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半畝方塘一鑒開
甄友乾借著清婉打盹的時候,便親吻了她。
友乾腰上圍著的大荷葉有些礙事,想起身摘掉它。誰知剛一起身,清婉便一骨碌地爬起來,轉身想離開這個是非的青草地。
【一】《浪子閑話》周仁.詞 花僮.曲
友乾感覺有些失著,忙問:“你要去哪兒?”
“去,去看看,衣服幹了沒有。”
“哦~”友乾的心放了下來,“那你,把衣服給我留下呀!”
清婉一怔,便停住了腳布,讓那衣服慢慢滑下,剛一露出了肩膀,又連忙止住了滑行,隨即,她撒腿就跑。
友乾朝著她嚷嚷道:“你,你別跑,再磕著腳。”
清婉哪裏還聽,隻挑著柔軟的草地跑,到了大石旁,翻了翻晾曬的衣服,見沒有幹透,便站在那裏,發著呆。
友乾也笑著跟了過來,問道:“是不,沒幹吧!?不到一個時辰,怎會這麽快就幹……”他也翻看了一下,說道:“要想幹透徹的話,還需要一個時辰呢!”
“那豈不天黑?”
友乾也不接她的話茬,卻問:“你餓了吧!我去給你買些吃的。”
“你光著去呀?”
“我要我的衣服,你又不給,我不光著去,又能怎樣?”他笑了笑,走到馬邊,從馬褡子的另一個袋子裏掏出了一整套的衣服,抖動著穿戴起來。
“嗬,你原來還有衣服呀?”
“活人能讓尿憋死!”
“那你,你剛才為何不穿?在一個女人麵前光著身子,走來走去,也不知道害羞。”
“我羞什麽?再說了,這麽熱的天,光著,多涼快!”
“你在馬上備套衣服幹嘛?”
“嗬,別提了,我那些朋友,都是些酒肉之徒,動輒便把我灌醉,我怕喝吐了,弄髒了衣服,便備了身衣服,以防萬一。”
見友乾穿戴好欲上馬要走,她有一種要被丟下的感覺,便怕怕地道:“我自己在這兒……有些害怕……”
“怕什麽?”
“萬一…有人來……”
友乾笑道:“如是見到有人來,你就脫掉衣服,下到河裏,他們以為是仙女下凡呢,便不敢侵犯於你。”
“何不帶我一起去?”
友乾摸著她的肩膀說:“聽話,我一會兒就回。我不走遠,就去不遠處的蘭靛村[今蘭靛廠村],那兒,認識我的人太多,讓他們見到,不好。”
“一個小山村,能有多少人?”
“哎~,如今的蘭靛村可不一般了,因為那裏出產青藍色染料而愈加有名,現在它已經發展成類似小鎮一般的村落了。我常去那裏做生意,大部分店鋪的掌櫃、夥計都識得我……”友乾順手撚一指流沙放進水裏,把水裏的魚都引了過來,說道,“你不要心急,在這裏看魚等我!”說罷,便縱身上馬。
他瀟灑地打了一響馬鞭,高聲唱道:
[男聲]“撚一指流沙,池魚濺起浪花,待我醉馬揮劍,斬落晚殘霞。夢見紫金甲,頭戴鳳批紗,黃梁一夢,太虛幻浮誇……”
清婉衝著友乾的背影喊:“喂,你別瞎吆喝,你再引得他人前來!”
