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俠女奮鬥史>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青雲樓中的生活每日都讓人很是無奈,每日要做的事情繁多不多,時常還要忍受醉酒嫖客的無端騷擾。好在玉笙姑娘雖然愛財了些,但為人還算仗義,每次碰到這種情況總會上前解圍。對此小止很是感激,也就暫且不去計較她要將自己轉送人的做法了。


  最最讓人感到詭異的當數青雲樓裏那位叱吒風雲的老板娘。小止覺得每次碰上莫娘,她總是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打量著自己。莫娘唇邊總是掛著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的小止心中發毛。唯恐哪一天她一聲令下,自己就被行了梳攏後強推去接客了。


  雖說小止年歲也不算小了,但這種男女之事,她一向是避之唯恐不及。按理說十三四歲正是少女懷春的年紀,但怎奈她天生神經大條。自己從小到大遇到的同齡人,除了空行就隻有卓連季了。他們二人一個是和尚,一個又早早地去了。縱使小止對這二人有意,也回天乏術。因此,小止更加的深信不疑,自己命中無桃花,即使有也是些殘缺不全的爛桃花,還沒等她摘下來細細嗅上一番便兀自枯萎作了花肥。


  玉笙姑娘這些日子也是說不出的苦悶,時常站立在窗前唉聲歎氣,惹得眾人皆心疼憐惜。能讓咱們這位美人兒傷心難過的,必然不是一般人兒。光有錢還不算,又有錢有多金的美男子,縱然在哪裏都會讓姑娘們害了相思病。這個準則簡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事情的起因呢,就是那位之前經常來照顧生意的陳公子,上次突然來辭行,說是要托送一批貨物去洛陽。原來處處留情的陳公子,平日裏做的是邊疆異域的生意,經常往返於兩川及長安、洛陽一帶,在圈子內是出了名的精明算計,有財氣,有魄力。近幾年裏,關內老百姓生活雖和諧安定,但一向久亂的邊境地區,遊牧民族眾多。不是今日你搶我幾頭牛,就是明日你擄我幾匹馬。各個部落之間一來我往,鬥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然而就是在這種混亂局麵下,陳家馬隊的腳步卻一直走得從容淡定,不卑不亢,其中厲害之處,著實讓人佩服。


  近些日子裏錦官城裏也不太平。來往的賓客以前聚在一起大多討論的或是生意往來或是美人美酒,近來城中的政事卻成了市井小民的談資。


  “嘿,哥幾個兒聽說了嗎,這錦官城可變了天了。”一群青樓裏的常客三五位聚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獨家消息。


  “可不是,聽說咱們這位兩川節度使來頭可不小。曾經在晉王帳下領命,征戰沙場數十年。還曾對晉王有過救命的恩情。之前一直深受重用,簡直到了功高蓋主的地步。”


  “俗話說蛟龍焉非池中物。新皇即位後,這位孟帥就曾舉兵造反。一直想著罷據蜀川之地,傭兵自立。朝廷裏也是拿他沒了法子,索性直接封了個蜀王的位置給他。”


  “喲,幾位大爺,公然談論政事。小心被街上巡邏的官爺捉去割了舌頭。”莫娘旁走過,身段柔軟的如水蛇一般。看著興致正高的眾人,佯怒嗔了一眼。


  “莫娘說笑了,這青雲樓中,又何來什麽官爺。”幾個一把年紀的老員外,色眯眯地看著美嬌娘。


  莫娘一聽不樂意了,朝著二樓的方向努了努嘴,“還真用我把人請下來啊。”


  一桌人忙擺手,討好地說道:“莫要打擾了官爺的雅興。來來,坐下吃酒,堅決不再談論國事。”


  莫娘這才作罷,也懶睬這些老流氓。她搖著扇子正欲離去,忽然餘光瞅到二樓拐角處,一個瘦小的身影蹲在那裏,一雙眼睛鬼鬼祟祟地盯著一樓大廳中來往的眾人,好像是在找尋什麽。


