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墨翟九守降兵無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傑克遜發現甄家是女主於璐當家。看到於璐嚴厲地批評了紀緒與暮羽,傑克遜後悔莫及:
你說,怎能因為自己的一頭金發,得罪了甄家倆重要人物呢!幸虧今天是“接玉皇日”,人家不便發火,若是平日,他們必定會尋個借口把自己給打發了……傑克遜邊吃飯邊琢磨,要想留在甄家,首先要博得暮羽的歡心。暮羽雖說是於璐的侄子,但他更像是甄家的小主人。於璐不僅為他請了私教,而且還讓親生兒子做他的陪讀;紀緒就更得罪不起了,我正需要人家幫我解讀《為政忠告》呢!
【一】《釣魚城王張二忠臣祠-上闕》楊慎.詩
釣魚城下江水清,
荒煙古壘氣猶生;
雎陽百戰有健將,
墨翟九守無降兵。
隻見暮羽悶著頭吃飯,那小臉拉得才叫一個長呢!
他一手扶著碗,一手往嘴裏扒飯,那雙鬼精鬼精的小眼還時不時地偷瞄傑克遜,那意思分明是說——你等著!
傑克遜心想:別等著了啦,趕緊說好話吧!他首先驚歎了一聲,“嗬,想起來啦!”
大家驚異地看著他。
隻見他笑眯眯地說:“暮羽呀,你說的可真對!我papa[爸爸]吧,小的時候還真吃過…吃過…你說的那種東西……”
大家停止了進餐,抬頭看著這個西方“小彪子[指傻乎乎]”。
傑克遜說:“我聽Grandma說,吾主紀元1259年的一天……”
清婉問:“這1259是哪一年?”
“他們講的是西曆【1】,”紀緒說,“所謂的以耶穌出生之年算起,為公元元年,這公元1259年呀,就是我們的開慶元年。”
傑克遜接著說:“那年,Grandpa出去打仗了,家裏隻剩下Grandma……”
清婉問:“個軟的爸、個軟的媽,是誰?”
“他祖父和祖母。”友乾道,“在家裏說話,就別拽那些‘爬-嘛-’[pa-ma-]的洋文了,直接說祖父、祖母。”
傑克遜說:“連著幾天的大雨,我家的羊餓了有好幾天了,它們不停地在羊圈裏叫。這天中午,雨剛一停,祖母便趕著羊群出去吃草。在放養的過程中,耳邊老聽見我爸爸的哭聲,她便讓羊吃了很短時間的草就趕著羊群回家了。快到家時,卻聽不見我爸爸的哭聲了,祖母非常害怕,還以為是讓狼給叼走了呢!便丟下鞭子,沒命地往家裏跑,等跑進門一看,可把她嚇壞了……”
大家正想得入神,傑克遜卻不講了。他拾起了勺子,舀了一碗“海鮮豆腐湯”慢悠悠地喝了起來。
於璐著急地問:“快說呀,你爹怎麽了?”
傑克遜放下了手中的碗說:“這可是你讓我說的!”
於璐催促道:“說吧,說吧!”
傑克遜說:“我爸爸呀,從頭發到腳跟…全是黃澄澄的一片……”
“怎是黃澄澄的,不是應該血呼啦的麽?”於璐著急道,“你爹還活著嗎?”
“你這不廢話麽!”友乾笑道,“他爹要是死了,那他是從哪來的!”
“噢,把這茬給忘了。”於璐又問,“那,他幹嘛不哭呀?”
“吃屎吃飽了唄!”這時,暮羽把碗一推,應了一句,“剛才我說,你們都不信……你們看傑克哥哥這頭發…這種黃法…他爹肯定吃得不老少……要不然,他為何要管自己的父親為‘爸爸’……還不是吃‘粑粑’吃的……”
反正大家也都吃完了飯,也不忌諱什麽了,聽暮羽這麽一說,禁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看到於璐和暮羽的臉色都有了笑容,傑克遜便端起碗,繼續喝他的那碗湯。
清婉看著他碗裏那黃澄澄的海鮮豆腐湯,又見他吃得嘴邊一圈兒發黃,一陣惡心就湧了上來。她“唔”的一聲就跑出了餐廳,蹲在花壇邊上是“哇哇”大吐。
隻聽屋子裏,於璐繼續問:“當初你爹,多大了?”
