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105章 東城漸覺風光好

第105章 東城漸覺風光好

  【一】《為政忠告》張養浩.書


  臣之於君也,

  入則懇懇以盡忠,

  出則謙謙以自悔,

  凡所白於上者,

  不可泄於外而伐諸人,


  善則歸君,過則歸己。


  也就半個時辰,傑克遜就興衝衝地回來了。


  一進門,見友乾倆個人正靠在一起談論著他桌子上的那本《為政忠告》,就問:“談什麽呢,如此高興!”


  清婉卻一眼瞥見了他手裏的小紅木盒子,迅速起身,上去就奪了過去,急忙打開了盒子。


  “對吧!”傑克遜笑著問道。


  “對!對!對!”清婉一連串地應著。


  友乾也起身過來,從懷裏掏出了他那四張銀票,說道:“這是七百兩,其餘的,我給你打個欠條。”邊說邊坐到了椅子上,抽出鵝毛筆準備寫條子。


  傑克遜卻說:“欠條就免了!”說著,又從銀票中抽出一張一百的銀票,還給了友乾,笑道,“這個,也還你。”


  友乾與清婉都驚訝地抬起頭。


  “為何還我一張?”友乾問。


  傑克遜說,“這鐲子,隻花了六百兩,我留下這三張就行。”


  友乾又把一百的銀票硬往傑克遜的手裏塞,“這張是給你的。”


  “我就不要了,算我給姐姐的見麵禮。”


  友乾非常高興,“嗬,這外國人,還什麽都懂!”他笑嗬嗬地又把銀票揣進了懷裏,便開罵起霍掌櫃來,“這老霍頭,真不夠意思,對我說是兩千兩銀子,少一兩也不行。”


  “那是對外的價格,內部價,也就是三成。”辦成了事兒,傑克遜也非常地興奮。


  “為何差距這麽大?”


  “這是我們這行的規矩[1]。”


  “什麽破規矩,都裏外分不清了。”


  “怎分不清?”


  “對霍掌櫃來說,你是外國人,應該算外人吧!”


  “那你,算是他的內人?”


  清婉“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跟你們這些洋鬼子就是說不明白!”見傑克遜被笑聲吸引了過去,友乾便也瞅向了清婉。


  傑克遜說:“你看,把姐姐高興的,用你們中國人的那句話,叫…叫什麽來著……浮生…長恨…歡娛少笑……”


  “那叫,‘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清婉又把目光轉向了友乾,並與之相視一笑。


  這隻手鐲,質感濃厚,華貴精美,現在又成了清婉的寵物。那一環清潤的翡翠戴在纖纖手臂上,總給人以無限的高雅,萬般的風情。


  見傑克遜盯著自己的手腕瞧個不停,清婉道:“幹嘛呀,你不是又反悔了?”


  “反悔什麽?”傑克遜問。


  友乾接話說:“反悔這麽便宜賣給我。”


  “我是不反悔,我怕霍掌櫃反悔來……”


  “他敢來,我打他出去!”說著,比劃了個打人的姿勢。


  “他不會來的,”傑克遜說,“我答應過他,以後有什麽上等的‘貓眼眼’都留給他。”


  “你這不就吃虧了?!”友乾拍著傑克遜的肩膀說,“看來,你來中國後,學會了不少。”他又轉身對清婉說,“你知道他剛來的時候說什麽嗎?”


  “說什麽?”清婉的目光根本沒有離開那隻手鐲。


  “他說,在他們國家做生意,都是‘零和思維’的概念。我問,零和思維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意法?他說,就是博弈。意思是雙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吃虧,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虧多少……我說,你們這些洋鬼子啊,看起來小算盤打得‘劈裏啪啦’地響,自我感覺很是聰明,其實呀,就是一群傻子。你這樣做生意,雙方的“得”與“失”相加,不是等於‘零’麽?!我告訴他說,你們這一套做法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中國人講究‘雙贏’,你老讓人家吃著虧,誰還與你做買賣……現在,你把我這一套生意經都學會了吧!”


