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釋厄錄> 第二十九章 八卦白龜

第二十九章 八卦白龜

  漸已入秋,加上前兩天的昏昏沉沉,金陵明顯涼了起來。

  起了個大早,看到蜷縮在大床角落裡凍得瑟瑟發抖就是醒不過來的小婭,嘆了口氣,鐵凌霜抬手將被子扯到她身上。

  洗漱完畢,看著東方天空越來越亮,掛好兵器,看了看手中的長槍,看來以後還是不敕封了,就這樣拎著吧,雖說小傷口好的異常的快,但能少受傷就少受傷,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頗有夏侯將軍風采。

  看著大門口趴著睡覺的大黃狗,轉身回屋,將一張銀票放在書桌上,和小婭相處四五年,她自然直到這是給她和大黃狗的口糧。

  走出院子,看到隔壁院子里還是一片安靜,當然也不會去敲門,還是先去秦淮河邊填飽肚子吧。

  又是第一絕到第八絕來回了好幾次,鐵凌霜吃的暢快,最後拎著一大竹筒酒釀小圓子,一邊喝著,一邊朝金陵內城三山門走去。

  三山門外莫愁湖,湖邊柳如青煙,水上雲霧似夢,碧波似酒,一筒酒釀圓子喝完,萬事莫愁。

  沒有心思去欣賞這莫愁煙雨,鐵凌霜從懷中掏出三個青銅妖牌,三個妖牌上小字隸書雕刻,雖然扁平工整,拙樸中見靈動飄逸,頗有漢唐風韻,不過自己偏愛篆書,自然看不上那鍾離九的風格。

  一隻青銅烏龜,兩寸方圓,龜殼上刻著兩行小字,

  「白龜,坎艮雙卦,金陵八卦洲七里角。永樂二年,玄三十四。」

  順便看另外兩個,一隻雞,一頭牛,上面分別刻著時間地點,

  「五彩雲雉,火行,金陵道貫山頂。建文三年,玄七十三。」

  「青牛,水行,金陵牛首山腳隱龍洞。永樂三年,玄六十四。」

  白龜遠遠的在金陵北面,已經過江,雞行的雲雉在紫金山東南的群山中,青牛怪在西南偏遠的牛首山。

  鐵凌霜微微皺眉,怒氣漸生,這也有點太偏了,一般人沒有兩三天,根本跑不下來,是故意要支開自己嗎?

  眼睛移到那五彩雲雉上面,盯著那建文三年,眼神漸漸冰冷。

  當下史書中,文案上,沒有建文二字,被塗抹的一乾二淨,原建文三年,現在只是用洪武三十四年代替,也只有在那藏妖閣樓的青銅妖牌上,在那喜歡翻出青銅牌子雕琢不停的奸賊鍾離九刀下,才能見到建文二字。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就躺進了孝陵,洪武三十四年,自然不是朱元璋從孝陵蹦出來,賴在龍椅上四年,只是他的兒子朱棣成為永樂后,抹去了建文帝朱允炆那四年天子時光,用洪武代替。

  建文三年,這一年,自己還在濟南府,雖然大軍圍城,但至少,還有家。

  太過溫暖,失去了,總覺得那是一場夢。

  愣了好久,夢裡醒來的鐵凌霜仰頭看著朗朗秋日,金陵呆的太久了,久到仇恨都變成了尋常事,和仇人朝夕相對,越是了解,越是動搖,越是茫然,什麼時候能敵得過君臨天下的境界。

  自己要不要試試,離開隱衛,離開這裡,去找找其他的世外高人,哪怕陰詭邪術,用餘下的生命,去換半刻君臨?或者,離開僅僅是害怕,害怕茫然中自己仇恨會漸漸淡了。

  「殺!」

  強提殺意,大喊一聲,嚇得莫愁湖邊飄蕩蘆葦中藏起來的一對對野鴨子衝天而起又扎進湖中,鐵凌霜長槍一揚,蒼龍泣血鏗鏘龍吟。

  鳳目閃耀,心中殺氣洶湧,鐵凌霜嘴角揚起,轉身朝著江東門飛掠而去。

  過外城江東門,沿著江岸一直飛奔,遠遠的看見閱江樓,停了下來,看到江邊碼頭上漸漸熱鬧起來,也不去找大船,飛身而起,掠上一艘無蓬小船,看著那粗布短衫,一身水跡的憨厚漢子獃獃地看著自己,

