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5 政變當夜
「陛下一直在製造混亂,而人們一直被他蒙在鼓裡。」
「再見,路上小心。」風鈴禮貌地和最後一名上課的貴族孩童道別,而孩子還未來得及回應她,就被僕人匆匆忙忙地帶走了,連頭也沒有時間回一下。帶著一絲惆悵,風鈴目送孩子和僕人離開,又回望了一眼空無一人的教室,心中默念咒語,變成一隻小鳥飛走了。
小鳥飛越城堡庭院,在空中俯瞰城堡外圍,能清楚地看到萊恩•羅耶親王的「叛軍」已經堵死了僅有的幾個出入口,圍而不攻。他們准許一般的大臣、僕人、貴族及上課的孩子出入,但皇室成員則不能外出,尤其是國王本人、王儲和莉莉絲公主。萊恩親王自己沒有軍隊,但支持他發動政變的貴族紛紛捐出自家的護衛、保鏢和僕人,還大量雇傭了城內外的遊俠、獵戶甚至乞丐,竟然湊足了一千來人,裝備說不上精良,戰力談不上高強,只有人多勢眾。
而在城堡外牆內,忠於國王的禁衛軍嚴防死守著每一個大小門洞,並嚴格檢查每一名從外面進來的人,包括外出返回的大臣和僕人。在城堡地下的下水道入口處,也是設置了多道關卡,以防有人偷溜進來。而城外的叛軍當然也不會傻到讓禁衛軍的士兵外出,所以這三百來人的禁衛軍是保衛國王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唯一的力量——保衛首都的軍隊在幾天前被調至南部邊境,下命令的是國王本人。他們已經收到城堡被圍的消息,正在全速返回,但最快也需要兩三天時間。「叛軍」只要在王國軍隊返回前攻陷城堡,殺死國王和王儲,政變就算是成功。考慮到政變主謀也是皇室成員且會繼承皇位,軍隊即使返回首都,也會選擇妥協,當然,由於國王在「黑門之役」期間的不作為,招致相當多的軍人不滿他的統治,就算禁衛軍撐到軍隊抵達首都,最終結果也會存在不少變數。
但為保險起見,叛軍還是在軍隊趕回首都前攻陷城堡拿下國王和王儲最為穩妥。所以對於發動政變的萊恩親王來說,1244年5月5日的夜晚將是決定帝國未來的命運之夜。
莉莉絲公主獨自坐在她的房間里桌上擺著已經涼透的午飯——她沒心情吃下去,她叔叔帶領叛軍對城堡的包圍已經持續五天左右了,幸虧有經驗的禁衛軍統帥麥昆伯爵及時阻止了叛軍破壞食物儲藏庫的陰謀,並實行了應急分配方案,讓補給問題沒有給城堡中的人帶來恐慌。
不過讓莉莉絲煩心的還有一件事:書信泄密事件。包圍剛剛開始時,一些叛軍滲透到城堡內想要執行破壞任務,大多被禁衛軍成功阻止。但城堡中的皇室文書卻趁亂逃了出去,還帶著大量艾伯特國王所寫的書信草稿。很快這些草稿流落到一直被國王打壓的萬源教大教堂的神職人員手中,並被公開張貼在教堂門口的布告欄中。過往的民眾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些書信都是艾伯特國王寫給周邊國家統治者或高層官員的,其中很多內容充斥著慫恿、挑釁、諷刺和脅迫的語言,目的就是給周邊眾多國家製造矛盾,或者引導鄰國來攻擊自己!還有一些國王發布的密令,內容涉及到拆除邊界的某些防禦工事等等……民眾得知后大吃一驚,義憤填膺的人們紛紛聲援親王率領的叛軍,將城堡團團圍住,高呼譴責和抗議的口號,擾得城堡內人心惶惶,士氣大跌。
民眾的聲音早已停止,但莉莉絲公主的內心依然無法平靜,忽然,她聽到身後傳來鳥兒的鳴叫,她迅速回頭——一隻美麗的小鳥正在窗台上歪著頭看她。
