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
“楊掌櫃的,給我來一份智慧湯圓。”
“呦,這不是韓老爺嗎?怎麽,最近發了財,又想頓悟一次啊?”
“哈哈,老韓我可沒那個心思,那樣的大機緣有一次就夠了,不敢貪心,今天啊,是帶著我家假小子來的。”
老韓大笑著,示意了一眼旁邊女扮男裝的一個假小子,約莫七八歲,卻不像其他小女孩般怕生,大膽的睜著大眼睛到處看著。
“哦?”
那人驚訝一聲,隨後感歎道:“你家這女娃,算是有福了哦。”
老韓吟吟笑著,他家三個兒子,就這一個女孩,雖說平時大大咧咧的,不像個人家姑娘般溫婉賢淑。
但卻也是他的掌上明珠,現在寬裕了,又恰逢這樣的機緣,豈願讓自己的娃兒輸在起跑線上?
那人說了兩句,便沒有再說,隻是眼神時不時盯在老韓家的假小子上。
當然,他是絕對沒有其它想法的,再是老牛吃嫩草,他也不會對老友女兒下手的。
其實,是他家裏,也有兩個這樣的假小子,但還好,比老韓家的乖巧些,沒那麽橫。
平時沒想法,但今天看到老韓帶女兒過來吃智慧湯圓,卻也是讓他萌生了這種想法。
老韓如今能之所以這麽大方,他是知道的,近來糧價上漲,連跟著其它物件也上漲了。
老韓也是做生意的,豈會不因此賺一筆?
而現在,他是想明白了,老韓平時一個挺摳唆的一個人,今天這麽大方。
必定是嗅出點什麽味道了。
物價上漲,錢不就不值錢了嗎?
以前五十文錢,還能買一石大米,現在沒有八十文,可沒買不到,而雀仙樓菜的價格,卻是一直沒變。
這樣的便宜,作為商人自然是瞬間就得出來了,若不是雀仙樓的菜不外賣。
恐怕都得有著商人做二道販子,在中間大賺著這差價了。
唉,楊掌櫃的可真算是仁善了。
“哎,老錢,你知道嗎?梁記商行的大米都漲到一百文一石了,怎麽你就沒想法,也跟著漲漲?”
大堂內的一桌,兩個衣著華麗的中年人在聊著天,卻是老萬和老錢,此刻老萬輕喝一口酸辣湯後,露出享受的表情,調侃著道。
對麵的老錢冷哼一聲,吃著一個小籠包,滿嘴是油,含糊著道:“說得好像你沒漲價的心思一樣,但上麵可已經三令五申了,咱們若是敢漲價,第二天官府的人就得找上門來,把什麽都得強征了。”
“我說老萬啊,不該有的心思,最好不要有,學學人家楊掌櫃的,做人就得有良心,該是什麽價,就得是什麽價。”
“而且。”說到這裏,老錢壓低了點聲音,謹慎的看著四周:“對於那些漲價的,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現在是正值打仗期間,收成還沒上來,等到安穩了啊,你看著吧,現在賺得越多,到時候越慘。”
說完這句,又當做什麽都沒說的模樣,一口一個小籠包,這玩意兒,小歸小,但真他娘的好吃。
老萬也是緩緩喝著酸辣湯,但目光,卻是對老錢的那番話露出認同的神色。
很明顯,他也是想到了這個關節。
對於長安城內那些隻想著發戰爭財的小商人,嗤之以鼻,這個時候吃了多少進去。
到時候都得成倍的吐出來。
這就是他們背後靠著官府,身後有著朝廷的好處,雖然每年賺的大部分錢都會進了上麵的口袋。
但勝在消息靈通,可趨福避禍,這是那些沒有背景的小商人可以比擬的。
同時,對於朝廷怎麽渡過這次難關,他也是心裏有些沒底,畢竟,人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就是吃穿。
若是在稻子收割前,糧食就直接空了,或者發生了什麽天災人禍,人心動蕩,這就是必然的了。
櫃台前的楊軒,若有所思的聽著大堂中,無論是大聲,還是有意小聲的議論。
所有人,話裏話外說的都是物價上漲之事,其中又以糧價最為嚴重,糧食是否足夠,其實貫穿著市場幾乎所有的商品價格。
沒想到,還真的被他料中了。
隻是憑著眼前這些信息判斷,糧食的缺失,似乎更加嚴重?
心中想著,在腦海中再次拉出係統的屬性麵板,看向任務進度一欄。
智慧湯圓:九百六十七/一千。
任務完成,不是在今天,就是明天了,這按照那天估摸的一周時間,其實隻過了三天。
進度能這樣快,還有一定物價上漲的原因,想到這裏,楊軒不禁無奈一笑。
自己這也算是意味的發國難財吧?
太極殿。
李世民和群臣聽著杜如晦的匯報,神情盡皆有些嚴重,外麵的百姓,商人,著眼的是身邊,而他們,卻不得不從全局去看。
“陛下,在山東廣陽一帶,已經連續七天沒有下雨了,日日大太陽,溫度持續升高,若是再無雨,那裏剛種下去的小麥和水稻,恐怕盡皆得遭殃。”
“還有近日有消息傳來,說黃河中下遊,有著漲水趨勢,恐堤壩不穩,襄陽道總管請奏,欲發人力,提早加固堤壩,但糧食不足,請求撥糧。”
“在劍南道一代.……”
杜如晦每說一條,眾人的心就沉下一分,到處都需要朝廷的接濟,放眼望去,似乎整個大唐天下。
下一刻就是天災連年,屍浮遍野的景象,單是想想,便是令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黑著一張臉,忍著心中的煩躁之意,沉聲道:“一個地方缺水,一個地方漲水有洪澇,可有辦法把黃河之水牽引到廣陽去?”
杜如晦遲疑,這種事情不是他的專業,也不好說,把目光望向了工部尚書蕭瑀。
老蕭雖然因為女兒的事情被邊緣化,但畢竟是專業人士,又是多朝老臣,所以還在工部尚書的位置上待著。
蕭瑀見此,硬著頭皮出列回稟道:“陛下,黃河乃是沿東南走向,而山東廣陽在西北方,想要牽引過去,除非是挖鑿一條大運河,如前朝般,不然難以牽引。”
“嗯。”
李世民臉色更黑了,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挖大運河?隋煬帝挖了大運河,勞民傷財,國運頓失,他現在挖,不是得更慘。
隨後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朕記得廣陽那裏不是有條廣陽河嗎?長達十數裏,寬有三丈,也沒水了嗎?”
“回陛下,廣陽河並未幹涸,但水深隻有三尺,且灌溉之地,隻有方圓百十裏,其餘地方,卻是……”
杜如晦繼續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