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仙路導航> 情感與欲望(下)

情感與欲望(下)

  物質豐富,帶來了更高的生活品質,物質進步的意義,是要促進精神上的提升,以擺脫動物屬性。


  欲望與情感,是人類感覺的基礎。


  煙酒可以擴張人的感覺,但會消弱元氣,這時樂觀的心態,和充足的營養就很重要,可以及時,補足虧損。


  李叔同法師死前留下遺書:悲欣交集。這足以提示,極樂世界,不是僅有快樂,悲傷也是一部分,但是另有所感。


  欲望過後了無痕跡,唯有情感,悲欣交集。


  這也是理想國,給我的感覺。


  道心應該是這樣的,我已有的一定是地間最好的。這可不是啊Q精神,這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對於修道人而言,總是能找到最初級物質帶來的快樂,而且不亞於極樂,這樣我不會去羨慕任何其他人,因為世界永遠是圍繞我而運轉的,對於達不到的欲求,那都是浮雲。


  世界在我目光所及,方才呈現出世界的模樣,這並不是其本來的麵目。


  王陽明也“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世界和我們的意識身體,本來就是一種能量波動,要找到這個節奏。


  考慮到這個世界的話語權是由富人決定的,窮人尤其要堅定自身的立場。不被消費引導,不被商業價值觀誤導,不能為潮流所裹挾,要有自己的判斷。


  這就是人不為己,誅地滅。反正我就是最滿足的,你信麽,反正我信了,嗬嗬。


  這樣才不為外界所動。


  我之所在,即是堂。


  對待自己周圍的一切,要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自己的孩子再不成器,也是最好的。別人的孩子再優秀,別人的老婆再漂亮,別人的房子再大,與我有一毛錢關係麽?

  隻有能與自己掛上鉤的,才是理想國的因素。


  請注意,這裏的“我”實際是到了無我的境界。


  阿Q之所以隻是阿Q,因為他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而且自己也不相信,還了出來。當你深信不疑,那麽便是道境。


  當然不能走火入魔,去跟人家:你的奔馳不如我的五菱好開,雖然內心相信,但是不可。


  我不是隻活在自我的世界,一定要認識到,我在別人的世界裏,一樣是微不足道的。


  凡人常犯的錯誤,是誇大自己在別人世界裏的影響力,卻低估自己在自我世界的價值。


  進入道境是要有基礎的,要明了物質的真諦。


  我這理論是從得道後處於極樂世界倒推得出的,這邏輯能力夠強吧。


  看來病的不輕啊,什麽時間能進入道境。其實道理都知道,奈何知易行難啊。


  現代的物質誘惑太多了,凡人如何能抵禦?AV文化如此誘惑,佛陀生於今日,恐怕也難以成佛。


  毀滅人類的,必是人類自身的貪欲。經濟增長再增長,資本盈利再盈利。亢龍有悔,物極必反,你難道要上麽?市場已然飽和,物質的增長並不能帶來相應的精神充實,古人棄智絕巧,或有先見之明。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便是貪欲。


  身體是快樂之本。為了一時的享樂,而傷了元氣,是自暴自棄的表現,也不是長生久視之道。


  及時行樂的行為,非長久之計。


  現代荒淫無道,是文明的倒退。人類宜居之地,是四季分明,春發情,夏結果,秋收冬藏。現代因為科技的進步,空調暖氣改造了居住環境。人人不看時地利,似乎隨時隨地都能交歡。這種來自熱帶地區的短壽文化,尤其需要節製。


  人在不同身體狀況,心境截然不同,思想也會變化。


  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是做事業的關鍵。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是成道的關鍵。


  俺因為頭疼,然討厭複雜的東西,記得一進入電子市場,頭就會大,構思一個長篇,結構都有了,一年才編出二萬字,搞一個購物網站,十年頁麵無任何調整,隻是改改價格。


  俺記憶力低下,五年前看過的書,可以當新書看。寫這篇修道文,除了道德經,沒有任何理論基礎,那些四書五經佛經道經,以前不能救中國,能有多大意義,還不如看看三國呢。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可以得道麽?嗬嗬,自我鼓勵一下。


  現在為了寫作,也還是看不進去,不過也明能沉澱在腦中印象深刻的,必是精華。不過看雖然看不進去,卻知道自己猶如井蛙窺,所知甚少,還要加強學習。


  但俺堅信所悟得道之路無大錯。如果因為寫作水平低下,使得本書的理論錯失讀者,那就太過於遺憾了。


  俺的文章,即便自覺有很多創新,但最多隻能算成千上萬法門中的道。但唯以為傲的,就是一個字“靜”。


  這也是全部文字的核心。


  過,俺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即便,通覽佛經,遍閱道藏,通曉十萬八千法門秘訣,如果不得一個“靜”字,反而徒亂心意,全是虛話。


  即使,全然無知,能得“靜”,也有頓悟成道的機會。


  這個靜,俺有全新的詮釋。並不是靜坐的“靜”,而是兒童追逐歡笑中的“靜”。


  唯有此“靜”,方能得極樂,實現理想國,找到節奏感。


  靜就是一,由靜悟道。萬物歸一。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練虛合道是成仙成佛的最後一步,眾多典籍都無從言表,隻能自悟。原因在於每個人的自我都不同,每個人的理想國也各異,別人的堂不是堂,自家的理想國才是理想國。


  所以法門千萬,都要歸一歸靜,指望別人的點化,其實都隻能是自己的參照。


  比如俺,完成感,你可能一無所覺,因為你本來做事就從容不迫,有條不紊。


  比如俺,節欲,如果你就是要發泄才能覺得好過,那麽隻管放縱。濟公還遊戲風塵呢,一休哥還眠花宿柳呢,成道之路不止一條啊。


  每個人入靜的方式也各異,但最終的大道還是要歸一。


  “靜”隻是手段,“道”才是目的。你再靜也靜不過一塊石頭,也不如初生的嬰兒,靜也是分層次的。


  原始人的道境,並不足羨,還是要提升知識,擴展識神,健身修心,壯大元神。得道才能神通廣大,否則雞蟲道爾。


  身體的疾病往往反應在睡眠不好,而睡眠不好,又會加深身體的疾病。正如靜坐深淺,可以反映人靈魂的境界,睡眠好壞,反映人身體的健康。


  睡眠,恢複身體疲勞的最佳方法;靜坐,是給靈魂充電的最好方式。


  範仁看了前麵這麽多的廢話,正在昏昏欲睡,這時精神一振。


  修仙終於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