「你回來啦,風鈴!」剛才還心煩意亂的莉莉絲掩飾不住自己的歡喜,微笑著對鳥兒說。鳥兒也從窗檯跳到地板上,一轉身變回了風鈴的本來模樣。「怎麼樣,那件事辦成功了嗎?」未等風鈴打招呼,莉莉絲急忙詢問道,之前她交由風鈴去做一件重要的工作。
「很遺憾,公主,」風鈴略帶歉意地說,「布告欄里的書信都已經被親王的人收走了,我沒來得及弄到手。」
「沒關係的,風鈴,」莉莉絲安慰說,「這本來就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嗯……看來我還是沒能幫到父王。」莉莉絲失望地低下頭,但很快又想起什麼:「叔叔為什麼要收走那些書信呢?貼在那裡應該會更讓民眾支持他啊?」
風鈴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我也想不明白,可能他們想要藉此提升自己的政治聲望吧,不過就如同公主所說,貼在那裡更容易讓他們獲得支持。」
「政治真的好煩人!」莉莉絲再一次抱怨起來,「都是這該死的政治,讓叔叔背叛父王……我一輩子都不想和政治打交道,什麼聯姻啊、聯盟啊、復仇啦……我都不想參與!」
「這的確不應該讓您來承擔,」風鈴表示支持,「我會幫助您遠離這些的。」說完,風鈴走近莉莉絲,牽起她的手,輕輕吻了一下。莉莉絲也順勢抱住風鈴,輕輕地在她耳邊說:「風鈴,我害怕……」莉莉絲明白叛軍的目標是誰,她故作堅強的背後是脆弱的心靈,這也是她不喜歡談政治的重要因素。
「不會的,」風鈴輕輕拍了拍莉莉絲的後背,緊緊摟住她,讓她儘可能感受到安全。
在風鈴的安撫下,莉莉絲稍稍緩和了不少,不過還是擔憂地問:「他們今晚就會進攻對吧?」
「是的,再過兩天援軍就會回來,他們必須趕在援軍來到前達成目的。不過公主放心,我會保護好您和陛下的。」
「還有我哥哥!」
「我……我也會儘力的。但我優先保護的還是您!」
莉莉絲又笑了,她聽到了她最想得到的回應——她愛風鈴,而風鈴也愛她。
「如果形勢危急,」風鈴接著說,「我已經自學了傳送魔法,會把您傳送到安全的地方。」
「嗯!」莉莉絲點了點頭,「我記得你說過現在只能傳送到城內的某些地方。」
「是的,我還不夠強,」風鈴謙虛地說,「等我幾年後變得更強時,我會用傳送魔法帶著您去世界各地旅遊的,只要我去過的地方,都能傳送過去。」
「好!一言為定,不要讓我等太久!」莉莉絲用輕鬆的口氣說,自己的恐懼和擔憂也消散了不少。
恰好在此時,莉莉絲的貼身女僕進到屋裡,收走了完全涼透的午飯和刀叉等餐具。「公主,不吃飯可不行啊。」僕人說完就離開了。風鈴稍稍注意到了一些事情,不過她沒說出來,或許這些事情不大不小,她也不太在意。
「一旦戰鬥開始,公主就呆在房間里不要動。」風鈴說,「我就在城堡里協助防禦,時不時也會來看看公主您的。」
「嗯,你也別太擔心,我這裡還是有僕人的,她們也很忠誠。」莉莉絲的話也讓風鈴稍稍放下心來……
風鈴離開后,莉莉絲從書桌抽屜里拿出一個小小的翡翠藥瓶,打開塞子,幾顆晶瑩的藥丸若隱若現。
「……希望這藥丸不是我的歸宿……」
黃昏將至,在城堡走廊里,風鈴遇到了禁衛軍統帥麥昆伯爵和他的幾名手下。
「很高興看到你忠於陛下,」麥昆對風鈴說,「我收到消息,魔法院其他魔法師都投靠了萊恩親王。」
「請不要責怪他們,人本來就是自私的,何況他們都經歷了黑門的戰鬥,對於陛下的指令,他們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風鈴解釋道,魔法院的其他學徒都是她認識的人,她不希望別人誤解他們。
「不管怎麼說,你的戰鬥力是得到我老朋友阿利斯塔肯定的,能與你並肩作戰,我這老骨頭也會煥發活力的!」