  “學會了,學會了。”


  “掙著錢了嗎?”


  “掙著了,掙著了。”


  “像你們原來的做法,哪能掙著錢?隻能像小馬波羅那樣忙活了一大頓,一分錢掙不著,沒錢吃飯,就踅摸著跑路……”


  傑克遜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年少無知。”


  “哎,你們可不是年少無知,是你們的品種不咋地,你們總認為自己滿頭的金發就是滿腦袋的金條,豈不知……”


  “什麽?”


  “你們的黃發呀,是莊稼苗尿澆多了——燒的。”


  “燒的?”


  “有些人是,腦子進水了——等於二百五。”


  傑克遜以為又要教他賺錢秘笈呢,便問:“那,我們呢?”


  “你們是腦子進尿了……”


  “這怎麽講?”


  “——全是騷想法!”


  傑克遜把友乾拉到辦公桌前說:“你也給我騷[so如此說]一下,我吧,發現了個掙錢的買賣,你給我掃聽掃聽。”


  “什麽買賣呀?”


  傑克遜拿起了桌子上的那本《為政忠告》遞給了友乾。


  “這本書?”


  “是呀!剛才我進屋時,看見你倆正研究呢!”


  “我們可不是研究你掙錢的事兒,我隻是覺得,你的進步不少,還能看懂施政的書。”友乾說,“可,沒想到,你想用它發財。”


  “怎不能發財?”


  “你吧,若是想研究中國人做生意,我建議你看一下《孫子兵法》,這本《為政忠告》是教人如何做官的。”


  “我知道,我就是想把這本書賣到我們那個地方去。”


  “你們那兒的人,看得懂嗎?”


  “我把它翻譯成盎格蘭文呀!”


  “你不是賣首飾挺賺錢的麽,為何要轉行?”


  “不轉行。”傑克遜說,“我把我們那兒的貓眼眼買到你們這兒來,把你們這兒的好書籍買到我們那兒去,兩不耽誤……”


  “關鍵是賣書,掙錢嗎?”


  “當年,馬可.波羅寫的《東方見聞錄》在我們那兒賣得很火呀,都供不應求。”


  “關鍵是,我們中國的大好河山,怎麽寫,怎麽美……就像你姐姐,怎麽看,怎麽好看……”


  “去,一邊去!”清婉聽到他倆研究起文學,便也湊過來聽聽。


  “可這理論性的東西,你翻譯得了嗎?”友乾擔心地問。


  “怎翻譯不了?”


  “我們中國的文化,很深奧的,明明說的是鹿,而實際上說的是馬。”


  “這我知道,‘指鹿為馬’。”


  “誰跟你指鹿為馬。”


  “剛才,你不是說,鹿和馬麽?”


  “這樣吧,你挑出一句來,讓我給你瞧瞧。”


  傑克遜翻開書,找了一句——臣之於君也,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說道:“就這句吧。”


  “你寫下來。”


  傑克遜拿起鵝毛筆,在紙上寫了起來。


  “誰讓你寫秦字[Chinese]了?你寫盎格蘭文。”


  傑克遜寫道:Be Loyal and dutiful ,and humble and reserved when you leave。寫好後,遞給了友乾。


  甄友乾接了過來,拿在手裏,像人似的。


  清婉問他:“識得嗎?念給我聽聽。”


  “這我哪認識!”


  “你不是懂盎格蘭文麽?”


  “I love you,我是懂,這一大排,站得再整齊,我也不認識呀!”


