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舊事
邵皇後愣住了。
講道理,四皇子五皇子在後宮裏能夠衣食無憂地被人服侍照顧,這裏麵自然也有她的照拂,要不然,不受寵的皇子加上兩個沒名沒分的皇子母親,那些拜高踩低的宮人們哪個會把他們放在眼裏?
即便沒有明麵上克扣吃穿,也好不到哪裏去。
邵皇後自認自己明麵上做到公平公正,從不徇私枉法,大家也都敬她三分。
可是,今天建安帝的一番話,輕飄飄地將她這麽多年的辛苦全部抹殺了。
不經意間,邵皇後想起了多年前她初進宮時馮皇後是如何想盡辦法地刁難折辱她,她又怎麽地忍辱求全,努力躲開馮皇後的算計。
當時,她厭惡馮皇後的心狠手辣,也討厭她的跋扈囂張,今日,建安帝的這席話讓她深刻明白,原來馮皇後從來不是一個人。
建安帝不知邵皇後心中所想,隻是冷冷地警告了拓拔瑤姬:“賢妃,不該你管的事情別多管,老四老五去聖妃那邊也是一件好事,省得他們盡學些不三不四的東西。”
好吧,春華秋水辛辛苦苦教導兩個皇子心善誌堅放在建安帝眼裏就是不三不四。
邵皇後終於忍不住了,眸光一淩,不鹹不淡地質問建安帝:“陛下,自打臣妾進宮,可曾做過一件觸怒陛下的事情?”
四皇子五皇子的功課她即便沒有過問,也時不時地派人問候一些兩位皇子的起居生活。
兩位皇子天賦平平,不是成就大事的料,這個罪過又與她何幹?
建安帝皺了皺眉,忽然發覺自己剛才對邵皇後的態度的確有問題,兩個皇子的功課並不是她輔導的,她已經盡力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兩個皇子天賦一般的責任,又幹皇後何事呢?
歎了一口氣,語氣稍緩,建安帝眸光隱含歉意,對她說道:“是朕糊塗了,皇後的辛勞,朕都記著。方才是朕氣糊塗了,才對皇後發火,皇後別記在心裏。”
也不知怎麽回事,這段時間他的火氣總是很旺盛,真是莫名其妙。
邵皇後低頭不語。
當了那麽多年的皇後,她莫非還能不了解建安帝嗎?這個人總歸是皇帝,感情也是最不牢靠的,在她看來,年輕時的濃烈感情,早在這些念建安帝內寵不斷的情況下漸漸消磨了。她不怨恨不妒忌,不代表毫無所動,這是兩回事。
不過無所謂,她最在意的,依舊是她的兒女還有邵家人。
至於建安帝,本來一開始就不是她的丈夫,她也沒有全心全意地愛著他,他是她的天,卻不是她一個人的丈夫。
想到這裏,邵皇後低聲細語:“臣妾有錯,四皇子五皇子大母親直到現在還是沒名沒分的宮女,臣妾卻不聞不問,還請陛下責罰。”
不是她有意不聞不問,而是當年四皇子五皇子出生的時機不太對勁,建安帝才沒有給兩位皇子的生母晉封。
建安帝眉頭微皺,邵皇後什麽脾氣他自然清楚,她不提是否在意他方才的話,多多少少還是透露了一些真實想法。
建安帝揉了揉眉心,即便他跟邵皇後不複年輕時的濃情蜜意,可到底信任猶在,比起夫妻,他們更像是親人。
現在邵皇後生氣他,他也得想辦法哄哄她。
“老四老五的母親撫育皇子有功,傳旨,著封美人。”
建安帝很是爽快地封了春華秋水為美人,與李美人、麗嬪這些人一樣,總算是正式成為建安帝的嬪妃之一。
邵皇後欠了欠身,“臣妾替春華秋水謝陛下隆恩。”
建安帝不可能記得區區宮女的名諱,連邵皇後的名字他都好多年不叫了,邵皇後當然也不可能指望他一下子叫出春華秋水的名字。
建安帝挑了挑眉,“皇後辛苦了。”
也是怪他糊塗,四皇子五皇子這麽多年不聞不問,連帶著兩位皇子的生母他也沒有太大的印象。
多虧邵皇後主動提醒啊,建安帝心中想道。
拓拔瑤姬冷眼旁觀帝後之間的談話,不禁勾了勾唇,好歹皇帝還沒有糊塗到不管不顧的地步,可是聖妃對建安帝的影響還是不容小覷。
三言兩語說服皇帝將四皇子五皇子放到她身邊,無論目的是什麽,但單從受寵角度來說,也是獨有一份了。
要知道,建安帝後宮有名沒名的後妃那麽多,能夠在建安帝耳邊吹耳旁風並且有影響力的人少之又少,一個強勢的皇帝決不允許有人指手畫腳。
聖妃這個帶著與神仙溝通的神秘女人,還真是不一般。
“陛下,四皇子五皇子是否仍然讓春美人秋美人撫養?”
