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兵臨城下(七)
曆史上的成漢國,曆五主,共四十四年。在西晉末年,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虛弱不堪。秦、雍二州連年荒旱,略陽、天水等六郡賨人和漢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區就食。他們入蜀後,由於地方官吏的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還鄉,流民領袖、略陽賨人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於301年在綿竹(今四川德陽北)聚眾起義。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後,特子李雄繼領部眾,攻下成都,據有益州。304年李雄稱成都王,306年改稱皇帝,國號大成,都成都。
由於西晉無力征伐大成國,所以在西晉末年至東晉初年的三十多年中,中原王朝仍無力征伐成國,所以李雄自從登上大寶之位,並沒有經曆過風雨。由於葉不凡這個異世蝴蝶的作用,李雄的日子不好過,先是成都被圍,接著聽到十萬征伐秦國大軍潰敗,十不存三,這兩件事對李雄的打擊本來就不小。更甚的是梓潼兩萬援軍全軍覆沒,讓李雄心中幾乎像堵了一塊巨大的石頭,梓潼被占領,等於成國最後的戰略屏障消失,讓李雄再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吐血昏迷不醒。
李雄本來就有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急性肝炎,在現代來講,急性肝炎並不是什麽大病,可是那是在一千七百年前,醫治不及時,現在轉成了慢性肝炎,那時人們又不懂酒會傷肝的道理,不加節製,也不知如何醫治,長期下來,慢性肝炎就轉成了肝硬化甚至肝癌。李雄醒來後,整日借酒消愁,李雄隻感覺右腹部有時確實會疼痛難忍,喝過酒更是如此,其實他並不知道實已病入膏肓。再加上李雄由於早年隨軍征戰留下的隱疾,現在他其實是百病纏身。
或許是李雄感覺到了大限將至,隨召集文武百官,強勢立其兄李蕩之子李班為太子。公元312年二月二七日,李雄病死。時年四十歲,比曆史上整整提前了二十年,太子李班即位。得到這個消息後,葉不凡就知道有大事發生,就算自己不出手成國也不能久存。果然,李雄之子李越、及李期回來奔喪。
葉不凡知道曆史上成國真正滅亡的原因並不是東晉恒溫征蜀,而是李期殺班自立。李期殺班自立為皇帝,改元玉恒,封李越為建寧王。李期稱帝後,隻重用尚書令景騫、尚書姚華和田褒。這幾個人僅是庸人而已,並無才能,政事都由這幾個庸人決定,成國的形勢很快便江河日下。漢王李壽的名氣很大,卻受到李期的猜忌。李期多次派人觀察李壽的動向,並將李壽的養弟毒死,李壽感到十分害怕,本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思路,李壽率軍攻打成都,李壽的兒子李勢當時在成都當校尉,見李壽到來,馬上打開城門,放李壽進城。李期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壽會這樣迅速地來到成都,急忙派人安撫李壽,並按李壽要求殺掉建寧王李越、尚書令景騫、尚書姚華和田褒等人。幾天後,李期被廢為邛都縣公,軟禁在別宮,不久自殺,時年二十五歲。李雄統治時,戰事稀少,政刑寬和,賦稅也較輕。李雄死後,宗室間為爭奪帝位不斷發生內亂,安定局麵破壞。李壽父子統治時務為奢侈,大興土木,濫施淫威,致使上下離心,百姓不滿,在東晉進攻下迅速滅亡。
所以葉不凡在得到李越、及李期回成都奔喪的消息後,葉不凡決定放二人及大軍進入成都,同時對成都保持圍三缺一的策略,以防李期狗急跳牆。除南門以外,成都仍被秦軍圍困。與李期隨行而來的三萬兵馬全部駐紮在南門城外,李期和軍師範憤率領數百衛兵進入成都。
李期其實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奔喪,奔喪隻是其次主要是奪權。
深夜的成都內一片冷清,秦軍攻打成都城,城外屯駐了四萬多秦軍,遠遠超過了成軍在成都城內的兵力,成都內的百姓對戰爭都感到了一絲恐懼,所有人都躲在了家裏不敢出來,就連白天也很少外出,昔日繁華的成都城登時變得一片寂靜。值深夜,烏雲蓋月,更夫敲響了亥時的時令,幽暗靜寂的成都街道上,李期穿著一身便衣策馬向西門奔馳,馬蹄聲在空曠的街道上顯得十分的響亮,猶如黑暗之神在夜裏敲響的鼓點一般。李期騎著馬剛剛轉過一個拐角,突然從西麵八方湧出來了一撥披著鐵甲的士兵,火光也從四方冒了起來,一員騎著馬匹的小將身披亮銀鎧甲,頭戴銀盔,手中拎著一杆長槍,正一臉笑意地從士兵中湧現了出來。
李期見士兵將他團團圍住,又見那小將騎著馬走了出來,便急忙勒住了馬匹,瞪大眼睛,此時李期十分的冷靜,看到李越周圍跟著的人雖然穿著戰甲,手持兵刃,可這些麵孔他都熟悉,都是李越的奴仆。他登時怒不可逾地道“李越,你想幹什麽?”
