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都疑雲(一)大局為重
在八月十五,諸國討伐宋國之後。各地的軍報,陸續地傳到京城,舉國上下,頓時間一片慌亂。
不同於在皇帝剛開始即位的幾年,皇帝大局在握,百姓休養生息。如今陛下在位,已然近二十年,大戰除了西北以外,其他地方都沒有出現過。而養兵製度,也讓整個宋國目前的軍力堪憂。
目前,宋國紙麵上的軍力是非常的不錯,可是綜合戰力實在是太差了。很多軍隊的人,前些年還在建議朝廷整改,但是都沒有動靜,也不讓改。
開始的前兩年,大家都覺得算是緩衝,可是,隨著國家的經濟貿易越來越發達了,似乎建設的方向就變了。
軍隊的人,也適應了這種相對愜意輕鬆的環境,然後,就是看得見的繁榮奢華,一派富貴的景象,而軍隊的情況,卻一直是擱置的。雖然,還是有個別的軍隊戰鬥力還可以,但是比例還是小了些。
於是,每天四麵八方傳來的軍報,讓整個樞密院都炸開了鍋,而皇帝,也是終日難以成眠。
“你們倒是說說,如今這局麵該怎麽辦?”
禦書房裏的皇帝,看著那一堆的軍報,這是他讓太監都留在那裏的,可是越到後麵堆積的越多,議事的大臣,每次看到了上麵越累越高的軍報,一個個都緊張得大氣不敢喘。
但沒人說話,也隻是暫時的,畢竟皇帝陛下的情緒,因為近期的軍情已然是非常的糟糕。
“此次諸國不宣而戰,一路勢如破竹,如今恐怕,隻能且戰且和……”
皇帝陛下的眼睛閃過一絲寒光,此時敢說話的人並不多,但是樞密院的人看見這個情況,也不得不出來發表下意見,畢竟是負責軍事的。
同知樞密院事李顯,此時恭恭敬敬的回話,他是剛上任的,前麵的那人已然被革職了。
“哦?怎麽個且戰且和,說來聽聽!”
皇帝陛下覺得,畢竟是剛上任,總不能立刻就不給人好臉色,還是要徐徐漸進,也讓李顯自己培養出感覺。
“如今燕、夏、魏、梁以及楚國,都不宣而戰,並且一直勢如破竹,想必一來是軍方沒用準備,二來是我軍防守情況已然被敵方摸清,所以才會連楚國,都敢侵犯我邊境。”
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也都是靜靜聽著等下文。
“且戰且和,就是對於像夏國、楚國這等國家,必須要下手,而且要下狠手!而魏勢太盛,還打著報仇雪恥的旗號也算是師出有名,我們東北方,也是最危急的戰區。顯然魏國是想速戰速決,他們一路狂襲,後方補給一時間難以跟上。隻要擋住他們的幾波攻勢,馬上就是冬季,北方地域嚴寒,他們自知也難以進犯,所以我們可派出使臣,同魏國議和,畢竟兩國邦交已久,相信應該會有成效。”
確實,戰場已經不是一開始的一麵倒,雖然沒有能完全的壓製魏國,但是目前,也算是進入了焦灼的狀態。
“還有梁國,雖然也在進犯,但目前隻是吞掉了陳國,在我國領土上也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也可以派遣使臣進行和議,梁國一直想讓我宋國高看他一眼,我們就給他點麵子,並暗示他,魏國已經願意罷兵。他本來得了便宜,也得了臉麵,同時還有魏國的威脅,他梁國肯定會見好就收的。”
大家也點了點頭,顯然三者都齊備了,梁國繼續作戰的底氣,也少了不少。
“東邊平定之後,對於南邊的楚國,這等小國必然要全麵地壓製,而且目前軍情,已然相對明朗,南方守軍英勇殺敵,主將陳博遠將軍戰死,卻依舊能有如此表現,相信也不必擔憂。而夏國背信棄義,撕毀和約,我們也必須嚴厲的回擊,韓將軍已然回到了戰場,相信以他的掌控力,也應該很快會平息!”
