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釋厄錄> 第五十六章 南宋末宗

第五十六章 南宋末宗

  寒氣飄散,石舟堪堪落地,舟面已經冰封起來的小湖裡,那道紅芒好似被放開了禁制,劇烈掙扎,冰面清脆爆響,一道道裂縫又顯現出來。

  隨著裂縫不斷擴大,原本沿著湖面一直攀岩到鐵索上的被封起來的一道道鐵籠子里的妖魔也癲狂嘶吼起來,一時間,蓬萊搖晃,冰屑四散。

  朱雀絲毫不敢分神,渾身真氣波動如浪,身側那道琉璃不動尊身上藍色氣息更甚,道道幽藍寒氣隨著手掌鑽入冰下。

  真君閣下,蓬萊仙宗第一百三十七代宗主,蓬萊仙宗最後一代宗主,彭星萊,低頭盤坐,悄無聲息。

  烏里巴齊看著已經死去的彭星萊,低頭不語。

  草原兒郎恣意馳騁,本不在乎生死,但女兒一出生,烏里巴齊忽然收起一身雄心壯志,就想著活到白髮蒼蒼,看著懷中的小女娃成家立業,快樂一生。

  可女兒孱弱無比,族中巫醫直言活不過三載,妻子悲痛欲絕,烏里巴齊只能抱著小女兒求遍天下名醫,皆束手無措。

  就是這個老人,親自找到自己,出手救治自己女兒性命,代價就是自己給蓬萊仙宗做一世刀奴。

  雖然知道來著非善,但烏里巴齊絲毫沒有猶豫,一諾既許,也不再分善惡,再說,草原也不講善惡,只有勝負生死,這次看來自己這邊是輸了。

  「烏里巴齊,你入蓬萊仙宗十年,如今蓬萊仙宗傳承已斷,你就在我隱衛陰獄十年,再回草原吧。」

  烏里巴齊濃眉揚起,看著提劍走來的鐘離九,

  「早就聽宗主說鍾離先生是一代真龍,可即使如此,也沒有資格在內江湖,在這隱世之下,立規矩吧?」

  胭脂彎刀揚起,一雙虎眼冒火,冷冷的說到,

  「那就按照你們草原的規矩,敗者死。」

  「哈哈哈」

  雄渾笑聲傳來,烏里巴齊抬頭看去,只見一道人影,濃厚長須及胸,身穿青灰常服,背著手,好似把這裡當成了菜園子,緩緩踱步,左顧右盼。

  姚廣孝站在真菌閣下,對微微永樂皇帝躬身行禮,然後轉身推開真君閣白玉石門,自顧自地走了進去。

  一路逛花園似的走到真君閣下,朱棣看著鐵塔似的烏里巴齊,撫須讚歎,

  「很不錯,有你先祖鐵木真的風采,不過,在大明土地,在這金陵城,你不守大明律法?」

  鐵木真的後代,見到當朝永樂皇帝,收起一身江湖氣,黃金家族的血液里尊貴讓他挺直腰身,收起長刀,朝著永樂皇帝拱手施禮,聲音尊敬,但絕不低下,

  「孛兒只斤·烏里巴齊,見過大明皇帝。」

  永樂皇帝微微點頭,指了指彭星萊,淡淡說到,

  「江湖有江湖的規矩,朝廷也有朝廷的律法,他要飛上天去,只要不以江湖規矩亂我大明律法,朕自然不會去管。你既然是從犯,自該有你的處罰。」

  烏里巴齊臉色陰沉不定,眼中閃過點點寒光,好似要動手,胭脂冷哼一聲,彎刀一震,就要飛掠而上,鍾離九抬手攔住,輕咳一聲,朝永樂皇帝點頭示意,對烏里巴齊說到,

  「三個月,三個月後,自己來隱衛陰獄,這三個月你隨意。」

  看見烏里巴齊眼睛一亮面色猶豫起來,永樂皇帝嘴角挑起,伸手拍了拍烏里巴齊雄壯的肩膀,哈哈一笑,邁進真君閣中。

  鍾離九對胭脂點點頭,向湖邊走去,剛走兩步,就看見鐵凌霜拎著長槍冷臉走了過來,不禁嘆了口氣,

  「我現在沒功夫和你過招。」

  也不和他廢話,鐵凌霜不再壓著怒火,大聲喊道,

  「你說了,持玉全權由我審理,現在他跑了,你要怎麼說?」

  濃重血氣飄散而來,鍾離九一身鮮血,與鐵凌霜擦身而過,淡淡聲音傳來,

  「他已經重傷,由張鐵追著,逃不掉。」

  走到小湖邊,鍾離九低頭看著那再冰層中像蛇遊離不定的三尺紅光,眼中閃過一抹悲凄,對那還在竭力維持的朱雀點點頭,朱雀大鬆一口氣,撤去雙掌,飛身掠到鍾離九身邊,著急的問道,