李越見李期臉上大變,他的臉上也突然浮現出來了一絲猙獰,將手中長槍狠狠地扔到了地上,冷冷地哼了一聲,徑直朝李期策馬奔來,李越抱拳道:“為兄打來弟有要事相商。”李期非常清楚自己麵前的環境,李班雖然是現在的皇帝,必竟不是自己的親兄弟,雖然自己手上有三萬兵馬,但是戰鬥力卻非常低下,要想奪權,就必須找幾個外援,李越是車騎將軍,不過這僅是一個虛職,他手中能有多少可支配的兵力,恐怕不會超過三千。不過自己城外有三萬兵馬,整體實力會超過李班。
李期和李越二人七轉八轉,來到一處大宅院前,李期跟著李越來到裏邊的一間門房裏,房間裏亮著燈光,他見李越先進去了,自己也跟著走了進去。可是他一進門便發現房間裏還坐著另外一個人,而那個人他也不陌生,正是李璜,他立在門口,目光略微顯得有點遲疑。
李璜見李期進來了,當即就站了起來,抱拳輕聲道:“璜見過四公子。”
李期向前走了兩步便席地而坐,雙腿盤坐在那裏,李越見李期臉上的表情不對,便道:“期弟不必拘謹,到了我的房內,就都是我的信得過的人,請坐!”
李期摸不清李越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也沒有多說話,直接坐在矮凳子上。李越道:“以你現在的處境來看,你應該少出門,不然會引禍上身……”
“我?我能有什麽事情,誰敢對我下手?”李期道。
李越道:“如今皇上初登上大寶,顧及著父皇的麵子,未對你我兄弟二人下手,如果他坐實大寶,又顧忌你我兄弟二人的存在,恐怕你我兄弟二人下場可悲啊?”
李期皺起了眉頭,他覺得李越說這番話別有用意,便問道:“大哥,你是不是在暗示我一些事情?”李越隻是笑了笑,並未回答。。。
李璜此時適時的說道:“四公子是聰明人,自然能夠猜測的到車騎將軍話中的意思。”
李期必竟年輕些沉不住氣,苦苦地尋思了一番,問道“大哥是否暗示我取消爭權的欲念?”
李越道“還是期弟聰明絕頂,自然能夠猜測到我話中的意思。如今成都城內部李班、李玝分管事,而外麵尚有秦軍四萬大軍圍城,若要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麵單單一個李班是萬萬無法控製的,以現在的情況看,這至少說明一個問題,秦王無意覆滅我大成國,如果他真想亡我大成國,肯定會趁父皇駕蹦之機,率大軍四麵攻城,城內人心不穩,士氣低下,逢戰必敗。現在秦王葉不凡肯放期弟及大軍進入成都,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秦王會支持期弟成為蜀中之主,說句不中聽的話,期弟先前被俘虜,本來是有死無生之局,不過期弟卻安然無恙的回來了,現在秦王的意思更加明了,這是讓期弟登上大寶。”
李期雖然不傻,但是他也不明白這和他登上皇位有什麽關係。李越接道:“先前父皇曾派人與秦王議和。不過條件苛刻,現在秦國大軍占領梓潼之後,並未繼續進軍,占有絕對優勢尚不進攻,有點耐人尋味,不過細想之下,我終於明白,秦王肯定是怕蜀中苗、巴、夜郎等部不易掌握。所以他需要在蜀中扶植一個代理人。”
其實當初諸葛明月放掉李期隻是暫時之計,她當時想如果殺掉李期,恐怕會惹火李雄,成國可是有六百多萬百姓,就算十丁抽一,可組織起六十萬大軍,當時秦國兵力空虛,應付李期的十萬大軍就有很大一部分運氣成分,諸葛明月是想展現給成國一副大度的風範。反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不過,在李雄死後,對於李期,葉不凡真的有點想法了,如果借李期的手銷弱成國的力量是葉不凡樂意看到的情況。
聽完李越這含沙射影的話語,登時便明白了過來,便急忙問道:“那以長兄之見,我該如何去做?”
