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章,精盡報國
說完,那太監先生居然昏死過去。
矯健凶悍的禦林軍,一個個也是精疲力竭,暈頭轉向,可見他們奔波勞累之苦之急。
毛仲趕緊安排人手來搶救這些寶貝疙瘩,等了一會兒,雙方總算能夠溝通,太監告訴毛仲,滿清軍在京城肆虐,揚言立刻攻破京城,將大明國徹底滅了。將京城男女人等,殺得一毛不剩。並且滿清軍的步兵,以盾牌和高車為武器,頻頻向京城進攻,明軍捉襟見肘,非常危急。攻防之戰,打了數日,滿清軍精於騎射,箭弩之強,明軍招架不住。眼看著京城就要撐不住了。
事情危急,船隊在倉促之間,沒有三五天不可能趕到,所以,毛仲不得已修改了計劃,決定隻率領四千輕騎,西北方向出兵,繞道錦州,從遼西走廊逼迫山海關一帶,匯合關寧軍,反擊滿清靼子。
說走就走,隻給官兵們半個小時的時間,整理好了鞍馬,準備了十天的幹糧,收拾器材,別了家人,迅速回歸建製,編組起來,以陳繼勳為布軍統領,要求他匯合鎮江(丹東)一帶的沈世魁部隊,後續出發,攜帶糧食,馬料,車輛等,以為後援,等出兵時,毛仲再次修改軍令:“將幹糧留下一半,隻許帶五日幹糧,如果五日之日不能破敵,我遼東大軍將不複為生!”
毛仲的軍令,讓每一個官兵都做好了苦戰大戰死戰的準備,確實,此去西行,不知成敗利鈍。
中午起兵,明軍飛速西北而進,一小時後到達營口鎮,其實,它的正式名稱是牛莊,此地經過明軍的掃蕩,沒有明軍,也沒有滿清兵,隻有當地百姓自保的民團,一見明軍到了,急忙開城門迎接。明軍穿城而過,留下數人以為震懾和後來的步兵聯絡,其餘繼續前進,又一小時,到達田莊台,遭遇了一股清軍騎兵越二十餘人的狙擊,明軍以步槍攢擊之,擊斃七人,驚退了其餘,隨即進行了長途追逐,奔到盤錦城東南五裏處,將其全部擊斃。
毛仲特種兵出身,最喜歡的是小集團作戰,對於大兵團運動,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興趣,奈何時勢如此,勉強為之,所以,四千輕騎,本就單薄了,他還是將之分為四股,自己率領一隊為先驅,藍序為一隊,王海生為一隊,牛雷為一隊。對於他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王海生和牛雷,還是比較放心,和藍序合作多次,也比較放心這位謹慎的將領。
毛仲三個小時左右,也就是明軍中習慣使用的一個半時辰,前鋒騎兵一部渡過了枯萎幹燥的遼河,一部殺過了河橋,趕到了盤錦城下,毛仲逼近城池的意思,主要是掃清障礙,為後隊人馬張目,不意城裏忽然衝出了數百軍馬,乃是正宗嫡傳的滿清軍騎兵,向著明軍氣勢洶洶地殺來。
“嗬,這裏的靼子真多呀,我們滅了四五千人,人家又長出來了!”幾個軍官冷笑。盤錦大捷,是明軍毛仲部隊最得意的傑作之一,想不到,滿清軍還真能耐。
毛仲急忙下令嚴陣以待,明軍以擅長馬上格鬥的騎兵為前列,步槍軍繼之,等清軍進入三百米之內,立刻開槍射擊,砰砰砰一陣亂槍,清軍騎兵被擊落五六十人,一見形勢如此糟糕,清軍倒也聰明才智,轉身撤退了。
明軍立刻發動了追擊戰鬥,圍逼到了城下,以少數的步槍狙擊,手榴彈轟擊,頓時讓城中的滿清軍驚慌失措,沒等戰幾分鍾,就開了城西門逃遁。明軍分一路追捕,一部搜索城中街道,斬殺數十人,然後回軍。
在盤錦休息了兩刻鍾,(三十分鍾)毛仲軍等到了第二批騎兵部隊,藍序軍一到,毛仲軍就將盤錦城交給他防守,自己率兵轉鋒南下。
“將軍,我們為什麽不全軍南下?”藍序驚奇地問。在他看來,兵力自然越多越好啦。
“分開行動,更為安全,就算敵人伏擊,我們也可以迅速增援。”
毛仲深深記得明軍的教訓,在數年前,滿清軍在皇太極率領下偷襲到了北京城下,遼西軍在督師袁崇煥的率領下,十數萬人南下救援,其前鋒為著名的智將趙率教,結果,四千輕騎遭到了滿清軍的埋伏,全軍覆沒!這故事是毛仲平時聽軍中老兵說來的,各軍官們也都知道。毛仲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兒。如果四千騎兵分層次逐節前進,即使遭遇伏擊,也可以由外圍增援補救。
毛仲部隊又用了一個時辰,沿著遼河南下,到了渤海灣邊以後,才轉而西進,在淩海城外,發現了一些散亂的清軍步兵,正驅趕著一大溜兒的馬車往北麵走。斥候一報,毛仲就笑了:“沒說的,上前滅了他們!這肯定是敵人的搶劫隊,將戰果往家裏運了!”
