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清卒>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升官發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升官發財

  熱河避暑山莊行宮,四知書屋。


  康熙這些天的心情不錯。


  四川總督年羹堯、護軍統領噶爾弼疏報、據副將嶽鍾琪等稱裏塘就撫之後、即遣人至巴塘招撫及領兵行至巴塘所屬立登三木巴地方。


  前差往招撫之人帶領喀木布第巴所遣之人來迎、情願歸順。遂準其投誠。並令喀木布第巴開明戶口數目、俟大兵一至巴塘、即來親遞。


  撫遠大將軍胤禵疏報、公策旺諾爾布等、將出西藏而來之紮穆揚善木巴等、送至西寧。遂詢據紮穆揚善木巴等稱策零敦多卜、三濟等領兵駐紮在藏。


  聞得三濟、於三月間、回策妄阿喇布坦處、去再策零敦多卜、聞大兵分路進巢恐不能支、欲於五月間遁回。


  又有科爾沁和碩端敏公主來請安,科爾沁達爾漢親王和碩額駙羅卜臧滾布來朝。


  除了這接連而來的兩份捷報,還有廣東巡撫楊宗仁疏報,年初瓊州府崖州、萬州、感恩縣等處黎蠻之亂以被招撫,叛亂黎蠻均勻出山歸垌,並願歸入版圖。


  黎民叛亂之事康熙是收到了奏報的,崖州知州董桓祚先率崖營兵征討未果,又有巡雷瓊道卞之綸親率五營兵三千人討伐不利折損百餘人,這折子才到了沒幾天,就招撫了?


  再仔細翻開來看,同知張石川……率五百鄉勇……身先士卒……身受重傷……三次大破暴民……以皇恩感召重黎垌,黎民折服……


  楊宗仁老頭不是那種冒功之人,也不會恣意誇張,難道董桓祚折子上的幾萬暴民,真的就被這個張石川帶著五百鄉勇給招撫了?這種事楊宗仁應該不敢欺君吧?不管怎麽說,招撫了就好。


  合上折子,下麵是一張紙,確切的說,是一份口供!是董桓祚的口供,如何在任職期間欺壓良善逼得黎民造反,以及其他一些徇私舞弊魚肉鄉裏的事情都躍然紙上……


  “把上個月廣東巡撫楊宗仁的折子給朕找出來!”康熙似乎又想起了什麽。


  “嗻。”一旁的小太監答應著去了,不一會兒拿來幾本折子。


  康熙翻到一本,上門寫著:瓊州府一地三州十縣虧空共計二十一萬三千五百七十八兩三錢二分五豪,具已查明並足額填補……


  張石川……這個被自己貶到海南當同知的沒念過書的小子,安置了幾萬流民,現在又把瓊州府搞得不錯,到任不到一年就填補了虧空,還招撫了暴亂,而且暴民還願意歸化……


  如果這小子能再聽點話,別老想著種什麽牛痘,似乎還真是個可用之才。話說那牛痘效果還真的不錯,比人痘風險低,且各個宗室府上種了牛痘之後竟無人感染天花。


  要不要在八旗中先暗中普及?隻恐人多口雜,到時候讓這群蒙古人知道了又是麻煩,再議吧!


  “著內閣擬旨,升瓊州府同知張石川為瓊州知府。崖州知州董桓祚為官不清,逼民造反,有負聖恩,著令革職,即刻押解回京交由督察員嚴查!”


  消息傳到了京師之後,留在京師協理朝政的四阿哥長出一口氣。


  他看了看被扣下來的彈劾張石川的折子,說道:“明日把這份折子也送到熱河行宮去!”


  折子是卞之綸發來的,其內容除了上次彈劾的肆意圈占土地、勾結商人、宣揚異端等等之外又加上了訓練私軍、販賣私鐵、勾結西洋諸國購進火器、出售炸藥給商賈等罪大惡極的罪名。


  既然康熙都要升張石川的官了,說明康熙認可了楊宗仁的奏疏,這會兒再把這封折子遞上去,估計有卞之綸這個八爺黨好看了。


  你自己帶著幾千人讓黎民打得落花流水,人家帶五百鄉勇把暴亂給平了,你反而往人家腦袋上扣屎盆子,監察也不是這麽個監法吧?


  與此同時,遠在萬裏之外的琉球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琉球冊封使徐葆光到達了那霸港。


  看著港口炮台上的大炮和穿著整齊背著火銃的兵甲,以及繁華的港口徐葆光也是嘖嘖稱奇,沒想到這彈丸小國居然也挺有排場!


