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102章 濃墨重彩畫梁賦

第102章 濃墨重彩畫梁賦

  上了二樓,店主人打開了一間屋子的門,把他倆給讓了進去。


  友乾走在前頭,清婉跟在了他的身後。店家卻沒有忙著進屋,而是從背後觀察起清婉來:見她身穿一套清麗的翠綠色裙裳,明媚的綠色緞麵起了銀絲的暗底紋子;墨綠的繡線在袖口、襟口和裙擺處都繡滿了層疊的荷葉,下擺很寬,足有八幅,走動起來,蓮葉浮動,如步步生蓮;她外披一件鮮紅的雪狐大衣,頭上梳了一個簡潔的流雲髻,斜插著一根冰絲流蘇、花型翡翠發簪,耳際一副淚型翡翠耳墜,雪樣的肌膚,魅麗清絕,像極了一朵嬌俏盛開的荷花——清雅淡然透著一種嫵媚,魅惑中又帶著幾分溫柔。


  【一】《詠玉》韋應物.詩


  見清婉進屋後並沒有坐下,掌櫃的就說:“小姐,隨便坐呀!”


  “我站著就好。”說罷,更是把臉轉向了牆壁,欣賞起牆上掛著的字畫。


  掌櫃的坐下後,問友乾:“甄官人,今天需要點什麽?”


  友乾打著哈哈,“隻是領著我家姑娘隨便瞧瞧。”


  一聽友乾說她是自己的女兒,掌櫃的暗自好笑:沒結婚的女子哪有留雲髻霧鬟的。但也不點破,就調笑道,“不要因為自家女兒乖巧,就不舍得花錢。你留著那麽多錢幹嘛,又不能生仔。”


  “不是我不想花,關鍵是姑娘沒看上。”


  “我這麽大的店,就一件沒看上?”說罷又對清婉說,“大小姐也不要光想著給你爹省錢喲!”


  清婉依然背對著掌櫃的,就當沒聽見。


  掌櫃的笑了笑,“小姐呀,你不要光看上麵標注的價格……我和令尊是熟人,可以打折……”


  “你不要問她,你跟我談!”友乾問,“你這裏有什麽好東西呀?快拿出來來給我瞧瞧。”


  “東西多得很!不過,讓我先想想,哪一件飾物最合適令愛的佩戴。”隨即,掌櫃就不再說話,靜心地打量起清婉的背影。


  人們常說,女人的美,隻有經曆了歲月的曆練才能散發出迷人的韻味,洗淨奪目的鉛華才能綻放出含蓄而又從容的氣質。正如那翡翠,曆經億萬年之殤,與冰霜水火肌膚相融,和脫胎換骨的磨礪之後,才散發出冰瑩含蓄的韻致。


  見掌櫃的看的入神,友乾打斷他說:“哎,哎,哎,還看個沒完了,不是要買首飾嘛!”


  掌櫃的讚歎道:“像翡翠一樣,外表不一定靚麗、雍容、華貴,但內在一定要豐富,要細膩。”


  友乾問:“你的意思是我家姑娘適合戴翡翠?”


  “是啊,但我也不敢確定。”


  “怎還不確定,你不見她頭上戴的……”不知何時,清婉偷偷拔掉了發簪,“呃…耳朵上戴的就是那翡翠嘛……”


  “咦-,翡翠和翡翠不一樣。”掌櫃轉頭對友乾說,“能否讓令愛轉身回目一望?”


  “剛才不是看過了嘛!”


  “剛才沒留意。”


  友乾無奈,嘟囔了一句,“這買個首飾,還帶給相麵的了……”就對清婉說,“婉兒,你回過頭來,讓霍掌櫃的給你端詳一下,看看適合戴何種首飾。”


  聽友乾讓她轉身,也不好再當做沒聽見了,便慢慢轉過身來——又見她粉麵上一點朱唇,神色間欲語還羞,嬌美處若粉色桃瓣,舉止間有山蘭之幽。拔掉發簪的頭發如魔法般地側披在肩前,素顏清雅的小臉淡淡地笑。


  兩個大男人死盯著人家看,清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便伸手點了點自己小巧的鼻子,用以掩飾自己的羞臉,一雙柔荑纖長白皙袖口處繡著的淡雅蘭花,更襯托出她如削蔥般的手指,粉紅的嘴唇泛著晶瑩的顏色,又輕彎出好看的弧度。如玉的耳垂上那對淡藍色的墜兒,隨著一丁點風兒就能慢慢舞動。


  霍掌櫃站起身來,大踏步走進了隔壁的房間。


  不長時間,他就拿出了個紅木小盒子,直接走到清婉身邊遞到她的手上,“打開看看!”


