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蘅皋向晚艤輕航
一《論語.公冶長》儒教
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
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於予與何誅?”
紀緒一走進客廳,見個個都喜笑顏開的,全然不是先前那種愁眉苦臉的模樣。詫異地問:“你們笑啥?”
張錦說:“笑周公子做的‘絕句’。”
紀緒問:“噢~,周公子做了什麽佳作,引得大家如此開心?”
張錦模仿著周大的神情表演著,他一指桌上的飯菜說:
“看這菜品美如畫,
本想吟詩贈天下;
奈何自己沒文化,
哎呀‘我操’,厲害呀!”
杜十娘糾正說:“哪有‘哎呀’,周大爺是直接操的……”
大家更是笑成了一團。
紀緒搖了搖頭,歎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對於你們這等浪子、浪~女,還有什麽好責備的呢?”
看著巧兒懷裏抱著一大包藥,杜十娘說道:“巧兒,我隻為你出了十兩銀子,而紀公子出了三十兩。以後啊,你就跟著紀公子吧,你也像程欣那樣,給紀公子做個小書童吧,好好侍奉紀公子喲!”
巧兒說:“我會的,不過這藥可不是三十兩,紀公子為我花了六十兩呢!”
杜十娘一聽,驚問:“怎麽還坐地起價呀!一副藥三個療程,不就三十兩銀子嗎?”
“不是一副,是兩副。”
“為何要買兩副?不是說,一副就能痊愈嗎?怎麽,你渾身傳染遍了?”
“哪能,是紀公子還為我娘親買了一副呢!”
“你娘親?你娘也病了?”
“是呀!”
杜十娘一聽,罵了起來:“你說你,小小年紀,就如此行騙。你宰人,也不能逮著一個人宰呀!你可知,紀公子攢那幾個錢是多麽不易?這可是他的全部家當,這也是他進京趕考的銀子,你這樣做,豈不誤了他的前程!”
巧兒被杜十娘一頓臭罵,臉立刻就紅到了脖子根。
紀緒道:“杜姑娘,你不要罵巧兒了,巧兒是個好姑娘……”
杜十娘又數落起紀緒來,“你也是,怎不知好壞人?這不,錢讓人家給騙走了,還說人家是個好騙子呢!”
紀緒幹笑了兩聲,說:“別急嘛,先聽我把話說完……”
張錦趕緊打圓場道:“八哥走了那麽遠的路,也該累了。先坐下,吃點飯,墊吧墊吧,我給您倒杯酒,喝杯酒,歇一歇……”他又對巧兒說,“你也別抱著你的藥了,沒人跟你搶。放那兒,你也去廚房吃飯去吧。”
巧兒瞅著紀緒。
紀緒說:“去吧,巧兒。吃過飯,我派人和你一起把藥送回家。”
巧兒把藥放在靠牆的幾案上,出門去了廚房。
紀緒坐下後,順手端起了酒。
張錦搶過了酒杯,說:“先吃飯。”
紀緒就夾了個“金銀饅頭”吃了起來,說道:“巧兒確實是個好姑娘,父母要賣了她,她卻一點兒也不記恨。我給她買了藥膏後,她非要送家去,給她的母親用。還說自己年輕,扛得住瘙癢……如此孝順的好姑娘,豈能辜負她的一片孝心?我就又回去給她母親也買了一副……”
杜十娘說道:“你怎知他父母是真的要賣了她,說不定是和父母算計好了要謀你的錢財!我現在是回過味來了,若是她父母真的要賣她,直接把她送青樓不就得了,何必還要放在草市裏叫賣?”
