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花開紅樹亂鶯啼
一《采桑子.天容水色》歐陽修.詞
天容水色西湖好,雲物俱鮮。
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紀緒笑話蘇小雅說:“你們這些小女孩啊,就是天真,到廟裏上炷香,就想得到姻緣與愛情,你們把神聖的愛情當做什麽了?”
小雅卻一本正經地說:“你還別笑,這可是我小嬸教給我的好法子。”
一提及柳好好,紀緒倒來了精神,問:“你小嬸,是她說的?”
“是呀,這可是我小嬸親口對我講的。她說,你倆的姻緣就是這樣結成的!”
“你小嬸,是這樣告訴你的?”
“真的,不騙你。小嬸告訴我說,去城隍廟求姻緣是最靈驗的。”
“她什麽時候跟你說的?”
“那是她去雲南的頭一天晚上,我倆躺在一個床上。我問她,‘好好姐……’”
“你怎能叫她‘好好姐’呢,你不是該稱呼她小嬸嘛?”
“你倆不是還沒結婚嘛……我問,怎樣才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大才子呀?”
“她怎麽說?”
“她說,想找才子做夫婿,要去江南。有道是,‘江南自古多才俊,北方水土出草莽’。”
“噢,原來你們來江南定居,是你小嬸的主意啊!”
“可不是嘛,你這老婆淨壞心眼。”
“哎~,這怎麽又罵上了?”
“誰不知道她的那點小心思?”
“人家能有什麽心思?”
“還不是怕我纏著你不放,所以便把我擲到這遙遠的杭州。”
“你自己沒腦子,你不好別聽她的。”
“我當然不上她的當。我就說,移居豈是簡單的事兒?先不說水土不服,光這費用,我們就負擔不起,我們總不能去江南要飯去吧,那樣的話,我甭說找婆家了,恐怕連我們娘倆都要被賣進青樓的。”
“對,說的有道理。”
“誰知你那小老婆……”
“哎…哎…哎…人家怎是小老婆呢?”
“她 不是比我小嘛?”
“你,你都是些什麽邏輯,噢,比你小的就是小老婆……”
“你別打岔,聽我說——誰知,她二話沒說,起身下了床,從自己的首飾盒裏拿出了張五百兩的銀票,硬是塞給了我……我想,有了這麽多銀子,我就更不想走了,在我們成都什麽樣的好男人找不到……誰知她上床後,不停地在我耳邊吹耳邊風,說江南的才子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多,三隻手都數不過來……”
“領教了吧,你小嬸的說話能力,我都說不過的!”
“那是你,她沒碰上我。”
“碰上你,咋地?”
“我說,我們蜀地才出才子呢,還全是大才子。比方說,司馬相如、李白、杜甫、蘇軾等等等等,這都是文壇大家,豈是江南能比?”
“就是,這是多現成的例子,怎能‘長他鄉誌氣,滅自家威風’。”
“誰知,你那‘刁娘們’……”
“你怎麽,用詞一個不如一個?”
“你媳婦不刁嘛?我看是太刁滑了。她說,這些人祖上都不是四川人,還給我一個一個地數落——司馬相如是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李白是甘肅天水的;蘇軾是河北欒城的;杜甫就更不消說了,他隻是在成都住過一段時間而已……你說你媳婦不是刁滑嘛,誰的祖上往上數三代不是從外地搬遷過來的?”
“就是,她…這…這全是歪理……”
“她還說,到了江南才子太多了,你可不能挑花了眼。遇見又帥又喜歡的,要大膽地去追求……”
“這你小嬸說的對——好東西,誰下手快,就是誰的!”
“對什麽對,我要是有她長得那麽漂亮,我不就也敢去追求了麽!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她漂亮嗎?”
“關鍵是我醜。”
“你醜嗎?”
“不醜麽?”
“噢~,和你小嬸比,是有那麽一丁點兒的…差距……但這並不妨礙你勇敢地去表白呀……”
“這怎麽說?”
“你醜,沒關係;萬一,他瞎呢?”
