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釋厄錄> 第三章 獨尊儒術

第三章 獨尊儒術

  天道尚左。

  左為天為文,右為地為武,經天緯地道德博聞曰文,威彊敵德克定禍亂曰武。

  自古而來的皇帝,能被後人尊上文皇帝的謚號,躺在陵墓里也能笑醒,也算不虛帝王一生。

  朱棣登上皇帝大位后,想到自己守土拓疆,沙場縱橫幾十年,龍馭歸天后封個武皇帝綽綽有餘,不禁武皇帝之上的文皇帝有了想法。

  這一想就開始頭疼了。

  當初不顧老和尚的阻攔,殺了方孝孺,又誅其九族,這方孝孺是儒家種子,文臣清流的領袖人物,門生故吏眾多,都梗著脖子不願在永樂朝出仕,著實氣壞了永樂皇帝。

  又是威逼,又是利誘,都是冷冷白眼,豈有此理,好言好語你們不聽,既然如此,那就看看是你們書生的脖子硬,還是朕手中的刀快,又是一排排人頭落地。

  上至高王母,下至玄孫,為九族,加上一眾門生故交,為十,誅十族。千餘顆人頭落地,流放者萬餘,亘古未有,斷絕千古文脈,後患無窮。

  這細細想來,別說文皇帝了,看來武皇帝也是妄想,要是一個不慎,說不定還會被冠上惡謚,怙威肆行曰丑,殺戮無辜曰厲,逆天虐民曰扛。

  眼前飄過一個個罪惡至極的謚號,饒是朱棣久經沙場,也是忍不住雙手發抖,轉身向閉目養神的老和尚求教。

  「修書。」

  老和尚扔下兩個字,又繼續閉目參禪了。

  被冷漠對待的永樂皇帝絲毫沒有發怒,心思頓開,喜上眉梢。

  「不錯,修書。」

  朝代會有更迭,文章卻是千古事,守著天地道德規矩的文人有,可只想著在青史上掛個名的文人也遍地都是,這些人論才學不輸他人,能逃過誅十族,想來機變也是無雙。

  朱棣仰天大笑,朕既然已經得罪一批文人,也能以修書聚攏起另外一批,朕要修一本震絕古今的曠世奇書,憑著這本書,再聚養文脈。

  詔令收集天下藏書,老和尚你任監修,解縉主持編纂,餘下編輯、校訂、錄寫、繪畫、圈點凡兩千八百餘人,歷時四年,終成《永樂大典》。

  匯聚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萬古珍籍盡在《永樂大典》,彰顯大明國威,造福華夏萬代。

  《永樂大典》一成,高高存放於文淵閣中,朱棣再也不擔心惡謚了,一門心思都放在開土拓疆上面。

  天朗氣清,新月纖細如眉,照臨大江,冷光粼粼,銳利如刀。

  赤壁岸頭,江中點點漁火已熄,盤坐在船頭的鐵凌霜從腦中團團亂麻中清醒過來,回望著那條小路盡頭。

  鐵凌霜知曉,鍾離九這廝雖任隱衛左統領,本就是個粗魯武人,偏偏要附庸風雅。閑暇時,卻總是差遣他的狗腿子張鐵時不時的從皇宮中抱著一本本書回到書房,正是《永樂大典》中藏錄的書籍。