拓拔瑤姬出聲問道。
建安帝與邵皇後這邊氣氛稍有緩和,一聽此話,當即下旨:“不了,老四老五還是交給皇後帶著吧,朕放心。”
恢複理智後,建安帝還是那個建安帝。估計他也開始察覺出他跟聖妃之間的情況不太對勁了。
邵皇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興,反而泛起愁了。
她有四個孩子要管,如今再加兩個皇子,鳳梧宮也忒熱鬧了點。
大概是瞧出邵皇後心中所想,建安帝語氣淡淡,“老四老五如果還讓她們去照顧,朕擔心聖妃那邊會不會多想什麽,但讓皇後帶著,起碼老四老五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說得隱晦,但邵皇後還是提出來了,那是防著聖妃狗急跳牆突然對兩個皇子下手呢。
於是邵皇後說道:“臣妾遵旨。”
既然如此,多帶兩個皇子就帶著吧,反正聖妃也好,春華秋水也罷,也不敢對她有什麽意見。
“好,有皇後照看著,朕放心。”
建安帝終於笑了。
拓拔瑤姬見狀,不得不對邵皇後豎起大拇指,之前她們進來時,建安帝還是一副冷冷淡淡的樣子,這才過了沒多久,建安帝立馬轉變態度了。
單論這份手腕能力,聖妃顯然是不及邵皇後。
既然目的達成,邵皇後與拓拔瑤姬自然沒有長留養心殿的道理,二人紛紛告辭,臨走時,建安帝還偷偷在邵皇後耳邊說了幾句話。
也不知說了什麽,隻見一向端莊淡定的邵皇後一下子臉頰微紅,腳步飛快地往外走去了。
拓拔瑤姬搖了搖頭,努力跟上邵皇後的腳步,二人的寢宮離得不算太遠,回宮的路也一樣,拓拔瑤姬肯定得跟在邵皇後。
“皇後娘娘,四皇子五皇子放在您的膝下,想必兩位皇子必能前程似錦。”
拓拔瑤姬冷若冰霜的臉龐綻放出一抹笑容。
她這輩子沒有子女緣,也隻能守著別人的孩子過日子了。
邵皇後聞言,輕輕一笑,“也沒什麽,太子一向仁厚有禮,禮敬兄弟,四皇子五皇子縱然沒有到本宮的膝下撫養,還是會被太子照顧一二的。”
這番話邵皇後也不是胡說八道,楚崇賢是太子,未來就是天子,四五皇子不出意外也會被封個親王就藩。
拓拔瑤姬淡淡道:“有感情,總比沒感情好。”
理是這個理,可是楚崇賢如果與四皇子五皇子感情甚好,以後封地待遇也會比其他親王好得多。
邵皇後一聽,含笑不語。
二人一路走回了各種的寢宮。
一回到鳳梧宮,邵皇後明媚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甫一坐下便狠狠拍了拍把手。
思蓉見狀疑惑不已,“皇後娘娘您不是去求陛下別把四皇子五皇子帶到聖妃那邊嗎?”
“是啊,”邵皇後似笑非笑,“現在兩個皇子再過不久就得到鳳梧宮了,陛下說了,兩位皇子以後由我撫養。”
此話一出,思蓉不敢置信,“皇後娘娘,這是真的嗎?”
“千真萬確,還能有假?”