友乾趕緊閉上了嘴。
不大一會兒,遠處又飄來了他的歌聲:
[男聲]“聊一篇閑話,布衣越冬夏,待我功成名就,西山縱肥馬。憑酒論天下,喊聲小二續茶,明月邀窗,故佯裝瀟灑。”
清婉看著水中遊來的魚,也學著友乾,從溪邊抓了一些流沙,撒在水中,水中的小魚見有東西落下,以為是能吃的,便歡快地爭搶而來,濺起了層層的水花,她又學友乾的曲調,唱了起來:
[女聲]“我飲過風,咽過沙,浪子無錢逛酒家;聞琵琶,誰人畫,不再春風如寒鴉。我飲過風,咽過沙,浪跡天涯浮雲下;歎流年,似黃花,問過蒼天無人答。”
清婉隨著流淌的溪水和溪中歡快的小魚,優雅地舞了起來:
[女聲]“我飲過風,咽過沙,浪子無錢逛酒家;聞琵琶,誰人畫,不再春風如寒鴉。我飲過風,咽過沙,浪跡天涯浮雲下;歎流年,似黃花,問過蒼天無人答。”
也就一炷香的工夫,友乾便騎著馬回來了。
清婉趕緊停住了舞蹈,回頭張望,隻見他懷裏抱著一大包的東西,提到了草坪的中央,慢慢打開,裏邊是用紙包裹著大包小包的一堆東西。
他一邊像變戲耍似的往外變著吃食,一邊得意地哼著小曲:
[男聲]“聊一篇閑話,布衣越冬夏,待我功成名就,西山縱肥馬。憑酒論天下,喊聲小二續茶,明月邀窗,故佯裝瀟灑。
我飲過風,咽過沙,浪子無錢逛酒家;聞琵琶,誰人畫,不再春風如寒鴉。我飲過風,咽過沙,浪跡天涯浮雲下;歎流年,似黃花,問過蒼天無人答。
我飲過風,咽過沙,浪子無錢逛酒家;聞琵琶,誰人畫,不再春風如寒鴉。我飲過風,咽過沙,浪跡天涯浮雲下;歎流年,似黃花,問過蒼天無人答。”
紙包也被打開了,有肉皮凍、開花豆、鹹鴨蛋、煮五香花生米,還有拍黃瓜、醃蘿卜皮等涼菜;接著就是“硬菜”,炸小黃花魚、醬牛肉、豬耳朵、炸小河蝦、煮玫瑰棗和煮鹹栗子什麽的。
一見這麽多好吃的,清婉便哼著小曲就過來了:
[女和音]“我飲過風,咽過沙,浪子無錢逛酒家;聞琵琶,誰人畫,不再春風如寒鴉。我飲過風,咽過沙,浪跡天涯浮雲下;歎流年,似黃花,問過蒼天無人答。”
看著清婉那笑容可掬的小模樣,友乾逗她道:“你笑麽?”
“你呀,可真是會吃。”
“是嘛?”友乾逗她道,“不過,和清婉小姐相比,可就‘小巫見大巫’了。”說著,又打開了另一個包裹,“這裏,才是於大小姐喜歡吃的東西呢!”
[歌曲]“我飲過風,咽過沙,浪子無錢逛酒家;聞琵琶,誰人畫,不再春風如寒鴉。我飲過風,咽過沙,浪跡天涯浮雲下;歎流年,似黃花,問過蒼天無人答。”
就見清婉眼前一亮。
這包袱裏包的是京都十大名小吃[1]——豆麵糕、艾窩窩、糖卷果、糖耳朵、饊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燒、豌豆黃和奶油炸糕。
【二】《寒具》蘇東坡.詩
清婉有些樂不開支了,問道:“你可知,什麽是我的最愛?”
“焦圈呀!”
“你怎知?”
友乾反問:“你的什麽,我不知?”
“那,那你知道,我為何最愛焦圈呀!”
“還不是因為蘇東坡給這焦圈做過代言。”
清婉拿起了一個焦圈放進嘴裏,美美地吃著,問道:“做過什麽代言呀?”
“東坡先生不是為這焦圈寫過一首廣告詩麽。” 友乾說著,便背出了這首詩:
“纖手搓成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褊佳人纏臂金。”
隨後,友乾又說:“你們這等小女孩呀,隻要自己心目中的神仙[就是指現在的偶像、明星]說什麽好吃,就跟著去吃……你說,一個油炸圈圈,有什麽好吃的,不就是把一塊麵放入少許的鹽,牽索扭撚成環釧之形,丟入油鍋,油煎一下,幹鬆呼啦的,能有什麽好吃?”見清婉嘎嘣脆地咬了一口,吃的正香,友乾又加了一句,“就像你拉的一……”
清婉瞪起了鳳眼。
友乾趕緊停住了嘴,拿出了一壇子酒,說道:“還是這個好!”
“怎麽,你還要喝酒?”
“不是我喝,是給你買的,當然,我也跟著沾沾光。”
“我又不喜歡喝酒。”
“別的酒,你可以不喝,這種酒,你是非喝不可!”
“啥酒?”
“‘蓮花白’呀!”
“沒聽說過。”
“怎能沒聽說過呢,這就是為你釀的酒。”
“幹嘛,為我?”
“你看名字‘蓮花白’,就知道這款酒一定與蓮花有關,是最適合你這種清雅的女孩子喝的。”友乾看著清婉的俏模樣,說道,“這是一種保健酒,它使用蓮花蕊做原料,加入當歸、熟地、黃芪、砂仁、何首烏、廣木香、丁香、川芎、牛膝等20多種名貴中藥材釀造而成……我的‘天神’大文豪元好問,對此款酒是推崇有加……”
“你喜歡元好問?”
