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卒> 第三百二十七章 攻占鬱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七章 攻占鬱林

  第二天一早丟給縣令譚福城一本《大乾官員守則》,讓所有官吏暫時各行其事,張石川連守軍都沒留就出城了。


  兵分兩路一路朝北一路朝南。張石川帶著一千來人在向導的帶領下往陸川縣去了。


  到了陸川縣,果然如譚福城所說,陸川縣的百十來個守軍也跑了,陸川縣令也按古法,牽著一頭羊出來獻城了。


  相比起博白縣,陸川的人口更少,縣城也相對較小,但是這擋不住陸川縣百姓的熱情。


  當張石川帶著人到了又往北行進,距離鬱林還有約莫十裏的時候就聽見了轟隆隆的炮聲。


  玉林自古就是桂東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有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素有“嶺南都會”之稱。


  南流江已有2000多年的通航史,曾為中原通往南方和交趾的交通要道。這裏農業經濟發達,清代已普遍種植雙季稻及花生、糖蔗、藍草等經濟作物,更是廣西最大的食鹽市場之一。


  鬱林沒有像其他縣城那般直接投降,而是決定要反抗。畢竟鬱林現在聚集了周邊幾個縣的兵力,再加上自身駐軍,總兵力達到一千多人,又有明朝遺留下來的十幾門鐵炮,鳥槍數量也不在少數,還有三眼銃……


  而且,據探報張逆這支軍隊雖然人數有五六千之多,可似乎並沒有攜帶火炮等攻城火器,全部輕裝,行軍速度極快。


  於是鬱林守備劉通看到了立功的機會,他決定據城堅守,要挫一挫張逆的威風。


  “將士們,張逆並沒有攻城的火炮,鬱林城高牆厚,隻要我們守住城門,逆賊隻能是飛蛾撲火。傳聞逆賊張石川此次親自帶隊前來,若是能抓住張逆押解到京師,或取其首級,皇上必然龍顏大悅,到時候大夥都能官升三級!想置辦土地的可以置辦土地,想娶媳婦的也有老婆本了!”劉通扯著脖子喊道。


  “好……”下麵稀稀拉拉傳來幾個人的回應。


  廣東省是什麽形式大家也都有所耳聞了。廣州城怎麽樣?比鬱林大多少?光是旗兵就有幾千人,還不是被破城了?


  再者說,乾王的那些事跡和政策多多少少也傳到了鬱林一些,優待降兵,隻要不是滿人,降兵可以直接拿了路費各回各家……


  “都沒吃飽嗎!我可告訴你們,逆賊張石川生性殘暴,所攻下一城必定屠城燒殺搶掠一番,若是城破了,你我都不用活命!

  現在博白縣已經落入張石川的手中,想必已經遭到塗炭了,你們有親屬在博白縣的說不定已經遭了毒手,難道你們不想為他們報仇嗎!”


  韋良勝到達鬱林城外後先安營紮寨,一麵按張石川的要求派信使去勸降,結果信使還沒到城門就被一陣亂槍給打了回來。


  韋良勝激動得一拍大腿:“先把平海二式給我拉出來,把城牆上的炮都給我轟掉!”


  張石川等人聽到炮聲的時候炮擊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城牆上的女牆早已殘破不堪,那些當成寶的火炮已經都啞了火。


  而開山一式被推出來,埋進土裏,十多斤重的炸藥包大西瓜一般一枚枚的飛向城牆,每一次爆炸似乎整座鬱林城都在顫抖。


  而等張石川也到了鬱林城下之後,戰鬥結束了,一顆開山一式噴出去的大炸藥包超出了射程飛進了城牆裏,鬱林城守備劉通被巨大的爆炸給震得口吐鮮血,死了……


  最高武將死了,知州謝本賦馬上和一群人商量了一下,然後一致通過決議:開城投降!

  大乾國防軍的火炮實在是太犀利了,這根本就沒法打啊!


  “開山一式效果怎麽樣?”張石川問道。


  沒能看到實戰效果還是比較遺憾的。


  “說實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犀利,我覺得無非就是把迫擊一式給放大了而已,射程近不說,精度也不大好。射速慢,開跑前還要先挖坑,而且對城牆的傷害也沒有想象中的高……”韋良勝提了一大堆意見。