李越突然哈哈笑了起來,舉起雙手便用力拍了兩下。兩聲響後,從房間裏的屏風後麵走出來了好幾個人,那幾個人都身穿鎧甲,見到李期時,都一起拱手道:“末將等見過四公子!”
李期一一看了以後,這幾位將軍沒有一個他不熟悉的,分別衛將軍尹奉,驃騎將軍、尚書令王瑰偉、成都校尉張金苟,文碩、閻式,以及太尉李離,加上司空李璜,成國實權人物差不多都到齊了。李期一見這陣勢,便急忙對李越道:“你們……你這都聚集在一起,是想幹什麽?”
李越見李期很緊張,便站了起來,和藹地笑道:“期弟放心,一不圖財,二不害命,隻是在商議一件大事而已。”
“什麽大事?”李期追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每個人的眉頭都緊緊地皺著,然後一起望著李越。
李越向李期麵前跨了一步,畢恭畢敬地朗聲問道:“期弟,若我等奉四公子為成國之主,一切都聽從四公子的號令,再以範憤為國相、軍師,不知道四公子可否願意率領我們擊退敵軍,光複成國?”
李期做夢都沒想到會出現這種事情,他同父親異母的哥哥李越居然率領眾將要奉他為主,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竟然愣在了那裏,臉上的表情十分的僵硬,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李期愣在了那裏,李越便道:“我知道這事事出突然,但是我等均已經互相商量好了,打我們肯定打不過秦軍,隻要議和這一條路了,現在也隻有您可以同秦王議和,其實秦王的要求非常明顯了,隻要梓潼以北的土地,隻要您再促成七妹與秦王的婚事,這議和便是成了。隻要我們精曆圖治,養精蓄銳,他日定能收複國土,恢複大成國盛況。”
李期的心已經漸漸有了一絲漣漪,當即問道:“你們想奉我為主,可是李班那裏又該如何擱置?”
李越道:“國無二主,山無二虎,自然是。。。。。。”李越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
李期現在的感覺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滋味,不過權利這東西沒有人不愛的,當皇帝可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李期矯情一番,假裝勉強答應,率領眾人渡過眼前的難關。李期直接擺出了皇帝應該有的架子,環視了一圈李越等人,朗聲道:“既然你們奉我為主,就要聽從我的號令。車騎將軍,我問你,是不是全城的兵將都在手中牢牢的掌握著?”
李越見李期的身上頓時湧現出來了一身英氣,心中便暗暗地稱讚了一番,隨即回答道:“啟稟皇上,全城三千六百個士兵,大小戰將七十八員隻要我等一聲令下,便都願意聽從主公吩咐。不過,。。。。李越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李班上位,便封其兄李都為大將軍,掌握城中兵馬,現在李都手中握有萬餘兵馬,內城及皇城都是李都的手下,另外李班封其弟李玝為廷尉,所以現在敵我力量懸殊,隻要智取不可力敵。”
曆史有一定的複原性,葉不凡的到來讓李期奪位的事件提前,但是和曆史上一樣的是他們竟然商議出了和曆史並無出入的“靈前刺班,屠君奪位。”
在李雄靈前,李期和李越兄弟二人齊心突然發難,刺死李班,李期假太後詔,言班獲罪,故殺之。後,期繼位。諡班為戾太子,以越為相國,封建寧王。加大將軍李壽為大都督,封漢王,與越共錄尚書事。以兄霸為中領軍、鎮南大將軍,弟保為鎮西大將軍。汶山太守、叔始為征東大將軍。和曆史上不同的事,李期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並不是遣李壽攻涪,而是派出相國李越,軍師範憤,以及太尉李離,加上司空李璜的四大重臣,與秦王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