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年初一,連著陰沉了好幾日的天空卻突然放起了晴,一掃往日的陰霾。小止昨夜守歲熬到子時方睡,早上硬是一骨碌便爬了起來。床頭上放著李老太前幾日為她縫製的一件桃色緞麵繡花夾襖,邊緣處還綴著一圈羊絨。小止望著銅鏡中那張粉嫩的小臉,在豔麗新衣的映襯下更顯得嬌俏可愛,光彩照人。她麻利地將一頭墨發在頭頂盤起,用一直未曾離身的墨色發簪固定住,兩邊特意垂下的兩縷則用紅色緞帶細心綁好。小止雖自小身量不足,但卻一向是身強體健,如今到了長個兒的時候,自是竄得老快。才不過兩個月的光景,和在青雲樓中比起來,她仿佛又長高了一些。
望著在銅鏡前臭美地照來照去的小丫頭,走進門來的李老太忍不住笑了起來,“丫頭長大了,知道美了。快些出來吃早飯吧。”
小止轉身回頭看到幹娘一臉笑意地將她望著,立時不好意思起來。忙上前拉著李老太一邊往外走,一邊偎在她肩上撒起了嬌。
吃飯飯,李老漢又從院中的馬廄中將老夥計牽了出來,細心地為它梳理著鬃毛。小止蹦跳著出了堂屋,上前來幫著幹爹將車架套在了紅棕馬馬背上,牽著韁繩走出院門。揮手和候在門前樹下的李老太告了別,父女二人便悠閑自得地上了路。
今日天雖是放了晴,但畢竟是正月裏,還未出九,仍舊是冷得出奇。小止本想坐在外麵和李老漢一起趕車,怎奈硬是給轟進了車廂裏。馬車前行緩慢,小止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便趴在車窗前看起了雪景。她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看到如此厚重的積雪,連不遠處的蒼翠的鬆柏都給壓彎了腰,染白了頭。此時日頭漸升漸高,樹上的積雪也開始撲簌撲簌地一塊塊地往下落,砸在地上成了一個個的小坑。氣溫卻並未有所回升,還好今日無風,不會像前幾日一樣恨不得耳朵都給凍掉了去,所幸也稱得上是冬日裏難得的好天氣。
馬車一路搖搖晃晃,終於在臨近正午時分到了錦官城城門外。此時的城門口已排起了長隊,因今日城中戒嚴,幾個城門處自是加強了防衛,來往的人群都需經過盤查方能進出。一心想著進城湊湊熱鬧的人還真是不少,所幸有當差的官爺維持秩序,盤查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不一會兒,父女二人便順利入了城。
正趕上飯點兒,天氣寒冷,人也餓得快。小止雖一直坐在馬車裏,四肢仍是被凍得有些麻木,更別提一把年紀還坐在外麵趕車的李老漢了。
城中主要街道中間都給圍堵了起來,兩側均擠滿了人群。李老漢駕著馬車更是寸步難行,隻得將車臨時寄托在了離城門不遠處得一家藥材鋪掌櫃家中。因老漢是那鋪子的老主顧,人緣又好,掌櫃的便爽快地答應了。
沒了馬車的羈絆,在人群中走起路來輕鬆不少。李老漢便引著小止走出了主街道,繞過一節巷道,果然看到那小巷拐角處的那扇門大開著,門口處立著的木杆上,掛著一麵寫著“李記羊肉湯”的招客旗。
難怪老遠就聞到一股肉湯的香味,隻是這處鋪麵,也實在是難尋了些,若非是老主顧,定不會老遠跑到這裏來。
果然,二人一進門,就見一位身材敦實矮小,麵相老實木訥的男子上來打招呼。
“李老爹,新年好啊。”男子長相粗鄙,臉上皺紋溝壑縱橫,聲音確是低沉有力,中氣十足,讓人難以分辨出其真實的年齡。
“李大,你這一年銀子不少賺吧,新年好,恭喜發財。”李老漢和店老板相互間問了好,看樣子已是多年的熟人。
進得門裏來小止才發現,此處店鋪雖開在深巷宅院中,入口處的門臉也實在是小的毫不出奇,裏麵卻是內有乾坤。進門的大廳中擺放著十幾張桐油木桌,此時已被喝湯的人占去了大半。也是,這大年節的,又有哪處店鋪此時還在開門營業,看來這李大也算得上是精明,光是這年節日子裏,估計就能賺下不少,也難怪剛才李老漢如此揶揄他。
李大領著二人來到拐角處的一處空桌前,熱情招呼兩人坐了下來,拎起水壺斟上了兩杯熱茶。
“還是老樣子,一碗湯,兩張餅。”李老漢駕輕就熟地點了吃食。
李大又轉頭望向小止。
“那,我也是老樣子,和老爹一樣。”小止被她望得慎著慌,索性也隨著李老漢點了一樣的。
“兩碗湯,四個餅。”李大一邊朝灶房吆喝著,一邊說了句稍等便又去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方桌對麵坐著的李老漢似乎看穿了小止的心思,便端起一杯熱茶,喝了一口,緩緩說道:“這家店老板李大,本還是咱們同村呢。”