  小止感覺到有人在一直盯著自己看,忙調轉目光去找尋。碰巧與樓下的莫娘看到了一處,她驚出了一身汗。莫娘遠遠地望著她,嘴角那抹高深莫測的笑容更甚。小止一個激靈站了起來,想也不想便逃命似的跑開了。這個莫娘,一雙媚眼生生能將人給看穿,實在是可怕。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每逢此時便是青雲樓生意最好的時段。小止不知卓連遠不知什麽時候會來,唯有每日在這個時辰裏抽空出來瞅上一眼。生怕將他錯過,自己求生無門。可連著過了大半個月,就連那位樓公子也已走了近十天了,卻仍是不見那卓連遠現身。小止現在終於明白了什麽叫度日如年,什麽叫相思成疾,況且還是個單相思。


  眼瞅著便到了十月入冬季節,氣候也變得幹冷。小止和綠鏽都換上了薄夾襖,青雲樓中丫鬟一律均是統一著裝,春夏秋冬四季的衣物,皆是綠色,隻是顏色深淺和花色樣式有著些許變化。之前莫娘見小止身上的衣衫不合身,便差人上街為他添置了幾件,連過冬的衣物也一應替她買了來。小止望著這數件綠慘慘的衣物,實在是對莫娘的審美不敢苟同。


  一早,小止在綠袖的連聲催促下,終於下了赴死的決心才從暖烘烘的被窩裏爬了出來。她渾身打著冷顫,打仗似的將衣物穿上,用涼水洗了把臉,仍舊是哈欠連天,怎麽都提不起精神來。


  準備好早膳,小止照例等到點便端著食盤上了樓。玉笙姑娘前幾日來了葵水,身子一直不適,便將來客都推掉了。小止今日特意給她煮了豬肝湯補補虧空,她還特意加了大量的生薑,既能去腥又能暖胃,初冬季節裏喝是最好不過的。


  小止來到玉笙姑娘房門外,將托盤放在旁邊的窗台上,抬起手來正準備敲門,忽然裏麵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她一下子愣住了,忙將耳朵覆在門上,仔細聽了起來。


  “看不出來令尊平日裏一派斯文作風,下起手來竟如此不客氣。”


  “上次他將我從你房裏揪出去,那架勢,你還有什麽想不到的。這幾日沒來看你,還不是因為他看的緊了些。要不是今日藥行中有事,我這會兒還在家裏憋屈著呢。美人兒,幾日不見你,可把我想壞了。”


  聽到裏麵的男子提到藥行,小止差點興奮地叫了起來。如果她猜的沒錯的話,裏麵的男子不是旁人,正是她“朝思暮想”的卓家大少。


  “還好意思說呢,那日要不是你心疼銀子,怎會被那姓陳的公子把我給搶了去。縱使我傾心於你,但這裏的規矩你也知道,都是看銀子說話。你輸了麵子,好些日子不來不說,昨晚一進門就質問我。何曾有一點顧及你我之間的情誼。”門裏傳來玉笙姑娘嚶嚶的哭泣聲。


  小止想到前些日子裏玉笙姑娘對待陳公子那番殷勤的模樣,又聽到她此刻如此說。內心裏是真真地佩服她這逢場作戲的本事。


  小止聽得入神,絲毫沒注意到早已站在身後的莫娘。直至綠袖提著兩桶熱水上來,看到門前的這一幕,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小止聽到有來人,便知是綠袖,便起身轉過頭去。這一轉不要緊,當看到斜叉著腰站在她身後的莫娘時,立時嚇得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上。


  “這麽怕做什麽,老娘我又不會吃了你。”莫娘一張臉上油墨重彩,妝容精致,唇上塗著豔麗的大紅色,更是襯托得整張臉膚色瓷白細膩,熠熠生輝。她嫣然一笑,臉頰兩側有著淺淺的梨渦。


  小止不敢看她的眼睛,便低下頭,縮著脖子站在那裏。


  站在樓梯上的綠袖也一副呆若木雞的樣子,提著水桶傻愣愣地站在那裏,不知說什麽好。


  莫娘沒再說什麽,看了綠袖一眼,便扭著水蛇腰聘聘婷婷地下來樓。


  “嚇死我了。”小止見人走遠,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個莫娘簡直是陰魂不散,走路也沒聲音,自己每次做壞事都被她給逮個正著。