“得令!”
一百名騎兵,朝著敵人的運輸隊奔去,剛剛接觸,明軍就用手榴彈招呼,將那些清軍嚇得哭爹喊媽,驚恐萬狀。其實,雖然遼東軍的先進武器已經重創了清軍,可是,還有很多的清軍並不認識那種裝備的模樣和厲害,隻是被知道的清軍那麽以訛傳訛,神乎其神,搞得心理很緊張,一見明軍使用的武器果然厲害,頓時蒙了!
繳獲一百多輛大車,金銀布匹財物等無數,還有三十多把刀,四十多張弓,還有一些箭弩等物,被砍殺的清軍腦袋,在地上就滾落著四十多個。
趕車的人,一些是東北地區的百姓。一些是從關內搶劫脅迫的漢人,他們趕緊跪地投降。
明軍將這些財物就地賞了那些百姓,要求他們返回家中。然後,前鋒逼近了淩海城,城中已經得到了消息,關閉了寨門,數百名清軍登上寨牆防禦。
明軍開始了經典的狙擊戰,步槍手們一個個瞄準敵人射擊,位置在二百米,可以將敵人看得清清楚楚,基本上槍槍都不落空。毛仲一趕來,更是大展神威,出手不凡,不多時,寨牆上的清軍就被打得死傷慘重,再也不敢冒頭。
明軍騎兵約五十餘人改為步戰,在手榴彈的掩護下,衝到了寨門附近,將之炸開,然後,殺進城中。
清軍迅速崩潰,從別的地方逃走。因為步兵居多,所以,明軍展開了大追捕,追出五六裏,將四百餘清軍盡皆殺死或者俘獲。
淩海戰鬥,明軍非常成功,僅僅消耗步槍子彈九十發,手榴彈十三顆,人員犧牲一人,傷二人,總殲敵軍數量在五百三十七人。
明軍在淩海城寨的南麵,渡過了錦河,直撲錦州城。屢戰屢勝的明軍官兵士氣振奮,克服了長途跋涉的疲勞,一個個摩拳擦掌,興高采烈,決心當天就拿下錦州。
在錦州城東北地區,偵察部隊發現了一些部隊的影子,立刻稟報,毛仲判斷,一定是滿清軍的埋伏區,他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專門找上前去,先滅了敵人的伏兵再說,於是,分兵三股,拉開了距離,向前緩慢進軍。
不久,左翼的部隊傳來了激烈的戰鬥聲,具體的說就是步槍軍的射擊。接著,中央部隊毛仲所在,也發現了敵人潛伏的蹤影,於是,點射。
還沒有擊斃幾個敵人,對麵忽然就亮出了白旗!
滿清軍這麽軟蛋?投降了?
毛仲雖然分兵三鼓,所帶人馬其實不過四百餘人,不敢輕易相信敵人,暫時停止了射擊,等候消息。
對麵隱藏的人馬,忽然都從灌木叢裏閃出來,黑壓壓的不少,旗幟也紛紛揚揚地招搖出來,頓時,讓毛仲大吃一驚!明軍!原來是明軍?
毛仲還是不敢相信,萬一靼子狡詐,扮演明軍偷襲,更是可怕,所以,他吩咐士兵警惕,等待著對麵敵軍的動作。
不久,對麵衝出騎兵數人,搖晃著小白旗幟,向這麵迅速奔來,那種急切之狀,信任之情,難以言表。
到了跟前時,明軍士兵還是警惕萬分,以步槍和軍刀橫在毛仲等人麵前,以為防範,對麵那騎兵下了馬,噗地跪在了地上:“敢問將軍,哪位是遼東軍的朱國棟將軍?”
這士兵年紀輕輕,馬上功夫甚為了得,跳下馬時的那種輕盈一甩的動作,絕非易事。
“你到底是滿清軍還是明軍?”這是毛仲最關心的。
“自然是明軍了。”那士兵抬起頭來,觀察著毛仲,忽然狂喜,一連叩了好幾個頭:“原來真的大名鼎鼎的國姓爺朱總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