看到小止瞪大了眼睛望著他,便繼續說道:“十年前,他父母早亡,他便到這城中的羊肉鋪中當了學徒。之後便自立門戶,辛辛苦苦積攢下了如今的產業。可惜啊,人長得醜了些,過了而立之年還未娶上媳婦。孤身一人哪裏又有什麽年節可過呢,也隻得大年初一便早早地開門做生意了。說來也實在是可憐了些。”
小止聽完李老漢的一席話,不免為剛才自己以貌取人的卑劣行徑感到些許不恥,隻是埋頭喝著杯中的熱茶。
不一會兒,李大便端著兩人點的吃食走了過來。小止趕忙站起身來接過湯碗,鄭重其事地向店老板道了聲謝。
那李大一時給她這一聲鄭重其事的謝道得摸不著頭腦,隻是憨憨地笑著。
一碗羊肉湯下肚,小止覺得整個身子都暖了起來。這李大不光人勤快老實,做的羹湯也是鮮香濃厚,難怪會有如此多的老主顧。小止不免心中對此人連連稱讚。
拜別了李大,父女兩人又重新回到了主街道上。貼出的榜文上說蜀王遊行自申時開始,鑾駕由紫陽門而出,繞著城中主要街市環行,途徑東南西北四處城門,最終停在文昌門城樓之上。蜀王及其家眷將會在那裏與城中百姓一起欣賞傍晚時分的焰火表演。
由於擔心雪天路滑,父女倆必須在天黑之前到家。因此便會錯過成百上千顆焰火依次綻放的盛況,小止感到甚為可惜。
突然,一聲清脆的銅鑼聲傳來,人群中立時沸騰了起來。眾人皆伸長了脖子瞧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不一會兒,隻見幾十名身著劍衣,腳蹬皂靴,腰間佩刀,胯騎駿馬的武侯出現在了街道拐角處。這是整條儀仗隊伍中的先行部隊,已是威風凜凜,英氣十足。遊行隊伍緩緩行進,跟在一眾武侯身後的乃是二十餘位名舉著華蓋的內侍。再後麵,便是七位身著華服,氣宇軒昂,神采奕奕的貴族公子。
人群中傳來一陣陣莫名的騷動,小止聽得身旁年輕女子在不住探討著這蜀國王子的神姿,已是被其深深折服。小止一手拉著李老漢,一麵揚起臉來去看那幾位貴為人上的俊秀男子。
突然,她的視線被其中一位身著淡藍色圓領袍衫,頭上包著銀灰色紗羅襆頭少年吸引。在這如此熱鬧非凡,人聲鼎沸的場合下,少年卻是一副神情黯然,麵上帶著些許憂思,讓人忍不住想要伸出手去撫平他微皺的眉頭。
小止被驚得不自覺放開了緊拉著的那雙手,任由身後的李老漢大聲的呼喚,兩人被人群擠衝得越來越遠。小止覺得周圍的一切刹那間都安靜了下來,四下裏一片黑暗,唯有從天而降的一縷光束將那位身騎白馬,神情憂鬱的少年照著。
身後不知是誰猛然一推,讓她從沉思中清醒過來。她意識到自己必須衝出去,就在此時此刻。
她奮力推開前麵的男子,擠到了人群最外側。眼看著騎馬少年從麵前緩緩而過,她大聲去喊,然而呐喊聲最終還是被淹沒在了周圍一片的嘈雜聲中。少年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仿佛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小止蹲下身去,從兩名官差手下的空隙中鑽了出來。她快速向前跑去,奮力想要追上那個與她擦肩而過的少年。
下一刻等待她的就是被追趕上來的官差一把拽住,接著便被狠狠地拉扯摔倒在了地上。冰涼的雪水順著臉頰滑進衣襟,她又一次地感到徹骨寒冷,像極了那一夜。她被踩在地上,頭痛欲裂仍不死心地大聲呼喊著。她仍寄希望於那少年能聽到自己的喊聲,能將自己拉離這充滿著苦難和艱辛的世間,不要再將她丟棄。
當她被兩名官差從地上架起來時,已是一副麻木的神情,嘴中仍不斷地念叨著什麽。
“他娘的,竟給老子惹麻煩,關牢裏去。”領頭的一位官爺察覺出異況,調轉馬頭奔了過來,不耐煩地吩咐把人拖了下去。
被擠在牆角的李老漢目睹了整個過程,想衝出去卻又被人群給頂了回來,更是急得抓耳撓腮。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家丫頭被拖走,自己站在那裏幹著急。心想著這丫頭平日裏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樣,今日裏怎會突然間發了瘋。如今闖下如此禍端,又該如何是好?
此時,臨街而建的一處茶館二樓隔間裏。矗立在窗前的陳煥,望著樓下這一不同尋常的一出戲,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看到了嗎?知道怎麽做了?”陳煥回轉身來,將一臉詫異的管家趙平幽幽地望著。
“明白。”趙平定了定神,得令便快步閃出了隔間。
寂靜的隔間中,隻餘下陳煥一人,一手執著杯盞,悠閑地品著茶水。望著漸行漸遠的那一抹淡藍色的身影,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