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滿城皆是人上人
龍成武一身玄甲立於安定門之外,安定門前兩列羽林禁衛,一百皆是銀甲。
這種陣勢讓人咂舌,一百銀甲對一人,這是針對一品宗師的規格。
一百羽林禁衛不少人已經背生冷汗,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麽情況啊。
萬一龍成武執意要入城,他們是攔還是不攔。
龍成武在安定門外站立了半柱香的時間,此間,雙手杵著一把佩劍立在正前方,雙目緊閉。
一百羽林禁衛甚至覺得自己麵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千軍萬馬。誰也不知道他的身後是否還有一百都騎。這些百戶隻是期盼著,期盼著聖上的旨意快點傳達過來。
忽然,龍成武睜眼,也就一個睜眼,一百銀甲羽林禁衛渾身的肌肉都繃緊了。
一股雄渾的其實赫然爆發開來,不是單純的武者境界,而是沙場屠戮所凝聚的肅殺之氣,誰也不會懷疑這彌漫的肅殺之氣是與千萬人之中斬敵才凝聚而成的。
一百禁衛劍以出竅三指,隻聽城內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
一百皇家騎兵出城,皇騎統領周廣位於百騎之首,下馬展開犀角軸金絲布卷,展開後銀龍騰雲圖浮現,背麵赫然寫著聖旨二字。
宣旨的不是太監而是皇騎統領:“奉承運,皇帝召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鎮軍大將軍龍成武,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不意朕訪邊務,胡賊擾我隴右,爾援古今頗牧,近在禁中。西北六十萬軍事揚我朝,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故宣龍成武入京,百騎恭迎,賜西域龍駒一匹,賜宮中騎乘之權。欽哉。”
“臣,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隻見一人牽著一匹通體赤紅色駿馬走上前,“大將軍,咱們進城吧,陛下和百官還在金鑾殿中等著你呢。”
龍成武牽過這匹龍駒心裏暗道:“果然是良駒啊,隻不過,太過溫順了。”
龍成武鎮守西北與胡人周旋十數年,什麽樣的駿馬沒見過,可是,在他看來這匹馬仿佛失去了神。屬於寶馬的神。
駿馬是該馳騁的啊,可是皇家馬場就算繞上幾圈也不見得讓這匹馬跑盡興了,為了讓皇室騎乘,馴服之後更是磨去了野性,這樣的馬在這塞北的大將軍眼中卻是算不得寶馬。
龍成武上馬,前邊是兩名統領一左一右,後邊則是一百皇家騎兵跟隨,進了安定門浩浩蕩蕩的往皇城走去。
龍成武入京的消息迅速的傳遍了京城,無論是皇城腳下的百姓還是進京趕考的士子全部都跑到大街上。大量的官兵開始維護秩序從安定門到皇城形成人牆。
人群中人們紛紛議論著。
“這麽多人,到底是什麽大人物。難道是子出行?”
“是不是皇上不知道總之是重要的皇親國戚”
“你怎麽知道?”
“你是不是傻,看看,那可是皇家騎兵,”
“你們連什麽人都不知道就跑來湊熱鬧,可笑。”
“兄台,你知道你啊。”
“大將軍龍成武。”
“什麽,就是拒親突厥王公主的那位將軍。”
“沒錯。”
兩麵黃色的軍旗越來越近。
葉曉溫國仁溫太安在客棧的二樓彈出腦袋。
葉曉聽是大將軍龍成武,心裏也是一陣莫名的興奮,那可算是他的老鄉啊。
溫國仁也是麵露笑容心中想:“龍成武大將軍入京,那西北戰事一定是大獲全勝了。我溫某心裏的石頭也就落下了。這個朝廷啊,不知是怎麽回事盡然讓一個頂立地的人來央求我一個商賈,哎,如果沒有那些物資,不知道邊軍又要用多少將士的性命來填了。這個朝廷真的病入膏肓了嗎?”
溫太安問道:“三哥啊,你認識龍大將軍嗎?”
“見過見過,我在金城書院的時候,大將軍來過,那還是我少年的時候,他還誇我我文章做得好呢。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讀書啊。”
龍成武騎馬路過這裏時葉曉也在哪裏高喊大將軍三個字,可是周圍無數人的聲音早就壓過了他的聲音。
而就在此時,龍成武側過頭看向了葉曉溫國仁所在的方向。龍成武微微點了點頭。
葉曉目瞪口呆,轉瞬抓著溫太安將太安搖的暈頭轉向。
“大將軍竟然記得我,太安,你看見了嗎?看到了嗎?他在向我點頭啊,太安你看到了嗎?”
也就在這時,沒人察覺到溫國仁也向著龍成武所在的方向點了點頭。
“看到了看到了,三哥你快放開我。”
一個人很的時候就崇拜的大英雄,即使他隻是有意無意的看了這個人一眼,那也可能對這個人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而葉曉就是這樣,他聽過太多關於龍成武的事跡了,如果不是他膽子太看見兵刃就發軟不定早就有心去從戎了。
但是,此刻的葉曉也不完全是以前的葉曉了,融合了兩世記憶。到底算是葉曉還是葉蕭呢,包括他的性格也有一部分因為記憶的融合,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改變了一部分。
也許以後就不會像以前那麽膽了,也不再是個性格內向的白麵書生。
也就這一日,龍大將軍的各種事跡,有的無的,真實的,虛假的,誇大其實的,都在京城裏傳的沸沸揚揚。
這一日,朝野上下掀起了滔巨浪,龍成武獲封輔國大將軍官居正二品,西北軍眾將士驅逐北虜依軍功封賞無數。
但是,龍成武在退朝之際當著朝廷百官,向朝廷索要軍餉八百萬兩,百官憤起彈劾龍成武居功自傲無視朝堂聖恩。
隻不過,接下來的事倒讓人瞠目結舌,本是百官彈劾龍成武,誰知龍成武呈上一封奏折,光啟皇帝閱後大怒。
百官不知道上邊寫的是什麽,隻是從未見過龍顏如此大怒,三年戰事,上下官員克扣軍餉八百萬兩白銀。上上下下牽扯朝廷官員兩百餘人,包括剛才還在慷慨激昂彈劾彈劾龍成武的一眾官員,其中許多都參與其中。
所謂的朝廷清流,盡是以克扣軍餉,邊軍性命,國家安危來獲利。
光啟一時感歎,怒不可遏:“好啊,你們真是朕的好臣子啊,一個個嘴上掛的憂國憂民,竟然拿著六十萬邊軍來和朕開玩笑。李昌!”
刑部尚書李昌連忙跪至殿中:“臣在!”
“若不是龍卿上奏朕還不知這整在朕耳邊慷慨賦詞憂國憂民的朝廷眾臣中有這麽多貪腐,有些事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了,但是你們敢拿我朝的安危來謀利,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即可起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三司會審,我要讓你們這些大魚魚的通通給我浮出水麵。龍愛卿,此事朕會給你一個交代。”
“謝皇上,臣不勝惶恐。”龍成武跪謝道。
光啟皇帝怒目揮袖:“退朝!”
朝中不知多少人心裏開始不安起來。
群臣散去,滿朝文武都在向龍成武道賀,這其中也不知多少虛偽的麵孔。
朝廷徹查的消息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層層下傳,官場猶如一潭被攪得泛濫的泥潭,池中之魚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