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隻應化作朝雲去
一《閱林間錄有感》明本.詩
虞夫人想:無論如何要把完哲篤的病醫好。這樣,我們虞家和他完哲篤,恩恩相抵,也就不欠他的了。若將來再多酬謝他些金帛,讓他去赴考,我們回成都,各奔前程,在情理上也說得過去,到那時,你完哲篤也就無話可說了。
但讓誰去探病比較有分量呢?
虞夫人思索了一會兒,覺得請明本長老先去摸摸情況比較妥當:如果是偶感風寒,小病小痛,隻要明長老略加調養,便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如果是重病,就得請大夫醫治了。最主要的是讓明長老去了解一下病源,打定了主意,便說:“虞福,你到前邊寺裏去請明本長老來此敘話。”
虞福應命而去,到得方丈,見了明本長老在房前的小石桌上揮毫方遒,口中還吟誦著自己剛剛在林間散步時的感悟:
林間編此錄,深夜剔殘燈;
慧命微如線,人心冷似冰。
祖庭空積雪,古路不逢僧;
追企前賢轍,思歸一念增。
虞福等長老寫完了詩章,才走向前去,施禮道:“長老,小人奉了老夫人之命,請長老過去敘話。”
明本問道:“所為何事,還煩管家親自前來?”
“完相公病倒在西廂,可能是請長老前去探望病情之事。”
長老一聽完哲篤病倒,心裏也很著急,他和哲篤雖非親戚,卻是個忘年之交,何況佛殿許婚時,曾經擔任過臨時大媒。這次哲篤的病,肯定是由賴婚引起的,讀書人性情固執,怨氣鬱結,哪有不病之理!虞夫人做事也太乖張,既然婚已經賴了,不及早打發完先生走路,不是在坑害人家嗎?長老對老夫人的行事,深感不滿。便隨了虞福,來到中堂。
明本見了虞夫人,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老衲參見老夫人。”
虞夫人說:“啊,長老少禮,請坐。”
明本落座後,問道:“老夫人呼喚老衲,不知有何吩咐?”
“隻因完先生臥病西廂,相煩長老前去探病,以便延醫診治。”
明本想:為何你們虞家不派人去探病,哲篤不管如何,是你們虞家的大恩人,現在要我去探哲篤的病,老衲是應該去的,這是我和哲篤的情份,你虞夫人要我去,算什麽名堂?老衲明白了,你是賴了婚,無顏麵去見人家。好吧,反正你不相煩,老衲也要去的。便道,“老夫人客氣了,相煩不敢,老衲和完先生是故交,理應前往。”
“如此有勞了。”
“老衲即刻前往,探病以後,再來上複。阿彌陀佛!”明本告辭而去。
一《孝經.開宗明義章》儒教
子曰: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
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雲: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明本來到西廂,見哲篤病容滿麵,憔悴不堪,失盡了風流蘊藉。搖了搖頭,說道:“阿彌陀佛,完先生,久違了。”
哲篤見長老前來,心裏很感激,說道:“長老請坐。”
“聽得先生偶染小恙,特來問候。”
“多謝長老關切。”
“先生好端端的,如何生起病來了呢?”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長老,一言難盡啊!”
“不知得了什麽病?”
“長老,不瞞你說,都是癡情所誤,情根就是病根。虞府無情,欺人太甚!”
“阿彌陀佛!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七情六欲,人人皆具,即使是出家人,成了佛菩薩,一樣有情。”
“這就奇了,佛家講究四大皆空、六根清淨,為何有情?”
“先生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佛家的情,是不能用凡人的情來衡量的,佛家的情是慈悲,慈悲的目的是普救眾生。”
哲篤歎了口氣說:“唉!可惜有人身在普救寺,就是不肯慈悲!”
“佛家的慈悲是無代價的,不論善惡,一視同仁,善人則接引西方,惡人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俗人的慈悲,是有代價的,有施有報,以德報怨是報,以怨報德也是報,以德報德也是報。有人施了恩不一定望報,至少在施恩時並未先想到別人必須要報。而受恩者則當時想到要報,過後又反侮,甚至忘恩負義,乃是常見的眾生相,不足為怪的。”
哲篤知道長老的一席話,是針對老夫人賴婚之事而發的。
但是,長老啊,你隻知老夫人的賴婚,還不知道她女兒賴柬的事哩!盡管小姐無情,我還不忍當眾宣揚她的不義。有苦不能說,實在難以忍受。說道:“唉!長老,我想為人一世,活一百歲、一千歲也是死,彭祖號稱活了八百歲,如今一個人也沒見到過他,活著沒有意思,還不如一條白練死了的好!”
“先生此言差矣!你是個飽讀經史的君子,怎會有此短見,把性命當作兒戲。《孝經.開宗明義章》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你現在有此拙見,那麽上半年附齋追薦的孝心,完全付諸東流了。佛家講要成正果,肉身成佛,要知道,一失人身,萬劫不複,不要為了區區一樁婚姻而自暴自棄。望先生三思!”
哲篤聽了,默默不語。
明本又道:“先生剛剛說過,你為癡情所誤。老衲以為,情為先生之癡所誤。情這東西,其本身無利無害,它的利和害,都是由人控製的,給它利,它就對你有利;給它害,它就對你有害,這就是魔由心生。一切有情,無情,都是不存在的,又何來癡情?”
哲篤聽了長老一番言語,不禁連連點頭。
“先生,老衲姑妄言之,你不妨姑妄聽之。仔細想一下,是也不是,望先生暫且忘卻物我,好好靜養。”
“聽了長老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承蒙解勸,小生敢不從命。”
明本見哲篤已有所覺悟,知道情字不是三言兩語所能破得了的,哲篤能有此認識,暫時可以放心,說道:“先生保重,老衲告辭了。”
“恕不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