  清婉拿著紅木盒,也不敢打開,兩眼看著友乾。


  友乾說:“打開吧!”


  清婉撥開了掛鉤,掀開了盒蓋,隻見她眼睛一亮,笑容立刻綻滿了臉。


  霍掌櫃得意地說:“每一件飾品,都在等待它的有緣人。要是緣分到了,真是擋也擋不住。”


  清婉也不說話,隻是激動地捧著小盒,她走到了友乾的身邊,端著給他看。友乾伸手想拿那飾物,清婉便道:“呀,別動,弄壞了~”


  霍掌櫃說:“沒關係,玉就該多接觸人,以便沾上人氣。”


  友乾拿起來了盒子裏的飾物,隨手給清婉帶在了手腕上。


  這是一隻翡翠,它猶如玻璃般的晶瑩、剔透、致密、細膩,肉眼卻看不到一絲的雜塵,真是翡翠中的珍品。


  友乾道:“這麽好看的玉,若能雕上個鳥蟲,豈不更美?”


  “這甄官人可就不懂行了。”霍掌櫃說,“有道是——


  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

  雕琢為世器,真性一朝傷。


  玻璃種的玉石,在加工時為了顯示它晶瑩透亮的質地,常常會加工成素麵形,並盡量少作雕刻紋飾,留出大的光滑平麵……玉乃天地之靈物,那些匠氣很濃的雕琢往往會使美玉成了世俗之物,其真正的美感和品性一下就被破壞了。”


  友乾又問:“如此地通透,這是玉嗎?”


  “是啊,這叫‘玻璃種’。這種玉沒有任何顏色,稱之‘白玻璃’,它表麵上有一種略帶藍色調的浮光遊動,行話說是‘瑩光’,是最好的翡翠品種,它能給人冰清玉潔、瓏玲剔透、翠水欲滴之感,是山川大地億萬年之精華。”霍掌櫃抿了一口茶,自得道,“白玻璃的翡翠並不稀奇,稀奇的是小姐手上戴著的這隻……”說著,就拉起了清婉的小手想給她解釋一番。


  “哎,哎,哎,怎麽還拉上手了。”友乾連忙阻止。


  霍掌櫃尷尬地一笑,“我不是見令愛不舍得摘下來麽!”


  “你怎知不舍得?”友乾道,“婉兒,你先摘給他,聽他怎麽說。”


  清婉摘下了鐲子,遞給霍掌櫃。


  霍掌櫃指著這個翡翠鐲子說:“玻璃種翡翠,根本見不到有明顯顏色的,而且顏色越多、越濃豔,價值越高。飄零著一些色花是稱為飄花翡翠,而滿色、正綠的稱為帝王綠。雖然,帶顏色的玻璃種翡翠很少,但並不稀奇,稀奇的是它……”霍掌櫃又指著手中的這隻鐲子強調了一遍。


  “你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吧!”甄友乾說道。


  “你聽我給你細講,”霍掌櫃根本不理會友乾,隻跟清婉說,“你看,這隻手鐲中翡翠兩色都有。這兩塊呈現柔潤豔麗的淡綠和深綠色的,就叫‘翠’,這翠兒,多像兩片荷葉?再看這——兩片荷葉的之間,有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兩個淺紫色和深紫色的小花,這就是“翡”。這翡兒,又像一隻開放的荷花和一個含苞的骨朵兒?”


  友乾從霍掌櫃的手中取過了鐲子,給清婉戴在了手上,“行了,說吧,它多少錢?”


  霍掌櫃伸出了兩個手指。


  “二百?”