  「八卦洲七里角。」

  說罷,抬手扔了一個銀瓜子,也不管那船夫答不答應,盤坐下來,望著滾滾長江。

  發了大財,船夫自然大喜,這般出手闊綽的,幾年也遇不到一次,那憨厚壯實的漢子哈哈一笑,

  「坐穩了您。」

  手中船櫓晃起,小舟一番搖動,斜斜的朝著浪頭奔去。

  中原大地,兩條大江橫亘東流,濤濤黃河,滾滾長江。

  長江起自西域唐古拉山,攜西域祖龍靈氣,過青海西藏,經四川雲桂,一路蜿蜒盤旋,在金陵拐了個彎,灑下紫金龍氣,接著就奔湧向大海。

  盤坐在船頭,似是水中仙人,鐵凌霜絲毫不管隨著浪頭東搖西擺的小船,遙想公瑾當年,檣櫓灰飛煙滅,鳳目戰意凜然。

  從小時起,就和愛梳妝打扮的姐姐不同,纏著爹爹講那春秋五霸,講三十六計,講魏蜀吳三國,稚嫩的聲音大喊,爹爹,我要做花木蘭!

  看著一身戎裝的爹爹放聲長笑,小花木蘭也神采飛揚。

  偷入軍營不知道多少次,趴在桌子下,聽著排兵布陣,聽到叛賊朱棣,直到有一天,聽到了那句,

  「濟南城將破,諸位兄弟,來日九泉相見,再飲。」

  「咩~撲通」

  冰涼江水濺起,驚醒夢中鐵凌霜,只見浪花翻騰間,一隻一米多長的灰色影子在船頭遊盪,正自凝眉,身後的漢子大喜,

  「江豚,姑娘您快看,這是江豚,咱們揚子長江水裡,最有靈性的魚。」

  回頭看了眼驚喜異常的船夫,鐵凌霜朝著那道影子看去,只見浪頭再來,一隻渾身灰白的大魚破水而出,一米多長,渾身柔暢,兩眼眯起,嘴巴咧開,像是開心大笑,對著自己叫了一聲,

  「咩~」

  嘴角揚起,這就是江豚?怎麼叫的跟小羊羔一樣。鐵凌霜朝著船頭不斷乘浪飛躍的江豚揮了了揮手,江豚也回應起來,噴了一船頭的水。

  小舟江豚相處愉快,遠遠看見江邊突出一角,縱橫蔓延六七里,蘆葦叢生,綠油油葉子的頂著一根根毛絨絨的白色蘆葦,隨風飄蕩,這就是七里角了。

  快到了岸邊,那江豚咩叫了一聲后,遠遠遊開,船夫對大江兩岸頗為熟悉,看著鐵凌霜一個人去這等荒涼的地方,不禁稍微擔心,

  「姑娘,這裡七里角方圓十幾里,都是蘆葦,你來這裡做什麼?」

  搖了搖頭,抬手又扔給船夫一顆銀瓜子,鐵凌霜淡淡的說到,

  「在這裡等我一個時辰,如果沒回來,你自己走吧。」

  說罷,腳尖一點,飛掠出去,那船夫忙著穩住翹起的小舟,再抬起頭來看時,那道身影已經隱入蘆葦盪,不見了蹤影。

  船夫只能搖搖頭,將銀子收入懷中,小舟拋錨靠岸,在船上側躺著,輕輕的打起盹來。

  鐵凌霜一入蘆葦盪,長槍輕輕撥開蘆葦,就朝著前方直奔而去。

  跑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停下身來,順手拔下一片蘆葦葉,將鐵槍插在地上,將蘆葦葉放在嘴邊,輕吹了起來。