  「統領,你的傷?」

  身後腳步生響,鍾離九輕笑一聲,

  「還好,勉強能和鐵大姑娘打成平手,死不了。」

  朱雀細長眼睛眯起,轉身看著怒氣沖沖走上來鐵凌霜,仰頭哈哈一笑,滿頭綠毛飛舞。

  鐵凌霜倒沒有動手,只是盯著一頭綠毛朱雀,張口問道,

  「你什麼時候,在哪遇到我姐姐的?」

  姐姐?朱雀一愣,還沒有反應過來,鍾離九轉身對著他到,

  「孔雀印記的信息,等會回去把你知道的都跟她說了,現在先辦正事,你去下面把籠子凍起來。」

  朱雀眼睛一亮,回過神過來,頗為奇異的盯著揚起眉毛的鐵凌霜,隨即點頭稱是,閃身消失不見。

  鐵凌霜冷冷的瞥著鍾離九,

  「我現在就要知道!」

  鍾離九搖了搖頭,淡淡聲音傳來,

  「你躲開點。」

  說完手指輕彈,一道勁氣炸裂,直接破開冰面。冰層中本就竭盡全力掙扎的那道紅光頓時擺脫禁制,氣息狂暴凶戾,毫武理智,嘶吼間亂冰飛濺。

  鐵凌霜長槍拍開一塊碎冰,看著那道紅芒露出體型,渾身血紅,似是一道水流,翻動間血紅身軀閃著點點幽藍光芒,陣陣陰寒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什麼?」

  鍾離九左手虎爪,拖在胸前,五個指尖閃爍細微光芒,金木水火土五行氣息溢出,隨著光芒閃爍,條條細線在手掌心縱橫交錯,編製成一個兩寸大小的五角牢籠。

  五行困龍,五行真氣化成牢籠,可困真龍。

  知道面前這人真身是一條龍,果然是妖怪一隻,看來自己小時候並沒說說錯,不過用這青城山的五行困龍是要困住他自己嗎?鐵凌霜眯起眼睛,諷刺道,

  「青城山的五行困龍,你是要困住自己嗎?」

  鍾離九笑而不語,右手並起劍指,指尖一道溫潤水光蔓延,化作條條鎖鏈,籠罩著整個湖面,鐵凌霜站在他身側三步,看著鍾離九隨著那道精血掙扎嘶吼微微顫抖的手指,長槍槍尖輕吟,淡淡的說到,

  「我現在動手,即使殺不了你,應該也能傷你一分吧?」

  側頭看著鐵凌霜鳳眼揚起,斜斜瞥著自己,鍾離九淡淡的說到,

  「這世上,最愚蠢的,就是自以為是。」

  豈有此理,此人身受重傷是毋庸置疑的,現在身邊只有自己,還敢大方厥詞,不過想起始終頗不開他身邊三尺,惡狠狠的揣摩一陣,還是放下了心思,看著那三尺紅芒,心中思索不停。

  「這是真龍之血,裡面蘊含靈氣充足,持玉人手裡的玉佩,就是將這龍血刻印到崑崙玉髓中做成。未過雷劫的妖怪,只要吞下一滴而成魔,遇到這隻真龍本身,就自然會被壓制,基本上沒有出手的能力的。」

  鐵凌霜想起石舟下妖魔眼神獃滯,心下起疑,淡淡的問道,

  「只是壓制?為什麼可以控制他們?」

  鍾離九沒有回答,看著三尺血光掙扎的越來越劇烈,絲毫沒有一絲溫順的意圖,輕喝到,

  「你我本是同宗,你肉身已失,僅剩精血,若還有一絲靈智,就安靜下來,我自會尋一去處,讓你好好修養。」

  那道真龍之血凝聚的三尺紅芒看來已經絲毫靈智也無,再鎖鏈牢籠間衝撞掙扎,帶動的石舟內被鎖住的妖怪也嘶吼吶喊起來,一時間整個蓬萊石舟都搖晃不停,細碎裂紋閃現,碎石不停落下。