對小國的侵犯,必須要嚴打,否則會助長周圍其他國家地野心。而對背信棄義的夏國下重手,也算是義戰,並且那邊的戰區,是把握最大的,也可以提升全國的士氣。
“至於燕國,可戰但應和,在東部消停之後,西北和南方本來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此時增兵西部打壓燕國,雖然有能力去做,但畢竟四麵都剛遭受戰火,並且損失慘重!燕國此時單獨對付我宋國,軍力上還是占優勢,和燕國的戰爭不知道要打多久,而且情況,可能也未必會比和談好多少。所以,為了顧全大局,和燕國也需和談。燕國一講和,西北的夏國和南方的楚國,也自然會偃旗息鼓。”
雖然,這個決策隻是從紙麵上談的,但這個李顯,也算是有一定的經驗,才會被推舉的。文官們此時,也沒人能開口,平日裏,談起國家正事,感覺他們都要高一個頭,可是到了戰爭的時刻,顯然也隻能一旁聽著,
皇帝點了點頭,似乎經過這麽一分析,西北方韓兆遠去了也算是穩了,南方的楚國也被壓製,前進了兩天也就展開了拉鋸。
就剩下魏國、梁國和燕國了,這是最頭疼的!尤其是魏國,軍力龐大,上將許虎真是一頭猛虎,而且是有勇有謀的猛虎。西邊的燕國,兵馬雖然不如魏國龐大,但是大將柳正毅,也不是簡單的角色。梁國相對目光短淺一點,吞掉了陳國,但是此時,沒有必要分心和他作戰。
於是,朝廷便派遣了三方的使者前去和談,梁國是最先答應的,因為已經吃掉了陳國,去掉了這根釘子以後,就方便的多了。而且聽說魏國同意和談了,大家也都明白了這意思,武力威脅很明顯,但是宋國也給足了麵子,那梁國就順著台階下來了。
而魏國那邊一聽梁國不打了,此時,自己麵對的阻力也會更加的大,加上冬季要來了,自己沒有能力,這麽快的消化攻下的地盤。也基本上明白了意思,但是他們,這次的出征主要的口號,是為皇子報仇,為國雪恥的。所以,他們也要一個體麵的說法。他們要求,在宋京給曹珩設立衣冠塚,並讓林家人守靈一年。
麵對著焦急的戰事,已然門可羅雀的靖武王府,突然一下熱鬧了起來,一個個人,就像是求菩薩一樣的,讓他們答應這個條件。
可是,靖武王府的人怎麽可能答應,除了聖旨以外,所有人都不接見。一時間,大家似乎都沒有了主意,後來更是,老夫人和林勁馳都稱病,直接連去皇宮的力氣都沒有了。
本來,戰爭是讓民心聚集的一個事情,魏國侵略國土,結果議和就算了,還讓林家人受如此大辱。很快大家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主張同意魏國,一派是主張堅決抵抗。
但戰況不能再拖了,皇帝連夜,讓侍衛扛都得把林勁馳扛進來皇宮。
“看你神情,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啊!”
皇帝的話,依舊是讓人心驚,但此時林勁馳也明白,他也不會治自己的罪。
“回稟陛下,臣當年在戰場的舊傷複發,經常出現頭暈和幻覺。實在是怕驚擾了陛下啊!”
林勁馳也是恭敬地回答道。
“哦?幻覺?什麽幻覺?”
皇帝陛下有些好奇的問道。
“很多,有時候見到家父,罵我不孝,有辱門楣。有時候,見到當年戰場死去的弟兄們,說我不仁,未能去戰場殺敵,救下千萬的百姓和士兵。”
林勁馳也就說這兩個,皇帝也算聽出來了他的意思。如今的皇帝,是既有雄心想把國家變得富強,卻又不敢放權給軍隊。現在國家富有是富有了,可是卻沒有以往的武力。
“如今國家有難,需要你林家站出來承擔責任,事情不用我多說吧,我會讓人在衣冠塚旁建一座宅子,林玦年紀不小了,讓他去那邊先住下吧!”
林勁馳一臉的苦笑道:“當年國家有難,也需要我林家站出來,但那時是為國家開疆拓土,殺敵建功。如今國家有難,卻是讓我林家的子嗣,去守著墳頭,給敵國凶手守靈。這如今的妥協,可以偷安一時,可之後呢?如今戰況一出,四處告急,暴露出來的問題,還不夠嚴重嘛?長此以往,國家的軍隊,如何能戰?等下次大戰的時候,還能有籌碼去談和嗎?這次丟了幾十座城,那下次呢?”
