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仙路導航> 元神與識神(下)

元神與識神(下)

  強大的意誌力不亞於體力智力。德智體中德為先,意誌力不是無源之水,源於道德。那麽難道缺德的人意誌力就差了麽?我們的人生經驗裏顯然不是這樣,惡人有時比好人狠多了,好人往往還占不到上風,這就是道無情!老爺不參與人間是非,你指責漢奸,而對方認為你是愛國賊,在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道德淪喪,意誌力萎靡是必然的。


  道德是群體內部的和諧,對外是沒用的。


  德是識神的判斷,而識神很容易被洗腦。所幸德智體之外還有個美。


  美,是及其重要的概念,美是元神的本能,也是德的外化,社會可以扭曲德,但很難扭曲美。


  是非構成了德,而喜惡形成了美。


  “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這裏的,就是美和德的產生。


  美德美德,美還要在德之先啊。


  喜惡很多是人的本能,但更多的也依托於德。


  人類的競爭,在最頂級的層麵,是科學藝術文化的競爭,是德的碰撞,是美的比拚。審美觀體現了人的出身,經曆,教養,文化程度,認知水平。


  實際上,審美對於人的影響,是決定性的。下一章【完成與安全】會講到:安全是人的唯一動力,而對安全的判斷,是通過審美。


  人對於臭味,霧霾,血腥,殺戮會本能的厭惡,因為太醜。作為本能,你會回避一切你認為醜的東西,醜代表不安全因素。


  錢在人們眼裏,一定是最美的,哪怕百元紙幣髒汙不堪,擠滿了最密集的細菌,人攥緊了它,生怕失去,在地上撿到了會失聲尖叫。


  征服一個民族,隻需要改變其審美觀就可以了。一個男人拖根辮子,女人裹腳的民族,是絕望的奴隸。


  奴隸為什麽心甘情願,因為主人是美德的象征。追尋美是人的性。所謂奴化教育,就是要把主人的審美觀根植進去。


  很多國人腦後的辮子沒有了,但心中的辮子還在。辨別美醜真的很難麽?不要被外來的洗腦所蒙蔽,發自你的內心,尋找你的大自然。任何扭曲,都無法改變人對自然的熱愛。任何的扭曲,都無法改變人對自我的欣賞。


  明明是中國人,卻揮舞著外國旗,自然界真的找不到這麽低賤的物種。人的審美觀一旦固化,確實很難糾正。


  我們總三觀不正,是哪三觀?三觀即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三觀從何而來?審美,審美能力是樹立三觀的關鍵。為什麽會三觀不正?是因為以醜為美了。


  人的世界觀一旦樹立,除非塌地陷,是不會改變的,這是我的根本。人後麵的生命,都是在不斷地強化自己的世界觀,你吸取的任何信息,都是為了給理想國添磚加瓦,而不是拆台。所以人早期如果形成了錯誤的世界觀,會是一生的悲劇,無可救藥,隻能進入道境才能糾正。


  比世界觀更難改的是價值觀,比價值觀更難改的是審美觀。審美為什麽是意識的最核心?因為這屬於哪1%的孤獨部分,是你獨特與眾不同的身體外貌造成的。


  辨別美醜是人的本能,其實是不需要學習的,但現代社會太複雜了,猶如置身於比叢林更複雜百倍的環境中,本能無法判斷,需要多學習多進步。


  同樣是示威遊行,有人看到的是暴力混亂,而在有人眼裏就會是絕美的風景,人的審美差距真是太大了。


  比如某男長得太慘了,看了就想吐,可是土豪啊,家裏有礦,美女要不要往上撲呢?唉,取決於安全判斷吧。


  我們常到報應,如果做了錯事,那麽一定是現世報,人沒有來世,所謂的來世虛無縹緲。好人好報、惡人惡報,隻是一廂情願罷了,道往還,另有其神妙。


  因為元神是騙不了的,理想國也無法扭曲。老子的德,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即使逃過法律人情,但隻要缺了德,違了美,則一定會違反道。年輕的時候不懂,這才是報應的真諦。


  反映在身體上,就是疾病。


  你以為我為啥會頭疼?哎,不了,寫這本書算是將功補過了。


  身體是一仆二主,一定要愛護身體,不要役使無度。所有身心的疾病,都是三者的不協調造成的。比如腸胃病,識神總是不給身體吃好喝好,元神又不加管理,腸胃會罷工抗議的。


  比如頭痛,這是身體最強烈的表達不滿,相當於黃馬甲上街。


  黃馬甲作亂處理不當,可是會蔓延的。


  人體自成國度。癌細胞是叛亂分子,免疫係統是軍警憲特。平叛時還可調動藥物外援,援軍也會驚擾良民。最好不要輕易動用外援。戰爭最重要的是後勤保障。


  每個國度都是獨特的存在,管理上不能一概而論。識神、元神都不能失位,要維護統治,就要親民理政。


  治大國如烹鮮。識神盡量不要擾亂元神的工作。元神也不要貪得無厭,需索無度。治國不當會官逼民反的。如果得了什麽病,首先要做的不是鎮壓,是去除相應的苛政。


  人出生後無知無識,隨著成長識神隨身體逐漸壯大,現在修道修元神,回歸嬰兒,難道無知無識更好?難道象普通動物沒有識神或者識神極弱更好?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正是因為進化出超凡的大腦,退化了動物本能的部分,人體的能量,更多的消耗於大腦部分,修道是讓識神溝通元神,更好的開發大腦,更好的分配能量。元神是識神的根基,元神和識神關係最密切的時期是在嬰兒期,是識神成長的最佳時期。


  識神和元神是矛盾體,四肢發達,往往頭腦簡單,智商超人,往往體弱多病。二者即互相促進,又要爭奪消耗身體的能量。


  修道修元神,識神要反哺元神,才能延年。


  元神的最高理想是長生不老,識神的最高追求是實現理想國。長生不老包含在理想國內。這是無畏境界靈魂的要求,後麵會層層解密,道出真相。


  人的狀態的任何改變,都是基於元神對安全的判斷,人在完全擺脫無聊、孤獨、恐懼後,會獲得完全安全感,即無畏。坦率講,識神越聰慧,則元神越敏感,所求更難以完成。


  考慮一下,猿為什麽進化出識神來變成了人?難道是為了讓“我”考慮宇宙的起源麽?嗬嗬,上帝不會這麽無聊的,進化的唯一目的是為了生存,為了更安全!

  靈魂的分析向來眾紛紜。元神和識神的法源於道家,並非著者虛構。元神也稱不神,另外還有欲神,都是先之神,本著最簡化原則,都歸之為元神。還有三魂七魄之,更為複雜,不利於分析。


  佛經裏麵的六識其實就是識神的感覺,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可以視為元神的感覺。


  至於現代人的靈魂觀念,也並不能提供更新的內容。就現代醫學而言,靈魂隻是人體神經係統的活動,那沒有什麽神秘性,這也是目前最科學的認識。總之,靈魂是不會跳出肉身單獨存在的。


  附錄五:胎息經


  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