  低沉聲音響起,隱隱似春雷,沿著蘆葦縫隙,跟著風聲,遠遠傳出,驚蟄令。

  妖怪常居深山洞中,潛伏似龍,拜山之人,當似二月初二,驚雷聲響,妖怪蟄伏中醒來,出洞相見,故為驚蟄令。

  一段驚蟄令吹完,鐵凌霜拔出鐵槍,靜靜的站著,氣血暗暗涌動,戒備起來。

  「沙沙,沙沙。」

  良久,腰間叮得一響,身後動靜傳來,當是有東西踩著沙子,慢悠悠的走過來,鐵凌霜轉身看向後方,響聲越來越近,不一會,前面蘆葦破開,一隻白色烏龜趴在一丈之外。

  出奇的是,這隻烏龜並沒有想象中大如車蓋,只有臉盆那麼一點,通體純白,龜甲上紋路泛著淡淡紅色,兩眼小眼,一點黑光,揚起頭,看著鐵凌霜,嘴巴張合間,悶悶的聲音響起,

  「前幾個月,不是有人來過了嗎?」

  點了點頭,鐵凌霜淡淡說到,

  「金陵城來了魔,你最近是否感覺到洞府周邊出現龐大靈氣?」

  那烏龜慢慢的搖了搖頭,兩隻眼睛似是不耐煩,

  「沒有,還有事嗎?老龜要回去睡覺了」

  嘴角揚起,本就一肚子悶火的鐵凌霜拎著鐵槍,走到白龜面前蹲下身來,伸手拍了拍它的龜殼,輕聲的說到,

  「好好修鍊,等過了雷劫,我要找你試試,是你的龜殼硬,還是我身後的鎚頭硬。」

  說完,抬手將白龜翻了個身,退了兩步,抱著槍,悠悠的看著那朝天掙扎的烏龜,敢得罪本姑娘的妖,還沒有出生呢。

  看著那白鬼掙扎了一會也沒有翻過身來,頗為氣急的聲音響起,

  「我要找九大人告狀,你,你侮辱妖怪!」

  說著,龜甲一亮,淡淡靈氣升起,周邊沙子緩緩波動,越來越大,白龜借著力,微微晃動,眼看就要翻過來。

  鐵凌霜微微點頭,五行金木水火土,自己在青城山,修的是五行。還有眾多門派,以武當為首,主修八卦,涵蓋更廣,風雷水火山澤,修行再高,就可體會乾坤天地。

  龜甲殼本自就暗合九宮八卦,這白龜坎艮雙卦,坎為水,艮為山,為石,為沙,自然可控沙子。

  自然不去管它的威脅,你的九大人,又不是我的九大人,鐵凌霜也不管那掙扎搖晃的白龜,腳尖一點,不見了蹤影。

  這個還是比較順利,看這烏龜氣息平和,沒有魔相,道行還比較低,想過雷劫,估計還要幾百年修行,鐵凌霜一邊閃掠,一邊琢磨,接下來是去青牛那,然後繞一大圈,再去那東南方遠遠的群山裡去找那隻雞。

  眼神閃動,去牛首山,正好路過聚寶山,鐵凌霜嘴角揚起,腳下加速,遠遠看見那艘小船還靠在岸邊,一個翻身躍到船上,驚醒了那打盹的船夫,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到對岸去。」

  橫渡長江,回到了岸邊,鐵凌霜不再停留,沿著江邊一路飛掠,驚起草叢小鳥無數。

  沿著外城牆,一路掠過馴象門,安德門,人越來越多,遠遠看見鳳台門,也不管隱衛規則中除非追魔,否則不可白日飛躍。

  一聲長嘯,扶搖直上,將城門官的喝罵拋在腦後,一個翻身落在城內,順手撿起一塊晶瑩石子,甩手扔出,看著那城門官捂著嘴仰頭就倒,鐵凌霜哈哈一笑,奔著遠處的聚寶山,直衝而去。

  鳳台門城頭一團亂時,金陵皇城外,兩道身影慢悠悠的走著,一路來到正陽門前。

  朝陽門之內,太平街以東,正是當今的金陵皇城,據傳,是有通天徹地之才的劉伯溫在應天仔細勘察定位后,選定的地方。

  左青龍紫金鐘山,右白虎清涼山,背靠玄武黑水湖,對面朱雀聚寶山,占天地靈氣,遵古今禮法,而建大明皇城。

  拎著酒壺,鍾離九抬腿邁進正陽門,守門的將士不知道此人是何來路,按律詢問,張鐵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燦燦的令牌,上面刻著五爪金龍,龍口咬著一隻血紅令箭。

  那將士悚然一驚,這令牌是大明龍令,如朕親臨,宮禁不止。當世只有三塊,皇帝一塊,太子一塊,還有一塊據說在姚廣孝大人那,怎麼這人?

