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143章 一尺深紅勝曲塵

第143章 一尺深紅勝曲塵

  一《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納蘭性德.詞


  第二天傍晚,杜十娘早早地帶著丫環如意來到了“鳳棲梧”。


  絲絲的秋風吹拂著她的長發,她從如意懷裏取過了竹蕭,悠悠地吹了起來,靜靜地等著紀緒的到來。


  可一等二等就是不見紀緒來赴約,杜十娘等到了三更天,便失望地回到了客船。


  夜色闌珊,她難以入睡,便提筆寫了一封充滿委屈和怨恨的信,書信是這樣寫的:


  “昨夜個人曾有約,

  嚴城玉漏三更。


  一鉤新月幾疏星,


  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


  小闌幹外寂無聲,

  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天大亮後,卻下起了雨。


  十娘讓如意把昨夜寫的那封信給紀緒送了過去。


  看到如意進了門,紀緒便詫異地問:“你不是……那…什麽店的…店家女嘛……”


  如意笑道:“什麽店家女,我是杜小姐的侍女,她有一封信給你。”


  紀緒這才回過神了,“噢~原來你們是一夥的,你們是‘組團’嬉弄我來了!”


  如意也不好意思了,羞澀地說:“逗你,是有的;喜歡你,也是真的!”


  紀緒打開書信看了起來,當看到“原是瞿唐風間阻”這一句時,不由地笑了起來,說道:“這個杜小姐,怎麽又咒我掉進瞿塘峽裏……”


  如意問:“如果紀公子不是掉進水裏,為何昨夜不來赴約?”


  紀緒沒有回答如意的問話,而是找來了紙筆說:“你家小姐是不又讓我給她回封書信呀?”


  如意道:“現在她不想見你的書信,她想見你這個人。”


  兩人正說著,船家來人通知說:今天有大暴雨,船要停航一天。


  紀緒借此岔開話題說:“幸好今天不開船,否則正如你家小姐所說,我又得掉進長江水裏!”


  如意得意地道:“我家小姐不一般吧?”


  “不一般!”


  “這是不是…也算…救了你一命?”


  “可以這麽說吧!”紀緒嘴上如是說,心裏卻想,救命倒不至於,但確實為他保住了語蓉拚命為他攢的那一百五十兩銀子。


  “你是不是得請一桌宴席,感謝一下我家小姐?”


  “這…這……”紀緒支支吾吾地不想答應。


  “這什麽你‘這’,一個大男人,用得著如此小氣嗎?你可知,我家小姐在我們揚州,就算你家有錢,你也不是說請就能請得到的!”


  這個紀緒相信,江南的名媛,不是任何人就能請得動出去吃飯的……可紀緒已不是從前那個腰纏萬貫的富二代了。如今手裏的那點銀子,是語蓉為他進京趕考的費用,他豈敢亂花?便胡找理由地說道:“船上如何辦得了酒席?先讓杜小姐記下,以後紀某一定給她補上。”


  “紀公子也是經常出遊的人,你豈能不知,每當遇上暴風驟雨——船需靠岸,人需離舟。我們正好借著現在雨小,趕緊上岸找一處酒家……”看到紀緒不言語了,以為是默認了,便道,“你在這稍等片刻,我回去告訴我家小姐一聲。”說完,如意便匆匆出了房門。


  二《黃鶴樓記》閻伯理.記


  或逶迤退公,或登車送遠,


  遊必於是,宴必於是。


  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


  王室載懷,思仲宣之能賦;


  仙蹤可揖,嘉叔偉之芳塵。


  如意一拐彎,便到了杜十娘所住的豪華單間。


  正好謝月朗、徐素素和賈正理也在她的房間裏,正在商議著上岸去哪裏暫住的事。


  聽如意這麽一說,杜十娘好不高興。她提議,把宴席就設在黃鶴樓上:“古人不是說過嘛!‘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紀公子是大才子,在那裏設宴豈不美哉?雨中觀景,賦詩寄情……”杜十娘暢想著,“如果隻有我們倆人,該有多好啊!”


  “你想什麽呐!你是不是又想拋下我們?就像昨天晚上,你一個人去約紀公子。”謝月朗埋怨道,“你也不想想,人家能跟你出去嘛!”看十娘有點兒不高興了,月朗轉而又笑道,“他豈是能單獨與你出去的人?除非,有我們幾個陪著!”


  杜十娘為難地說:“可這麽多人一起去,你叫人家如何花得起那麽多的銀子?你可知,黃鶴樓的酒水是很貴的!”


  月朗道:“你為何要讓人家紀公子花錢呢?”


  杜十娘說:“是人家紀公子請我,我不讓他花錢,難道讓我花嘛!”


  “你倆都不必花錢,總會有人為你表現的!”月朗邊說邊向賈正理使了個眼色。


  賈正理道:“又想讓我出血?”


  月朗笑了笑:“你不是從來沒有聽過十娘的琴和歌嘛?今天就讓你一飽耳福。”


  “哎~”賈正理問,“你不是說杜十娘不會唱歌彈琴,光會吃飯喝酒嗎?”