  友乾對傑克遜說:“你把這一排,翻譯成人話,講給我倆聽聽。”


  傑克遜說:“這句的意思是,臣屬對於君上,拜見時要忠誠盡職,離開時要謙遜內斂……你看我這Chinese拿捏得,準確吧……‘謙遜、內斂’……這用詞……”


  其實,友乾平日不喜歡看理論方麵的書籍,這本書,也隻是剛才清婉給他普及了一下書中的內容。


  【二】《論語.泰伯》儒教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為政忠告》是當時大元官員的必修科目。


  它是元朝政治家、文學家、太子詹事[皇帝和太子的文學秘書]、淮東廉訪使[最高檢察院檢察員]張養浩寫的一本專著。


  這部著作包括三本,即《牧民忠告》、《風憲忠告》、《廟堂忠告》。這三本書一脈相承地貫穿著對為官道德至善至誠的不懈追求,其所總結的許多治政之法、修身之道都頗值得當時為官者學習和借鑒,其中對官員要律己修身的理論更是值得每個官吏認真發揚和實踐。


  張養浩認為,為官就要善修自身:“廉以律身,忠以事上,正以處事,恭慎以率百僚”,即要以廉潔要求自己,以忠誠為國效力,以正直來處理事情,以恭謹慎重來領導官員。如為官不修身律己,反而“徇私忘公,貪無紀極,不戒覆手,靡思報國”,即為官徇私忘公、貪得無厭、不吸取教訓、不思報國,則容易“死於財,於酒,於色,於逸樂”,導致足速其辱、聲名狼藉。人民心目中的好官,就是要能修身克己,要有愛心、有仁心、有公心、有清心,這樣的為政者才上不愧對國家、下不愧對人心。


  清婉的父親,也是朝廷命官,她的家裏也有這麽一套書。平日裏,清婉閑著無聊,也沒有其他書籍可看,便翻閱這套《為政忠告》。


  清婉笑著對傑克遜說:“根據字麵,你翻譯的沒有錯。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首先在思維模式上,與你們的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別。不懂我們東方的思維方式,很難理解“孔儒文化”的奧妙。你們會用狹隘思維、偏見的眼光理解孔子的思想。”


  接著清婉告訴傑克遜,“其實,張廉使的這句話,是套用了孔老夫子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什麽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就是說,你在這個位置上,就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不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就不要摻和這個職位上的事情了。”


  傑克遜又重新寫了一句:When one is in office he should discharge his duty conscientiously,ion。


  寫完後,請教清婉說,“姐姐你看,我這樣翻譯對嗎?”


  清婉笑道:“這我哪看得懂,隻要你說明白了‘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行了。”


  傑克遜高興地說:“姐姐,你再看這句……”


  “哎,打住,我們還要去買衣服呢!”友乾趕緊阻止他,“這樣吧,今晚上,我請客,有什麽話,待會兒聊。”


  “去哪兒吃?”


  “沿兒街的‘烤肉季’呀……”


  ————————————


  注釋

  古代的珠寶行業


  在舊社會,人們把玉器行稱為“運氣行”。就是說,這一行業的生意全憑各找路子,碰運氣。因此他們對自己的路子都保守秘密,互相封鎖。交易采用袖中摸指頭的暗碼議價方法,不讓第三者知道。遇有多數人爭購一件商品時,就要一一握手議價,擇其出價最高者成交,實際上等於暗碼投標。當然,如果第一、二人出價符合賣方理想,也可就此成交,不再與其他人袖談。


  同業之間交易,如果買方一時輸了眼力,買價過高,確有虧損可能,可通過協商酌減貨價,名曰“砸漿”,這也是珠寶業內部的一項行規。


  (1)珠寶業的類型及其銷售渠道


  珠寶業舊日統稱“紅貨行”,其後各自發揮業務專長,逐漸出現了以經營某些品種為主的分工,經營方式和銷售對象也各有不同。前門外一帶共有門市、內局60餘戶,其中經營珠寶鑽翠的有寶權號、義文齋、餘寶齋、聚珍號等,德源典主營翠貨,他們規模較大,銷售對象是直接用戶,主要是京、津兩地的官僚、富戶、買辦、巨商等人。經營玉器擺件為主的有富德潤、三義興、興源齋等,還有一些經營珠寶、玉器、首飾的其他商店,他們共同的銷售對象為國際商人,購去出口。