  “兩千。”


  友乾吃了一驚,“寶鈔庫就在上麵,你幹嘛不去搶啊?”


  “我有這鐲子,搶什麽寶鈔庫!”


  清婉小心地問:“兩千兩銀子兩隻?”


  “一隻,”霍掌櫃說,“若是兩隻,就得一萬兩了。”


  友乾氣惱地說:“如是四隻,你就要十萬了……”


  “哎~,多了就不值錢了。”霍掌櫃一副氣死人的模樣。


  “你不是說給我打折嘛,打完折多少錢?”


  “這就是打完折的價!”


  友乾把鐲子從清婉的手腕上擼了下來,又塞進霍掌櫃的手裏,“你好好寶貝著吧!婉兒,咱們走……”說罷,就拉著清婉下了樓。


  清婉一個勁地回頭望,真希望掌櫃的能喊她回去,可人家就是不喊,而且還使勁地帶上了門。


  【二】《遊山西村》陸遊.詩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友乾帶著清婉是轉了一家又一家,始終沒有尋到與之一樣的鐲子。就是與之相似,價格也不菲,也得要一千兩銀子。


  “別灰心”友乾鼓勵清婉說,“眾裏尋它千百度,小鐲子一定在燈火闌珊處。”


  “可是我隻喜歡那個。”清婉說道。


  友乾說:“你不要聽那霍老頭瞎白活,那隻沒有他說的那麽好……”


  “怎不好,你在哪裏還能遇到有荷花的翡翠?你不是說我就是一朵清純的荷花麽~你不覺得那隻玉鐲就是我?”


  “是啊,可是咱的錢不夠呀!”


  “你有多少?”


  “這幾年,我私下裏做些小買賣,也就掙了六七百兩銀子,我平日裏都沒舍得花,今天都給你,可,可與他那兩千兩銀子相差得實在太遠……嗨!”友乾說,“走,去這家看看。”


  “這家呀!”清婉覥著個臉說,“這麽一丁點,又破破爛爛的,能行麽?”


  友乾卻蠻有信心,說道:“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快,清婉就無精打采地出來了,失望道:“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她確實是有些累了,也不想再轉了,就對友乾說,“走,不買了,回家吧!”說罷,就往停車的地方走。


  “衣裳也不買啦?”


  “不買了!”


  ————————————


  注釋

  [1]首飾

  原指戴於頭上的裝飾品,又稱“頭麵”,如梳,釵,冠等。現在廣泛指以貴重金屬、寶石等加工而成的雀釵、耳環、項鏈、戒指和手鐲等。首飾一般用以裝飾人體,也具有表現社會地位、顯示財富及身份的意義。


  (1)曆史起源


  人類佩帶首飾究竟於何時,恐怕很難精確地考證。但是我們不難推想,從人類開始意識到裝飾與美化自身的時候起,人類也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收集世界各地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資料和現代原始部落的資料中,人們可以發現,早期原始體飾形式主要為:項飾、腰飾、臂飾、腕飾、頭飾等幾種,而這些形式中尤以項飾和腰飾為主。它們很大程度上是圍繞人體生殖區而裝飾,究其原因,除了這些部位有支持佩戴物的能力外,大量研究表明這種選擇還另有目的。


  動物身上的色彩和圖案也是一種體飾,自然體飾,雄鳥的頭飾、項飾、胸飾、尾飾等等往往在繁育季節呈規律性的變化和顯示,而且這些裝飾對吸引異性頗有功效。大量生物學材料證實,動物的漂亮裝飾在性選擇過程中具有很大的優勢。人體紋身是一種類似的體飾形式,人體裝飾則正是動物自然裝飾的延伸。


  舊石器時期,人體飾物無論是動物牙齒、羽毛、還是石珠等它們均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光滑、規則、小巧、美觀。而這一特點進一步說明了體飾產生的妝點妝扮、自我炫示、吸引異性的重要心理動因。因此將體飾起源心理源於生理本能的美感是十分科學的。而由這種起源動因衍變而來的“人體美化”功能是首飾最原始最根本的功能。