  真君閣里,正在一層翻看著一本枯黃書籍的姚廣孝伸手扶住身側的永樂皇帝,搖了搖頭,沉悶聲音從真君閣中傳來,

  「它靈智已被打散,已經是亂魔之血,直接收了。」

  臉色陰沉不定的鐘離九聽到姚廣孝的聲音,眼神掙扎一瞬,冷了下來,指尖飄出一縷血色帶著細碎電弧,轉瞬間,籠罩整個湖面的水鎖驟然血紅,纏繞著青紫電光,點點細碎電光如劍,衝進三尺紅芒中,片刻間,凄厲吼叫響起。

  隨著劍光臨身,那道紅芒碎成一堆,飄蕩在半空,點點幽藍光芒飄散而出,與電光化作的長劍相接,轉瞬消失不見。

  約莫一炷香時分,陰冷幽藍光芒不在,電光慢慢散去,鎖鏈也漸漸褪去凄厲血紅,恢復清澈琉璃模樣,那一堆紅芒慢慢凝聚成拳頭大小的血球,表面波紋如龍,旋轉間,周身雪花淡淡飄散,寒冷,卻沒有了幽藍陰沉氣息。

  鍾離九右手劍指輕搖,水鎖鏈慢慢收攏變細,緩緩將那血球拖到面前,嘆了口氣,左手拖著五行困龍鎖伸上前去。

  氣息翻滾,一股引力拖拽,那血球微微顫動,掙扎一瞬隨即平靜下來,化作一道血線如酒,灌注到牢籠之中,冰寒氣息也被那真氣牢籠隔絕,漸漸消失不見。

  真君閣里,環望著白玉牆壁雕琢的精美異常,閣樓一層並沒有其他奢華器皿,只是滿滿一層藏書,有石塊上刻印的,有寫在木板竹簡上,也有刻畫在一片片枯黃葉子上的。文字古樸傳神,不似當朝,也不似秦漢,想來頗為久遠。

  永樂帝稍微失望的嘆了口氣,

  「從外面看雕欄玉柱,還以為裡面極盡奢華,沒想到只是一些古老藏書,還不如堆滿黃金,也好讓咱大明國庫充盈一些。」

  呵呵一笑,姚廣孝放下手中的大片葉子,上面刻印的字元彎曲似蟲,應是從天竺寶象國傳過來的貝葉經,看著唉聲嘆氣的朱棣,

  「這些書文都是千百年前的絕本,珍貴程度比之《永樂大典》也不遑多讓,皇上還是找些名臣宿儒來細細梳理。」

  老和尚的眼光,朱棣從來都不會懷疑,點了點頭,當先向二樓走去,絲毫不擔憂有陷阱,身後有老和尚,君臨境,又身具佛門六神通,在他身邊,不是君臨境,根本傷不了分毫。

  天色已黑,真君閣內壁上,也鑲嵌著夜光明珠,借著溫潤白光,兩人走馬觀花,一路向上,其他幾層也不外乎都是藏著一些書典,聞著淡淡書香,大明皇帝不禁有些厭煩,氣急敗壞的衝到最上最上一層,不禁冷下臉來。

  真君閣頂層,只有一丈方圓,臨著窗邊,一方蒲團,蒲團兩側的牆上,一邊掛著一柄長劍,劍鞘青灰似石,看起來頗不起眼,另外一冊一方老舊桌面,上面只有一個一尺大小的檀木盒。

  這,這也太簡陋了,修仙之人,真是清貧,看來只能將這真君閣拆了,賣掉外面的玉石牆壁,不知道夠不夠一省稅收。

  姚廣孝邁步而上,看見掛在牆上的那柄長劍,眼神微微一凝,走到近旁,仔細看去,劍鞘青灰,斑駁紋路刻畫成一座大山,大山連綿似龍,綿延到劍柄,陡然凸起一座巍峨山峰。

  手持大山?姚廣孝心下明了,伸手取下長劍,托在手掌,仔仔細細查看一番,輕輕點頭,手握劍柄,微微用力,劍身露出一截,淡淡青光蔓延而出,手中長劍忽然沉重。

  手腕微微一沉,腳下清脆裂響傳來,溫潤玉石鋪作的石面竟然裂開一縫,姚廣孝眯起虎眼,低沉一笑,合起長劍。

  身側朱棣正自打量那桌面上的木盒,正要伸手打開,聽到腳下聲響,回頭去看,就見到一向都是拉著臉的姚廣孝手拎著那柄青灰長劍頗為喜悅,不禁也盯著,

  「老和尚,這柄劍是什麼寶物嗎?」

  托著長劍走到朱棣身前,姚廣孝點點頭,

  「大秦統一六國,始皇帝嬴政命李斯以和氏璧造傳國玉璽,玉璽輾轉流落,至本朝建文將皇宮一場大火后,消失無蹤。」

  靖難之役,繞開濟南,直奔京城,大軍圍城下,自己那個皇帝侄子最後一把大火將皇城付之一炬,隨後傳國玉璽和人一起失蹤。

  現在所用的玉璽,乃是請了名匠按照傳國玉璽的樣式重新雕刻而成,模樣一樣,字跡一樣,都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心裡總不是滋味。

