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76章 梅花弄影笑新月

第76章 梅花弄影笑新月

  一《禁林春直》李昉.詩


  疏簾搖曳日輝輝,

  直閣深嚴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晝永,


  八方無事詔書稀。


  樹頭百囀鶯鶯語,

  梁上新來燕燕飛;

  豈合此身居此地,

  妨賢屍祿自知非。


  四天後,京城傳來了敕諭[1],詔書上是這樣寫的:


  “長生天氣力裏,大福蔭護助裏,皇帝聖旨。


  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今反賊也先帖木兒屢叛朝廷,擾我子民,乃大元之疾患。爾屢曆戰事,久經沙場,運籌帷幄,擒得此賊。其功甚偉,特加封大司馬,賞金萬兩。


  反賊也先帖木兒交與陝西行禦史台押往京師,所獲五千降兵交由鞏昌路都總帥府處置。


  另曰,朕聞愛卿痊愈,甚慰。然請赴雲南招撫之事,稍緩。陝西連年災情,訖地方饑饉,朕憂慮矣。爾速去陝西,協助陝之官員,賑災救民。陝西平穩後,方速去雲南。


  另敕,成都解元完哲篤,忠勇可嘉,賞金兩千,其秩銓錄入吏部備用。


  敕命.至順三年五月廿二日.之寶。”


  汪壽昌聽完詔命,大喜。


  心想:真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沒想到自己躲在普救寺裏養個病,躲個清閑,都能升官發財。


  看到汪壽昌高興的樣子,柳好好問道:“怎麽沒給完盛封個什麽官?”


  汪壽昌說:“他嘛,已經在吏部做了錄記,等有合適的位子一定會給他個官做的。”


  “那得猴年馬月?”


  “做官這事兒都得等,得有合適的空位子給他們嘛。”看到柳好好有些不懂,又道,“等有些官員退了休或病故了,倒出了位置才好補缺就任。你沒見,翰林院裏有多少進士在等著補位?”


  “關鍵是,完盛等不了!”


  “他為何等不了?人家那麽多進士都能等,一個舉人為何不能等的?”


  “就因為他是個舉人,虞夫人才不是很情願完盛和美盼的親事。老太太總感覺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如果有合適的位置,吏部那些官員,是不是得先擠著那些進士就任呀?”


  “那是自然,終歸人家是十年寒窗考取的進士,而完盛才是個小舉人嘛。”汪壽昌笑著對柳好好說,“誰有你這麽好的福氣,不用考進士,就是‘同進士出身’的正八品校書郎?你要用心工作,還會有提升機會的。”


  “詔書上根本就沒有提及我的名,怎會提升我?”


  “你-還用皇上-升你的官嗎?老夫我自有辦法。”


  “我倒是不急,你先提拔一下完盛吧。”


  “有機會,我會的!”


  “眼下不就有個機會嘛。”


  “哪來的機會?”


  “皇上不是讓您去陝西賑災嘛,逮住幾個貪官、庸官,來一個革職查辦,不就給完盛倒出位置來了……”


  汪壽昌笑了笑說:“你呀你,真是最毒不過女人心啊!”


  “這怎是狠毒?”


  “最起碼也是存心不良嘛。”


  “讓這些貪官、庸官占著茅坑,卻不為百姓辦事,才是存心不良呢!”


  “好了好了,我說不過你。你安排下去,我們明天一早就去陝西。”


  “好的,大人,我就去準備了。”


  柳好好心情不悅地出了汪壽昌的房門,心想:自己出了一大頓力,什麽好處也沒撈著。而你汪老頭,不僅升了官,還獎了一萬兩銀子。你說你,就不能分給我點兒?貪老頭,真摳門!


  二《賴婚》淩濛初.詩


  嫁女須求女婿賢,

  貧窮富貴總由天。


  姻緣本是前生定,

  莫為炎涼輕變遷!

  自從答應了完哲篤的婚事,虞夫人的心裏就沒有踏實過。


  汪壽昌一走,她便打算策劃著如何賴婚,她來到了西廂看望完哲篤。


  聽說師母來了,哲篤急忙把她接進書房,分賓主坐定。


  虞夫人說:“完盛啊,來此習慣否?照看不周,還請鑒諒!”


  哲篤道:“多謝師母關懷,學生不勝感激!”


  虞夫人又說“完盛,你安心在此,不必見外,和在家裏一樣。至於你和小女的親事,本該早日成婚,但有一事,也許你也知曉——你老師在五年前,已給小女中表聯姻了。可現在我又答應了你,一女許兩家,總得退一家吧。這不,今天,我已派虞總管去京城她舅家退親去了,等到有了回音,即可為你和小女成親。”


  這些話,都是虞夫人應付哲篤的。她之所以這麽說,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


  當然,虞總管確實是去了京城,但他去京城卻不是去退親的,而是商量舅家能否提前迎娶,去確定結婚日子去了。


  接下來的時間,完哲篤除了去看望老師,聊一會兒天;就是在自己屋裏悶著,或讀會兒書。


  哲篤心裏奇怪:為什麽他去老師那裏,總也見不到小師妹?心裏有點很不是滋味,但也無計可施。


  ————————————


  注釋

  [1]敕諭

  在中國古代,帝令也不全稱為“聖旨”。


  據《中國聖旨大觀》一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帝王之令分別稱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開始通稱帝令為“聖旨”。


  聖旨的開頭語也不全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是曆朝曆代各有其別:


  唐朝時,聖旨開頭語多是“門下”兩字,因為聖旨一般由當時的門下省審核頒發,如《肅宗命皇太子監國製》的聖旨,開頭語便是:“門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紹膺駿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詞作開頭語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聖旨開頭語多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八個字,以闡明天子的“正統”。


  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長生天,所以元朝時期的聖旨開頭語一律是“長生天氣力裏,大福蔭護助裏,皇帝聖旨……”


  最早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作為聖旨開頭語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出現於聖旨中,始於明朝。


  據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一書記載,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將南京更名為“應天府”,將宮中最大的金鑾殿取名為“奉天殿”。為了彰顯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稱“奉天法祖”,還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後來,為了尋找“奉天承運”的“理論根據”和有力佐證,朱元璋還自撰了《禦製記夢》一文,文中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他夢天宮,見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飾和法劍等情節。自此,朱元璋開始自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他再頒發聖旨時,便以這八個字作為“開場白”了。後世沿傳,便形成了聖旨開頭語的固定形式。


  而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正確斷句法應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不是時下影視作品中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