傑克遜道:“也就五六個月吧,我爸爸是元旦出生的。”
“噢,可不,正是吃屎的時候!”傑克遜發音很不標準,於璐又問:“哎~,這‘完蛋’是哪一天?”
傑克遜說:“就是新年。”
於璐道:“新年就新年,幹嘛叫“完蛋”?”
傑克遜說:“綠衣大食[指埃及]人定居在尼羅河畔,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水災有很大的關係。大食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相隔365天;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福斯塔特城[開羅]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大食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稱之為元旦。”
聽到傑克遜的父親是正月初一出生的,蹲在花壇邊嘔吐的清婉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兒艾艾,也不知她現在可好?她又憎恨起趙修染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你怎能撇下女兒一走了之呢?既然你不想養活她,當初幹嘛不留給我?
清婉重又回到了餐桌,問傑克遜:“你們那裏,這些特殊日子出生的人有沒有什麽說法?比方說,‘男怕初一,女怕十五;五月初五克父母?”
於璐聽清婉這麽問,知道她又在怪罪自己當初送走了她的孩子,便起身拍拍屁股,走人了。
傑克遜說:“這種說法倒是沒有,不過,元旦是天狼星離大地距離最近的時候。它的出現,預示著一場戰爭。”
清婉問:“那,發生戰爭了嗎?”
傑克遜說:“發生了呀,而且是一場很大的戰爭,蒙古人幾乎滅絕了整個大秦!”
紀緒道:“你說的是第三次西征【2】吧!”
“第幾次我倒是不清楚。”傑克遜說,“反正,領著打我們的元帥叫拔都。”
“噢,那就對了,”紀緒道,“憲宗三年[1253年],我們的蒙哥大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進攻波斯。沒幾個月,他便攻占了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並在其首都巴格達進行了長達七天的大屠戮,釀成了阿拉伯文化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事件。”
友乾問:“你祖父就在那裏被殺的?”
傑克遜說:“誰說我祖父被殺了。”
友乾道:“不是紀公子說…大屠殺嘛!”
“那時候的大秦被分為東西羅馬,大屠殺是東羅馬的事兒。”傑克遜說,“不過,也有一支由拔都率領的蒙軍去了西羅馬,正與我祖父的部隊展開廝殺呢!”
“拔都是一個很會打仗的奇才。”紀緒道,“他雖不是成吉思汗的長孫,但卻是長子術赤的第二子。在上一次‘長子西征’時,他才是實際的總統帥、總指揮,其作用基本上相當於長子。”
“聽我祖父說,拔都確實能打。”傑克遜說,“很快,他就打到了基輔[烏克蘭首都],攻占了波蘭,把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都給占領了。”
友乾問:“你們不是盎格蘭國麽?蒙古人又不是打你們,你們跟著湊什麽熱鬧。”
傑克遜說:“我們那裏如果想出人頭地,想要做官發財,不是像你們這裏要通過考試,而是需要通過戰爭來獲取爵位,隻有立了戰功才能成為貴族,過上一等人的生活。”
“戰爭是要死人的。”友乾笑道,“嗬,可別貴族的生活沒過上,先把自己的窮命再給搭上……”
傑克遜說:“可說呢,當時旭烈兀率領南路大軍也從東羅馬會師於多瑙河。本來十萬蒙古軍我們都打不過,現在卻成了20萬,這還要我們怎麽活?不幾天,所有的主力部隊、正規軍都被蒙古軍給消滅了,隻剩下像我祖父這樣的農夫、牧民的雜牌軍還在抵抗,也不能算是抵抗,隻是一邊逃一邊打……就在我祖父九死一生的時候,真是God bless[上帝保佑],冬季一到,蒙古軍卻無緣無故地東撤了……”
紀緒說:“這與‘狗,拉不拉屎’[God bless]沒有關係,是我祖父救了你祖父一命。”
“你祖父救了我祖父?”傑克遜不相信地問,“用你們的一句文言文說,這是‘八竿子打不著’吧!”
紀緒道:“嗬,打不著,要是沒有我祖父,你還能撈著繼承你祖父的爵位……”
友乾問:“你祖父不是被打得到處亂竄麽,怎麽還能封爵?”
