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鴛鴦沼上流螢度
完盛和美盼失蹤以後,虞完兩家循著笛聲找了三天三夜,最後來到了虞集第一次為官時的成都路簡州地域。
簡州有一個蜀漢時期建置的古鎮,名叫洛帶鎮。是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帶”,後因“落”、“洛”同音,便取鎮名為“洛帶”。
一《牧童》盧肇.詩
誰人得似牧童心,
牛上橫眠秋聽深;
時複往來吹一曲,
何愁南北不知音。
初九這天的中午,虞總管帶領一班人馬到了洛帶鎮。
他們饑渴難耐,一路上也沒有個飯鋪客棧什麽的,甚至連個能打聽一下道的路人也沒有。
又走了一段路。
突然,在路旁的一棵大樹下,拴著一頭大黃牛,牛背上好像還趴著一個人,他們便直奔了過去。
走近一看,是一牧童——人家小孩趴在牛的背上,在睡午覺呢!
虞總管也沒敢去打擾人家,隻是歎了口氣說道:“誰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啊!”
他們漫過了牧童,繼續前行。
大約走了一裏多路,突然又聽到背後傳來了一聲悠揚的笛音,正是完盛時常吹奏的那支長蕭發出的聲音,這支長蕭可不是一般的蕭,它是一支蒙古“潮爾”,也叫“胡茄”[1]。
虞總管馬上調轉馬頭往後返。
人馬來到大樹下,還是剛剛見到的那個牧童已經醒來,他在牛背上悠閑地胡亂吹著手裏的竹蕭。
虞總管要過了牧童手裏的那支蕭,順手遞給郭靖查看。郭靖確認是自家主人的胡茄。
虞總管問:“牧童,這支竹蕭,你是從何處得來的?”
牧童道:“我在荷花湖畔放牛,見湖上漂著這支笛子,便取了過來。”
虞總管忙問:“荷花湖在什麽地方?”
牧童道:“就在前麵,要翻過這座山坡去……”
虞總管又說:“牧童,你可否帶我們前去?”
牧童不悅道:“你們仗著人多,搶了我的竹笛……你們自己去吧!”說完,便打著牛屁股走了。
虞總管帶著人馬急忙掉頭,朝荷花湖方向奔去。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荷花湖畔。虞總管命令大家下湖尋找大少爺的屍首。
可是他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完盛夫婦倆的半點遺物,隻有滿湖的流螢,在荷花葉上飛來飛去……
二《鴛鴦湖》張堯同.詩
東西兩湖水,相並比鴛鴦;
湖裏鴛鴦鳥,雙雙錦翼長。
為了紀念這對為真愛殉情的堅貞情侶,當地人把荷花湖改名為“鴛鴦湖”。
如今,坐落在成都市龍泉驛區東郊的洛帶古鎮,已經被打造成了4A景區,並恢複修建了客家土樓,鴛鴦湖也重現了原貌。
————————————
注釋
[1]胡笳和蕭的區別
胡笳是蒙古族的邊棱氣鳴樂器。民間又稱潮爾、冒頓潮爾。簫又名洞簫、單管、豎吹,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樂器。它一般由竹子製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為前五後一。
秦漢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原始的胡笳,它是將蘆葦葉卷成雙簧片形狀或圓椎管形狀,首端壓扁為簧片,簧、管混成一體的吹奏樂器。
《太平禦覽》載:“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曰胡笳。”《樂府詩集》中亦有:“卷蘆為吹笳。”東晉傅玄《笳賦.序》中則有:“葭葉為聲”之句。“笳”字在漢代為“葭”字。《說文》載:“葭,葦之未秀者”,“葦,大葭也。”晉代郭璞說:葭、蘆、葦三字指的是同一種植物。
原始的胡笳,曾用於戰爭之中。西漢之時已廣泛流行於塞北和西域一帶。 隨著社會的發展,曆史上又出現了多種形製的胡笳。首先由蘆葉的管身改為蘆葦杆的管身,外形與維吾爾族雙簧單管氣鳴樂器巴拉曼(又稱皮皮)相似,將蘆管上端壓扁後呈雙簧形,管身與簧片仍為一體,所不同的是管身上沒有開按音孔。嗣後,出現了簧片與管身份開的胡笳,仍然都使用蘆葦管製作,簧片用壞了可隨時更換,而無須更換管身。
漢代有兩種胡笳。一種是管身和簧分開、蘆葦製(也有木製管身)、管上開有三孔的胡笳,流行於廣闊的蒙古民族地區。另一種是張騫通西域後傳入的木製管身、三孔、蘆為簧的胡笳,流行於廣大的中原漢族地區,這種胡笳南北朝以後,逐漸被七孔篳篥所替代。
到了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為管、管身無孔的哀笳,管身比胡笳較短。這種哀笳用於鹵簿鼓吹樂,流行於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帶,一直流傳到宋代以後。
關於哀笳,唐代許多文人留下了不朽的詩句。王維曾在涼州作過節度使,他在《雙黃鵠歌送別》中寫道:“悲笳嘹淚垂舞衣,賓欲散兮複相依。”杜牧在《邊上聞笳三首》中有:“何處吹笳薄暮天,寒垣高鳥沒狼煙。”
清代,宮廷提倡“四方樂”,曾從新疆阿勒泰地區抽調蒙古烏梁海部到科爾沁草原,組成蒙古喀喇沁王府樂隊,這就是清朝宮廷的“蒙古笳吹部”。使用的胡笳,《皇朝禮器圖式》載其形製為:“木管三孔,兩端加角,末翹而上,口哆(張口)。”《清史稿》中也有:胡笳木管,三孔,長二尺四寸的記載。這種胡笳,管身下部開有三個等距圓形按音孔,並模仿哀笳形製兩端置角,形如細而長的喇叭,管口上端施角,改雙簧為邊棱吹奏,管口下端接有向上彎曲的角製喇叭口,用以擴大音量。它一直在內蒙古各地王府樂隊中使用。最後取消了兩端的羊角,成為今日的胡笳。
木製三孔胡笳,流傳於蒙古族民間,深受普通牧民的喜愛。1985年,有關學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罕達嗄圖蒙古族自治鄉發現了這種胡笳,將其定名為“阿勒泰胡笳”。管身木製,管長58.5厘米、管徑1.8厘米,下部開有三個圓形按音孔,上端管口不設簧片。 演奏時,管身豎置,雙手持管,兩手食指、中指分別按放三個音孔。上端管口貼近下唇,吹氣發音。可發出十二度的五聲音階。多運用喉音吹奏,常用喉音與管音結合同時發出聲音,或用喉音引出管音。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圓潤、深沉。演奏技巧獨特,擅長吹奏蒙古族長調樂曲。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樂隊伴奏,是富有濃鬱民族色彩的吹奏樂器。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曆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橫吹笛子豎吹簫”,即笛簫之間最基本的差別。
簫曆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簫笛同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
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隻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麵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玉屏簫笛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製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曆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簫的形製與現在完全一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複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