「您過謙了,麥昆伯爵,我會盡我所能保護好公主和陛下。」
麥昆伯爵正要行禮告辭,風鈴突然想起什麼趕快說:「伯爵,城堡內的武器是不是都由禁衛軍控制著呢?」
「是的,哪怕是短劍、匕首和獵弓,我們都管制起來了。」
「那廚具呢?廚具中有刀有叉的,萬一……」風鈴趕忙說出自己剛才察覺到的問題。
「這……哎呀!」好像恍然大悟一樣,麥昆伯爵拍了拍腦門,然後轉向身後對一名手下說:「快,恩特可曼,你現在帶人去廚房裡收走全部的刀子、叉子……凡是能當做武器的,全部沒收!」
風鈴聽到了自己熟悉的名字,只見一個健碩的禁衛軍士兵帶著幾個人出列,準備去執行命令。恩特可曼也早已注意到風鈴,在兩人四目相對的時候,恩特可曼稍稍鞠躬、微笑致意,風鈴也點頭回應,並注意到了他縫在臂膀上的白底常青藤紋章。
「太陽要落山了,估計親王的人很快就會進攻城堡,」麥昆伯爵對禁衛軍士兵說,「大家堅守崗位,只要守住那幾個關鍵出入口,他們就攻不進來!」
果不其然,就在這句話說完沒多久,叛軍的進攻便開始了。
「風鈴,你跟我去陛下那裡。」麥昆伯爵對風鈴說。
幾個外城門處冒出了火光,叛軍想要利用火攻打開城門,不過從局面上看,這火倒是讓禁衛軍反利用起來,他們無心滅火,甚至還往裡面添柴加油,就這樣,熊熊大火阻礙了叛軍前進的道路。縱使攻城已開始,但沒有直接接觸的戰鬥——叛軍所使用的兵器有限,攻城器更是無稽之談,只能先點點兒火活躍一下氣氛。而城堡內部的人們根本沒有在意這些無關痛癢的「進攻」,依舊各做各的。
不一會兒,麥昆伯爵和風鈴就來到了艾伯特國王所在的會客室內,選擇這裡讓國王避難是麥昆伯爵的主意,這裡可進可退,不論敵人怎麼進攻,都能夠保證國王安全撤離。此時艾伯特國王正在座位上翻閱一些已經發黃的書信,絲毫沒有大敵當前的緊迫感,這讓到來的眾人十分欽佩。
「陛下,」麥昆伯爵和風鈴一同行禮,「皇儲已經易容成了禁衛軍列兵模樣,我把他安置在北側外門進行防禦,他們絕不會想到皇儲就混在禁衛軍中間,而且還如此接近前線,那裡敵人數量適中,隨時都可以突圍出去。」
風鈴接著說:「陛下,如果敵人攻進來,我會死守公主所在的房間,必要時我會用傳送魔法將公主帶到安全的地方。」
「我已經派人暗中接管了大教堂後面那個廢棄馬廄,如果我們需要突圍出去,那裡將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匯合點,沒人會認為陛下會在您所厭惡的萬源教教堂附近。」麥昆伯爵接著風鈴的話說,「風鈴去過那個馬廄吧,如果公主需要傳送撤離,務必傳送到那裡與我們匯合。」風鈴點了點頭。
「所以,陛下……」麥昆伯爵要接著說下去,但被艾伯特國王用手勢打斷了。
「風鈴留下,其他人先出去等候。」艾伯特國王放下手裡的書信,沉穩地說,語氣中沒有絲毫的慌張,和平時一樣充滿威嚴。
麥昆伯爵沒有絲毫猶豫,行禮后帶著其他人離開了會客室,只留下國王和風鈴在房間內。
「陛下……?」風鈴疑惑地望著國王輕聲說。
「風鈴,我想和你談談你和我女兒莉莉絲的事情。」
聽到莉莉絲的名字,風鈴不覺倒吸一口冷氣。
……
「可惜——那是我和陛下的最後一次談話……」
25.5 《「巴特勒城堡政變」中的謎團》
……
發生於1244年的「巴特勒城堡政變」最終改變了斯普萊特王國的命運,裂陽帝國的興起也是從那時開始,那個小小的王國最終發展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龐大帝國。
……
