起源於東胡。
東胡是一個阿爾泰語詞Toung-gu的音譯,正確的讀法是‘通古’,而‘通古’的‘通’意為柳樹叢,‘古’為之河流,‘通古’的意思是‘河岸上長滿柳樹的河’,居住在河邊的這群人,就叫‘通古斯’。
通古斯[東胡人]的祖先就是幫大禹治水的‘契’。
在《世本居篇》中記載,殷商族的發源地就是如今的大鮮卑山[大興安嶺]一帶,剛好和東胡人的發源地對上。
我剛才不是也講過:據《通誌略》中記載,殷商貴族箕子在移居朝鮮時,不是把攸侯喜留在了濼地麽?攸侯喜不是接著往東北方向遷徙了麽,到了燕山以北,他就把這些老弱病殘留在了那裏,形成了東胡人。”
友乾說:“怪不得,商人至今都不被人待見,原來他們如此不仁不義!”
紀緒問:“這怎麽說?”
友乾道:“箕子不願意帶這些老弱病殘,丟給了攸侯喜,攸侯喜更不願意帶,就丟在了燕山……”
【二】《麥秀歌》箕子.詩
“攸侯喜丟下老弱病殘,也是迫不得已。”紀緒說,“姬發建立周朝後,建都豐鎬[西安],把商朝的都城朝歌留給了那些戰敗的商朝王族,這些殷商子孫就以原國號‘殷’為姓氏,成為周天子的臣民。
聽說,箕子已經遠遷朝鮮,創立了高麗曆史上第一個箕子王朝。周天子就封箕子為朝鮮侯,但從不把他當臣屬看待。
四年後,箕子回來朝見周天子,經過殷都遺址時,看到城牆宮室毀壞,還長滿了野生的禾黍。箕子對於商朝由於紂王的昏庸而亡國,感到非常傷心。他本想大哭一場,可是如今已是周朝,自己還作了周朝的諸侯,於理不合呀!
這時,派去尋找攸侯喜的人也追了上來。
他告訴箕子:‘淮夷將軍帶領大軍神秘失蹤了。’
‘失蹤了?那麽多人?’
‘不過有人說,他們去了燕山以北;也有人說,他們通過‘天之浮橋’去了‘天國美地’。
在‘天國美地’流行著一首《侯喜王歌》:
二十五族兄弟呀,
跟著侯喜過天橋;
途中艱難不能忘,
分發麥黍眾相親;
兄弟莫將兄弟辱,
天國再逢冬複春。
箕子聽後,笑了笑說:‘謔,這個頑劣的渾小子啊,他是不打算和我交往了!’說罷,又淒然一笑,禁不住淚流滿麵。
隨即,他作了一曲淒涼悲惋的挽歌——《麥秀歌》。
其詩曰: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友乾問:“二十五族兄弟是啥意思?難道這攸侯喜當初隻帶走了二十五個本族的兄弟?”
紀緒說:“不是,是二十五萬兄弟。”
友乾問:“他哪來的那麽多人?”
紀緒說:“姬發伐紂,攻破朝歌,紂王於鹿台自焚。當時,商朝的主力大軍正在山東一帶與淮夷作戰,京城守衛空虛,才給了姬發可乘之機。
領導這支軍隊的,就是攸侯喜。‘攸’是地名,‘侯’是爵位,‘喜’才是他的名字。攸侯喜的封地位於淮夷[江蘇一帶]。
商朝滅亡後,攸侯喜統帥的十萬大軍就待在濟南,等著箕子的到來;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林方、人方、虎方等十五萬人及涕竹舟、涕竹筍等。他們還想著回師,與周軍決一死戰。
可是,箕子到來後,已經心灰意冷。他留下自己隊伍中的老弱病殘,帶著一部分青年人先行去了朝鮮。
箕子回到豐鎬朝見周天子,周成王姬誦問起攸侯喜和他那二十五萬大軍。
箕子如實告訴了姬誦。
姬誦聽後,哈哈大笑,說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攸侯喜避孤,去了什麽天國美地,也好,先給孤去占著,總有一天,孤,會去巡視的……”
傑克遜問:“周天子巡視過那個地方嗎?”