  在首飾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其他兩個重要的動因,一是宗教功能,二是社會功能,而這兩種動因都是基於生理本能動因之上,在此基礎上發展和演化出來的。宗教源於史前人類的巫術,而體飾發展的宗教動因則正是在史前人類的巫術活動中和在這種巫術思想指導下逐漸形成並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原始人類在勞動實踐過程中,逐步對自然界中一些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如植物的果實、種子、動物的羽毛、牙齒、骨骼以及石(玉)料產生一種朦朧的神秘看法,他們甚至將之作為自己巫術活動中的崇拜對象,賦之予神秘的力量。


  如他們將植物的果實或種子串掛在母性身上以祈求繁衍子女;將狩獵動物的皮毛、牙齒、骨骼穿掛與身上以求得狩獵的成功和自身的平安;對石(玉)料的崇拜,則是源於原始人對石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略有光澤和色彩鮮豔奪目者,被視為是他們心目中某個神秘主宰者對他們的饋贈品,他們更是小心地收藏和加以保護,而在這一過程中,又逐漸豐富了這種自然崇拜物的內涵,中國玉文化最初的啟蒙思想正是源於此。


  在中國石器時代的各種文化中,玉一直是被視為一種有著豐富靈性的自然崇拜物,廣泛地使用於巫術儀式中。並為史前人隨身攜帶,一則作為美化自身的裝飾,另則作為一種避邪去災、逢凶化吉的吉祥物。在西方古老文明中,有色寶石的熟悉十分久遠,它們在被熟悉和利用過程中同樣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宗教力量,古巴比倫國在距今6000年前就將祖母綠獻於女神像前祈求某種神秘的力量,海蘭寶石被視為海水的精華,以祈求海神保佑航行或捕魚的安全。


  (2)古代婦女的首飾

  古代女子的首飾,都是很有講究的。那些繁複精美的簪、釵雖然已經很少出現在大眾眼前,但都具有極高的曆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1.笄


  笄[jī]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釵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長發,笄為古代男女用來插定綰起的頭發或弁冕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2.簪


  簪[zān]是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發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花草)、動物(鳳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並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鏤花及盤花等。


  3.釵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釵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


  發釵的安插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數量也不盡一致,既可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發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在離別時,有一種贈別的風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送給愛人,一半留給自己,等到日後重見再合在一起。


  古代的女人是喜歡拿首飾來當信物的,頭簪戴在頭上,不但起到美飾發髻的作用,簪頭製成的寓意裏還融入了托物寄情、表達內心意及美好追求。


  4.步搖

  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是古代婦女插於鬢發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發髻的作用。


  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旒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


  5.鈿


  鈿[diàn]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一是,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二是,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


  簪釵是用來綰住頭發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起裝飾的作用。


  6.扁方

  扁方是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形製與作用與漢人婦女髻上的扁簪類似。清代貴族婦女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裝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控製發髻使其不散落下來。


  7.櫛


  也就是“梳篦”,古代簡稱“櫛[zhì]”,與簪、髻、釵、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昔為宮廷禦用珍品,故有“宮梳名篦”之譽。


  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的發飾,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8.華勝

  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為華麗的首飾,華麗的頭飾。


  9.抹額

  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漢族服飾,明代較盛行。婦女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


  10.花鈿

  花鈿[diàn]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玉、貝製成花形裝飾品,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11.耳墜

  耳墜,俗稱耳環,古代稱它為“珥”、“璫[dāng]”等。耳墜是國人佩戴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一種飾物,至今長盛不衰。


  12.玉玦

  玉玦[jué]是我國最古老的玉製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據說古人飾玉有兩個含義:一是表示有決斷性;二是用玉玦表示斷絕之意。


  13.頸飾

  頸飾是原始社會就很普遍的裝飾,春秋戰國時代的頸飾出土不少,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頸飾,其中一件係由許多不同形狀的組成,其餘為形器及一小係璧。


  14.瓔珞

  瓔[yīng]珞[luò]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瓔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它形製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


  15.胸針

  佩戴一枚胸針,常可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尤其當衣服的設計比較簡單或顏色比較樸素時,別上一枚色彩鮮豔的胸針,就會立即使整套裝飾活潑起來,並具有動感。