蘇小雅舉起團扇就去打,紀緒趕緊蹲下來,舉起手,繳了槍。蘇小雅舉著扇子,不舍得打下去,隻是嬌羞地罵了一句:“真是‘不是家人,不進一家門’——一雙刁嘴。”
二《湖上》徐元傑.詩
花開紅樹亂鶯啼,
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
夕陽簫鼓幾船歸。
傍晚,西湖的景色更美。
紀緒一想不對,“咦”了一聲,便又站了起來。他對小雅說道:“我們不是說去城隍廟上香求姻緣的事嘛,怎麽又扯到江南才子的身上了?”
“是啊,去城隍廟求姻緣靈驗的事兒,還是小嬸告訴我的。她說,小叔就是她去城隍廟求來的。”
“是麽,我怎麽不知道?”
“小嬸說,十三歲那年,她的父母雙亡,孤身一人。在二月初八,祭祀城隍神的日子,她在城隍廟裏苦苦祈求,讓城隍老爺賜給她一門好姻緣。你說怪不怪……”
“怎麽啦?”
“不出一個月,在三月初六那天,城隍老爺就把他的孫子賞給了她。”
紀緒大笑。
“哎,小叔,你祖上真的是城隍神嗎?”
“那當然,我是紀信[1]的第五十六代孫。”
“那你跟你老祖說說,也賞給小雅一個好夫婿吧!”
“可我的祖爺爺城隍神隻是‘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他老人家是不管世上姻緣的。”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嬸說了,我們的文宗皇帝,在前年,讓你家的城隍爺配享了夫人,從此城隍廟裏就有了寢殿,專門供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城隍爺管平安,城隍夫人管姻緣。我昨天去過城隍廟,兩位老人家的神像都在供奉著呢……”
紀緒一聽大樂:“是嘛,我怎麽不知道呢?你說我這祖爺爺,怎麽再婚了也不跟孫兒說一聲……”
蘇小雅瞟了紀緒一眼,看到紀緒對柳好好如此地中意,便道:“知道嘛,我嚇唬過你老婆,說你在外麵有人了。”
“哎~,你怎能這樣說我,除了她,我心裏哪還有他人?”
“我說,你和我母親好上了。”
“你怎能瞎說啊,我對你的母親,是當做自己的親姐姐看待的……”紀緒有些擔心了。
“看把你嚇的!關鍵是,你那老婆一點兒也不信!”
紀緒的眼睛一亮,問道:“她,她不信嗎?”
“是啊,她說你的祖爺爺是‘忠義’的象征,“誠信”的化身。他的子孫決不會做出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事情來……”
“這倒是!因為我祖爺爺的名字就叫‘誠信’,他名‘誠’,字‘信’。所以,我家的祖訓就是——誠信、忠義。”
“我小嬸也是這麽說的,自古以來,紀家的男人忠信,紀家的女人貞潔;她還說,她一定要嫁給紀家的子孫,成為紀家的女人,做神一般的女人……”
紀緒一聽,大樂,把手一背說道:“知我者,夫人也!”便搖頭晃腦地哼著小曲走進了船艙……
————————————
注釋
[1] 紀信
紀信(?—前204年),祖籍甘肅省天水人,出生地是巴郡閬中縣扶龍村瓜子溝(今西充縣紫岩鄉紀公廟村瓜子溝)。之所以說紀信是閬中人,是因為秦朝時的閬中轄今南部、西充、順慶、高坪、嘉陵、蓬安、嶽池等地。公元前206年分閬中南邊新置充國縣,今西充劃入充國縣。公元前201年,即漢高祖劉邦稱帝的第二年,劉邦為了紀念紀信舍身保劉安漢之功,又將今西充劃出設置安漢(轄今西充、順慶、高坪、嘉陵等)。如果把紀信故裏精確到一個點,那麽,西充縣紫岩鄉紀公廟村便是。
作為紀信的家鄉人,我初識紀信始於讀初中時學習《鴻門宴》一課。