  張石川聽了點了點頭。這些毛病他也知道,而且在研發階段就已經暴露出來了。


  炸藥包炮彈雖然威力比迫擊一式大很多,可不能像平海二式那樣通過觸發引爆,往往擊中了城牆就被反彈或者掉到城牆腳下了。


  如果炸藥包不貼著城牆爆炸根本就沒什麽破城效果,還不如在城牆上打個眼裝上炸藥的破壞力大呢。


  “乾王請看!”一旁的戰地書記員把一個寫滿字的板子遞給張石川。


  書記員由軍工廠的技術人員擔任,主要負責記錄火炮的各項指標的,彈藥的發射頻率、命中情況以及造成的破壞都記得清清楚楚。


  張石川大概看了看,數據實在不怎麽好看。記錄得最多的就是在地上炸了個多大的坑出來……


  他知道,用開山一式攻城基本上可以放棄了。先得用平海二式幹掉對方城樓上有威脅的火炮,然後還得一通猛轟,憑運氣炸開城牆。


  唯一可取之處就在於威懾力了,那種地動山搖的爆炸,爆炸後方圓二十米內絕對沒有活物的恐怖殺傷力,這玩意,守城比攻城更合適……


  尤其是看到被震死的清軍的屍體後,那種屍體完好但是七竅流血的可怖死法確實讓人膽寒,內髒都被震碎了。


  “乾王殿下,其實我等早就想開城投降了,隻是守備劉通不肯,非要逆天下之大不韙,看不出大勢所趨,將士們也是沒有辦法才……”知州謝本賦戰戰兢兢的說道。


  反正劉通已經被震死了,有什麽鍋都往他身上甩吧!馬上一群人跟著附和。


  “行了,逝者已矣,別給人扣屎盔子了,劉通也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了。尋一副上好的棺槨把他的屍首收斂了吧。


  把戰死的將士也都收斂了,若是有家人認領的讓他們帶回去,若是無人認領的,建一座公塚好生安葬。


  把傷者也集中起來,我會讓醫療隊進行救治的。另外,死傷的百姓用州庫中銀兩撫恤……”


  “乾王聖明……”頓時馬屁聲四起。


  “讓你們剩下的守軍出城交出武器”


  城中的百姓本來還有些害怕,可看到軍紀嚴明對百姓絲毫不犯的大乾國防軍以及貼出來的安民告示之後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一開始從窗戶縫門縫往外張望,終於有人仗著膽子推門出來,正好看到一個臉上有王字傷疤的年輕人朝他揮手微笑。


  “乾王萬歲!”


  拿下鬱林讓張石川比較欣慰的是,鬱林的糧草還算充裕,不但鬱林府庫、常平倉都是滿的,守備府也有不少軍糧。


  而且鬱林城中的鹽商不少,半個廣西、乃至貴州一部分州府的鹽都要經過鬱林中轉。而且整個廣西省在這個時候是沒有出海口的,廉州府屬於廣東,已經被自己給占了,也就是說,隻要卡住了鬱林,那麽廣西、乃至雲貴都將麵臨缺鹽的尷尬……


  張石川翻開了州誌:每年鬱林州額銷正改鹽(引)二千五百九十八道,應征東餉銀一千五百七十七兩八錢零五厘,西稅銀一千六百七十一兩零一分四厘……


  現在大乾占領了鬱林州,那廣西的清兵會不會因為沒鹽吃而瘋狂反撲奪回鬱林?如果三兩個月下去,想必廣西都會缺鹽,人不吃鹽一時半會餓不死,但是肯定會渾身乏力!


  第二天,鬱林州的鹽商們被聚集到了一起。


  “我希望各位能配合一下我們的計劃,三個月內不要把鹽運送出去,希望大家配合,至於這三個月的損失,日後大乾肯定會以其他方式彌補大家。而且我會派人封鎖南流江水道,諸位想必也都知道,現在整個廣東盡在我大乾的掌控之中,各處鹽窩亦然。這三個月內也不會有鹽引走水路進到鬱林了。”


  一眾鹽商一聽這話,誰敢說個不字?雖然都說乾王有古仁人之心,可人家現在畢竟是土皇帝,把你叫過來跟你好說好商量是給你麵子。


  自古哪個造反起家的不是靠著一路燒殺搶掠來積累實力的?現在人家不殺不搶,就讓你三個月不做生意,已經不錯了。


  鹽商,說白了就是官府特批的商人,誰不是官商勾結的?哪個鹽商和滿清官府沒有點關係?誰的屁股幹淨?想收拾你隨便找個借口就是了。


  雖然沒有說如果擅自發賣會有什麽後果,但是誰敢以身試法?況且三個月不賣鹽給廣西其他地區勢必造成鹽價上漲,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多賺上一筆銀子呢……


  部隊在鬱林停留了三日,一是讓隊伍有個修整時間,一是查封了所有鹽商的庫存,清點數量,貼上封條。


  期間又修好了被炸毀的城牆,醫療隊還順帶給全城百姓接種了牛痘疫苗,以及治好了一些青黴素可以醫治的病人。


  暫時留下五百人和幾門火炮駐防鬱林州,大部隊繼續向東北方向開拔。


  經北流縣、容縣、岑溪,繞了一圈先占了藤縣,一路上基本上沒開一槍一炮,所到之處均是城門洞開等著張石川進城接收。而中途各縣的守軍也被抽調一空,顯然清軍是要以梧州城為據點和張石川的國防軍來場硬碰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