  一邊喝酒,一邊看書,酒酣處提筆行書,下筆處劍氣凜冽,寫出的詩文經常不講平仄,亂七八糟,浪費紙張。

  和小婭在一起整理隱衛消息的鐵凌霜自然不會放過機會多方諷刺,鍾離九多半也是哈哈一笑,之後的修行,鐵凌霜自然覺得肩上扛起的石頭重了很多,更是心中怒罵。

  今晚在小酒館中只是聽了這說書人幾句篡改史書的瞎編亂造,就追著別人要書看,真是斯文掃地。

  正自腹誹,巷子盡頭鍾離九緩步走出,左手中拎著一個小包,右手搭在劍柄上,一邊走,一邊低頭思索,不時輕輕點頭。

  一路來到岸邊,見鐵凌霜冷臉盯著自己,鍾離九抬手打了個招呼,自然換來一個後腦勺,腳尖輕點,掠至船上,走到船舷邊的矮桌子旁坐了下來,打開小包,竟是一副文房四寶。

  船艙口輕微聲響,張鐵走上前來,鍾離九吩咐到,

  「不用守著,你去下面,《地藏經》修鍊風險很大,你去看著,讓胭脂別打擾他。」

  張鐵點點頭,回到船艙里,給閉目盤坐周身黑氣蔓延的戚辰做起護衛來了。

  「不入正史的末流,你倒當成珍寶,厚著臉皮也要看。」

  船上一片昏暗,鍾離九也不用燭光,就著清冷月光,研開了墨,提筆就要去寫,等待了許久的冷清諷刺聲傳來。

  手腕稍稍一頓,伸手撫了撫風中揚起一角的白紙,看著那雙鳳眼中的兩點如霜寒星,鍾離九點點頭,

  「他要是不同意,我還準備偷偷跟著他,也做一次梁上君子。」

  書香門第,父親鐵鉉在濟南府的才子中也是翹楚人物,作為女兒的鐵凌霜雖然幼年頑劣,但書確實讀了不少,武功比不過,道理不能輸,鐵凌霜面色鄙夷,站起身來,負起雙手,頗有乃父風格,

  「赤壁之戰,周瑜勝曹操,阻其帝王大業,按照那老頭的說法,這本該是周瑜的功勞,反倒全部被剛出茅廬的諸葛亮頭上。寫書之人移花接木,篡改史書,你要做梁上君子,和他也算是物以類聚。」

  書寫極快,呼吸間,已經寫滿了半張紙,纖細筆尖勾划,一個個簪花小字,蚊子般大小,排列的整整齊齊,鍾離九稍作停頓,筆尖舔墨,輕聲說到,

  「正史是正史,就好比規矩,自有他的風骨,野史是野史,跳出藩籬,也別有一番天地。」

  說罷轉頭看向鐵凌霜,鐵凌霜輕蔑一笑,

  「史官敘史,不摻感情,不加推論,就是謹防已身見解稍有偏駁後世傳之轍謬以千里。這些鄉間傳書,多是以虛浮文采吸引讀者,更肆意揣測,不乏浪蕩之語,故稱之為野史,不入流。」

  果然不愧昔年牙尖嘴利之名,想來兩人不是第一次辯駁,鍾離九借著興緻下筆不停,不多時,就寫完一張,輕輕吹乾墨跡,將它放在一旁,看著船頭仰頭望月藐視天下的鐵凌霜,啞然失笑,手中書寫不停,

  「先秦時,百家爭鳴,儒家,縱橫家,道家,兵家法家等等,各有書作,見解不同,而分流派。此書立意深遠,風骨文采俱佳,只是稍改細枝末節,闡述獨到見解,你就以不入流評價,在我看來,此類書籍後世當漸漸分以流派,你如今評價為不入流,不僅偏駁,更是狹隘。」

  我小心眼?握著長刀,鐵凌霜狠狠上前一步,舟船搖晃,聲音揚起,

  「流派是見解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你說是嶺,我說是峰,算不得曲解,可那老夫子所言的赤壁之戰,當屬篡改,不僅不入流,還應當禁之,若以此為偏駁,你腦子才有問題。」

  鍾離九輕輕一笑,也不抬頭,伸手指了指船下大江,

  「百川匯流而成江,江河匯入大海,大海寬廣,不知盡頭。這條長江清澈見底,隔壁有條黃龍,渾濁不堪,大海可有分辨哪條清澈,哪條渾濁?」

  隔壁的黃龍,自然黃河,鐵凌霜一時間低頭思索起來,鍾離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接著說到,