傑克遜說:“拔都帶領著大部分蒙軍撤走後,隻留下少量的部隊繼續征戰。結果他們寡不敵眾,被我祖父這樣雜牌軍好一頓猛揍。結果,蒙古軍被消滅了。亨利三世國王以為是我祖父這些牧民把蒙古人給打跑了的,就論功行賞,授予我祖父為男爵。”
【二】《釣魚城王張二忠臣祠-下闕》楊慎.詩
犀舟曾揮白羽扇,
雄劍幾斷饅胡纓;
西湖日夜尚歌舞,
隻待崖山航海行。
紀緒說:“憲宗八年[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主力進攻四川,四川的守城大將王堅率領從山西,川北等地遷來的農民鎮守釣魚城,我祖父帶領了三百多的村民也在其中。蒙軍久攻釣魚城不下,第二年,蒙哥親臨戰場指揮,卻被這支農民部隊投擲的飛石擊中,受傷而亡,蒙軍群龍無首,隻能放棄包圍,向北撤離。
大汗的死訊傳到了羅馬,他同父同母的兄弟旭烈兀、堂弟拔都便放棄了第三次西征。在蒙哥被打死之前,旭烈兀本打算占領整個羅馬帝國,包括阿拉伯的馬木留克王朝[埃及]。若不是旭烈兀率主力回國爭奪汗位,整個羅馬帝國早就成了大蒙古國的天下。到那時,你祖父還能封個什麽男爵?過他的牧民生活去吧!”紀緒笑道,“就算傳到了你這裏,也不是爵位,肯定羊群,你成天階趕著一群羊,過著痛並快樂的生活……天天唱,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
大家又開始笑傑克遜。
紀緒道:“所以說,是四川的一群農民,救了你的一家。他們,不僅拯救了阿拉伯世界,也拯救了整個羅馬帝國,這群華夏的農民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曆史。”
————————————
注釋
【1】西曆
西曆是一個被國際社會廣泛使用的紀年體係。其源自於以西方基督教信仰為主的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紀元。
(1)用法
該紀年法是以耶穌誕生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稱公元前。所謂的公元2020年就是從公元元年開始算起的兩千零二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0是自然數,但並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便是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
(2)起源
現行西曆即格裏曆,又譯國瑞曆、額我略曆、格列高利曆、格裏高利曆,稱西元。是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裏利烏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曆製定的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產生於公元6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信徒們幾乎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信徒,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公元532年)“複活節”的日期,提出了耶穌出生於古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284年的說法,主張以耶穌出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年方法,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由此,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
(3)通用
西元紀年在八世紀以後才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應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間為紀年記錄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紀的時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同時也傳播了格裏曆,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