課文載:公元前206年,勢力大於漢王劉邦的西楚霸王項羽聽取了“亞父”範增“急擊勿失”的建議,在鴻門設宴,借機殺掉劉邦——“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由於張良、樊噲、紀信等人的忠心保護,施巧計得以脫險,從而使劉邦轉危為安,轉弱為強。語文老師在講這課前,把我們首先帶到西充縣城邊豎立著“漢紀信將軍故裏”碑一帶參觀。參觀後,陳老師說,《鴻門宴》裏的英雄紀信就是我們西充人,這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
後來,我又從《史記》中知,公元前204年,霸王項羽率軍圍困漢王劉邦所在地滎陽。月餘,“漢王食乏,恐,請和。”“漢將紀信說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麵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信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紀信誑楚救漢事件發生後,紀信的後代和族人怕項羽滅其九族,都不敢在原地居住,更不敢姓紀,部分人遷至今西充縣木角鄉秀峨山棗兒嶺(現將軍碑村)和常林鄉一帶居住,並改姓吉。明萬曆四年,西充知縣馬騰雲親筆書寫了“漢將軍紀信故裏”,刻於石碑,立在棗兒嶺。留居原地的人,全都改姓李。所以,今天紫岩鄉紀公廟村瓜子溝均為“李”姓。
在西充縣觀鳳鄉、青獅鎮、紫岩鄉等,都有紀信的族人。他們“意誌堅強”者,就是殺頭也要姓“紀”。比如青獅鎮大寺埡村就有眾多居民姓“紀”。
對於改姓的說法,還有另外的版本。他們之所以改姓“李”,是因為劉邦的嘉獎。劉邦消滅項羽建立漢朝稱帝後,為了彰顯紀信誑楚興漢之功,加封族人。漢都城長安到紫岩相隔千山萬水,當時信息不暢,家鄉人都知道紀信少年讀書時好鬥,常以木棍夾雙胯之下當“馬”騎,上課時又將“馬”藏於學校附近一橋下,讓“馬”休息——此橋後被稱為“歇馬橋”。紀信青年時在家附近龍馬洞得一匹白馬,遂騎此馬外出從武,一直未歸,紀家人遂不知誑楚之事。朝廷派紀信之子騎父親白馬率兵趕往紫岩尋訪,家鄉人還以為紀信作亂犯上,要被滅九族。於是,逃命的逃命,改姓的改姓。以至於朝廷來人沒有打聽到紀信後代及族人,隻好打道回府。當一行人行至“歇馬橋”時,白馬駐足不前,淚水長流,回頭遙望。一行人又在不遠處築“望鄉台”,焚香祭拜。所以,紀信故裏沒有留下金碧輝煌的紀念建築。現存簡陋的紀公廟(又稱紀侯祠),都是後人集資修建。過去,紀公廟裏有許多匾,如“功高三級”、“篤身扶龍”、“西漢一人”、“智誠赤地”等,可惜的是,這些均遭破壞。如今,在紀信故裏所能看到的隻有四間泥瓦木結構房屋的紀公廟和走馬嶺、龍馬洞、歇馬橋、望鄉台、吼獅埡、放弓埡等與紀信有關的地址,聽到更多的則是紀信的傳說。
據《西充縣誌》載:唐尚書右丞相盧藏用在西充任縣令時,到紀公廟憑吊紀信,作《吊紀信文》:“身既焚兮業既昌,楚歌絕兮漢道光……思將軍兮,允忠且義……跋涉草莽兮,詞吊紀公。善彼勇兮,殺身為忠。”
紀信誑楚,突出表現了一個“忠”字。曆代朝廷追封紀信,也圍繞其忠。
唐尚書右丞盧藏用曾作過《吊紀信文》。
宋代果州南充郡郡守邵博在《紀將軍廟碑記》中力讚紀信。宋果州太守楊濟有感紀信誑楚成漢,書刻“忠義之邦”4字於南充城西金泉山。
明西充知縣馬騰雲豎“漢將軍紀信故裏”碑於今西充縣木角鄉黃桷埡。清西育縣令李棠在《題紀將軍廟》讚頌紀信。
清同治四年,順慶知府恭鑫在《忠義之邦岩記》中說:“論者謂(西漢)四百年之天下,由於張良、蕭何、韓信三傑之協謀戮力,而成於紀信之死……是邦以一人得名忠烈,勵後人之意深矣。”
紀信之忠義,勵其後人以傳承。