  廊房二條的聚源樓和花市一帶內局德順成、福順成、聚昌源、福聚公等數十家,皆以經營珍珠為主。花市內局福盛公、雙順和、萬聚興等以經營翡翠為主。他們的銷售對象較廣泛,有本地同業、外地客商,還有外國客商。每年都有朝鮮客商來北京采購翠貨,多住在抄手胡同旅店中,他們買翠煙咀、簪子(朝鮮式)、扁方等。


  前門外取燈胡同和廊房二條的全興盛、恒盛興、三盛興以經營珊瑚、珍珠為主,兼營翠白玉煙咀、煙壺、寶石、玉器等,銷售對象為蒙古、西藏少數民族客商。雍和宮大街也有幾家專作蒙藏生意,其中還有一孫某連家鋪,不設門市,亦有學徒數人。這一類型商戶都會說蒙古語,需有較大資本。


  東交民巷有一家魯麟洋行,原為德國人開設的拍賣行,後由中國人高某經營,專作抵押。有些巨室大戶不肯公開出賣珠寶,怕丟麵子,就拿到該洋行去押款,往往無力回贖,就被吃掉。該洋行成為吃大戶的典型。其收入之貨多賣與國際客商。


  花市上四條有幾家內局專到外埠采購翠玉飾物,經營小批發。其品種有翠玉鐲子,帽花、帽福、發針(茉莉骨朵)、八仙祝壽人物、團鶴、團福壽字、長命百歲(以上均為帽飾)、翠鎖、麻花針頭,花墜、花掛件(掛在衣襟上的翠別針)等等。這些飾物都是用新材料製成的,均為普通成色,普通工藝,高檔貨很少。


  原料由雲南騰衝進口,大部轉往廣州加工製成各種飾物,雲南當地所能加工一部分,但不如廣東多。早年長江以北如華北,西北,東北各地所銷翠玉飾物都是由廣東運銷北京,再由小批發內局批售各地,青山居市場便成為集散中心。花市上二條義順興,上四條德盛公、德義公等玉局,還有長巷二條禹文魁、井昆泉兩戶行商就是專營到廣東采購作小批發的,此外還有南京玉商楊旭東常駐北京,在長巷二條設莊批發。


  其中,德義公一家經營尤有特色。該商係領東內局,資本不多,經理傅某,古某2人,職工10餘人,進貨分期付款,隨進隨銷。進貨後經過整理,按質分類,加以裝璜包裝,如玉鐲加上袱子,耳環釘上通草板,戒指、馬蹬(平麵戒指如馬蹬形,故名)裝上玻璃盒等,就使貨物更加出色,平添身價。銷售對象是外地來京采購的客商。


  那時花市有幾家大型客店,如全盛店、同豐棧等經營住著北方各省來京采購絹花、翠貨的客商,德義公每天上下午都派職工到各客店向客商兜售翠貨,生意甚好。


  (2)珠寶業的幾種經營方式


  珠寶業除上述在青山居市場串貨、門市銷售、內局批發外,還有以下幾種經營方式:


  一、上門兜售。珠寶是奢侈品,在舊中國珠寶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那些統治階級的闊老,因此結交王公貴胄、官僚富戶,上門兜售,是珠寶商人的傳統經營方式。有一些結識王公大臣的珠寶商人,能通過各種關係取得進出紫禁城的腰牌(通行證),每天早晨憑腰牌帶貨樣進入紫禁城,到朝房內,利用官員們等候朝見的時間兜售珠寶。這類商品多為朝珠、頂珠、扳指、翎管、帶扣、帶龍勾及女用飾品翠鐲、簪、環、扁方、戒指等。


  官員們選妥貨物,下朝後送到府邸成交。在封建王朝時代,宮禁之地警衛何等森嚴,竟也成為珠寶商人的銷貨場所,可見其神通廣大!