邵皇後冷冷一笑。
大家都說春華秋水身為皇子生母卻偏偏不受寵,但是沒有人知道,她也曾經有個孩兒的……
“娘娘,陛下這分明是紮你的心。”
思蓉開始替邵皇後憤憤不平。
春華秋水是廢後馮氏留下來的人,她被廢搬出鳳梧宮後,春華秋水作為膈應邵皇後的存在一直好端端地活著。
原本一開始邵皇後並沒有對她們放太多的心力,畢竟馮皇後真的不是一個聰明人,眾叛親離到那個地步也是史無僅有。
可是春華秋水的得寵大大出乎她的意料,本來那時候她還有一個孩子的,然而就因為她們的“奇妙相遇”,她從此永遠失去了那個孩子。
每每午夜夢回,她都會替那個無緣出生的孩子默默哭泣。
本來她是有意報複她們的,她的孩兒何其無辜?偏偏她們肚子爭氣,生下了四皇子五皇子,當然,她對四皇子五皇子沒有意見,可是她的孩子死了,是不是應該討回點利息?
她把此事完完全全地告訴了建安帝,果不其然,因為她們與馮皇後有瓜葛,建安帝頓時惱怒了她們,連帶著也不待見兩個皇子。
她隻是與春華秋水有仇,並沒有討厭四五皇子,要不然,她也不可能坦然接受兩位皇子的存在。
如今,四皇子五皇子變成她的孩兒,她又記起了那個孩子……
“物是人非,陛下怎麽可能一直記得那個夭折的孩子?”
邵皇後漠然地牽了牽嘴角。
天家人的無情她又不是不知道,想當年建安帝是如何處置廢後馮氏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固然馮皇後罪有應得,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可這不意味著建安帝翻臉無情就是她所讚同的。
帝王家本身情感就比一般人家來得淡漠,血緣親情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一旦觸及到了利益,那麽再深厚的感情,也會被犧牲。
皇帝真的有愛上一個人的可能性嗎?
邵皇後心中冷笑,怎麽可能呢?她的孩兒還是名正言順的龍種,不還是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地被皇帝遺忘了?
更何況是後妃,天子想要的女人全天下比比皆是,斷斷沒有為了誰誰誰從而隻愛一個人的道理。
天家最看重大永遠是與自己血脈相連的人,比如皇嗣,而女人永遠是最容易被拋棄、被忽略、隨意選擇的存在。
邵皇後自打入宮,就斷絕了任何不靠譜的想法,她與建安帝此生注定了隻是一對帝後,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夫妻。
思蓉何嚐不知邵皇後心中所想?她滿是心疼地說道:“皇後娘娘,四五皇子要是到了你的跟前,得知了當年的真相……”
“知道又如何?”邵皇後語氣森冷,“做決定的是陛下,又不是本宮。本宮不過是實話實說,壓根就沒有挑撥離間、造謠生事。四皇子五皇子能夠一直平平安安的,還得多虧本宮照拂。”
不理會四五皇子母子二人的是建安帝,春華秋水遲遲得不到晉封也是建安帝的意思。
但凡他上點心,何至於此?
思蓉還是不太放心,以前建安帝知道邵皇後忌諱春華秋水害死她孩子的事情,即便沒有找到證據,可她們天然的馮皇後眼線的身份,建安帝還能對她們有什麽好臉色看?
是以,兩位皇子一直待在春華秋水身邊。
“娘娘,太子殿下跟他們走得近了,會不會……”比起四五皇子的記恨,思蓉更在意的是楚崇賢的想法。
楚崇賢打小就沒有受過苦,他也不知道當年邵皇後還有一個未出生的孩子。
鳳梧宮多了兩個皇子,性子寬厚的楚崇賢不可能視若無睹的。
邵皇後倒不擔心,“沒事,四皇子五皇子隻不過是本宮撫養的,真正的生母不是本宮,賢兒要是真的喜歡跟兄弟玩,為什麽不找他的三個姐姐?”
楚崇賢是仁厚,卻不是笨蛋。
四五皇子跟他又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楚崇賢固然對他們再多的親近照顧,莫非還能越過晉陽公主她們三位同胞姐姐嗎?
“說的也是。”思蓉放心了。
晉陽公主跟顧文瀾來到城牆遠遠觀望遠處戎狄駱圖大軍的動靜。
顧文瀾撇了撇嘴,“金屠查明忙於應付丞相,駱圖這裏倒是有心思攀咬我們了。”
駱圖大軍隔三差五就來南陽關附近挑釁,簡直夠閑的。
晉陽公主眸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