  “裏麵有人?”綠袖忙將水桶放了下來。看來她也不知昨夜卓連遠是何時來的。


  “嗯。”小止點了點頭,便抬手敲了敲門。


  兩人進去後,小止果然看到圓桌前坐著那位英俊瀟灑的卓家大少,此時他正擺弄著桌上的一個空水杯。


  小止定了定神,走過去將托盤放在了圓桌上。卓連遠下意識地抬頭瞧了她兩眼,眼神中沒有絲毫地異色。看來上次的一麵之緣,他早已忘記了。這儼然不是個好兆頭。


  伺候完兩人梳洗,玉笙便想著要留卓連遠用些早膳。誰知卓家大少一見是豬肝湯,直接沒了胃口,便忙著告辭了。


  玉笙姑娘也未作挽留,仍舊喝著自己碗裏的湯羹。小止一見形勢不妙,此時若不追上去求救,下次再碰到就不知是何時了。她忙稱肚子痛,便慌裏慌張地跑了出來。


  她站在欄杆前朝下望,打眼看到卓連季剛下到三樓。她朝著四周瞄了瞄,好在一個人影兒都沒有。現在這個點,姑娘們大多都還沒起。


  她顧不得那麽多了,忙噔噔地追了上去。


  卓連遠忽聽得身後一陣急促的下樓聲,便回頭去望。便看到剛剛在玉笙姑娘房中的那位小丫鬟火急火燎地跑到了麵前。便疑惑著難道是玉笙姑娘有什麽要交待給他的。


  “卓公子。”小止大口喘著粗氣。


  “姑娘所謂何事?”卓連遠一臉的疑惑。


  “卓公子,我之前是你們卓府的丫鬟,我叫小止,您可能不記得了。請恕我冒昧,我也是實在沒法子了,才想到來找公子您。我是半路被劫持賣到這裏來的,求公子看在我曾經在卓府服侍過的麵子上,救小止一命啊。”小止一股腦兒的將實情全倒了出來。


  卓連遠聽她說完,眼神中掠過一絲的詫異神色,感到些許的不可思議。繼而眸色加深,重又換上了一副慣有的戲虐表情。


  “說完了?”


  “嗯?”小止聽到他如此說,當即愣住了。


  “第一,我不認識姑娘你,也斷然不存在大街上隨意走過來一姑娘說她是卓府丫鬟,我就要將她帶回去的道理。第二,本少爺雖然風流,也對你這小丫頭沒什麽興趣。想攀高枝,也要事先打聽打聽清楚客人的癖好,怎能如此亂撒網。”


  卓連遠的一席話將小止說得啞口無言。自己實在是蠢得可笑,竟還指望著這位富家大少能夠好心解救自己。


  卓連遠未等她再說些什麽,便拂袖離去。臨走還搖了搖頭,咕噥道:“真是傷風敗俗。”


  小止聽了簡直氣得要吐血。一個整日裏沉迷於酒色的紈絝子弟,竟還有臉說什麽傷風敗俗。


  小止忙活完一切,訕訕地回了後院。精心密謀的計劃徹底失敗,她整個人都變得心不在焉起來。按照綠袖的話來說,簡直就是生無可戀。


  逃脫無門,小止也隻能行屍走肉般地繼續龜縮在青雲樓裏。一直在暗處觀察她的莫娘見她近日裏老實了不少,心中踏實許多。剛被賣進來的姑娘,難免會想著要逃跑,這種情況莫娘早已司空見慣。雖然這個小丫頭初來時一副老老實實的樣子,她也不得不防著點兒。沒想到她這麽快就認了命,果然是個好苗子。莫娘心中盤算著也該早日為這小丫頭請個師傅,學學琴棋書畫,教教規矩。如此一來,才能上的了台麵,入得了城中達官貴人們的法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