  有的珠寶商利用人們認為高門出珍品的心理,勾結“大宅門”的門房下人賣假珠寶騙人。其方法是事先將假貨放置某府門房,對買主說已在某府物色到某一珍品,但不讓拿出來,須到該府看貨,領到府邸門房,看貨後,門房下人即假托府主意旨索價若幹,然後由珠寶商從中撮合,議價成交。因為在這種場合,府邸主人是一般不肯親自出麵賣東西的,所以買主也就深信不疑,殊不知已吃虧受騙。珠寶商即可與門房共同分肥,其實府邸主人根本不知此事。


  二、下街串巷叫賣。是珠寶業小商販的經營方式之一。他們手持貨色,沿街叫賣翡翠玉器,其貨物以普通飾品為多,沒有高檔貨,營業對象是一般市民。遇有顧客要高檔貨時,他們就向同業串貨或借用。


  三、趕廟會。農曆每旬四、五日為白塔寺廟會日期,七、八日為護國寺廟會日期,九、十日為隆福寺廟會日期。有一部分珠寶業者按日期輪流到各廟會設攤陳列貨物出售。還有的在前門外勸業場、第一樓、賓宴樓等公共場所設攤售貨。


  四、一年一度的廠甸、火神廟集市,是珠寶業的一次重要銷貨時節。廠甸是北京農曆年(春節)期間傳統的遊樂場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東西琉璃廠、南北新華街、海王村公園一帶,遊人雲集,百貨雜陳,非常熱鬧。食品、玩具、手工藝品、圖書、文玩、珠寶玉器等行業都來展出商品,供人選購。珠寶業貨攤集中在東琉璃廠東口路北火神廟內(即今文化宮地址),鱗次櫛比,列攤展銷。


  珠寶業大戶也都來廠甸展出高檔商品,互相比美,極一時之盛。


  (3)珠寶業的貨物來源


  珠寶業的貨源來自多種渠道。一部分是新產品,如上文所述玉器作坊加工製作及花市內局和長巷二條行商由廣東采購翠貨即是。但大部分珠寶是舊貨,主要來自北京當地的用戶。也有一小部分販自外地和來自出土。這些舊貨多次易手,在社會上輾轉流通,就是珠寶業的主要貨源。其具體來源有以下幾方麵:


  一、自己門市收購。珠寶店和金店門市都經營收購業務,門市收購的貨都是經過自己挑選適合需要的貨,為珠寶業的重要貨源。除門市坐收外,還派人到外地采購。有些珠寶店還通過各種關係向那些舊日王公仕宦之家搜求貨源。這些人家不事生產,坐吃山空,家境敗落,後隻能依靠典賣度日,一般是先賣細軟,後賣房產,開始時還往往不肯公開出賣,怕丟麵子。


  這就要打通關係,取得信任,便可以較低價錢挖掘出珍品來。所以,珠寶商人結交“大宅門”的傭人,以多付“底子錢”(傭金)打通傭人關係。就能擴展營業門路,既便於尋求能出善價的顧客以推銷貨物,也便於以低價挖掘高檔貨源。


  二、當鋪一年一度的“封當”。北京內外城有當鋪40餘家,如西城的西恒肇、北恒肇、鑼鼓巷的萬慶當,東城的義聚當,外城柳巷子的萬年當,五道廟的天元當,珠市口的天成當,崇外的蚨源當等都是較有名的當鋪。它們每年都有逾期不贖的物品,例於春季清理一次,變價處理以回收資金,名為“封貨”。購買此項封貨也是珠寶業的一項重要貨源。


  封當的辦法是:幾家有關係的聯號當鋪聯合在一家當鋪舉行。將處理物品分類編號造冊,連同請帖分送有關行業(估衣、珠寶、古玩等業)商號,邀請前來看貨,定期封當(即投標)。在封當前十天內當鋪將物品按編號陳列,供客戶觀看估價,被邀客戶即在商品冊上就願購之商品按編號填寫自己所出價格,然後將冊封好交當鋪主管人。看貨期滿,當鋪即拆封開標,逐筆核算,以出價最高者為中標,在5天至7天內分別通知中標人交款取貨。