  不敢再阻攔,只能看著兩人慢悠悠的朝著裡面走去。

  青石板道,官員上下朝,人來人往的,磨的鋥亮,鍾離九小口小口的喝著酒,張鐵一臉木然的在身後慢慢跟著。

  兩人一路穿過洪武門,兩邊是朝廷六部辦公場地,加上太常寺和宗人府,昨日皇帝下令,休沐一旬,這裡忽然空蕩蕩的,只有冷冰冰的大門緊閉著。

  來到外五龍橋,過了五個龍口吐珠橋,邁進奉天門,左邊是太廟,現在裡面只掛著一副明太祖畫像,足夠孤寡,還好旁邊有一座歷代帝王廟,掛著堯舜禹湯以來諸位帝王。

  右邊是社稷壇,社為土地,稷為五穀,社稷者,黎民百姓,國家也。這裡也是專為祭祀所用,每逢大事,祭天祭地,祭社稷,就在此處,然後才能輪到太廟裡祭祖宗。

  再往前走,又看到五個龍頭石橋,這就是內五門了,照樣拎出大明龍令,過了奉天門,鍾離九看著右邊的文樓,微微一笑,左邊一轉,穿過武樓,來到武英殿前。

  張鐵對鍾離九點點頭,自顧站在殿門外閉目養神,鍾離九邁進殿內,站著半刻,絲毫不見人影,晃了晃手中的酒壺,已經空了,不禁皺起眉毛,

  「給九先生搬一壇劉伶醉來。」

  門外走來一人,頗為雄壯,五十多歲,一身雲錦團龍袍,簡單束髮,插著一根玉龍發簪,微黑皮膚,長須及胸,一雙帝皇眼,兩道凌雲眉,龍行虎步,風從威至,大明永樂皇帝,朱棣。

  鍾離九將玉壺掛在腰間,對著永樂帝微微低頭,算是行禮參拜了。朱棣抬腿邁進武英殿,將一張摺紙拋向鍾離九,拾階而上,坐在龍椅上,端著小太監遞上來的茶盞,靜靜看著鍾離九。

  微微皺眉,鍾離九打開紙張,低頭看去,不禁頭疼起來,只見上面寥寥幾筆,畫出一個拎著鐵槍,背著鎚子,掛者長刀的人影,墨跡尚新,想剛剛畫完不久,下面幾個小字:

  辰時末,飛越鳳台門,傷守門將,逃往聚寶山中。

  「鐵鉉的女兒,果然不同凡響,那幫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功勛子弟不是斷手就是斷腳,剛剛錦衣衛上報,鳳台門守將的門牙全掉了,哈哈,九先生,當初朕要是放了鐵鉉,今日是何種場面?」

  輕輕嘆了口氣,將這錦衣衛專用的軟紙折起,塞到袖中,鍾離九躬身賠罪,直起身來,搖搖頭,淡淡的說,

  「皇上若是戰場寂寞,可去長城外縱馬馳騁,不必尋古人晦氣。」

  「哈哈哈」

  武英殿中龍吟響徹,久久不歇,一個小太監抱著一小壇酒遞給鍾離九,鍾離九伸手接過,灌了一大口。

  不再是清冽香甜的桂花酒,入口如玉,溫潤醇香,下肚似劍,氣衝天靈,一口酒下肚,臉頰兩抹紅暈似霞,自已醉了三分,果然不愧是一口睡三年的劉伶醉。

  鍾離九長處一口酒氣,瞥了眼身邊站立著,好像要來扶著自己的小太監,輕笑一聲,對著龍椅上的朱棣凝眉問道,

  「一定要去?」

  永樂帝眯起眼睛,拉下嘴角,天子威勢和常年沙場點兵的殺氣澎拜而出,小太監們夾著腿,低著頭,動也不敢動。

  半晌,龍椅上傳來一聲朗笑,

  「多年前,曾見九先生出手,驚為天人,頗為懷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