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山地
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當然不能讓一個普通老百姓負責。但胡楊不普通,而對於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他還真的有能力做點什麽。
胡楊和耿冠春說的話並不是玩笑。未來丹東一定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也就會吸引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人,自然就會產生更多的消費。
隻要胡楊的計劃能夠順利推行,他們想要的都會有。
第二天,胡楊把柏青交給了冬梅嫂子。他則換了一輛改裝過吉普車,專門去了一趟山裏的水泥廠。
水泥廠的確有很多秘密,但沒有必要避諱柏青。不帶著她,單純是心疼她。
去水泥廠的路本來就不好開,加上冬季雨雪的影響,難度就又提高了很多。他們的開得車是一輛特別改裝過的吉普車。
吉普車內部加了骨架,減震也調整過,輪胎上也是加裝了防滑鏈。提高了安全係數的同時,自然大大降低了舒適性。
水泥廠的正式名稱改成了丹東水泥廠。雖然沒有冠以華夏的前綴,但的確是華夏科技下屬最重要的分支機構。
雖然是在春節期間,但這裏的守衛力量一點也沒有減弱。每天都至少兩個小隊在這片山區內活動。包括春節當天也是如此。春節期間這裏留守的人注意以保安為主。施工隊伍那邊隻留下兩個人值班。
水泥廠的建設一共有三張圖紙。第一張公開圖紙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八七年的第二季度開始,水泥的生產就應該可以進入正軌了。開春之後第二張圖紙上的工程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胡楊專門來一趟,主要還是關注第二和第三張圖紙的準備部分。這個巨大的山體內,未來將會被塞入很多重要的東西。
留守的人帶著胡楊參觀了所有已完成的工程。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都超出了胡楊心裏預期。尤其是工程的質量,完全讓胡楊挑不出任何毛病。
以他們現在擁有的設備來說,理論上是不可能達到這種程度的,但他們擁有一批八級技工。經過甄選之後,最值得被相信的一批技工都參與到了這裏的建設。這些手藝頂尖的人才實現了這些超高水準工程。
不過問題還是有一點的。接下來會有大量的金屬焊接的工作,對於焊工的需求會非常大。
其實胡楊也很清楚,高級焊工的確是非常大的缺口。明年開春必須要讓焊工大比武盡快召開。
高級焊工現在最大的作用,是焊接各種壓力容器。尤其是二級以上的壓力容器,暫時隻有高級焊工能夠完成。他們的手藝,是短期內機器無法取代的。
其實還是那個邏輯,機械都是人類製造的,所以機械無法徹底的取代人。
如果機械能夠製造出超越人類的存在,那就是《終結者》的故事了。
即便是在三十年後,人類最頂尖的技術依然在人的手中。比如匯集了人類所有科技精華的航空航天領域。咱中國的衛星,就是由一位最頂尖的焊工,純手工焊出來的。
這位國寶的手工操作精度,是任何機器都達不到的。
在看過水泥廠的施工情況之後,胡楊便帶著兩人上了山。這個行程是來之前就決定的,所以提前他們都在裝備上做了準備。
結實耐劃但不容易被勾住的外套,防滑的高幫軍靴還有保暖的手套和帽子。
三人綁緊了褲管背著自己那份午餐進了山。他們要在山裏找到兩支小隊,然後和他們一起吃頓野餐。
天寒地凍的環境爬野山吃野餐肯定不是舒服的選擇。但這就是兩支小隊的日常。
作為一個領導,當然不可避免要用一些籠絡人心的手腕。這深入第一線,也不算是什麽新鮮的套路。關鍵就是難度有點大,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項淩江用各種手段這整片區域都是給承包了下來。這片區域內原本就不多的住戶也都已經遷出。當然,華夏科技都給他們比規定稍微多一點點的補償。
然後他們就對這山區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造。將這裏變成了一個極佳的山地作戰訓練場。而訓練的同時,也是對水泥廠的保護。任何試圖靠近水泥廠的企圖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山地作戰是保安的必修科目,但並不需要所有人都專精。比如香港那邊的小隊,就不需要專精山地作戰。