雖然格裏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為出發點,但改革的重頭貢獻是給文明社會提供了一個準確又可靠的公務與民用的日曆係統。格裏曆改革雖然早在1582年就已製定,但還是經過了之後的幾百年才被所有國家慢慢采用;德國在1700年開始正式采用;而俄國一直到了紅色革命後的1918年才從儒略曆改到格裏曆;公曆是陽曆的一種,於1912年開始在中國正式采用,取代傳統使用的中國曆法農曆(即時憲曆),而中國傳統曆法是一種陰陽曆,西曆在中文中又稱陽曆、西曆、新曆。
【2】十字軍東征與蒙古人西征
東征和西征是11世紀到13世紀發生在歐亞大陸的事情。這個時期,歐洲處於中世紀晚期,也是歐洲曆史上的一個主要時代。
要想用一篇簡潔明晰的文章來描述這個時期的東征與西征,確實是件難事,因為裏麵包含的內容太多,又沒有任何一個事件是單一的,且都互相交錯展開。宗教、帝國、王國,拜占庭、突厥、阿拉伯交織在一起,如果不站在上帝的視角,平鋪直敘很容易寫著寫著就成一本厚厚的書了。
我們要在碎片化的時間裏快速獲取一段曆史知識、要清晰的抓住曆史主幹,就必須要把諸如拜占庭帝國衰落這類的大事件一句話帶過,把一些對曆史進程無決定性作用的細枝末節統統去掉。然後把重要的曆史過程通過因果關係梳理出來,簡明扼要、明朗清晰的緊扣主題、捋出脈絡。
(1)曆史背景
395年1月1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346—395)逝世。他在臨終前,將帝國分與兩個兒子繼承,由此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
東羅馬帝國是個延續千年的超級帝國,但由於“羅馬帝國”這個“商標”在古羅馬滅亡後一直被各方爭相注冊,所以歐洲人通常認為,由法蘭克分裂出來的東法蘭克,後又發展成為的神聖羅馬帝國才是古羅馬的繼承者,而把我們所說的東羅馬帝國稱之為——拜占庭。
其實拜占庭是古希臘時期的一個城市名稱,後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因此歐洲人就用拜占庭這個名字稱呼東羅馬。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後來的十字軍東征也多數都是在拜占庭的區域內作戰。
西羅馬的勢力範圍包括現在的意大利、梵蒂岡、聖馬力諾、安道爾、馬耳他、塞浦路斯、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瑞士、比利時、法國、摩納哥、盧森堡全境,奧地利、匈牙利、德國、羅馬尼亞、英國、荷蘭部分,以及非洲的突尼斯全境,埃及、利比亞、摩洛哥部分
但是,西羅馬帝國隻存在了短短的81年,就被日耳曼人各部族“分區占領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帝國後來也一分為三,封建製度確立,一群分裂的歐洲王國在羅馬教皇的統一思想控製下,正處於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這時期,統治者利用宗教神學控製歐洲封建社會的精神文化領域,作為中世紀思想的主宰,神權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把一切科學理論視為“異端”並進行審批,如天主教對科學家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迫害。這說明,在中世紀的西歐,神權淩駕於一切之上。
理清了東西羅馬的關係,後麵的事情就好理解了。
(2)十字軍東征
11世紀,千年帝國拜占庭到了沒落時期。
這個“大胖子”原先笨重而龐大,沒落之後北部被斯拉夫人奪走、東部被波斯人奪走、南部被阿拉伯人奪走,拜占庭隻剩下小亞細亞半島和周圍的核心地帶,以及唯一沒惹他的西方鄰居——歐洲中世紀各基督教國家,古羅馬時期雙方原本就是一家人。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此時,東方Muslim世界來了一批突厥人,他們充當著進攻東羅馬帝國小亞細亞的急先鋒。
拜占庭原先跟中國古代的君主集權製度很像,這次它不得不開始從西方引進封建製度,分封領主後才得以又組織起一支軍隊,用來暫時頂住突厥人。
可是,突厥人把拜占庭帝國打的不成樣子了,當時占領了除首都君士坦丁堡外的整個小亞細亞半島以及今天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地區,耶路撒冷落入突厥人手中。
後來,突厥人準備向君士坦丁堡發起總攻的時候,嚇壞了的拜占庭皇帝趕緊向羅馬教皇求援。
當時的教皇是沃爾班二世,他同意救援。原因有二,一方麵假設有一個一直很強大富有的大老板,突然有一天公司業務被其他公司搶去很多,他親自求你幫他,此時必然心中有一種自己原來是救世主的感覺;另一方麵,聖城耶路撒冷正被突厥人占領著,必須奪回來。於是教皇立即在法國開會,號召全體基督教世界去東方奪回“主的墳墓”。他還許諾,凡是參與者皆可贖罪,為此而犧牲者,靈魂可以進天堂。千萬別覺得這是放空話,在黑暗迷信的歐洲中世紀,這已是最具誘惑力的獎賞了。