  16.腰飾

  古代的一種飾品。將各種不同形狀玉佩,以彩線穿組合成一串係在腰間,最初用於壓住裙擺。佩戴行步之時,發出的聲音緩急有度,輕重得當。如果節奏雜亂,會被認為是失禮,古人對此是十分注重的。


  腰飾主要包括玉佩、帶鉤、帶環、帶板及其它腰間攜掛物。材料一般以貴金屬鑲寶石或玉石居多。


  我國早期的腰飾主要是玉佩,即掛係腰間的玉石裝飾物。玉佩在古代是貴族或做官之人的必佩之物。


  17.臂釧

  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臂釧的美妙之處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在哪個角度看,看到的都是數道圓環,且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那般美麗。


  綰臂雙金環。戴在手腕處的叫手鐲,佩戴在臂上的叫釧[chuàn]。其中一種臂釧,又稱纏臂金,跳脫。


  18.手鐲

  手鐲是一種套在手腕上的環形飾品。按結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封閉形圓環,以玉石材料為多;二是有端口或數個鏈片,以金屬材料居多。按製作材料,可分為金手鐲、銀手鐲、玉手鐲、鑲寶石手鐲等。


  與現代不同,手鐲在古代不但可以戴在手腕上,也可以戴在手臂上。戴在手腕上的有名“跳脫”。《聊齋誌異.白於玉》內文提到,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奇女子歡好,臨別時,女子把自己戴的金腕釧送給吳生以作留念。所以手鐲也是睹物思人的一種紀念物。


  19.戒指

  我國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據現存文獻記載,它有“手記”、“約指”、“驅環”、“代指”、“指環”等諸多異名。而這些異名中數“指環”使用的頻率最高,使用的時間最長。直到明代以後,戒指的稱呼才漸漸多起來。


  20.指甲套


  也叫護甲套、護指套。其實,護甲套早就出現,隻是被很多人忽視了而已。到了清朝,後宮嬪妃用的非常普遍,樣式也繁密了許多。


  21.裙帶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古時將絹稱作紈素,“紈素三條裙”也就是絹做的裙子。


  武則天的《如意曲》裏:“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可得知就算是女王也有為情所傷的時候。


  22.香囊

  香囊裏麵裝的不僅僅屈原口中的江離、白芷、木蘭、芰荷,其中載滿了情意。


  古人用香囊祈福,在囊外繡上靈動的鯉魚,素雅的荷花,吐豔的牡丹,或者毛絨絨的仙桃。


  婦女也用它祈子:蓮蓬螃蟹石榴花,生起孩子頂呱呱(蛙也是用來求子的,因為它的發音和“娃”類似)

  除了有所寄托,還有辟邪的功能:比如端午節佩戴的傳統香包繪有“無毒蟲”,即蠍子、蜈蚣、蛇、壁虎、蟾蜍。以毒攻毒,裏麵用艾草填裝,利用它的氣味來驅蟲辟邪。


  23.禁步

  古代的一種飾品。將各種不同形狀玉佩,以彩線穿組合成一串係在腰間,最初用於壓住裙擺。佩戴行步之時,發出的聲音緩急有度,輕重得當。主要是限製女人走路的,如果節奏雜亂,會被認為是失禮,古人對此是十分注重的。


  24.項鏈

  最早源於原始社會母係氏族向父係氏族轉變時期的“搶劫婚”風俗。


  當時,婦女社會地位逐漸下降,男子在經濟上地位逐漸提高。在從夫居製度的形成過程中,男子往往掠奪其他部落婦女或把戰爭中俘獲的女子作為妻子。據《周易.困》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意即為戰亂之後,妻子被外部落擄去。為了防止這些婦女趁戰亂或夜間逃走,勝利者往往用一根形似項鏈的金屬絲或繩子套住女性的脖子。在從夫居製度確立之後,有些地方還保留了這種習俗,隻是在已締結婚約的前提下進行,把“搶”作為婚禮的一種形式,那些套在脖子上的金屬絲或繩子也演變成項鏈,成為一種婚約的信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