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龍駕起
釋厄錄第六十四章龍駕起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
天材地寶,惟有德者居之。
絕世秘籍,惟有德者居之。
《觀音心經》很珍貴,現在有三十二張在我這裡,一張總綱,三十一章觀音相,只要再集齊最後一張,姐姐就可以沒有顧慮的修鍊了。
看來我果然是有德者。
鐵凌霜是這樣想的。
《黑觀音》看來更加珍貴,現在一整本書,三十二相都在自己腦海中,只要內息修復,再好好琢磨一下,就可以開始練了。
看來我果然是有德者。
鐵凌霜更加確信的點頭認同著自己。
《難陀焚經》真不珍貴不知道,但是很適合自己,身體百脈修復,可以重新修鍊內息,現在自己集齊了兩張,再收集最後一張,就可以開始修鍊了。
看來我果然是有的者。
鐵凌霜更加洋洋得意。
她好像忘了,這些東西都是坑蒙拐騙偷搶奪拿過來的,和德行的關係好像不是太大,甚至說,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過鐵凌霜此時絲毫不知道羞愧,轉出冰糖衚衕,來到大街上,四周打量了下,沒有看到任何可疑的人出現在附近,鐵凌霜就要轉向左側,因為金陵驛館在左,而那群天竺人,就在金陵驛館中。
沒走兩步,前面大街上忽然人潮洶湧,呼朋喚友,大聲呼喝,都向右側涌去,臉上滿是激動,鐵凌霜眉頭微蹙,逆著人流走了幾步,他們喊的什麼也聽了個清清楚楚。
原來,朱棣那叛逆之徒,要出宮去聚寶山大報恩寺,難怪這些人這麼激動,原來是要去看看皇帝長的什麼樣子。
金陵人雖在金陵,但皇帝大多在皇宮,光明正大的出行這樣的次數不多,得以面見天顏的機會更是少的可憐。
在加上最近金陵氣氛緊張,聽說漢王失蹤,皇太子重傷,正是人心惶惶擔驚受怕的時候,正需要大喜事安心。
得見天顏,這不正是大喜事嗎?
於是都拖家帶口的向皇宮方向奔去。
鐵凌霜臉色青黑,嘴角上好像掛著兩隻鐵鎚,都快拉到了地上,厭煩的瞥了眼這痴傻的芸芸眾生,心中腹誹,
「一群笨蛋,只會追捧身居高位者,活該一輩子跪別人。」
也不走在路邊了,鐵凌霜擠到大路中間,專門逆行,一路撞開無數歡笑,不過走著走著,她忽然想起來,最初自己和那些天竺猴子的交易,就是十一月十一日去聚寶山上殺黃胖子。
黃胖子已經被自己抓走塞給了天衛白虎,漢王也被戚辰那廝給到了她,朱棣那廝去聚寶山,在情理之中,那天竺的怯達羅,會不會去刺殺朱棣?
想到此處,鐵凌霜伸手搭在刀柄上,凝眉思索。
金陵驛館那邊有天衛玄武張大山在,此人修為雖高,但是認死理的人,三大統領說什麼,他就會做什麼,既然他的任務是監視金陵驛館,那就不允許別人出手,自己就算去,也要先過他那一關。
當然,金陵驛館里的怯達羅要是走到外面,也要先過他那一關。
看來今日要去搶怯達羅,還是要先想想,怎麼對付張大山了。
調虎離山?
不行,他雖然長的憨厚,但腦子還不算太傻,不會上當受騙,徒耗精力而已。
瞞天過海?
也不行,一起吃過幾次飯,他熟悉自己的氣息,而且他的武當真武心法最擅長感知,瞞不住的。
三十六計掠過心頭,沒有找到什麼辦法,最後鐵凌霜咬著牙暗暗的想,
難道只能橫衝直撞了?
