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人生若隻如初見
元朝的皇帝都尊崇佛教,他們以藏傳佛教為國教。但對其它宗教,如漢佛教、儒教、道教,乃至外來的回教、基督教等等也並不排斥。
據元廷宣政院的統計,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大元境內的寺廟已達四萬二千餘所,僧尼21300餘人,加上偽濫的假僧道,到了泰定帝執政的時候,已經達到了百萬僧尼。你可知,當時的總人口隻有八千七百多萬人。
所謂的寺廟,都會有一個住持,規模大的還會設立方丈,而且,得道的高僧還不止管轄一個寺廟,有時還身兼多個寺廟的職位。比如,甘露寺的方丈就是如此。紀緒帶著一顆好奇之心來求見方丈,總想一睹他的真容。
【一】《頌古五十五首.其一》慧開禪師.詩
知客僧推門走進了一個小院,很快他便出來請紀緒進去。
走進了方丈的小院,隻見一個老和尚坐在一棵蒼天大樹的下麵參禪打坐。他很老,得有九十多歲的樣子,裸露在袈裟之外的皮膚全是褶子。聽見有人進來,也不理會,隻管坐在原地閉目養神……若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大樹底下的一個大樹根呢!
走到老和尚的對麵,紀緒施禮問道:“老方丈可好!”
老和尚依舊不言語。
紀緒便學著老和尚的樣子,盤腿坐在了他的對麵,心道:這老方丈,架子還挺大!不過,看他的樣子,也沒有什麽過人之處,除了老態龍鍾之外,就剩下反應遲鈍了……
過了片刻,紀緒悄悄地問老和尚:“老方丈呀,您可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
聽口氣,這小子有點兒瞧不起自己,老和尚便睜開了雙眼,說了一個字:“有!”
紀緒心想:有就好,又問了一句,“是什麽地方不同呢?”
老方丈說:“我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
“嗬嗬!”紀緒笑道,“這算是什麽與眾不同,我也是這樣呀!再說了,誰不是餓了就吃,倦了就睡?這怎能算是您與他人的區別呢?”
“不一樣的!”
“有何不一樣?”
老和尚起身把紀緒讓進了自己的方丈,沏上了茗茶,給紀緒斟了一杯,說道:“有人吃飯的時候,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有人睡覺時也總是做夢,睡不安穩。而我吃飯就是吃飯,什麽也不想;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做夢,所以睡的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紀緒說:“這也不甚特殊嘛,隻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便可。”
“是啊!”老方丈道,“可是,世人很難做到的就是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與浮華的寵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障礙,而由此迷失了自我,喪失了‘平常心’。”
紀緒又問:“那,什麽是平常心呢?”
老方丈抿了一口茶,吟了一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聽了老和尚所吟之詩,紀緒說道:“老方丈的這首詩,很好理解,無非是風花雪月之美景。”
“風花雪月,皆是我們內心的投影。內心歡喜,看什麽都是美的;內心哀愁,看什麽都會覺得糟糕。所謂的平常心,就是一種寧靜淡泊的境界。放下心中的煩惱與雜念,便會擁有一顆平常心。不被浮名利益所蒙蔽雙眼,做最真實的自己,珍惜當下,你就會快樂一生。”
【二】《菩提偈》惠能.詩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隻在目前!”
紀緒歎息道:“可是,人世間又能有幾人真正地做到不將閑事掛心頭啊!?”
老方丈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老方丈的意思,煩惱都是自己找的囉?”
“是!也不是!”
“可是人世間的男女,總要追求美好的愛情吧!”紀緒道,“佛祖不也說過麽——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過,換來今世的一次相遇;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換來今世的一次相識;前世一千次的相識,換來今世的一次相知;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換來今世的一次相愛。”紀緒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最後問道,“人世間,有真正的愛情嗎?”
老方丈笑而不答。
紀緒又問:“難道佛祖說的,都不是真的?”
老方丈說:“佛祖從不騙人。”
紀緒問:“既然存在‘愛情’,怎麽我就沒發現呢?”
老方丈說:“那是因為你還沒遇上對的人。”
紀緒問:“什麽是對的人?
老方丈告訴紀緒說:“一見你,就笑的人;一見,你就笑的人。”
【三】《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性德.詞
人生若隻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紀緒又問:“遇到對的人,一生就會很美好嗎?”
