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念紅館
念紅館和元稹館一樣,是文化森林公園的主要景觀之一。但它的氣勢,占地麵積都較元稹館大。走進館門後通過一段長廊,長廊兩邊排列著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王樹聲、張才千、陳昌浩、熊國炳等紅四方麵軍領導人的塑像,和其他地方類似的紀念館、陳列館不一樣的是,反派人物張國燾的塑像也排列其中,王華解釋說,這是經過公司領導層反複考慮研究後做出的決定,後又報經市文化局批準了的,畢竟張國燾是紅四方麵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要尊重曆史事實。長廊盡頭向左轉彎是寬大的石梯,右邊是用青砂石砌築的高台,名曰望紅台,高台四周仍用青砂石條做欄杆,台上可供十來人同時觀望。站在台上往北看,鬆山市主城區盡收眼底,左河像一條藍色的緞帶從城南飄過,遠望是層疊起伏、如聚的山巒和如怒的鬆濤。
沿著左邊的石梯拾級而上,走完四十九步以後,一個四合院的紀念館展現在眼前。四合院的正麵是寬大的走廊,九根廊柱全部是采自九台山的馬尾鬆,粗大挺直,畫簷雕棟,經朱紅油漆、顏料侵染後,忖托出古色古香的韻味。鑲嵌著“紅軍紀念館”五個金黃色大字的牌匾,懸掛在大門之上。大門上鍍金對聯閃閃發光。
上聯是:
斧頭劈開新世界
下聯為:
鐮刀割斷舊乾坤
橫批:
紅軍萬歲
進入大門就是紀念館正廳,中間有一個巨大的沙盤,在霓虹燈渲染下,“川陝蘇區保衛戰態勢”幾個大字變幻閃爍。沙盤中紅藍箭頭格外醒目。正麵牆上懸掛著摘錄的徐向前元帥回憶錄片段:
“敵人糾集了六十萬大軍,從六個方向來圍攻我們,號稱‘六路圍剿’,妄圖一口把蘇區吃掉。蘇區保衛戰是一次曆時時間最長,戰鬥最為慘烈的戰役敵人鋪開大網,張開大口,千方百計要置我們於死地,不拚命不行啊!”
東西牆上是手握大刀、手榴彈、長槍、手槍、紅纓槍正在衝鋒陷陣的紅軍隊伍的巨幅油畫,從畫麵上可以感受到紅軍那不怕犧牲、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
順時針前行,第二、三展廳為各戰場的戰史簡介,如大麵山戰役、竹兒關戰役、飛躍羊跳崖、夜襲鳳凰山、計奪顧軍壩、巧渡喜神河、勇闖玄祖殿,等等,除音象圖片外,全部配有文字說明。
第四、五、六展廳的玻璃櫃子裏,存放著大量從紅軍生活、戰鬥過的地方征集來的實物,如刻有“列寧萬歲”、“共產黨萬歲”“中華蘇維埃萬歲”、“活捉劉湘”、“打倒蔣介石”、“一切權利歸農會”和“赤化秦巴”等標語口號的石碑、紅軍磨刀用的大石缸、各種樣式的大刀、長矛、紅纓槍、長槍、短槍、土大炮、罐兒炮、輕重機槍、手榴彈、自製土炸彈、手雷、土地雷、子彈、彈夾、大批的彈殼、補疤的紅軍軍服、草鞋、底子磨穿的布鞋、棕襪子、腳碼子、縫製棕襪子的木腳、綁腿、布製或洋鐵皮製成的紅五角星、鬥笠、蓑衣、鐮刀、斧頭、頭、彎刀、軍號、別壺、泛黃或蟲蛀的書信、宣傳小冊子,等等,芸芸,展品豐富,應有盡有,極具文物價值。
第七、八展廳展示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紅四方麵軍領導人生前的題詞、題字條幅、政要、文人、名士的感慨、紀念詞、書畫,其中已故鬆山市首任市委書記兼市長崔宇為慶祝鬆山“老解放”二十周年(鬆山人稱1933年紅軍進駐鬆山為老解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新解放)所作《千秋歲引》和前任市委書記陳光亮的《蝶戀花》很耐人尋味。
崔宇的詞:
千秋歲引念紅軍(為慶祝鬆山老街坊二十周年)
一九五三年八月
鬆山柏嶺,古堡新城,一聲號角入寥廓。