雖然關於政變的故事流傳甚廣,至今很多普通民眾都知道歷史上發生過政變,但具體的起因、經過、結果都充滿謎團或含混不清。斯普萊特官方的歷史檔案中自然也沒有任何關於政變的詳細記錄,只是一句「1244年5月,萊恩•羅耶親王取代其兄長艾伯特•羅耶,成為新的國王」。而民間也沒有留下相應的記錄,這在斯普萊特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
我有幸在巴特勒城萬源教大教堂中閱覽過一張被藏於屋頂瓦片下的羊皮卷,上面竟然記載著關於「巴特勒城堡政變」的信息,推測是當時教堂中的神職人員記錄的,而藏在屋頂瓦片下面,推測應該是為了躲避官方的搜查,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何沒有關於政變的民間記錄。
……
不幸的是羊皮卷上的文字大多已無法辨認,而我也只能根據文字輪廓和部分文字痕迹的長度推測其內容,大體如下:「萊恩親王率眾一千人攻擊城堡,艾伯特國王組織禁衛軍三百餘人迎戰……戰鬥第一天國王、王儲遇刺身亡,萊恩親王進入城堡並加冕為國王……幾天內,各處邊境的王國軍皆效忠萊恩國王。」從這份殘存的記錄上看,政變進行得十分順利,並且斯普萊特王國的軍隊沒有直接參与到政變當中,考慮到這是羅耶皇室的內鬥,王國軍事後繼續效忠羅耶皇室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這個記錄中卻也透露出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問題一:艾伯特國王和王儲是被誰殺死的?
我曾有幸目睹巴特勒城堡,其防禦之堅固在今天也堪稱完美,三百餘人憑藉城堡防禦守住一千人的進攻是綽綽有餘的事情。
而記錄中寫到「戰鬥第一天國王、王儲遇刺身亡」,從用詞上看,國王和王儲是被刺客刺殺的,那麼刺客是誰?是萊恩的手下,還是艾伯特身邊的人(如禁衛軍、僕人、親人)?有傳言說是一個姓恩特可曼的禁衛軍士兵背叛了國王,但沒有得到任何證實。恩特可曼家族至今仍在,也飽受類似傳言的困擾,頗受連累,據傳說當今斯普萊特皇帝的皇冠上也刻著詛咒恩特可曼家族的話語,不過也沒有被證實。
據我推測刺客是國王身邊的人,很可能是禁衛軍中的某個士兵,因為艾伯特國王執政後期的一些指令,嚴重傷害了民眾的榮譽和軍人的尊嚴,極有可能被自己身邊的人背叛。
……
問題二:艾伯特國王為何不在首都駐紮軍隊?
艾伯特國王無疑是斯普萊特歷史上最有爭議的統治者,在內政方面,他實行的政策極大地改善了國內人民的生活,從後來的統治者繼續沿用他的政策這一點來看,就能看出他的執政能力。但在外交上,他擾亂周邊各國的關係,消極抵抗外來入侵,一些民間記錄顯示他在「黑門之役」期間從未指派過援軍增援黑門的防禦,防禦戰打贏后,又責令拆除城牆……這些都是他飽受詬病的一面。
從上面的記錄中得知,防守巴特勒城堡的是三百餘人的禁衛軍,沒有王國軍隊,且從「各處邊境的王國軍皆效忠萊恩國王」這句中也能看出首都巴特勒城很可能沒有駐紮軍隊。作為王國的統治者,這種安排是十分不符合邏輯的,也是不明智的。
……
難道他這樣做是為了故意讓政變成功嗎?
……
艾伯特國王執政時期只做了兩件事:搞好內政和製造混亂,而後者害得他失去了性命和本來屬於他的帝國。
……
——摘自《裂陽興衰》,作者 可蘭•杜特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