山地作戰有很多的門道。胡楊也不算是一個專家。但好歹基本功還是過得去的,在山地行軍的速度並不算慢。戚揚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好,而簡有德也還是差了那麽一點點。
簡有德的問題並不是體能跟不上,還是技巧上稍微差了點火候。雖然他練功也從來沒有偷懶,但有些事就是無法速成的。
在山區訓練的時候,他們會留下隱秘的記號。指明方向之外,還提示了陷阱的大體位置。
沒錯,就是陷阱。山地作戰訓練怎麽可能會缺少陷阱。當然,這些陷阱都是刪減版的,肯定是非致命的。踩到陷阱之後最多也隻會造成皮肉傷。
其實單純從訓練的角度來說,尤其是的他們這種專業隊伍,還是應該一切從實戰出發。畢竟將來他們是一定會遭遇實戰的。
但還是必須考慮到,這裏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區域。還是會有人進山采蘑菇或者下套抓野味。
按道理他們是可以把所有承包的區域都圍起來。但這麽做一是會暴露自己的活動範圍,二是不光攔不住人甚至還會有反效果。
永遠不要低估某些人對占便宜的執著。要是沒有圍起來,他可能還不會那麽上心。可一旦你圍起來了,他們就會覺得這裏麵有好東西,一定要進來看看。
所以在外圍都設置一些讓人疼但不會受傷的小機關。而一旦發現有套子,老兵們也都會毀掉。至於采野菜和蘑菇的,那就真沒什麽辦法了。巡邏的時候基本都會避開,反正他們也不會走的太深。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進山的路搞的更難走。原本也隻是放倒一些樹製造路障。後來土建工程師給了他們一個很有意思的主意。從上遊起讓山溪改道,水流會逐漸改變地貌和植被的情況。
具體會有什麽效果還不知道,但大家倒是都很願意嚐試一下,就當做是一次實驗。
胡楊三人循著這些記號,一路找到了其中一支小隊。距離二十多米,對了暗號之後他們才緩緩現身。
出現在胡楊他們麵前的,是一群穿著雪地迷彩,持弓背箭的獵人。
堅守著不違法的底線,在國境之內他們絕對不會非法持有槍械。所以在這裏,他們是全員配弓箭的。
以射擊感覺而言,其實弩更貼近槍械。但沒辦法,咱國家弩和搶一樣都是不能私自持有的。
所以唯一的選擇就剩下了弓。為此他們還特意在丹東注冊了一個弓射俱樂部。不光是在丹東,可能在整個遼寧都是第一家。
有了正規的手續,才能讓華夏科技可以名正言順的持有大量弓箭。而胡楊也從國外給他們專門采購了一批滑輪弓。
之所以選擇滑輪弓,最主要的原因是滑輪弓的尺寸比較其他傳統弓和反曲弓都要小,這更便於他們持弓在林地中移動。而另一方麵,滑輪弓在拉滿之後可以鎖死,這有利於瞄準。尤其是在林地中障礙物這麽多,精度的需求自然要高於射速。
按照計劃,每次他們進山都至少要待二十四小時以上。所以這一趟,胡楊他們也是帶著睡袋過來的。
他們的一天包括行軍和巡邏,檢查陷阱、捕獵、做飯和睡覺。胡楊他們跟著一整套體驗下來,都感覺無比懷念燒得滾燙的炕頭。
其實他們三個都不能算是普通人,這種程度的訓練對他們來說都不算難以堅持。唯一的問題就是那頓冷餐。
訓練中至少會有一頓是吃常溫食物的。冬季的常溫,就是零下幾度到十幾度。實戰中肯定不是什麽時候都可以生火做飯的,常溫就是必須要適應的。
胡楊此時想到後來很流行的自加熱食物。原理非常簡單,操作也不複雜。回頭查一下有沒有人注冊專利,沒有的話他就搞一下。這個東西非常適合短時間的野外活動。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中,吃上一口熱的東西不光是感覺舒服,對維持體溫的意義更大。
結束二十四小時的訓練,與另外兩組人交接之後,這兩組才回到水泥廠休整。胡楊則沒有再停留,立刻回了農機廠那邊接上柏青一起返回了北京。
人家一般結了婚的姑娘,都會在初三回娘家過年。可胡楊這到好,年前把人家姑娘接出來,這都初九了才想起來給人送回娘家。
對這種行為,娘家人肯定是非常有意見的。沒有簡有德擋酒,胡楊可擋不住老丈人和大舅哥的輪番轟炸,毫不意外醉倒當場,然後順理成章順其自然的睡到了柏青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