不對。
鐵凌霜忽然停下腳步,立在道路上,當起了柱子。
「十一月十一日。不僅僅有怯達羅,還有財神賀蘭山,原本他們都要殺黃胖子,現在黃胖子不在,有隱衛的三個統領在,他們就像是螞蟻,不想死就只能安靜的趴著,要麼灰溜溜的逃走。」
安靜趴著,就是等死。
灰溜溜的逃走,那就正合鍾離九那廝的主意,肯定會有人追蹤著,順著這條線找到仙山的線索,然後捉妖殺魔,推山弒仙。
所以,他們很可能不會逃,也不會安靜的等死,如果我是他們,肯定會趁著金陵內城空虛,大鬧一場。
畢竟,皇帝出行,鄭和或者姚廣孝那廝中的一個,肯定會跟著,或許兩個都會跟著,畢竟皇帝怕死。
鍾離九那廝傷勢應該還未痊癒,應該留下來守家。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或者兩個到了君臨佛陀境界的人,來牽制住隱衛的三個統領,那金陵今天真的會亂掉。
畢竟,怯達羅,財神賀蘭山,有鳳來儀閣里有個方孝孺的兒子方一航,還有個念去去。
隱衛這邊一個張大山,一個胭脂白虎,還有張鐵那廝,算起來只有三人,如果分散開來聲東擊西,調虎離山,就會讓一個或者兩個人從漁網中露出,可以在金陵放肆的屠殺。
金陵亂不亂,鐵凌霜倒不是太關心,可如果是天竺的怯達羅或者財神賀蘭山跑了出來,自己對他們坑蒙拐騙,那換成自己,肯定要去冰糖衚衕,小婭手無縛雞之力,對面戚辰也不在家,戚大娘和劉一水也是一樣,平常人。
不行,要回去。
鐵凌霜轉身,就往冰糖衚衕走去。
走了兩步,又聽了下來。
困守,自己一個人,只能擋住一個,要是打起來,說不定會砸掉冰糖衚衕,而且還不能保證能護住小婭他們。
據守,永遠不如進攻。
不能回去。
有鳳來儀那邊有眉毛,而且昨天聽說張鐵和白虎那廝都會去,不用擔心。
怯達羅那廝在金陵驛館,有張大山看著,暫時不用擔心。
如此說來,自己要找到財神賀蘭山,如果先把他殺掉,排除一個敵人,三對三,那就很難亂起來了。
財神賀蘭山,要麼在有風來儀,要麼就在漢王府。
如果他在有鳳來儀,三個對三個,八成會和姐姐交手,自己現在過去,也沒什麼意思,如果他在漢王府中,那姐姐可以放心的彈琴。
就去漢王府!
找到財神,砍了他的頭,最起碼重傷他,讓他沒機會逃走,然後再直奔金陵驛館,不論如何,要從怯達羅身上把《難陀焚經》和《觀音心經》搶全了。
漢王府,就緊臨這皇城。
鐵凌霜回過神來,不情願的跟著擁擠人群,向皇宮方向走去。 ……
皇帝正式的出行,要嚴格按照規矩。
祭天,祭地,祭社稷,祭祖宗,泰山封禪,都有不同的規格儀仗。
此次出行,是去聚寶山上的大報恩寺,感念父親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母親高皇后,屬於祭拜祖宗。
禮部尚書陳知禮兩天前就已經準備好了儀仗,所以領了諭令后,按照祭祖之禮節,點齊了人手,提前到了洪武門口,迎著越來越高的太陽,等著皇帝駕臨。
要說禮部尚書這個職位,細細算來,自己也當了十年,可是陳知禮回頭看了眼身後的一排排的人頭,五顏六色,數都數不清,還是不禁有些頭疼。
早知道就少看些書了,在翰林院當個編纂,既清閑又不缺銀子,還能時常去喝個花酒,多愜意的日子,為什麼自己偏偏努力讀書,努力混官場,最後當到了六部之中禮部的首官,禮部尚書。
禮字,關乎帝王顏面,更何況當今永樂皇帝為了持正已身,對禮節更是關注,陳知禮絲毫不敢出錯。