  「不管經史子集,還是你口中不入流的書籍,我們都以文宗概括之,文宗似海,海納百川,若只許一家之言,余者皆以偏私論之,這不正是狹隘嗎?」

  鐵凌霜本自冷著臉,聽到此處,立時反擊,

  「按照你的說法,那何來抑黜百家,獨尊儒術。」

  仰頭一笑,鍾離九看著鐵凌霜,

  「百家爭鳴,皆因先秦時中原大地數國並起,一牆之隔,則有多種言論,待天下歸於秦,萬物一統,書同文,車同軌,釐定尺度,鑄造銅錢,剩下的就是一統思想了,可惜始皇帝殘暴,焚百家之言,坑殺儒生方士。」

  鍾離九輕敲桌面,淡淡的說到,

  「統一思想,不是把那些有衝突的思想都焚燒殺掉,是要找到一種能包容天下人的思想,帝王,將相,街邊小販,乞討之人,都能夠兼容認可,這才有了後世以儒為尊。」

  「法家嚴苛過甚,兵家適用於亂,道家無為生懶,至於和儒家爭奪天下的墨家,就是因為容不下,最終慘敗。」

  「儒家倡導仁政,仁者,二人也,要能容納下其他人的思想,所以,它才能會被推崇千餘年。」

  被自己的話堵住了嘴,鐵凌霜心下煩亂,冷哼一聲,走到船頭盤坐下來,靜靜調息,想來偃旗息鼓了,鍾離九也專心寫作,不再打擾。

  生於天地,真龍之身,鍾離九自有過目不忘之能,這羅貫中著述極多,寫隋唐,寫大宋,也寫三國,真正稱得上是著作等身的人物,可惜現在只在江浙一代稍有名聲,不知後人會如何評價。

  小茅屋中就著老酒飛速翻閱一遍,眾多書文已記在心中,可惜紙張太少,手中所寫的是《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書行文卓絕,想來是此人大成之作,其他書文只能等到了雲南,閑暇時刻再作謄錄了。

  夜冷則長,已入八月,待得天上彎月變作渾圓玉盤,就是八月十五,當是中秋團圓之時。

  小船上,一人閉目養神,一人行書不止,直到月上中天,鍾離九放下手中細筆,看著桌上厚厚一疊紙張,滿意一笑。

  抽出一張白紙,毛筆舔足了墨,一筆一劃,平和工正,圓潤通透,兩個隸書大字「三國」,放下手中毛筆,志得意滿,嘖嘖讚歎。

  伸手揮動,江岸邊一根麻草飛掠到手中,指尖輕剖,條條纖細麻線剝離,緊接著熱氣涌動中,微微捻起麻線,不多時,一條堅韌麻繩已經做好。

  縫衣納鞋一般,頗為嫻熟的用麻繩輕輕串起紙張側邊,待得一條麻繩用完,恰好將這本《三國》做好,鍾離九拍了拍手中新做好的書籍,不禁嘆息道,

  「若是有一天沒了天上仙人,在這茶館酒肆做個說書人,也是極好的。」

  話還未說完,就看見鐵凌霜身子不動,轉過頭來,標準的鷹視狼顧之相,倒不是陰狠狼眼,只是一雙細長鳳目,冷冷的盯著自己。

  得意之下失了言語,鍾離九哈哈一笑,

  「不好意思,忘了還要在鐵大姑娘刀下逃過一命再說。」

  「你可以逃,也可以說書,最後的一刀,終歸躲不掉。」

  兩人當前的境界差別如雲泥,自然也不用躲,鍾離九站起身來,拍了拍手中三國,

  「一刀就一刀,到時候煩請用快刀,省的我疼地罵出來。」

  鐵凌霜恨恨的轉過頭,摩挲著腰間長刀,見不到金翅真解的孽龍,拔不出長刀,想來自己要是再進一步,就能拔出手中長刀,到時候就算是萬象境,也能夠一搏。

  若是再進一步,就能和身後這廝一教高下了,屆時不僅家恨,自己身上臉上的疤痕,還有被廢掉的內息,豈能是區區一刀?當是千刀萬剮!