當時歐洲幾乎人人都是基督徒,各國從國王到平民全都積極響應。他們身披白色戰袍,上麵是各種顏色的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標誌。因此也被稱為十字軍,後來十字軍曆經一百多年,總共組織了八次東征,後人統稱為——十字軍東征。當時被稱為聖戰,因為教皇跟國王們雖然有擴張領土的野心,但在當時的中下層騎士和農民士兵心目中,這次戰爭完全是“為主而戰”。這也是聖戰一詞的最早來源。
第一次東征(1095年11月27日—1099年7月15日),響應速度最快的是一撥“敢死隊”,之所以說他們是敢死隊,是因其組織太過倉促,且太低估敵人的實力。法國和德國的一些農民總共近六萬人,在一個當時很會演講的修士皮埃爾帶領之下,就這麽倉促上路了。他們裝備簡陋、破衣爛衫,被人們稱之為窮漢十字軍。這支軍隊一路上完全靠乞討和搶劫為生,到那兒就被突厥給滅得一幹二淨。
之後,三個國家組織起了真正的十字軍,主要是由法國、德國、意大利的騎士們組成,總數隻有窮漢十字軍的一半,約三萬多。可是他們到那兒就把耶路撒冷給占領了,還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留下了聖殿騎士團和醫護騎士團保衛這個新王國。
但是後來突厥人反撲,又把十字軍占領的土地一塊塊蠶食回去。法國國王和德意誌皇帝親自出馬,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1149年)爆發了。雙王帶隊徹底幹掉了突厥,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時埃及的薩拉丁正在崛起,他率領的阿拉伯軍隊擊敗了十字軍,還吞並了耶路撒冷王國。
東征對於西方人來說是越打越來勁,雙王不行就三王。公元1189年德皇“紅胡子”、法王腓力、英王“獅心王”一起帶隊出發,德皇走陸路橫穿小亞細亞,英法從海上直抵巴勒斯坦地區。結果德皇在過河的時候淹死了;法王占領了阿克港就立馬回家了;英王繼續作戰並占領了塞浦路斯,還建立了個塞浦路斯王國,但是臨回家前感覺反正是守不住,幹脆又把塞浦路斯賣給了耶路撒冷王國。這次東征可以說沒輸沒贏,西方沒有取得任何新的進展,耶路撒冷王國依然在埃及蘇丹手裏,打累了的雙方決定議和休戰,蘇丹表示同意讓基督教信徒通過自己的領土前往耶路撒冷朝拜。
經過三次戰亂之後,名義上是西方幫拜占庭打敵人,打完突厥打阿拉伯人,可是誰也沒考慮過拜占庭的感受。十字軍占領過的土地從沒有還給過拜占庭,且當下多數領土都被埃及蘇丹吞並,拜占庭被攪和的一塌糊塗。
按理說到這地步戰爭理應結束了,可是西方對於東征的熱情不減,早已不是僅僅為了能去朝拜而打了。教皇已經膨脹到想借此將其他世界也納入基督教管轄體係之中,於是在1202年組織了第四次東征。這次本想“直搗黃龍”,過地中海去打阿拉伯人的總部埃及。但是跨海作戰需要有船來運兵,而當時擁有大量船隻的隻有威尼斯商人們。教皇出麵請他們幫忙運兵,可是威尼斯商人們跟埃及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而且利潤非常豐厚,肯定是不願意幫十字軍滅埃及,又不好直接拒絕,於是喊出個天價運費。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十字軍知難而退,放棄攻打埃及;二是促使閑的難受的十字軍像前幾次一樣繼續從陸上東征,去打君士坦丁堡,這樣的話就能順路把威尼斯的商業競爭對手、殘破不堪的拜占庭給滅了。果然,十字軍改變思路,決定吞並拜占庭了,曆經千年從未被占領過的君士坦丁堡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十字軍攻占了,千年古城被十字軍燒殺搶掠、付之一炬。十字軍以此為據點,建立起了拉丁帝國。57年後,殘存的拜占庭勢力又奪回了他們首都。
第五次東征(1217年—1221年)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擊敗埃及蘇丹奪回耶路撒冷。一開始由於恰逢當時的蘇丹去世,十字軍得以初步勝利,當他們打到開羅的時候,還是被擊敗了。隨著前四次一些占領地的得而複失,以及對阿拉伯人作戰過程中的力不從心,已經讓西方各國意誌開始變得消沉。這個第五次出征前,教皇的動員工作就已經開始困難重重了,此後都是英法德各自去打一打,再也出現不了以前那種幾個國王一起出征的場景了。
在十字軍運動進入尾聲時,同樣來自東部歐亞突厥故地的蒙古人,以氣吞天下之勢,攻滅突厥、波斯、阿拉伯諸帝國,消滅了突厥塞爾柱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蘇丹國,唯獨被拜巴爾率領的馬穆魯克騎兵阻擋在地中海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