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萬古晨昏常對待
【一】《登齊政樓-上闕》張憲.詩
層樓拱立夾通衢,
鼓奏鍾鳴壯帝畿;
萬古晨昏常對待,
兩丸日月自雙飛。
年貨基本置辦齊了,甄友乾好不容易把馬車拖到了齊政樓[今鼓樓]腳下的馳道上。
清婉端坐在車前的大箱子上,掀開車簾問道:“這裏讓停車嗎?”
“我不停這兒。”友乾讓有才坐到副駕駛上說,“我們這就走!”
“走也不行啊!”
“這你就不懂了,這段時間,走一小會兒還是可以的。”
馳道是皇帝的專用車道,大臣、百姓,甚至連皇親國戚都是沒有權利走的。但也有例外,就是每逢大的節假日,或遇上廟會、趕集等,皇帝為了給百姓提供方便,也允許他們把車子停在馳道的兩邊,或者簡短地走一小段路。
看到馬車過了萬寧寺[今鍾樓],還一直往北走,清婉就問:“咱這是去哪兒?”
“送你回家。”
“不買衣服了?”
“下午買。”
“下午,”清婉明顯有些不悅,“幹嘛不一下子買上?”
“先把‘年禮’給你父親送家去。”
“噢~,去我家呀!”
“那你以為呢?”
“我以為……去我家不是往東南走麽?”
“逢集,往東南哪能過的去,到了光熙街[今北三環中路]往東一拐,也是一樣的。”
“其實,看我父親下午去也行。”
“回家看望父母,怎能下午去?都得上午一早就去。”
“我家才沒那麽多講究呢!”清婉拍了拍一大箱子年貨說,“你是怕這一箱子東西給放壞了吧!”
“現在的東西,怎能放壞?”
“既然東西放不壞,過個十天八天的回家,不也一樣麽!”
“為何非要過個十天八天呢?”
“你不見,我今天穿的有些寒磣,何不等我做好了新衣服,穿上回家,豈不更好!”
“新衣服,春節穿著回去顯擺也不晚麽!古語說,姑娘回家看父母,不能超過臘月二十三。”
“為什麽?”
“臘月二十三,姑娘姑爺不登門。”
“你瞎編的吧!”
“我哪有那本事還能編古語。老人說,臘月二十三以後姑娘回家會踩斷娘家的根兒。這就叫‘閨女不踩娘家塵草’。”
“我們於家的正根兒不是在我們甄家放著麽?踩不壞的!”清婉又笑道,“噢~,你是怕我回去踩壞你的親外甥於慕凡吧!他那大高個子,我踩得著麽……”
說笑間,馬車便轉了直彎,拐向文明街[今東單北大街],大約又走了一個時辰,便到了齊化門[今朝陽門]附近,清婉的娘家就住在這裏。
她的家原先可不在這裏。
自從通了通惠河,門內九倉之糧皆從齊化門運至,它是通州碼頭最近的一個城門。那時離京南去的官員客商,或是由南入京朝覲、經商的官員與客商,都要在此門經停。有些攜帶高檔中藥材的商賈,還沒上岸,便被搶購一空,清婉的的祖父為了購藥的方便,便把家搬到了此地。
進了家門,清婉就問甄姨娘,“我爹呢?”
甄姨娘說:“上班去了。”
“還沒放假?”
“你爹什麽時候這麽早就放假了?”
“我們的大汗不是一直住在上都麽,根本用不著我爹去侍候,他還不趕緊地和他的那幫太醫們放假,盡早回家過年。”
“皇帝不在,更得堅守崗位。”甄姨娘說,“聽說今年大都的官員,年假會長一些。”
“長又能長到哪去?也不過是十天八天的日子!”
“哎~”看到那麽多的禮物,還有一個大箱子搬進了客廳,甄姨娘眉開眼笑地道,“你爹說,小年就放假,過了十五才上班……”
放好了禮品,友乾囑咐道:“妹子,你讓人把箱子裏的東西,找個陰涼的地方放好,可不要放壞了……”
“好呀,我這就安排。”甄姨娘說著,便讓丫鬟去找廚房的李三前來處置。
友乾告訴甄姨娘,“妹子,別忙活了,我們這就回去。”
“晌天了,吃了飯再走。”
“等你做好了飯,得等到什麽時候,倆孩子早飯還沒吃呢!”