紀公廟村距離紫岩鄉**約9公裏,是該鄉最遠的村,距離周邊鄉鎮均遙遠。這裏山高溝深,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很差。然而,該村民風淳樸,忠義厚道,他們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興修水利、建設公路、修建學校、發展果園、安裝有線電視和電話,雖偏處一隅,卻信息通暢、交通便利,村落建設得猶如小集鎮。早在1997年,該村就建成了紫岩鄉的首個“小康村”。
離開紀信故裏已經5年,然而,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人,還有紀信的那些故事,常在腦海縈回夢繞。千百年來,人們讚頌紀信,折服於他的“忠義”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千百年來衍生於紀信故裏,激勵著紀信後輩。
① 紀信墓位於城固縣柳林鋪街北。
紀信被封為輔德王,故當地人呼為王墳。墓前有清光緒十年(1884)陝西提學使金城史彪為立1碑,上刻“漢紀將軍墓”。墓前有“漢輔德王墓”廟1座。因傳說紀信死後為城隍神,當地人稱墓廟為城隍廟。六十年代,墓圮碑殘,廟改建為柳林鎮人民**。1995年,群眾又在原墓址建墓,並建紀信祠3楹,樹碑1通。史載,紀信為漢王劉邦大將,假代劉邦出降,被項羽所殺,死葬河南滎陽。
②紀信祠就是現在的城隍廟,據《秦州誌》記載,城隍廟為成紀縣衙所治,位於天水市大城北街的十字路口,創建年月不詳,明朝初廢縣,改建為紀信祠,門口有高大巍峨的木結構牌坊一座,高十餘米,鬥拱密密層層,宛如蜂房,工藝精湛,構思奇巧,並有木刻的八仙等人物,形態逼真,古樸自然,有於右任先生撰寫的“漢忠烈紀將軍祠”大匾一幅,筆法流暢,雋秀飄逸,牌坊上的琉璃瓦金碧輝煌,閃閃發光,飛簷的鈴鐺發出悅耳的聲音,更加顯示了廟宇的宏偉和肅穆。
廟內還保留著十幾塊石碑,大殿還有30多平米精美的壁畫,這都為我們研究紀信祠變遷的曆史和人文景觀提供了佐證。祠堂曆經明、清、民國幾個朝代,多次修繕,解放後作為省級文物進行保護。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浪潮和天水旅遊業的發展,**撥款和群眾募捐又對這座古老建築群進行了修葺,已基本回複了原貌,又向遊人展示著昔日的風采。
③城隍老爺的傳說
漢王鄉三華山下有個紀莊村,相傳西漢名將紀信就出在這個村住。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身為秦朝縣令的紀信,也脫下官服參加起義,投到劉邦帳下當了一員部將。後來,楚漢相爭,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形勢緊急。紀信求見劉邦說:“我的臉型很像大王,請你脫下衣服給我穿上,我冒充大王向敵人投降,你帶領人馬乘機衝出去。”劉邦依計而行,果然衝出重圍,紀信則被楚兵捉住活活燒死。
其實,紀信在《高帝紀》中還出現過一次,不過班固寫了另一個名字。
那是在鴻門宴的時候。劉邦借口上廁所,“招樊噲出,置車官屬,獨騎,樊噲、靳強、滕公、紀成步,從間道走軍,使張良留謝羽。”
這裏,“紀信”成了“紀成”,原因是紀信,名成,字信。
《漢書.項羽傳》、《史記.高祖本紀》裏都沒有寫到這個細節,但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清楚地寫著“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
可以肯定的是,紀信就是紀成。如果沒有紀信,劉邦說不定就玩完了,曆史也不一樣了。
④那麽,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又是如何對待紀信的功勞的呢?