當到了皇帝寧願讓他林家去守墳地,也不願讓他們去戰場的時候,林勁馳也算是徹底的心灰意冷了。
他起身離開了,頭也不回,什麽君臣禮儀也不顧了。皇帝卻也沒有怪罪,旁邊的安慶公公也是一言不發,此時,確實也不需要什麽言語了。
雖然且戰且和的對策,不能算是一個差的選擇,但是確實如林勁馳所言,退讓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麽大的危機麵前,還不去改變!
這已然是一個信號,一個緊急的信號,問題不去解決而是掩蓋,那隨著時間的推移,隻會越放越大。
於是第二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宋國將會接受魏國的條件,兩國的和約也算是定了。
隻是不少人也在唏噓,當年叱吒風雲的靖武王府,如今不僅不能上陣殺敵,還隻能幫別國看守墳頭。堂堂的世子,居然要住在墳地旁邊,這估計是千古以來,都少有的笑話吧。
雖然所有人也都知道,一下子並不可能吃下宋國,不過也沒想到,結束的也很快。
而燕國那邊知道消息之後,也明白,在如今宋國國內,並沒有出現什麽大問題,或者說大危機的時候,加上梁國和魏國的罷兵,他們也不可能再有太大的進展。所以,他們也識趣的答應了下來。
於是乎,經過了幾個月的折騰,到了冬天的時候,浩浩蕩蕩的五國侵宋,也基本上大局已定,夏國和楚國雖然在僵持,但是和平穩定,也應該是早晚的事。
於是乎,文官們現在,也終於敢於大口喘氣了,京都馬上也從一片緊張的狀態裏又開始了夜夜笙歌的景象。
此時的官員們,已然開始籌謀,馬上過了冬之後的春闈了。作為選拔人才的科舉考試,自然是黨派之爭的一個關機時期。
按照以前,禮部肯定是站在三皇子這邊了,在三皇子倒台的幾年裏,他也是惶惶不安。不過,好在所在之位重要非常,提拔的人也是不勝枚舉,也算是勉強撐住了。
而如今,六皇子橫空出世,六皇子一向是溫良恭儉,頗有好評,其母德妃也算是後宮典範,並且身為貴妃,也頗受寵愛。一時間,三皇子的舊部立刻就像是看到希望一樣。
此次春闈,六皇子這邊,也是大有可為啊!
但是,畢竟是剛冒出頭的新人,四皇子這邊,還是要打壓一下他的。不過,目前六皇子那邊,似乎沒有太大的動作。
範文中雖然拿到了一些資料,但此時,他也在想如何讓己方的人,能夠在不被攻擊的情況下,盡量扳倒對手。
在宋國,科舉考試是比較嚴格的。比如春闈,為了改變科場的風氣,政府建立了一套比較嚴密的閱卷程序,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和籍貫全部都折起來。然後用空白的紙給它封上,這個程序就叫做糊名。
當然,這樣還是可能會有漏洞,後來就更加的嚴格了。朝廷直接讓官吏,將考生的試卷一張張地謄錄下來,因為考生地卷子是黑色地墨寫的,叫“墨卷”。而抄錄的官員們,用的是紅筆,也就是“紅卷”。
這樣的話,每個人看到的卷子可能都是同一種字體,同一個人的筆跡,基本上,從外觀上沒有任何的區別。而且官員還會核對“墨卷”和“紅卷”,確保無誤。
然後就是層層的閱卷,副閱卷官先看完一遍,對滿意或者說是覺得好的卷子會寫一個“取”字,然後,再在主閱卷官那也通過的話,就會有一個“中”字。
雖然已經很嚴密了,但是不得不說,這其中還是會有一些空子可以鑽,而此時範文中手裏,就掌握了一些,四皇子陣營,他們是如何鑽空子的證據和線索,這次的科舉,這些線索也就會被披露。
但己方的人,如何安排進去,又能在扳倒一批人的時候,盡可能保留下自己這邊中意的人才?
範文中正在思索,眼睛卻看到了書上的那句“二三子,偃之言是也”,突然一絲靈光乍現,他也大概知道,這到底該怎麽操作了。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