“這不找李三去了麽,我這就安排他做。”
“算了,我們出去吃點兒就行,”友乾邊說邊領著清婉他倆往外走,“再說,我們有好多東西還沒買上呢……”
甄姨娘沒有再做太多的挽留,把他們送出了大門,又看著他們上了車。
馬車出了於家胡同,回到了文明街。馬車並沒有往斜街方向走,而是左拐去了文明門[接近現在的崇文門位置]。
【二】《出文明門》薛瑄.詩
文明門外柳枝新,
百囀黃鸝送好音;
行過禦溝回望處,
鳳凰樓閣五雲深。
文明門是京城東南部進城的唯一通道。
由於人員往來頻繁,於是有許多鄉下人在城門外設攤叫賣,其中以經營大蒜的居多,於是被稱為蒜市。
這個蒜市,其實就是一片空場地。在這塊長條形的場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場地不斷地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
這幾溜長條的類似路的街道上,可是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還有駐足觀賞通惠河景色的。
在明朝嘉靖年間修建北京外城以後,蒜市一帶就成了城裏。在形成南北走向的真正街道後,人們就把這條街稱做“蒜市口街”。可是後來,在街道的北口有“景德軒”和“精品閣”兩家瓷器店先後開張,且買賣興隆,到了清朝宣統年間便改稱“瓷器口”。
出了文明門,清婉掀開窗簾往後張望,見城牆兩邊的柳樹已經泛綠,就驚奇說:“有才,你看,柳樹發芽了……”
有才看也沒看,不相信地道:“怎麽可能!”
“怎不可能?今年閏的是正月,來年的春天當然會早一些來……”友乾跳下馬車,扯著馬繩在蒜市上往前溜達,看見中意的大蒜,就買上幾辮。
清婉笑話他說:“都說這土地主摳門,還真是的,你說你,為了這麽幾頭大蒜,跑這麽遠的路夠買飼料的錢麽?”
友乾“嘿嘿”一笑,“這兒的大蒜好,再說了,這日子就得過,能省一點兒,就省一點兒。”
“你攥那麽多錢幹什麽?”
“幹什麽,還不是給你們買新衣服。”
“你省這點兒錢呀,能買啥?窮褲?”
走到一個小吃攤,友乾便駐了馬車,又從車後拿來了馬凳,對車上說:“下車,吃點兒早餐吧!”
清婉掀開車簾問:“還是早飯!?”抬手指了指天空,“有太陽在頭頂的早飯麽?”
友乾笑著看著清婉說:“我剛來京城的時候,就和我妹子經常來這兒喝這豆汁[1]。這兒的豆汁很有特色,是很濃很稠的那種,那酸澀濃重的口感呀,直叫是‘愛的人愛死,恨的人恨死’!如果你覺得難以入口的話,就來份焦圈蘸著,吃一口油油脆脆,吸溜一口滑滑稠稠,在嘴裏麵粉的甜味足可以消減豆汁的酸楚,搭配起來好吃極了!”
看到飯攤上吃得興高采烈的人們,清婉就找了張沒人的小桌坐了下來,有才坐在了她的身邊,友乾就坐在了他倆的對麵。
看著清婉皺著眉頭喝豆汁的樣子,友乾說:“怎麽,我讓小二給你做一碗蛋湯?”
清婉又試著喝了一小口豆汁,咬了一大口糖火燒,笑著說:“算了吧,嫁到你們甄家,就得習慣你們的生活方式……”
————————————
注釋
[1]豆汁
京豆汁曆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是民間的大眾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禦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就成了宮廷的禦膳。
由於北京老字號的豆汁店不少,所以老北京人喜歡這口的也比較多。老磁器口豆汁店是多年前錦馨豆汁店改製後,部分人員另起爐灶開了這家店,並且迅速發展了多家分店,每家分店平均每天賣出近千碗豆汁,店內除了豆汁外,還有螺絲轉、墩餑餑、焦圈、糖火燒等各種老北京的傳統小吃。
(1)特色小吃
豆汁,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的傳統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
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籃,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
(2)關於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並說,“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
豆汁是什麽?
實際上是製作綠豆澱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它用綠豆浸泡到可撚去皮後撈出,加水磨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入缸底者為澱粉,上層飄浮者即為豆汁。發酵後的豆汁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再燒開,再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不要看其貌不揚,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3)健康食品
豆汁屬於天然發酵的豆製品,有科學家從東直門豆汁店、隆福寺豆汁店、老磁器口豆汁店分別采集樣本,通過DNA測序的方式鑒定了其中的微生物構成。結果發現,主要發酵微生物其實是乳酸乳球菌,此外還有乳酸杆菌、鏈球菌、醋酸杆菌等多種微生物都參與了豆汁的發酵過程。
盡管豆汁的發酵和酸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由於雜菌的存在,其風味遠比超市的那些酸奶複雜。經過現代科學儀器的檢測,豆汁中的風味物質至少有40種左右,其中主要是各種醇類物質,其次是有機酸、醛、醚類物質。
有些老北京特別喜歡喝豆汁,而且還喜歡去特定的豆汁店喝,這其中也有科學道理。不同門店的發酵工藝、發酵環境不同,導致其中的發酵微生物不同,發酵產生的風味物質也有差異。比如護國寺的豆汁醇類物質比較多,而老磁器口豆汁中的醛類物質比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