東征西討叢山去,南伏北擊寒風咧。
西都恨,巴山月,傷懷咽。
幾陣廝殺薄名利,幾陣拚命為庶黎。
無奈二劉空悲切,一朝耗盡廿載血,而今我輩享清福。
倚闌幹,酹美酒,祭英烈。
(注:二劉指軍閥劉湘、劉存厚,劉湘為“剿總司令”)
陳光亮的詞:
蝶戀花思紅愁
丙戌年四月初五
依稀思紅千百度,行盡巴山,難與離人遇。
崇高信仰無說處,醒來銷魂馬列路。
莫把此情書尺素,鐮刀斧頭,理想是憑據。
卻倚管弦歌別緒,斷腸一念擎天柱。
溫晨軍對李先知說:“崔老書記很有文學素養,他的這首《千秋歲引》寫於1953年,當時的鬆山縣誌上有記載。是這樣吧,廖主任?”他回頭問市誌辦主任廖陽科。
“是的,除了這首《千秋歲引》外,縣誌上記載崔老書記的詞還有《鳳簫吟詠誌》、《水龍吟紅軍西征》、《揚州慢鬆山》三首。”廖楊可笑容可掬。
“從這《千秋歲引》裏,可以看出崔老書記的行文、用字、遣詞、依韻、平仄方麵都頗為講究,按照詞牌要求,下闋起承連用兩個‘幾陣’,使紅軍置生死於度外,不為名不為利,拚命為黎民百姓謀生存的光輝形象躍然紙上。”溫晨軍意猶未盡。
“不錯,不錯!”李先知又是哈哈一笑:“紅軍頂著刺骨寒風,東征西討,南伏北擊,幾陣廝殺,幾陣拚搏,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剿,使劉湘經營了二十多年的反動軍閥勢力元氣大傷,二劉氣血耗盡,可歌可賀。鬆山柏嶺、古堡新城,對仗工整,一聲號角入寥廓,既描寫了鬆山的舊貌新顏,又表現了紅軍嘹亮軍號聲的感染力、號召力,紅軍胸懷高遠,豪氣直入萬裏寥廓,氣氛蒼涼、悲壯。”
“李院長有沒有感懷之作,拿出來為我們念紅館增色如何?”溫晨軍口問李先知,兩眼卻盯著劉明遠、邱裼鐵、邊懷山、湖長江等人。
“哈哈哈哈,溫市長在將我的軍了!”
“不不不,”李先知話音未落,一直沒有開腔的劉明遠發話了,“李院長應該當仁不讓,我雖然是學工科的,對文學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但是我認為,如果溫市長和李院長來個一唱一和,不是更有趣嗎?”
“明遠,你這是趕鴨子上架喲!我這點墨水兒。”溫晨軍連忙搖了搖右手。
“劉市長言之有理,溫市長和李院長來個唱和,不但能為念紅館館藏增添內容,而且肯定會在鬆山市的文化界留下一段佳話。”邱裼鐵、邊懷山、張敏之、廖楊可、王華等人異口同聲地說。
“那真是太好了,二位領導就不要謙虛了哦!”眼見正在發飆的幾位文化人那興奮的表情,胡江河劈劈啪啪鼓起掌來。
看到眾人興致盎然,溫晨軍說:“弘揚紅軍文化不僅僅是文化的問題,而且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我們每一個鬆山人都應該盡一份綿薄之力,把紅軍文化打造成鬆山的文化名片,緬懷紅軍的豐功偉績,推動鬆山的經濟建設,為全麵實現小康而努力奮鬥,我也不辭推了,李院長如有佳作,我願和之。”
“那我才真是成了趕上架的鴨子了,為了不拂諸位如此美意,我不得不獻醜了。”李先知默思片刻,“我吟《滿庭芳》一首,請溫市長和各位斧正:
滿庭芳敬紅
胡馬嘶風,紅旗翻浪,畫角聲響彤雲。
大麵山前,揮刀斬逆神。
幾多英雄往事,再回首,瑞靄紛紛。
殘陽下,杜鵑朵朵,流水繞新城。
夢魂,長牽掛,舉樽獻酒,敬仰紅軍。
閑來上譙門,一覽高城。
北去延河再見,疆場上,倭匪啼痕。
情高處,長空雁叫,東方是黎明。”
“寫得好!寫得好!”李先知吟畢,邱裼鐵等一幹夫子齊聲叫好,並齊刷刷將眼光落在溫晨軍身上。
“這不是逼我跟高手過招嗎?弄不好是要粉身碎骨的喲!”溫晨軍被大家看毛了,笑了笑,定了定神,“那我就來個西施效顰吧,小田,幫我記一下:
滿庭芳和李先知
山被蒼鬆,天穿翠柏,驟雨還過才晴。
竹兒關前,槍舉白匪驚。
無數風流人物,千山外,煙雲飄送。
東風裏,朱門應留,歲歲小陽春。