“你們女人啊,總是想的太多!”其實,紀緒也明白,杜十娘是見不得自己對其他的女人好。
“多嗎?”杜十娘歪頭問。
“不多嗎?”紀緒也歪頭逗她,“我給巧兒買好了藥後,我本就希望她帶著藥回家,和父母團圓。可巧兒死活不肯,非要跟著我來。”
“還不是看上你這大帥哥了,想做你的小妾。”
“哎,哎,不要瞎說,人家還是個孩子。”
“哼,孩子?你可知,現在的小女孩,成熟得很!見到你如此的好男人,哪個肯鬆口?等著瞧吧,你是讓這小花貓給粘上了……”
“哎,不是你買的她嘛,怎麽現在又推給了我?”
“可我現在不想要了呀!”
周大說道:“老紀呀,我看你也確實需要一個書童侍候你。要不然,就收了她?”
“我一向是獨來獨往,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的。她一個女孩子,成天跟我在一起,多不方便呀!要不,周公子,你帶回家?”
周大一聽,急忙擺手道:“我可不敢,我家那隻母老虎,我可不敢惹。”
“你也耙耳朵?”
“不是怕!是我那凶老婆,跟我約法三章。”
“哪三章?”
“隻準在外玩,不準往家領。”
“這不才兩章麽?”
“第三章:要是真喜歡,先過她那關。”
“要不你先回家請示一下?”
“關鍵我不需要丫鬟。”
無奈,紀緒又問杜十娘:“杜姑娘,你看…?”
杜十娘道:“你自己找的麻煩,你自己想辦法。”
正說著,巧兒吃完了飯,急匆匆地回來了。
紀緒問:“怎麽,這樣快就吃飽了?”
巧兒高興地道:“吃飽了。紀公子,您不是說好了,要派人和我一起回家一趟嘛!”
紀緒問:“讓程欣陪你去吧!程欣呢?”
張錦說:“他在廚房裏幫廚,我去叫他?”
周大道:“讓我的小廝陪她去吧!他的腿腳快,程欣那小子,腳步太慢,像個大姑娘,要是他跑一趟,到天黑也回不來。”
如意找來了小廝。
紀緒告訴他:“你陪巧兒姑娘回家一趟,把這藥給送家去。並告訴她母親,她得的是一種叫‘疥瘡’的病。要用這種藥膏。用三天、停三天,循環使用,才能殺死皮內的疥蟲……記住了嗎?”
小廝問:“讓巧姑娘跟她娘說豈不更好?”
“巧兒也會囑咐她母親的,但她終歸是個孩子,我怕學話學不利落,你多給她兜著點兒。”紀緒見巧兒在忙活著把自己的藥分出來,又把母親那份重新包裹好。便道,“巧兒呀,有些話是得你自己跟母親說。”
“什麽話呀?”
“你告訴你母親,藥膏要從脖子以下全身塗抹,塗抹藥物的那三天不能洗澡……一般半個月就能完全治愈。治療期間,貼身的衣物每天要用開水燙洗,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海鮮少吃或不吃。疥瘡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疾病,因為疥蟲不隻存在於皮膚內,也存在床上被子內、床墊內、衣物上等……記住了嗎?”
“記住了!我把我的藥先放您這兒,你可要等我回來,不準自己先走了。”
紀緒笑道:“知道,快去吧!”
巧兒提著藥,跟著小廝匆匆去了。
二《彩雲歸.蘅皋向晚》柳永.詞
蘅皋向晚艤輕航。
卸雲帆、水驛魚鄉。
當暮天、霽色如晴晝,
江練靜、皎月飛光。
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
此際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堪傷。
朝歡暮散,被多情、賦與淒涼。
別來最苦,襟袖依約,尚有餘香。
算得伊、鴛衾鳳枕,
夜永爭不思量。
牽情處,惟有臨歧,一句難忘。
天色已晚,輕舟向長滿杜衡的小河[現如今的北塘河]岸邊靠攏。在盛產魚米的水路驛站,放下白色的船帆。
紀緒遙望天空。
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晝,河水澄靜,皎月耀光。怎堪聽從那遙遠的村落傳來的悠悠羌笛,引起他無限的思念。
他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風中之梗,過著漂蕩不定的生活,馬上就要七夕[1]了,牛郎和織女每年還有一次的相聚,可自己竟連他們都不如。
語蓉拿出了一張七百兩的銀票說:“這是柳好好讓我轉交給你的。”
紀緒接過了銀票,打開來翻看,想要從這張紙片上尋找隻字片語。可銀票上隻有一些無聊的數字,哪有什麽甜言蜜語……
紀緒失望地把銀票折疊了起來,遞給了語蓉,說道:“大姐,你拿著這張銀票,去買五十畝良田吧,每年能收些糧租維持生計。”
“那你如何過活?”
