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就是水果嘛
短短兩節課的時間,陳博了解到六七種不同情況的經典案例。
和照本宣科的研習法規條文比起來,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至少陳博一個外行人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更別提那些靠這行謀生的法學專業生了。
《勞動法》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形成了十分完備的框架體係,加之其在主觀上更加偏向於勞動者,因此審理判決過程相對流暢。
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便是擁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能楓巢,也很難在婚姻訴訟中權衡出最優解,經常會被原被告雙方噴成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與其背黑鍋蒙受不白之冤,倒不如把這份苦差事交給法官去完成。
楓巢隻負責處理簡單瑣碎的案件,而這部分案件更貼近人們群眾的生活所需,既彰顯了華夏科技進步的日益強大,又能樹立公民法治觀念,一舉兩得。
底下評論區一片和諧,大家都在理性討論案件當中存在的爭議點,基本沒見有杠精出沒。
陳博猜測可能是由於整體素質決定的,法學生真要杠起來,動不動甩出一大堆法律細則,沒點知識積累壓根不知道對方在講什麽。
“結束了,沒有課後作業。”
王旭那邊的網速稍稍快一些,進度條已經拖到了最後,陳博中途卡頓了幾下,案件還在宣判朗讀中。
“好餓,早餐沒吃飽,走,去補充點小籠包。”王旭把拉風的鍵盤背在身上,仿佛出門闖蕩的浪子遊俠。
“下節課要用到鍵盤嗎?”
陳博把布滿灰塵的鍵盤袋從衣櫃裏撈出來,抖幹淨拎在手上,先前去健身館被人摸壞後,送檢維修耽擱了不少功夫,幸好沒額外收錢。
“不用,我這是習慣,你的信仰怎麽被玷汙了?”
陳博同樣感到費解:“我哪知道?衣櫃明明不髒啊,才一周時間,像是從墓穴裏發掘出土的古董。”
兩人各自打包了一份小籠包,邊走邊往嘴裏塞,甭管燙不燙嘴,口感美味是最重要的。
“你那還有嗎?”陳博投來不懷好意的目光。
王旭低頭瞅了瞅自己的塑料袋,剩倆個,想都不想,揚起手塞進嘴裏,撐成一隻河豚。
“沒有了。”
“我去,不帶你這樣的。”
三四節上的是《農副產品經濟學》,教室除了常規的桌椅擺件,兩側牆壁陳列著一排貨架冰櫃,裏邊擺滿了水果。
“可以吃嗎?看上去秀色可餐。”陳博伸手摸了個紅蘋果,舉在半空仔細打量。
王旭點點頭,掰開一隻香蕉咬了口做表率,“當然可以,這裏的水果和商城賣的是同一家供應商。”
“喂,老師說水果不能吃。”鄰座有同學好心提醒道。
“怎麽不能吃了,挺好吃的啊。”王旭不信邪,把剩下半截香蕉吃了個精光,蕉皮立在桌子上當火柴人。
“這批次的水果是上個月的,老師中途出過一次差,輪空了幾節課,沒來得及更換。”
“你還好吧,哈哈哈。”陳博幸災樂禍道。
“難怪有一種歲月的味道。”王旭手扶頭,洋溢著看破紅塵的淡定,事已至此,隨他去吧。
“要不在再吃個芒果壓壓驚?”陳博挑了塊表麵光鮮的,剝開皮,被黴菌嚇得把蘋果扔了回去。
“好在我沒吃。”陳博舒了口氣。
“我吃的香蕉沒壞,最多拉肚子,我有保險,不擔心。”王旭把注意力轉向別處,免得再想起這茬子破事。
陳博課前翻了翻教材,篇幅多數是在介紹種植經驗,對於自己這種小白極度不友好。
或許是為了便於鍵盤應用學的同學理解,老師這節課講的是水果騙局,主要側重於營銷方麵。
“我們今天來談一哈,商家們是如何利用水果命名來騙取高額利潤滴。”
老師衣著樸素,一口不地道的普通話是其獨有特色,他找來幾張圖片,問起在座的同學。
“這幾幅圖,你們能分辨出哪些是櫻桃,哪些是車厘子嗎?”
眾人搖搖頭,無人敢應答。
“王總,你是什麽看法。”
“大概左一是車厘子?可右二也有點像。”王旭撓撓頭。
“你是吃了過期水果,智力下降了?”陳博拋了個冷眼。
“反正分不出來,饒了我吧。”
王旭平時隻喜歡喝奶茶,讓他判斷幾分甜還湊合,從一堆長相差不多的水果裏區分出櫻桃和車厘子。
王總做不到!
“車厘子比櫻桃的顏色更暗,是不是左一和右二最像。”
“是。”
前排的學生齊聲附和道。
“但很遺憾,圖中全是櫻桃。”
授課老師的手法有點徐劍仁的感覺,故意引你上鉤,按照先入為主的思維做出錯誤判斷,最後揭曉答案,狠狠地抽你耳光。
老師釋惑道:“由於我國獨特的語言結構,水果的命名主要有三種方式,生物學命名、市場學命名、外來語音譯。”
“例如常見的鳳梨和菠蘿,從生物學的角度,兩者同科同屬,無論叫哪一種,都是可以的。”
“但在市場學領域,人們習慣把有刺的叫菠蘿,無刺的叫鳳梨,這麽一區分,價格差異就凸顯出來了,後者的價格是前者的2-3倍,所以說,命名很重要。”
“回到剛剛的話題,車厘子其實是櫻桃的音譯,換言之,車厘子是一種舶來品,進口來源地有很多,北美、澳洲、智利等等,隻要是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都適合種植。”
“什麽東西一旦標上進口的標簽,道理你懂的,價格水漲船高是必然的,商家們也會樂此不彼的強調水果的市場屬性,以此來獲取更高的利潤。”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過: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京城的白菜運往浙江,便是用紅頭繩係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閩南野生的蘆薈,一到京城就請進溫室,且美名其曰‘龍舌蘭’。”
“千百年來,這種以噱頭收取智商稅的事例屢見不鮮,還望各位擦亮眼睛,管好自己的錢包。”
“魯迅的名言真是百搭,什麽場合都用得上,我倒是想交稅,奈何人窮荷包癟,騙子看不上我。”陳博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