  珠寶業投購的物品為:珍珠、翡翠、玉器、端硯、琺琅、鍾表、圖章等等。貨物的高低與當鋪所在地點有關。北京俗稱“東富西貴”,就是說東城多富戶、巨商,西城多王府、官宦,這些邸宅出來的東西大都是高檔品,因此內城當鋪所處理的封當商品高檔貨較多,其中不乏名貴珍品。外城則為商業區和普通居民區,所出物品多為一般飾物和手工藝品等,好貨較少。


  封當采取密封方法是有關行業共同遵行的傳統行規,旨在高價優先,避免爭議,比較公平合理。但有的當鋪存在走後門的不正之風,在開封計算尚未通知之前,將好貨讓親友或關係戶私自加價留購,這種行為稱為“扒封”,往往引起爭執。


  三、揉兒鋪和掛貨屋子的收購。揉兒鋪即銀樓,收購珠寶已見上文。在北京的內外城還有許多骨董店,行話稱為“掛貨屋子”,經營各種古物雜項,品種繁多,也兼收珠寶玉器。掛貨屋子多設在鄰近故宮和鄰近舊官宦居住區的地方,較大戶有內城的純古齋,奇匋山房、聚寶源和前門大街的雙和盛等。揉兒鋪和掛貨屋子收購的商品大部分通過市場售與珠寶業和蒙藏少數民族,也是珠寶業的經常性貨源之一。


  四、打鼓小販串街收購舊貨,有時也能收得一些珠寶類商品售與珠寶業。


  這些貨大都是盜墓盜來的,或是去有錢人家偷來的。


  不過,此事當事者皆諱莫如深,詳情外人無從知曉,事後,有些戶為此被捕吃官司,如廊房二條的義文齋即因而傾家蕩產。還有一家專營古銅的通古齋也被捕了。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主要的銷贓者,隻因他們與官方無關係,沒有後台靠山,才被當成替罪羊罷了。


  (4)珠寶業的收購工作


  經營珠寶業,收購是一個關鍵環節,有的商店經理自己親自把關,一般都由具有豐富業務知識和經驗的人員擔任此項工作。首先必須有鑒別真偽的眼力,不收贗品。因珠寶價值昂貴,有些人專做假貨,以假充真,或以次充好,欺蒙取利。如珍珠有蘇州用玻璃體加銀粉造成的假珍珠。


  翡翠偽品尤多,有的以琉璃料子冒充,易於辨別;有的是真翠料,但做了假色,即借高溫將綠色沁入石裏,然後打臘,稱為“熗綠”,其硬度無問題,但其色彩不正,不耐高酸,日光曝曬日久褪色;又有用調和漆作假色的,缺乏紋理,且可刮掉;雲南硬玉與翡翠亦頗形似,但硬度不夠。


  紅蘭寶石有廣東燒料仿製品,名曰“寶燒”;民國初年外國人用高溫高壓製出人造寶石,名爐賓石(譯名),其硬度與真寶石相同也是摩氏九度,點水也能立起,但其顏色有差別,紋理不同。天然寶石紋理呈均勻的三角形或蛛網狀,有閃光,人造的紋理呈螺旋狀,無閃光。鑽石硬度最高。為摩氏十度,首飾鑽石必須無雜質,透明度高,番頭(棱角)為五七角度,反射光強,其有雜質者用作工業鑽石。


  假鑽石最早用鑄造玻璃(非炭結晶),稱為“錫蘭鑽”;後又用水晶石加工,稱為“水鑽”,反射光率均較差,近年有德國製造人工鑽石,名“鋯石”係用高溫高壓製成的白晶體,車出番頭,與真鑽完全相同,反光率也可與真鑽媲美,但真鑽係天然生成,不免多少含有雜質,鋯石則極端純淨,其硬度為摩氏九度,比真鑽稍低,以真鑽刻劃即現傷痕,又其比重較大,每克拉比真鑽重克。