“您上次給的銀子,我還沒花呢!書院的費用是劉伯溫給我免的;生活的花費是張錦出的;這次來杭州,卻是周公子出的資……”
“也就是我弟人品好,交了如此熱心的朋友。”語蓉把銀票收了起來,笑盈盈地說道,“就聽你的,買上數十畝田地。但我們說好了,這五十畝良田是給你買的,田契上要寫你的名字。”
“不要寫我的名,寫小雅吧。”
“寫她的名?”
“就當是我倆給她備的嫁妝。”
“嗬,我把她拉扯這麽大,一點兒回頭錢沒見著,到末了,倒要搭上我五十畝良田……”
紀緒笑了笑,說:“這麽晚了,小雅也不回來。要不,我就不等她,您跟她說一聲?”
“小弟呀,這次你可真得跟小雅見一麵,替我好好開導開導她。”
“怎麽,還為張錦的事兒?”
“不是,現在是轉移目標了。”
“轉移了?她,又看上了誰?”
“這不,最近這幾天,天天往西湖上跑,一去就是一整天。回家也不跟我說話,像魔怔了一般。我私下裏問過順心,順心告訴我——幾天前,他們在‘曲院風荷’賞荷,一個美貌少年多看了她一眼。就因為這一眼,可就壞大事了,小雅從此就像丟了魂一樣,天天去‘曲院風荷’等那白衣少年……”
“等著了嗎?”
“哪能等得著啊!我估計是來杭州遊玩的,恐怕人家是早就回家了……她如此天天地等下去,豈不要出事?所以,小弟呀!你得去勸勸她,讓她回心轉意……如果腦子真的‘神經’了,我就是搭上這五十畝良田,恐怕也很難把她嫁出去了……”
紀緒笑道:“大姐也不要太過擔心,我這就去‘曲院風荷’找她。”
“你在路上也好好留意點,也許會在半路碰上。她是坐你給她做的那輛小馬車去的。”
“好,我明白。”
紀緒告別語蓉,直奔‘曲院風荷’去了。
————————————
注釋
[1]七夕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曆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
七夕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眾多民俗當中,有些習俗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
(1)節日起源
自然天象崇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
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麵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麵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
在古代星宿體係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麵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麵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隻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麵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
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時間數字崇拜:“七夕”月逢七、日逢七。
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辟),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易傳》:“日、月、五星,起於牽牛。”《漢書.天文誌》:“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曆數之元,三正之始。”
“七月初七”與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
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從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征。
“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七”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姐誕: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七姐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七姐誕”(七娘媽誕)的主要活動有祈福許願、乞求巧藝、祈禱姻緣、保護小孩平安等。拜七姐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隻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七姐。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日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七姐祈福、乞巧。七夕節乞巧是向七姐(織女)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在福建閩南、浙江溫嶺和台灣等地區即稱為拜“七娘媽”,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天仙。
“乞巧”是“七姐誕”諸習俗之一。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生殖崇拜:“七七”是生命周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麵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麵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
(2)節名由來
七夕: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乞巧節:得名於“七姐誕”的“乞巧”習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故又稱“乞巧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靚女們專屬節日。
女孩子們在這個晚上,除了向織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癡情女子會在七夕當晚,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道德臘: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
中國情人節:經曆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