  名不正,言不順。

  朱棣拉下了臉,淡淡盯著姚廣孝手中長劍,不悅的說到,

  「朕那侄子不知所蹤,自秦朝傳承的玉璽也消失不見,莫非這柄劍能讓朕找到玉璽?」

  兩人一路走來多年,姚廣孝知道皇帝心病,輕輕搖頭,

  「這是天子劍,泰阿。」

  秦始皇佩劍兩柄,敕令為天子劍,一柄工布,隨始皇帝下葬,另外一柄泰阿,掛在咸陽宮中,兩劍一璽,俱被列為帝王象徵。

  傳國玉璽至靖難消失無蹤,而傳世下來的泰阿劍,至南宋滅國,崖山海戰中隨著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入茫茫波濤消失不見。

  元朝曾派遣數萬擅水之人在崖山下的滾滾波濤中尋找多年,挖出沙石無數,都沒能找到蹤跡,不想卻在此處。

  「哈哈哈」

  朱棣仰天大笑,今日剛見過虛幻出來的魚腸劍,沒想到能在這蓬萊仙山中找到真正的泰阿天子劍,果真不虛此行,傳國玉璽不在,有天子劍在側,也可補全天子威儀。

  伸手取過長劍,正要伸手拔出,卻被姚廣孝伸出搭住,搖了搖頭,目光隨著姚廣孝手指輕點,看向白玉石面那道裂縫,

  「訓誡之劍,泰阿即是大山,劍氣極重,長劍出鞘,沒有萬鈞巨力,拖不起這九鼎中原。放置宮中即可,掛在腰上也行,出鞘就算了,除非皇帝想爬著走路。」

  沒有理會皺起眉頭的朱棣,姚廣孝走到桌面前,伸手打開,見到天子劍時,心中已有一絲猜測,此刻見到盒中物件,印證心底想法,不禁微微嘆息。

  「龍袍?」

  不拔就不拔,劍存在的意義比拔出來更大,朱棣放下遺憾,志得意滿的拎著天子劍,回頭看向盒子。

  裡面疊的整整齊齊的一件衣服,玄黑做底,銀線做邊,描繪出閑雲升騰,絲絲金線穿梭,綉成一隻威嚴龍頭。

  龍袍看起來很小,應該時小孩子所穿,而且顏色樣式不是本朝明黃為底的銀龍,也不是前朝大元時期張牙舞爪之龍,這看起來應該宋朝龍袍。

  姚廣孝點點頭,

  「看來,蓬萊仙宗的末代宗主,應該姓趙。」

  趙錢孫李的趙,趙匡胤的趙。

  身為帝王,對歷代君王自然比常人更為熟悉,天子劍在側,龍袍在盒中,朱棣微微沉思,南宋北宋一十八位帝王掠過心頭,幼帝趙昺。

  元將張弘范於廣東崖山與南宋水軍大戰,敗之,陸秀夫背負年僅八歲的幼帝趙昺投海,自此,國祚綿延三百一十九年的大宋王朝就此而終。

  崖山海戰距此一百三十年,元軍搜索十年,並未找到宋帝屍骸,這真君閣下的老頭,據說也一百三十歲左右,可以對的上。

  朱棣打量了幾眼盒子中的龍袍,搖頭輕笑,

  「這趙昺於宋朝為末宗,於傳承幾千年的蓬萊仙宗,也是末宗,看來冥冥之中,真有命數。」

  一道身影獵獵,飛掠至蓬萊石舟上,正是張鐵,手中拎著一身血衣氣息悠悠的持玉杜慕,走到小湖邊,抬手將持玉扔在腳邊,對著鍾離九低聲說到,

  「廢了氣海,人還有一絲氣息。」

  鍾離九點點頭,看著身邊按捺不住周身殺氣的鐵凌霜,腳尖伸出,踢了踢持玉杜慕,

  「你和戚辰帶他回陰獄,生死不論,能問出什麼來,就看你自己的本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