“是啊!不過我不喜歡他寫的詩詞,而是喜歡看他寫的誌怪小說——《續夷堅誌》,住一會兒,我給你講鬼故事聽……”
————————————
注釋
[1]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說起老北京小吃,那是說上三天三夜也是說不完的。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沒有老北京人不喜歡吃的,而且北京的美食文化可謂是全國之首,匯聚國內外各種美食小吃於一體,讓國人在北京都能吃到自己家鄉的味道。有的吃貨就想說了,來北京,當然要吃當地的美味,才不枉來一次,那正宗的老北京小吃,又有哪些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老北京十三絕”。
一、驢打滾
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鬱的黃豆粉香味兒。
為什麽要叫它做“驢打滾”呢?
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麵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麵成團豆裏埋。何事群呼 ‘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麵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是約定俗成。
“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麵、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製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麵,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麵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二、艾窩窩
又稱江米團,是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艾窩窩曆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誌》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為何叫“艾窩窩”呢?
這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鈁》一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禦艾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禦”字,所以省卻了“禦”字而稱“艾窩窩”了。
成品艾窩窩外觀球狀,顏色潔白類似雪球。其製作方法是以糯米飯搓入蒸過的熟麵粉晾涼後,按扁為皮;包裹白糖、芝麻、核桃仁、瓜子仁、青梅、山楂糕等混合成的餡,但是餡料沒有硬性準則。艾窩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鈣、磷、鉄,老少鹹宜。
三、糖卷果
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軟綿香甜,十分可口。糖卷果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藥鮮品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傳統的用藥。
四、豌豆黃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
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按北京習俗,農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黃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五、糖耳朵
又稱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
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說,“糖耳朵蜜麻花,為清真教人所製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麵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莊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堿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了鬆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六、糖火燒
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缸爐燒餅原為河北省小吃,後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其特點是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七、麵茶
麵茶是山西省太原市、晉中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的麵類名吃,一般冬、春季食用最多。是一種以黃小米粉為主料的粥。主要是把炒芝麻、麻油、麻醬、鹽和黃小米粉煲成粥狀物。麵茶還可加白糖製作成甜味麵茶,一般常作為早點、夜宵。
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麵茶,幹薑麻醬總須加”。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喝麵茶的人越來越多,問其緣由,答得更是幹脆,一為開脾健胃,二為過過口癮,三為晨練充饑。
八、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在老北京,男女老少都愛吃焦圈,他們吃燒餅愛夾焦圈,喝豆汁的時候也愛就著焦圈。
焦圈是一種古老食品,製作比較麻煩,由於勞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願製作,故有一段時間常斷檔。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相傳是中國第一首產品廣告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穀部》也有記載:“人少鹽,牽索扭撚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九、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美食,很受老百姓愛吃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堿、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饊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質地酥脆,香甜可口。環餅據說遠在戰國時代就有,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
十、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是北京小吃中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呈圓形,外焦裏嫩,香味濃鬱,富有營養,易於消化。其主要食材有麵粉、奶油、白糖,香濃美味,是北京人最喜歡的美食之一。
十一、蛤蟆吐蜜
又稱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製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十二、薑絲排叉
又叫薑汁排叉、薑酥排叉、蜜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薑,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薑味而得名。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薑味。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原料為麵麵粉、蘇打和鹽,也用油炸,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不同的是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鹹排叉當下酒菜用。
據《天橋小吃》作者張次溪先生說:“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如麵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時過年送禮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
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讚說:“全憑手藝製將來,具體麵微哄小孩。錦匣蒲包裝飾好,玲瓏巧小見奇才。”
過去天橋賣這類小炸食的還要吆喝:“買一包,饒一包,江西臘來,臘秦椒。大爺吃了會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腳大箍腰。麻花,碎排叉,十樣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聽到了,多喜歡去買。
薑絲排叉,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蒸菜、甜食、湯等,一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萊是必不可少的。“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十三、炒肝
根據記載,炒肝作為北京傳統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問世百餘年了。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
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興居在會仙居對麵開業,因為選料更精、采用味精、醬油等當時的新式調料代替原來的口蘑湯等,生意逐漸蓋過了會仙居,1956年兩店合並,就隻剩下天興居的招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