  杜十娘嗔怒道:“你幹脆說我是個‘吃貨’多好!”


  月朗捂著嘴,笑著說:“不是不會唱,是怕你們出不起那份銀子。”


  賈正理道:“聽個歌、唱個曲能使多少銀子?”


  月朗不屑地說:“嗬,多少銀子,光聽我十妹彈箏[1]一曲,就得紋銀十兩。”


  “我操!”賈正理驚叫了一聲,“那,唱一首歌呢?”


  月郎把兩個食指搭在了一起,比劃成一個十字形狀說道:“得有十個‘我操’!”


  大家都大笑不止。


  賈正理直搖頭說:“你可饒了我吧,我可負擔不起!”


  月朗說:“你付不起,周大公子想花錢聽歌,十娘還不給他唱呢!我十妹的歌聲,不是誰花錢,就能聽得到的……今天要不是你們跟著人家紀公子沾個光,就你賈正理,就算你出一百個‘我操’,也不唱給你聽……”


  杜十娘說道:“好了,別嬉鬧了。賈大哥先帶著他們去黃鶴樓定好酒席,我和紀公子隨後就到……”


  三《客官不可以》徐良.詞曲

  巳時,杜十娘帶著紀緒來到了黃鶴樓。大老遠,就聽得到從包間裏傳出的琴樂奏唱。


  隻聽,徐素素唱道:


  “客官不可以,你靠的越來越近,你眼睛在看哪裏?還假裝那麽冷靜。客官不可以,都怪我生的美麗,氣質又那麽多情,小心我真的生氣。”


  又聽到謝月朗扮作男生唱道:


  “小姐,你是不是弄錯了,好像我沒有點這個煲,又矮又胖又找不到腰,雖然有點可愛味道。小姐,你是誰家的城堡,請你靠邊坐坐好不好?擋到窗外風景看不到,你說的話莫名其妙。”


  看到紀緒和杜十娘進了房間,徐素素表演得就更加賣力了:

  “你要去哪裏?我每天都在想你,想念你身旁空氣,想念你壞壞眼睛。你現在哪裏?我每天都在回憶,回憶搞笑的相遇,回憶悲傷的結局。客官,客官,客官,不可以!客官,客官,客官,你在哪裏?客官,客官,客官,我想你!”


  謝月朗卻白了紀緒一眼,心裏暗暗罵道:我請你,你便不來;杜十娘這個騷貨一請,你便乖乖地來了,真是假正經。她便學著紀緒這個正人君子的模樣唱道:


  “小姐,小姐,小姐,不可以!小姐,小姐,小姐,別傷心!小姐,小姐,小姐,對不起!”


  徐素素直接跑到紀緒的眼前唱:

  “客官不可以,你靠的越來越近,你眼睛在看哪裏?還假裝那麽冷靜。客官不可以,都怪我生的美麗,氣質又那麽多情,小心我真的生氣……”


  ————————————


  注釋

  [1]古箏與古琴


  (1)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結構由麵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琴碼)、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製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2)古琴,亦稱瑤琴、絲桐、玉琴、七弦琴,古代稱為琴,近代為區分琴與西方樂器中的琴,因此添加“古”字,稱之為古琴。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傳說原始時代黃帝就創造了最初的古琴,西周時期已廣為流傳,並與瑟、鼓等樂器在祭祀時演奏。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曆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製、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


  宋代陳暘在《樂書》中提到“琴者,樂之統也”,這一語道出了琴在中國古代音樂中的地位。中國古琴從形製到曲目,從特殊的記譜方式到豐富的演奏技巧,都體現了中國音樂藝術的至高境界。古琴音樂具有深沉蘊藉、瀟灑飄逸的風格特點和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最擅長用“虛”“遠”來製造一種空靈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內在的神韻和意境,它既有豐富的內涵,又有表麵上看極簡約、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隻有深入研究古琴音樂,才能對中國音樂的博大精深有更真切的認識。


  雖說“伏羲製琴”、”神農製琴”、“舜作五弦琴”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曆史確實是相當悠久了。琴,最早見之於典籍的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中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聯係。可見,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已經流行。後來,由於孔子的提倡,文人中彈琴的風氣很盛,並逐漸形成古代文人必須具備“琴、棋、書、畫”修養的傳統。孔子在提倡琴樂之初就教導說君子樂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樂。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的最高層次,人與樂合一共同顯現出一種平和敦厚的風範。在孔子的時代,琴樂還不僅僅是後世的君子個人的修身之樂,更是容納天地教化百姓的聖樂。於琴樂之中,孔子聽到了文王聖德之聲,師曠聽出了商紂亡國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氣象就蘊涵在其中,人們膜拜它,賦予它關於道德的信仰。作為“正音”,琴樂寄寓了中國千年的正統思想和文化。


  古琴伴隨著人民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知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借助琴來表達愛慕之心;嵇康麵臨死亡,還操琴一曲《廣陵散》;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沉著,悠閑的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以及陶淵明彈無弦琴的故事等,都為千古傳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