  也是剛剛沉思良久,大概琢磨出來今天是落入了圈套,從說第一句話,就已經入坑,這時又被勾起怒火,鐵凌霜挑了挑眉毛,回頭冷冷的問道,

  「所以,你今天借著這本破書,要和我說的就是獨尊儒術?」

  正就著江水清洗硯台毛筆,聽到身後詢問,鍾離九輕輕一笑,將筆硯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桌子上,盤坐下來,點了點頭,詢問到,

  「你今天從江水中出來后,用了多久平復了血氣浮動?」

  轉到了修鍊上,鐵凌霜低眉沉思,腰間綁著雙錘,腳上綁著兩條十丈長的鐵索,鐵索盡頭垂著兩隻鐵牛,每一隻都有千斤重。

  今日自紅日初升到日沉西山,自己整整在水裡遊盪六個時辰,上來吃飯到如今,調息了約三個時辰,才漸漸平復,這樣一想,臉色不禁陰沉起來。

  「身負重物,行於大水,片刻休息不得,稍微放鬆,就會被鐵牛扯入水底,這樣的修鍊,就是讓你不斷地碰觸身體地極限,若是尋常人浩然境,就算有內息,也扛不住,第一天的時候,大概已經淹死了。」

  「你能堅持五天,出乎我的意料,但是還不夠,你的力量需要達到,即使推著小船,帶著雙錘,雙腳輕輕一擺,也能帶起鎖鏈盡頭的鐵牛浮動至水面,到了這一步就力量的修行可以停止了,這也是現在你身體的極限。」

  鍾離九嘆了口氣,淡淡的說到,

  「到了這一步,真正的問題來了,你修行半日,剩下的半日卻平復不了氣血,整個人始終在一種亢奮的狀態,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到那時調息已經安撫不了氣血,即使以你的恢復速度,也擋不住身體傷損枯竭。這就是極限盡頭的考驗。」

  既然是考驗而非死地,那必然有破解之道,沒有被危言聳聽唬住,鐵凌霜撇了撇嘴,長刀伸出,敲了敲甲板,

  「這和獨尊儒術,有什麼關係?」

  見鍾離九輕輕咳了兩聲,正是一副準備長篇大論的樣子,鐵凌霜不禁揚起眉頭,

  「別廢話,直接說重點。」

  「哈哈哈。」

  鍾離九放下手中三國,輕輕敲了敲桌面,鄭重地說到,

  「國家之大,書有百家,道理千萬,儒家包容統一,駕馭萬道,而成文宗之首。咱們修行者,當屬武宗,武宗的上層,也需要一種境界感悟,去主宰雜亂心靈,去駕馭狂暴力量。」

  「從古至今,任何一脈傳承下來的功法,到了頂尖,都是性命雙修,心即是性。」

  「道門浩然境,需開心眼,而至萬象。佛門修相,羅漢重韻,菩薩修心,佛陀見神。咱們這一脈的真解,牛虎之後,就會遇到的第一個關口,叫做力毀,也需要以心破之,而後馭之。」

  「你滿腹仇恨,不僅無用,反而會拉扯的你心思煩亂,偏離道統。」

  鐵凌霜長身而起,背對著那輪彎月,緊緊握著長刀,臉色陰沉,眯起雙眼,盯著鍾離九,一字一句的說到,

  「你要我放下仇恨?」

  鍾離九嗤笑一聲,斜斜瞥了眼氣血漸沸的鐵凌霜,冷聲道,

  「若有人傷我至親,我必刀劍相報。」

  哼,鐵凌霜轉過身去,走到船頭,調息一會,壓下胸中氣血,想到身後這人生於天地,哪有什麼至親,就要張嘴諷刺,不想身後聲音傳來,

  「我雖生於天地,落入人世間,也有四十年。」

  佛門他心通?這廝什麼時候學會了老禿驢的功夫?難怪不管是打架還是辯論,從來沒有贏過,鐵凌霜冷哼一聲,淡淡的問道,

  「那你是什麼意思?」

  兩人興緻都不高,鍾離九站起身來,拎著那本《三國》走進船艙,嘴唇微動,聚氣成線,低沉聲音傳來,

  「仇恨可以是動力,但絕不能主宰心靈。這一點你自己去領悟。」

  「力的盡頭,需要更為強大的心靈制約,過不去力毀這一關,見不到真龍。屆時即使你僥倖能存活,我也懶得動手,自己去陰獄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