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
一《直言與忌語》呂鑒生.俗語[1]
見著禿子不講瘡,
見著瞎子不講光。
看到劉基對妙玉一往情深的樣子,韓沃不解地問:“同年兄,黛兒和皎兒是雙胞胎,娶哪個還有區別嗎?”
劉基說:“怎麽沒區別?皎兒是白頭發,黛兒是黑頭發。”
韓沃瞟了一眼紀緒,笑問劉基:“怎麽,你喜歡白頭發?”
紀緒也跟著訕訕地笑了笑。
“再說,妙玉能否還得了俗還未可知!”韓沃說服劉基道,“我覺得,費那事幹嘛,反正也差不多,就差個頭發麽,幹脆娶了黛兒算了。”韓沃接著逗,“再說,總有一天,黛兒的頭發會變白的,你著什麽急呀?!”
“你倆有意思嗎?怎麽拿著個頭發說個沒完。你們不知道見了禿子,不要提說‘瘡’字;見了瞎子,不要提說‘光’字……”看到他倆不談主題,隻聊頭發,紀緒有些急了。
劉基笑道:“開端兄別著急啊,先聽我說,黛兒和皎兒可不僅僅是頭發的區別。”
“還有什麽不同?”紀緒問道。
劉基嚴肅地說:“從黛兒的眼裏我看到的是‘愛’,但我從皎兒的眼裏看到的是‘情’。”
韓沃說了句,“幹脆,你把這對‘雙棒’都娶了,你這‘愛情’豈不全了?”
劉基道:“愛情是專一的,一個人不可能對兩個人同時有‘愛情’!”
紀緒問:“關鍵是,你不娶黛兒的話,我們就是給她贖了身,安排何處?”
劉基對韓沃說:“過幾天,緋兒不就嫁到你家了。空出的位置正好讓黛兒頂上,還做你的表姐。”
紀緒道:“哎~,這辦法不錯。”
韓沃問:“我舅舅會同意嗎?”
紀緒說:“我想,這也是最好的辦法,袁大人也不會不同意的,幹撿這麽大一閨女,何樂而不為呢?”
韓沃沉默不語。
紀緒接著說:“不過,給黛兒贖身恐怕需要不少銀子,這筆錢最好不要讓袁大人出。”
韓沃為難道:“我回家跟父母說說,不過,這頓罵是少不了的,他們肯定會罵我‘怎麽又弄出一個青樓女子’來?”
紀緒笑了。
韓沃接著說:“不過,不管我怎麽湊集,我那裏頂多能湊一千兩銀子,我家的家底我是清楚的。”
“我那裏還有五百兩銀子,開端兄的情況我們都清楚。剩下的,缺多缺少,我們跟柳兄借,我去跟他說。”劉基笑了起來,“不過,昨晚的‘花魁宴’那一千兩銀子我可不出,因為啊……你那妻妹……我可連動也沒動,我隻是看了兩眼。所以,這筆錢也得讓柳兄出,誰讓他是個大財主的……”
正說笑著,柳遇春從“暢春院”回來了,一見麵便問:“老遠就聽到你們說笑,什麽事如此高興?”
紀緒說:“伯溫兄說你昨晚花那一千兩白銀有點兒冤?”
柳遇春問:“怎麽,柳枝姑娘不夠好?”
紀緒道:“不是,伯溫兄說柳枝姑娘太美好了,他都不舍得動,隻是看了兩眼。所以,那一千兩白銀得你出!”
柳遇春一本正經地說:“這不行啊,看看也算啊!”
說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梅緋兒和柳枝走了出來,說要去看妙玉。
劉基正好又逮著機會能近距離見到自己的心上人了,便急忙說道:“我去套車。”
紀緒等人瞅著劉基的積極勁頭,都在旁邊偷偷地樂呢……
二《心要讓你聽見》姚若龍.詞 邰正宵.曲/歌
他們一起來到了“薦福宮”。
梅緋兒找到道長,跟她說明情況,給妙玉請了一個下午的假。
妙玉一見到柳枝,便相擁哭泣。
[歌曲]“緣份讓你我擦肩,沒開口卻有感覺。愛情最害怕猶豫,再回頭隻能懷念。寂寞因你而強烈,熬不過漫長午夜。天涯擋不住思念,渴望著他年他日再相見。到那天,絕不再讓你走過我身邊。沉默的習慣,願為你改變。
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不怕承認對你有多眷戀。想你的時候,盼你能收到,我的真情留言。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問你是否願分享每一天?別把我的思念,變成遺憾。”
妙玉趴在柳枝的肩頭,兩眼卻看著劉基,四眼相對,妙玉的雙眼便噙滿了淚花……
[歌曲]“緣份讓你我擦肩,沒開口卻有感覺。愛情最害怕猶豫,再回頭隻能懷念。寂寞因你而強烈,熬不過漫長午夜。天涯擋不住思念,渴望著他年他日再相見。到那天,絕不再讓你走過我身邊。沉默的習慣,願為你改變。
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不怕承認對你有多眷戀。想你的時候,盼你能收到,我的真情留言。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問你是否願分享每一天?把我的遺憾,變成感謝。
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不怕承認對你有多眷戀。想你的時候,盼你能收到,我的真情留言。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問你是否願分享每一天?把我的遺憾,變成感謝。”
————————————
注釋
[1]俗語
俗語是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它是漢語語匯裏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反映了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能夠貼近生活,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同義詞。
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1)名稱
俗語曆史久,使用廣,名目繁多,說法不一,有:裏言、俚言、鄉言、俗言、傳言、常言、邇言、恒言;裏諺、野諺、古諺、鄉諺、俗諺;裏語、俚語、民語、常語、古語、直語、鄙語、諺語;俗話、古話、煉話、常談、俗談、方言土語、街談巷語等。可見,曆來人們對於俗語的理解並不一致。
(2)形成
俗語是熟語之一,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麵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於諺語、歇後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曆史典故等有關聯。
(3)來源
“俗語”一詞,始見於中國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這裏的“俗語”一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後來,劉向《說苑.貴德》和班固《漢書.路溫舒傳》引述路溫舒寫給漢宣帝信中的話語,正式用“俗語”來指通俗、形象、廣泛流行在人群眾中的定型語句:“故俗語雲:‘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可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