多情,莫笑我,廣袖常舒,告慰英靈。
漸酒滿金榼,決勝鬆城。
南克龍盤虎踞,百年夢,一朝驚醒。
抬眼望,疏雲淡日,乘風下太平。”
“佳話!佳話!簡直是妙極了!”溫晨軍念完,邱裼鐵手之舞之,張敏之足之蹈之。
“獻醜了!獻醜了!”溫晨軍連連擺手。
“溫市長技高一籌,讓老朽汗顏!”李先知雙手抱拳。
“我這算是烏雞和鳳凰比羽毛,見笑了!見笑了!”溫晨軍微笑著搖搖頭。
“都不要過謙了,依我看來,隻能用‘珠聯璧合’四個字來形容你們這一唱一和。”邱裼鐵右手捋了捋稀疏的白發
“我這個文盲從各位高人的臉上已經看出來了,肯定是美事一樁。王總,責任就落實在你頭上,溫市長和李院長的作品安排進去,你一定把這件事搞巴適。”胡江河眉開眼笑。
王華滿麵春光,唯唯諾諾。
四合院中間的天井是一碧清水的池塘,池中假山錯落有致,睡蓮象大簸箕一樣躺在池中,青蛙在上麵跳去跳來,成片紅色錦鯉搖搖擺擺,遊來遊去。
西側門麵對的是向前廣場,因受地形限製,廣場雖然麵積不大,但布置得十分得體。山坡上一片碑林,高高矮矮二十多方石碑,露天挺立,多為社會名人捐助,鐫刻著領導人、文人學者、老紅軍將領的題詞題字。坡下是女紅軍雕像。場內翠柏林立,迎客鬆下有石桌、石凳,寧靜、閑適。
東側門出去沿一林中花徑走一百米,就到了蜀滿園大酒家,簡稱“蜀滿園”。蜀滿園大酒家六個行草大字,是張愛萍將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親筆書寫的,酒家原在主城區,因拆遷改造,胡江河買下了這塊招牌,現將其建在念紅館附近,既豐富了紅軍文化的內容,又為遊客提供了飲食、休閑場所,兩全其美。蜀滿園為中式四層仿古建築,占地麵積一千多平米,一樓除大餐廳外,設有包房十六間,既可為遊人提供飲食服務,又能承辦高、中、低檔宴席;二樓設有台球桌、乒乓球台、健身房、足療室、桑拿室、KTV包房、音樂茶座、咖啡館。三、四樓是包括商務包房在內的高、中、低檔房間,供不同層次人員住宿。燙金並用霓虹燈鑲邊的“蜀滿園大酒家”六個龍飛鳳舞的行草大字,閃閃發光,格外醒目。餐廳大門兩旁的廊柱上,雕刻著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魏傳統將軍為“蜀滿園”所題《五絕》詩:
花萼天低樹,草壩地富硒。
蜀中客常滿,昌隆定可期。
麵對金碧輝煌的酒樓,胡江河說:“我們要把‘蜀滿園’這塊招牌扛起來,吸引客人到念紅館參觀、瞻仰,讓他們想得順心、吃得放心、睡得舒心、玩得開心。”
“千萬不要把這塊金字招牌搞砸了喲!”溫晨軍接過胡江河的話題,右手指著蜀滿園的招牌和那首五絕詩詩聯,意味深長地說:“張將軍、魏將軍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前非常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你看這字寫得好,詩也題得好,令我們這些晚生後輩深受鼓舞,麵對張老、魏老的題字題詞,我們應該發誓,一定要把家鄉建設好,蜀滿園要重振當年雄風,服務遠朋近友,宣傳紅軍文化,創造出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隻有這樣,才對得起革命老前輩對我們的期望。”
讀書樓在距蜀滿園七百米的東北方向小山崗上。樓前有一小型荷花池,荷花池周圍布有青石欄杆和煎木靠椅。
左前方用鋼筋水泥砌築的大牌坊上書“讀書坊”三個鏤空大字,牌坊上粘貼有“鑿壁偷光”、“孟母擇鄰”、“黃香溫席”、“聞雞起舞”“頭懸梁”、“錐刺股”等十多幅黑色花崗岩浮雕。
正樓有藏書室、閱覽室、閱讀茶座、書畫室、創作室。
邱裼鐵喝下一口清茶,邊捋幾絲白發邊說道:“這也的確是讀書人的一個好去處,但是胡老板,你考慮過經濟效益沒有?恐怕給你賺不到錢咯!”