  珊瑚過去價高,也有偽造的,珊瑚為腔腸動物珊瑚蟲的骨骸結合而成,有順絲紋理,最怕酸堿侵蝕。假珊瑚也有多種:有一種是日本燒料外掛珊瑚釉的;另有一種是純化學賽珞珞的(清末即有);還有一種廣東偽品是用玉米麵包鉛珠製成(加鉛珠是為了增加重量,使之與真珊瑚重量相仿),外塗珊瑚漆皮,做成紋理,時間一久,玉米麵收縮,就出現裂痕;也有用軟質滑石或牛骨刻成珠子,沁以紅色,冒充珊瑚珠。


  假漢玉則以普通白玉用鏹水浸蝕,然後埋入土中,經相當時間取出,其色澤斑痕與出土之真漢玉無異,雖內行亦難辨別。這些,在收購時就必須仔細觀察,以免上當受騙。


  其次,必須能辨別商品的質量高低,成色優劣。如緬甸的翡翠、錫蘭的貓兒眼,巴基斯坦的祖母綠,阿富汗的青金石,巴西的碧璽,意大利、日本的珊瑚,皆為質量最佳者,但其成色每件都有不同。又如珍珠以滾圓者為上品,俗稱“七分珠,八分寶”,就是說,圓珠重八分以上的即為稀世珍寶。我經營珠寶六十年,還未曾見過這樣的珍珠,大珍珠幾錢重的我見過,但非滾圓,可見成色好壞,對珠寶價值起決定作用。


  收購山料以卵石質量較佳,須懂得石質結構規律,打開一點石皮,即能根據紋理判斷內部成色如何,適於製做何種成品。


  珠寶是一種供人玩賞的裝飾品和藝術品,以稀為貴。雖然有的也有實用價值,如珍珠可以入藥,鑽石有工業用途,但它們所以名貴還是由於人們愛好。珍珠以滾圓為貴,就是因為在天然生殖條件下,蚌珠受各種外界刺激,極難長成滾圓的緣故。過去珍珠價值很高,一顆大圓珠值銀幾萬兩,自日本實行人工養殖珍珠,人工投核,控製成長,產量增多,且易得圓珠珍珠價格就下落了,人們也不再以珍珠為貴重飾物。


  珠寶的價值既然決定於人們的愛好,社會習尚的改變就會使某種珠寶價值發生很大變化。如清朝時,封建統治階級所用朝珠、頂子、翎管、帶勾等,不同爵位、品級穿戴何種質料、顏色都有嚴格製度,那些名貴的質料、色彩價值很高,一個帶勾價值上千兩,後來價值下落,到宣統時隻值幾十元,入民國後就無人過問了。


  又如清朝四品官的頂子用青金石,當時價值很高,後來也不值錢了。不但隨著朝代更改有此變化,即在一短時期內也會有很大變化。如同治、光緒年間官員們所佩碧璽尚淺紅色,有所謂“雙桃紅”“胭脂水”等名目,爭相購求,價極貴,一塊值銀上千兩,至光緒帝、慈禧太後去世,“國喪”期間禁用紅色,從此價值一落千丈,再也未能恢複。


  也有一些珠寶受國際市場影響,或因人們審美觀點改變,近年價值比曆史上貴得多,如鑽石、翡翠等即是,清代一串翡翠朝珠不過值銀數十兩或幾百兩,現在如果把它剖開用以鑲嵌首飾價值當以十萬計了。由此可見,珠寶業的收購業務,不但須掌握本業商品知識,熟悉市場情況,(包括國際市場行情),還須了解社會時尚的變化趨勢,才能改進適時對路的商品,而不至造成背時滯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