  他這次來琉球除了要冊封新王、追封前幾任琉球王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康熙皇帝為了進一步弄清琉球的疆域劃分,特命徐葆光帶天文生往琉球測海圖,以及勘察琉球的民生教化。


  尚敬王帶文武大臣親自到港口迎接,把一行人迎到國賓館安置了。


  第二天一早,在王宮前焚香設壇,尚敬朝東跪著,徐葆光拿出聖旨鄭重宣讀。


  詔曰:惟爾遠處海隅,虔修職貢,屬在塚嗣。以朝命未膺,罔敢專擅,恪遵典製,奉表請封。朕念爾世守臣節,忠誠可嘉,特遣正使翰林院編修徐葆光,齎勅封爾爲琉球國。並賜爾及妃文幣等物。爾隻承寵眷,懋紹先猷,輯和臣民,愼固封守,用安宗社於苞桑,永作天家之昇翰。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臣琉球王尚敬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尚敬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抖了,他們尚氏家族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了!現在他終於名正言順的是琉球王了。


  接過冊封聖旨交給內監小心供奉起來,尚敬王又設宴款待冊封使團。


  “王上,下官這次出使琉球除了頒布冊封詔書,還有一事,請王爺行個方便。”


  “聖使大人請講。”


  “下官還在琉球個島上走上一回,繪製輿圖,然後回呈給皇上,我們一行人可能要在琉球多停留一段時間了。”


  “好,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小王自當配合,聖使肯賞光多駐留些時日小王正是求之不得!徐聖使有何要求隻管說就是了。”


  尚敬還挺高興,那會兒他姐夫就讓他畫個輿圖出來,起碼得知道自己的琉球國到底有多大、多少島,都叫什麽,在什麽位置,可惜琉球實在是沒有這方麵的人才,這事兒就一直擱置著呢。


  這回好了,康熙親自派人來畫地圖了。到時候自己抄錄一份就可以了!

  修整了幾日,將負責繪製地圖的天文生打發出去勘察,徐葆光自己也開始在那霸勘察民情了。


  這個地方確實不錯,漢人也多,民風也淳樸,對他這個大清聖使又是尊重得要上了天了。琉球也有太多新鮮的東西吸引著他,發達的海貿,各種作坊、士兵們帶著的奇怪的火銃,還有精致的玻璃製品,居然和大清的玻璃不相上下!

  他走進一家鋪麵,裏麵琳琅滿目的各種玻璃製品擺滿了貨架。


  “這可是琉球王殿下?”徐葆光指著架子上一個玻璃小人雕像問道。


  “正是我們無所不能的王。”一個小夥計用生硬的漢話說道。


  徐葆光點頭笑了笑,玻璃人做得惟妙惟肖,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在讓琉球的巧匠給自己做個出來玩玩兒?


  “這個女子是……?”


  “這是我們的嘉手刈翁主殿下。”


  “這……這個呢?”


  徐葆光突然發現翁主雕塑旁邊還有一個男子的雕塑,而且,這個男子留著金錢鼠尾穿著馬褂,是個清國人!


  “這是我們偉大的額駙……”


  小夥計還沒等說完,出來了一個掌櫃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腦袋上,用琉球土語罵了他幾句,然後才也用半生的漢話說道:“這個是我們仿照著大清國人的樣子捏造的,因為大清是天朝上國,又是我們琉球的宗主國,故而做出這個塑像,好讓更多的琉球人知道天朝上國的人是什麽打扮。”


  “哦,原來如此!”徐葆光點了點頭。


  但是他可不傻,這掌櫃明顯是欲蓋彌彰。額駙?琉球的額駙是個大清國人?或許是個大清國的商人吧,被琉球翁主看中了招贅為額駙也有可能。


  畢竟琉球在經濟上十分依賴大清,這些年琉球賣到大清的霜糖、海產、菠蘿罐頭可不在少數,走在那霸的大街上也偶爾能看到幾個大清人。


  但是接下來,他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麽簡單了。因為那霸南邊很大一片被化成了什麽軍事禁區,閑雜人等無證不許入內,連他這個天使都不行!


  當然,除了那些所謂的禁區,其他地方還是可以隨便溜達的,比如縣學。


  徐葆光本以為琉球這麽崇尚漢文化,縣學裏定然學的是四書五經,可是到了裏麵發現完全不是!

  裏麵講述的是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雖然漢子也教,可是那些拚音是什麽鬼?是琉球自己的文字?物理學?自然學?再一看著書人:張石川!


  張石川?這個名字怎麽這麽耳熟呢?

  徐葆光是康熙五十一年的進士,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授翰林院編修,但是他所做的是修明史,又在五十二年和五十四年兩次擔任會試的同考官,是個天天和書本文章打交道的人,對於張石川那些所作所為隻是略有耳聞,當時也沒往心裏去。


  “徐大人,咱們大清確實有個叫張石川的,前些年乃是戶部郎中,年紀不大,卻一手興辦了唐山鎮,安置了幾萬的流民。而且他在唐山鎮興辦的學堂,好像也教授一些雜學,還曾經有禦史彈劾過他……”


  “哦!”徐葆光眯起了眼睛,又想起了那個在玻璃鋪子看見的雕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