老方丈搖了搖頭說:“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紀緒道:“‘相愛’既然如此地不易,為何不能好好珍惜!?”
老方丈說:“任何事物的最後結果,都不會像人們最初想象的那樣美好。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變得超出人們最初的理解,沒有了剛剛認識時的美好和淡然。”
“人生若隻如初見!”紀緒笑道,“如果,一切事物都停留在最初的感覺也挺好!多麽美妙,那麽的無所掛礙,無所牽絆,一切又是那麽自然……”
“也不然!”老方丈說,“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好的感情是在渡盡劫波和柴米油鹽後,任然隻消往上抬一眼,就能萬般溫柔湧上心頭,人生何必如初見!但求想看,兩不厭。”
紀緒問道:“可是,人的一生,尤其男女間的情關,如何才能安全地渡過呢?”
“人生一世,皆在渡。”老方丈告訴紀緒,“天不渡人,則人自渡。渡人者,得人心,在於慈悲真誠;渡心者,得心靜,在於清淨平等;渡己者,得安生,在於覺醒心量;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一念起,風聲鶴唳,一念滅,繁花似錦。”
紀緒說:“我明白老方丈,您的意思是說‘善惡就在一念間’。”
“苦非苦,樂非樂,隻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老方丈繼續說道,“其實,有的時候,分開,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佛說,‘前世不相欠,今世不相見。’陪伴是因為還債,離開是因為還清了;得到是因為緣分到了,失去是因為緣分盡了。”
紀緒喃喃地道:“不知修染兄能否悟出這個道理。”
老方丈說:“如果他悟不透紛擾的世俗,就在心裏種一株菩提樹[1]吧,它無須開花,也無須結果,隻是在精神的境界中永遠留有一顆淡定的禪心。此地清涼!清涼,能擊退靈魂的浮躁,清洗出人的善良;清涼,能抵抗世俗的浮躁,清洗出生命的真諦。此處雖為佛家之地,但佛祖也無法保佑我們每一個人。隻有自己心底澄清,才是拯救自己唯一的辦法。老衲已賜他法名‘釋然’,希望他一切釋然……”
————————————
注釋
[1]菩提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1)佛之菩提
有關佛之菩提,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有五種:
(一)發心菩提,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製伏煩惱,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
(四)出到菩提,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滅除係縛之煩惱,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
(五)無上菩提,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覺智。
以上合稱五種菩提。又法華經論卷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
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為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即:
(一)實相菩提,又作無上菩提。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一)執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三)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
同書又列舉三清淨心:(一)不為自己求安樂(無染清淨心),(二)除眾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清淨心),(三)令眾生赴菩提而予其永遠之樂(樂清淨心)。是為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以上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稱菩提分法。
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菩提場,其道場樹稱菩提樹。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稱為增上菩提。結講念佛,廣祈眾生增進佛道,稱為菩提講。檀那所屬之寺院,稱為菩提寺、菩提所。
(2)宗教淵源
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
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年青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
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兩千多年過去了,佛祖當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樹經受了無數風風雨雨,有著神話般的經曆,在佛教界被公認為“大徹大悟”的象征。中國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覽館內至今陳列著四片菩提樹葉,據說就是從這棵樹上采摘下來的,所以曆來被人們視為珍寶,倍加珍惜。
(3)菩提祖師
《西遊記》裏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
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裏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朝天。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菩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那麽,此人究竟是誰?
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麽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
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
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麽對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如果他是道,為什麽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其實,佛已經超越了六道輪回,既然是佛,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不明了的。化身無量無邊,去度眾生。慈航道人不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嗎?佛度人不一定是以佛的身份,可以是出家,可以是在家,可以化身男子,可以化身女人。總之,度人是講善念巧方便的。
(4)菩提子
菩提子乃西藏語bo-di-ci之果,而非指菩提樹之果實,產於雪山附近。其樹屬一年生草本,春天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花,呈穗狀;夏秋之間結實,圓而色白,有堅殼,如琺琅質,俗用為念佛之數珠,故稱菩提子。
菩提子木本者為其別種,中國唯天台山有之,稱為天台菩提。又於本草綱目無患子條中,舉出無患子之七種異名,其中之一即稱菩提子。校量數珠功德經(大一七.七二七中):“若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
《大唐西域記》雲: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而以菩提來命名的佛珠質料,總計有三十多個品種。這其中有依產地來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紋理來命名的,如星月菩提、鳳眼菩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