帝王出行,最前面是六輛馬車,每輛都是四匹純色白馬拉車,車上坐著德高望重的官員,這些馬車,只是用來開道的。
沒錯,就是清理街道,驅散街上的無關人員,德高望重就是這個用處,招人恨的。
六車之後,是六對身著猛獸鎧甲的騎兵,他們是扛龍旗的,赤橙黃綠青黑,六色龍旗,每色一對,分別由這些兵士扛著,彰顯皇家威嚴。
這些人之後,斧鉞兵六對,槍戟兵六對,橫刀兵六對,弓箭兵六對,再之後,才能輪到朝臣。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車架了。
帝王龍輦,需要三十二人抬著。
重是肯定的,能鑲著金子的地方絕對不用銀子,四四方方的一間小房子,裡面既可以讀書寫字,也可以睡覺,關鍵還能出恭,全是金銀堆砌而成,那肯定是很重的。
但再重的轎子,也只需要十幾人就能輕易的抬起來,但規格就是規格,只要不是皇帝,轎子最多只能八個人抬,只要多出一人,不管是一品大員,還是王宮貴族,就算僭越,而且這種僭越等同謀反,可以直接砍頭的。
這三十二人都是太監,而且是身懷武功的太監,和外江湖高手比起來,也不遑多讓,他們既是抬轎人,也是貼身護衛。
如遇緊記情況,內圈的十六人依然抬轎子,外圈的十六人,可以最是出手,護衛皇帝安全。
所以,外江湖中人,想刺殺皇帝,那基本上是白日做夢。
如果能衝到皇帝面前,那基本上可以大笑於九幽黃泉之下了。
龍輦之後,就是吹拉彈唱了,敲鑼的,打鼓的,吹嗩吶的,拉胡琴的,總共三百人,一路吹個不停,亂了節奏,嚴重了也是會丟掉性命。
再之後,就是一隊禁軍護衛,這一隊要兩千人,都是常年沙場的步卒中挑選出來,既忠心耿耿又殺人如麻,而且精通戰陣,即使再荒郊野外遇到大軍衝擊,也能抗住一日,讓皇帝安全脫險。
想到這,陳知禮嘆了口氣,要是再來幾次這樣規模的出行,自己的腰都會累斷的,抬頭望了望太陽,心中掐算著,已經辰時末了,再遲會耽誤吉時的,不由得焦急起來。
「皇上駕到!」
小太監尖利的喊聲響起,在外面等待的群臣和儀仗隊忙跪伏在地,陳知禮忙低伏在地,頭對著洪武大門,恭敬地喊道,
「參見吾皇,龍輦已備,皇上請移龍駕。」
永樂皇帝已經換下朝服,一身玄黑的袞龍冕服,五爪金龍環繞,頭上帶黑玉朝天冕冠,腰間泰阿天子劍,眼睛微睜,龍行虎步,威風赫赫,不愧是九五之尊。
他身後左側跟著黑衣老僧,正是姚廣孝,右側鄭和一身大紅官袍,捧著一道祭天聖旨。
「眾卿平身。」
「謝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起身拜謝后,朱棣揮揮手,帶著姚廣孝和鄭和走到龍輦前,朱棣對兩人點點頭,鄭和扶著朱棣登上龍輦,然後走到龍輦另一側,對隊伍后的陳知禮輕輕擺手。
陳知禮暗暗吸了一口氣,拼盡全力,盡量讓聲音平靜又滿漢歡喜,揚聲喊道,
「開,洪武門!」
咔咔咔
鮮紅如血的洪武大門緩緩打開,門外陽光如火,人潮洶湧。
「龍駕起!」
三十二人直起來腰身,面不改色的扛起龍輦。
「帝皇出行!鼓樂起!」
堂皇正大的鼓樂聲起,隊伍依次走出洪武大門,向著正陽門方向,慢慢走去。 ……
而此刻。
莫愁湖邊。
一個鬍子花白,頭戴狗皮帽子的老頭,推著破爛卻乾淨小車,車上飄著陣陣甜香,沿著城牆外的大道,緩緩前行。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