紀緒說:“沒有。”
傑克遜道:“我有一個叫德威爾瓦的卡斯蒂利亞[西班牙]朋友,他就喜歡旅遊和探險,等有時間我約著他去那塊‘美地’瞧一瞧……”
還別說,這個叫“德威爾瓦”的七世孫阿隆索.桑切斯.德威爾瓦,在1481年前後真的登上了美洲大陸,返航時因病來到家駐馬德伊拉斯群島的克裏斯托瓦爾.哥倫布的家裏,並病死在那裏。生前,桑切斯把全部航行資料交給了哥倫布。10年後,哥倫布【2】依據那些資料進行了一次著名的航行。
顯然,哥倫布和桑切絲都不是最早登上美洲大陸的人,就更談不上發現新大陸了。因為早在3000年前,炎黃子孫就已踏上了那片土地,並在那裏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瑪雅文明。
————————————
注釋
【1】涮羊肉
涮羊肉,又稱為“羊肉火鍋”。
《魏書》記載,三國曹丕代漢稱帝時,已有用銅所製的火鍋。人們使用火鍋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但當時並不流行。後來,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各式的火鍋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到了清末,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各具特色的火鍋。
從考古資料看,內蒙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的遼早期壁畫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三個契丹人圍火鍋而坐。有的用筷子在鍋中涮羊肉,火鍋前的方桌上有盛著羊肉的鐵桶和盛著配料的盤子。這是目前所知描繪涮羊肉的最早資料。
比遼壁畫時間稍晚一些的,是南宋人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涉及到的涮羊肉。
他原本是對所吃涮兔肉極為讚美,不僅詳細記載兔肉的涮法、調料的種類,還寫詩加以形容,詩曰:“浪湧晴江雪,風翻照彩霞。”這是由於兔肉片在熱湯中的色澤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詩句。林洪也因此將涮兔肉命名為“撥霞供”,他在講完涮兔肉後又說,“豬、羊皆可”。這便是涮羊肉的最早文字記載了。按照林洪的記載,當時是把肉切成薄片後,先用酒、醬、辣椒浸泡,使肉入味,然後才在沸水中燙熟,這同今天的涮法還有些不一樣。
【2】哥倫布
1451年,哥倫布生於意大利的熱那亞。
哥倫布在青年時代沒有受到過多少正規教育,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紡織匠,但哥倫布對航海和來往於地中海之上的商船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遠航起因
哥倫布十分崇拜曾在熱那亞坐過監獄的馬可.波羅,並讀過他的《馬可·波羅遊記》,十分向往中國。今天,一部拉丁文的《馬可.波羅行紀》還保存在西班牙塞維爾的哥倫布紀念館中,書上還保存著哥倫布的眉批。
哥倫布喜歡讀這本書的緣故,不是因為此書像《天方夜譚》一樣有趣,而是仰羨中國和印度的珠寶,更使他癡狂的是書中對日本的描述。
其實,馬可.波羅並沒有去過日本,他是根據傳聞寫了幾章關於日本的事。根據他的記述,日本位於距中國海岸2400公裏的海上,國內有取之不盡的黃金。但是,因為國王不允許輸出黃金,所以到那裏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個充滿黃金的日本國裏,用黃金蓋成了國王的宮殿,在宮中用4厘米厚的金磚鋪起了道路以及房間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戶框。並且在那裏還到處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們要把一顆珍珠放在土葬時死人的嘴裏。書中也記敘了忽必烈在朝鮮設置“征日本行省”就是為了掠奪日本的財寶,並發動了對日本的戰爭。
哥倫布處心積慮地要闖出一條搶先到達東方的航路,夢想實現忽必烈沒有達到的目的。
他曾在一封信中寫到:自己日夜祈求從上帝那裏得到產金的土地;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時也就取得了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並使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
另外,哥倫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覽群書和長期的航海實踐所搏動著。
在他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自年輕的時候出海以來,至今還不曾離開海上的生活。這種職業,似乎使所有幹這一行的人,都產生了一種想知道世界奧秘的心情。”
1476年,哥倫布加入了一隻法國的海盜船隊。
在一次攻打意大利船隻的戰鬥中,他所乘的船起火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中他遊了很長時間到達了葡萄牙。哥倫布認為他能大難不死並且到達了葡萄牙都是上帝對他做的安排。
哥倫布在把托勒密、馬可.波羅和達伊(1350~1420)的著作作了研究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整個地球經度為360度,從西非往東到達廣闊的亞洲陸地占280度(按托勒密的設想,非洲南端和亞洲大陸相連),從西非向西到東亞岸邊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於托勒密的《地理學》譯文中的“海裏”是阿拉伯的計量單位,而哥倫布未經換算成歐洲的“海裏”就進行了計算,所以哥倫布又犯了錯誤。假使從加納利群島出發朝正西航行,由於該地的經度比赤道經度距離短,這樣每個經度的距離將減至50海裏(合80公裏)。這樣,由加納利群島向正西航行6400公裏,那麽就到了中國、日本和印度。
(2)獲取支持
哥倫布經過以上推想,認為亨利王子和他的後繼者采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計劃是不足取的。可是,由於哥倫布自己沒有亨利王子那樣的條件來實施自己的計劃,所以,他隻有把希望寄托於裘安王子身上,當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倫布出身低微,沒有求見王子的機會。哥倫布卻憑自己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在裏斯本常到貴族女兒們住的修道院做禮拜,獲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們就結婚了。憑著這一婚姻才使哥倫布得以同王室接近。
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計劃時,也許是害怕他的計劃被別人竊取而隱瞞了關鍵部分,加上他平時愛說大話無人信任和要價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糧食、三艘船、船員外,他要求封他為騎士,並且擔任新發現地方的總督和分得該地一切財富的1/10,所以沒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當上國王後曾召開學者評價會來審查哥倫布的計劃,最後還是被否決了。3年後,哥倫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帶著獨生子離開葡萄牙來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國。由於害怕哥倫布的計劃被別國采納搶先到達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倫布,但遭到拒絕。
哥倫布到了西班牙後就開始活動,想從西班牙國王菲迪南德和皇後伊麗貝拉那裏得到支持,1486年5月,國王和皇後終於召見了他。由於他的忠厚、自信及豐富的地理知識,哥倫布給國王和皇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開辟東印度群島航路的競爭中擊敗葡萄牙,所以對哥倫布的計劃很支持,並責成一個由海員和學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研究。遺憾的是委員會辦事拖拉,到1488年還未做出任何決定,等得不耐煩的哥倫布又回到了裏斯本,試圖從國王約翰那裏得到支持。可是,當時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門.迪亞斯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後勝利歸來。這樣國王約翰認為,東行到達亞洲的航路已通,於是對哥倫布的計劃就失去了興趣。
(3)美洲大陸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淩晨終於發現了陸地。
聽陸地上的人們說的是“印第安、印第安”什麽的,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
後來才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代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
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意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西方人知的大陸,哥倫布到達了西方人認為的“新大陸”。由此,這塊大陸就用證實它是西方人認為的“新大陸”的人的名字來命名——亞美利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