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從今覓醉其當勉
一《古玩店》對聯
攬天下百世精品 閱世間眾生萬象
劉基欣然和紀緒來到了街上的古玩書畫店。
這家古玩店的店麵不算太大,店外的門麵也沒有過多的裝飾,門店的兩邊有一副對聯:“攬天下百世精品,閱世間眾生萬象。”
走進店內,眼前豁然一亮,店的內外讓人感覺絕然不同。
正對門口的是一件兩米多高的木製屏風,上麵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一看就知價值不菲。
繞過屏風,環顧四周,更有些讓人目瞪口呆的感覺。
店鋪兩側的牆邊擺放著紅木的貨架,架子上麵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陶瓷製品,店鋪中央放著一墩石器,看起來有些像水缸又有些像喝酒用的杯具。奇怪的是石器內隻養了兩條金魚,一紅一黑……
看到這兒,紀緒感覺到這裏的店主真是好笑,偌大的缸內怎麽隻養了一紅一黑兩條魚?
但劉基明白這其中的奧妙,他朝紀緒笑了笑,提醒道:“你,可要當心了。”
目視店鋪的正前方,左右各有兩根紅木柱子,就像廟宇寺院中的那樣,兩根柱子上分別掛了一刀一劍。左邊的柱子上掛的是一把木製黑色的大刀,刀有一米來長,上麵還掛著一顆綠色的玉石墜件;而右邊的柱子上卻掛著一把銅錢劍,那些長有銅鏽的銅錢被一根根紅線串成利劍的形狀,劍長一尺左右,兩樣飾物雖然沒有那些真刀真劍那麽鋒利,但其工藝卻是無以倫比的。
再看兩根圓柱中間擺放著一張香案,香案正中不知擺放著什麽東西,半尺來高用紅布蓋著,前麵放著幾盤水果。
二《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1]乾隆.詩
昔覽天水是圖時,
不信名山能並美;
今登濟城望兩山,
初謂何人解圖此。
店主笑眯眯地迎了上來。
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看起來很儒雅,“兩位公子有何需求?”
紀緒說道:“想尋一幅上等的字畫,不知老先生可有?”
老店主說道:“那你可算來對地方了,我這當代書畫四大名家[趙孟頫、吳鎮、黃公望和王蒙]的作品都有,兩位稍坐片刻,老朽去去就來。”說著老者走入內室。
就在老店主進去找畫的空當,劉基順手抄起一本天文書,翻看了起來。對於書籍,劉基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不一會兒,老者抱著畫走了出來,看到劉基在聚精會神地看書,便說:“公子若是喜歡,這本書便送給你了。”
劉基回應道:“此書已經在我的胸中了,我還要書何用?”
老者不信,便拿過書來驗證,果不其然,隨即對眼前這個年輕人肅然起敬了起來。老先生放下書,對劉基說:“這是趙孟頫和王蒙的,你們先看著,我再去找其他兩位的。”
這三幅畫一幅是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其餘兩幅是王蒙的《青卞隱居圖》和《春山讀書圖》。
紀緒打開了字畫,問劉基真假。
劉基指著趙孟頫在《鵲華秋色圖》上的題款說:“這是元貞元年十二月,趙孟畫的一幅大畫,取名《鵲華秋色圖》。描繪的是齊州[今濟南]華不注山和鵲山一帶的秋景。畫境清曠恬淡,表現出恬靜而悠閑的田園風味。看這題跋的筆跡寫法,像是鬆雪道人的手筆……”
不一會兒,老者又捧出了三幅,一幅是黃公望[2]的《九峰雪霽圖》,另兩幅是吳鎮的《雙檜平遠圖》和《漁父圖》。劉基問了一下價格,老者一一作了答複,紀緒覺得檔次不夠。
劉基問老者:“老先生,你是否可以把你的鎮店之寶拿出來,讓晚生一飽眼福?”
老者搖了搖頭說:“老朽的鎮店之物,不是字畫,乃漢玉也。”
劉基肯定地說:“老先生此言差矣,你有一副字畫是稀世珍寶,隻是你不敢明示小生而已。”老者麵色一驚。
劉基接著說道:“老先生大可放心,購得此物隻是小生喜愛,不會明示他人,更不會告知他人在何處所得。”
老者想了想,小聲耳語道:“老朽確有一物,待老朽取來一觀。”
紀緒驚奇地看著劉基,小聲問道:“難道仁兄真能神機妙算?你怎知他這裏有稀世之寶?”
“每個店都有稀世之物,但越是‘稀罕之物’越是異道而來。所以,若不是誠信之人,店主一般不會明示。”劉基笑了笑,又道,“開端兄,剛才進門時,你沒發現香案上供著的是什麽?”
“什麽?我還真沒注意。”
“是裝畫軸的盒子,放什麽貴重物的盒子還需要供奉在香案上?定是鎮宅之寶嘛!”
紀緒頻頻點頭表示讚許……
————————————
注釋
[1]《鵲華秋色圖》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乾隆為了向瓔珞示好,賞賜了自己珍藏的《鵲華秋色圖》,沒想輾轉到了太後的手裏……
《鵲華秋色圖》畫的是山東濟南華不注山和鵲山一帶的秋景。自《鵲華秋色圖》誕生之日起,就成為和濟南有關的最有價值的畫作和藝術品,也成為濟南的代名詞。提起這幅畫,人們自然就能想到濟南。
《鵲華秋色圖》上存在收藏者的眾多題跋和印鑒。
作者在畫中題款:“公謹父,齊人也。餘通守齊州,罷官來歸,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雲。元貞元年十有二月。吳興趙孟頫製。”
乾隆的題跋是一首詩,《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昔覽天水是圖時,不信名山能並美。今登濟城望兩山,初謂何人解圖此。因命郵致封章便,真跡攜來聊比似。始信筆靈合地靈,當前印證得神髓。兩朵天花繡野巔,一隻靈鵲銀河涘。是時春煙遠郭收,柳堤窣綠花村紫。天光澹靄水揉藍,西鵲東華鏡空裏。留待今題信有神,不數嘉陵吳道子。”
趙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子昂,漢族,號鬆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2]黃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陸堅,字子久,號一峰,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元代畫家。後過繼永嘉府平陽縣(今浙江溫州蒼南縣)黃氏為子,居於虞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中年當過都察院掾吏,後皈依“全真教”,別號大癡道人,在江浙一帶賣卜。
他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
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作經驗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