紀信死後,劉邦對紀信既未封侯也沒有加諡號,似乎已將這位大功臣忘得一幹二淨,直到公元前199年才把紀信的兒子紀通於當年九月封為襄平侯,在一百四十三位侯爺中排名第六十六位。
至於紀通為什麽過了那麽久才得以封侯,有一種說法,劉邦還算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雖然他殺了很多開國功臣,但對於這個替他去死的小角色,還是念念不忘的。
在紀信死後不久,劉邦就派人尋找紀信的後代,因為紀信是從沛縣就開始跟隨劉邦鬧革命的,所以尋找範圍就圈定在沛縣周圍的蘇北地區,但一番尋找下來,完全沒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就這麽找了好幾年,才最終確定紀信的家鄉在四川閬中,劉邦把閬中縣專門劃出來一片,漢高祖禦賜“安漢”,單獨設立了安漢縣,還把紀信家所在的鄉改名為漢王鄉。
紀通靠著老爹的替死得到了侯爺的爵位,倒也忠心耿耿。當呂家人準備改變江山姓氏的時候,紀通冒著被呂氏兄弟緝拿殺頭的危險,和父親當年一樣挺身而出,利用自己掌管軍中兵符的便利,手持兵符假傳命令,讓周勃順利進入北軍大營,奪了呂祿的軍權,從而一舉殲滅了圖謀篡權的呂氏集團。之後,紀通和參與了諸位大臣的緊急磋商,討論研究讓漢文帝登基,可謂是父子兩忠臣,共保一漢室。
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改安漢縣為“南充縣”。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將紀信家鄉從南充縣分出,新置西充縣。所以,紀信的家鄉在如今的西充縣。
⑤冊封城隍
劉邦戰勝項羽後,建都長安,在慶功會上想起了紀信的功勞,就對滿朝文武大臣說:“紀信功高德重,沒有他獻計獻策,怎能有我劉邦的今天?我封他為督城隍,把他的家鄉改名為我先前的封號——漢王,把他的骨灰送家鄉安葬,並建廟塑像,永遠享受香火。”後來劉邦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故後人稱紀信廟為“城隍廟”,紀信塑像為“城隍老爺”。
就這樣,紀信被封為十三省總城隍,並賜紀信黃袍加身。擇上林苑(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
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
三國、兩晉時期,城隍信仰不斷增強,王曲城隍祭祀活動亦不斷興盛;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期。
進入唐代,城隍神信仰滋盛,城隍祭祀在各地已經蔚然成風,地方官每年定期或在地方遭遇旱澇天災時,代表一方民眾祭祀城隍。王曲城隍緊鄰唐長安城,更成為官府及民眾祭祀的對象,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祭祀活動的盛況。公元934年(後唐末帝清泰元年)始封城隍為王爵。
宋代,封紀信為“忠祐安漢公”,被正式列入國家祀典。並明確規定,新官到任三日內,必須拜謁城隍廟,這是借用神明的威力來管製官吏。據宋代趙與時的《賓退錄》記載,至宋為止,各地共有供奉紀信的城隍廟數十處,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鎮江、慶元、寧國、太平、襄陽、興元、複州、南安諸郡,華亭、蕪湖兩邑,皆謂紀信”。
元代時追封紀信為“輔德顯忠康濟王”。元代天曆年間,文宗又封紀信為佑聖王,並讓其配享夫人,從此城隍廟裏就有了寢殿,專門供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城隍更是推崇有加。
相傳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宿身城隍廟而幸免大難。朱元璋稱帝之後,於1368年(洪武元年),下旨封都城隍為監察司顯佑王,職位正一品;與朝廷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同時封各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封州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封縣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正是在這一時期,各州府縣,紛紛修建城隍廟。都城隍廟由皇帝親自敕建,皇宮撥付銀兩,廟內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縣則按照等級,依次效仿,規模等級完全參照地方官署衙門,按級別配製冕毓官服。1370(明洪武三年)年朝廷頒布了專門祭祀城隍的典章製度。並下詔去除了城隍封號,封京都城隍為“都城隍”。其它隻稱某府某州或某縣城隍。
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的製度,是為了達到對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統治——“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清代,基本完全繼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製度。
現如今,粗略統計,全國仍有奉紀信為城隍的城隍廟三十多處。最著名的有:古都西安,陝西陽曲、興元、戶縣,安徽蕪湖、寧國,甘肅蘭州、天水、西固,河南鄭州、方城、固始、滎陽、密縣,江蘇鎮江,浙江臨安、慶元,湖北襄陽,福建南安,上海,河北瓦房店複州,四川南充,廣西太平等等。其中,甘肅天水、四川南充、陝西戶縣都把紀信視為本地人,以桑梓故土的身份,建城隍廟以供奉。河南因是紀信行軍戰鬥的主要戰場所在地和最終詐降現身的地方,紛紛立廟拜紀信為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