“右前方還有一塊平地,我打算在那建一個藝術品陳列室,建成以後,還想請李院長支持,在這裏辦一個常年的工藝美術培訓班。”胡江河望著李先知。
“這個想法不錯,在此辦班很好,空氣新鮮,風景秀麗,如果胡老板哪些地方用得著,我一定支持。”李先知回答說。
“師資方麵、教學規劃方麵、教學經驗方麵,如果有李院長鼎力相助,那老胡的培訓班一定會成功。”溫晨軍抬腕看了看表,問王華,“還有多少景點?”
“景點還多,一共還有十多處,比如青花亭、官渡亭、龍潭渡、通天宇、東升宇、回頭榭、八大王寺、鬆濤閣、桂花台、菊苑、聽雨亭、徐公亭等等,但有代表性的都差不多了。”王華回答說。
“我們大家都還有別的事,今天再看看徐公亭、桂花台兩個地方,以後找機會再到其餘的景點去吧。走,到徐公亭。”
順著讀書樓往東的青石路前進三百米,再拾級而上,攀上山的頂鋒,徐公亭就坐落在山峰上。亭內供奉的徐庶坐像高約八尺,美髯長須,頭戴竹冠,身披道袍,二目炯炯,雙手撫膝。亭前是一個銅鑄香爐,香煙繚繞。香爐前麵是長方形拜台——斜麵青石條,可供五人同時跪拜。亭身造型完全是百堂藏徐庶廟縮小複製,八角朱簷,木椽琉瓦,亭外鬆濤陣陣,如萬馬奔騰。沿亭子左邊崎嶇小路斜下五十米,到滴水崖底邊,崖上掉落的山泉水打在石板上,形成徑深約一尺的水潭,宛如一個大碗盛滿了清澈透明的純淨水,因此得名“一碗水”,與徐庶隱身的白堂藏“一碗水”頗為相似。
亭左亭右各立一塊石碑,右邊石碑上鐫刻著讚助者的姓名,左邊石碑是徐公亭碑記,顏楷刻成:
徐庶,字元直。後漢穎川人。幼好學擊劍,嚐為人報仇殺人,披發塗麵而走,為吏所獲,吏乃縛於車上,擊鼓行於市,令世人識之,雖有識者不敢言,而同伴竊解救之。乃更姓名為單福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嚐與司馬徽談論。新野得遇劉備,用計奇襲樊城,大敗曹仁。曹操挾徐母,造偽書逼庶事之。庶走馬薦諸葛於備。入曹營見母,母怒其受騙,自縊而亡,庶大悲葬母,居喪守墓,凡操所賜俱不受。後受龐統脫身之計,向操請三千兵馬拒馬騰、韓遂,離赤壁一路西行,到鬆山境內花兒山下百堂藏隱身修道。五百年後,山下一樵夫上山打柴,見一老者鶴發童顏,仙風道骨,飄然而至,樵夫稽首問曰:“老丈何人?”曰:“吾乃三國徐庶徐元直是也,久居於此。”言罷倏忽不見,樵夫大驚,告與鄉人,鄉人集資建廟塑身於花兒山頂,香客遍布、方圓百裏。曆經千年,香火不斷。公園xxxx年x月x日,經鬆山市政府同意,海龍公司胡江河等,匯聚社會同仁,接遷徐公坐像於此,建徐公亭重續香火,立此碑以祭先賢。是為記。
看完碑記,溫晨軍問:“大家有什麽看法,請講。”
邱裼鐵說:“可以了,可以了。據我所知,祭祀徐庶的亭宇在全國並不多見,如果徐公亭建成了,是不是鬆山獨有,雖不敢肯定,但也差不到哪裏去。”
李先知說:“邱館長所言不差,曆史上因為出了個諸葛亮,就把徐庶這個人物衝淡了,但恰恰是因為有了徐庶的走馬推薦,才有後來光照日月的諸葛孔明,我建議,是不是把玄德馬上執庶之手、二人涕泣而別、玄德凝淚望庶,被樹木遮住視線而發出‘吾欲伐盡此處樹木’的感歎,庶去又複回,向備推薦臥龍的場景,用某種形式再現出來,如書畫、或音像、或雕塑都可以。”
“再配上羅貫中讚徐庶走馬薦諸葛的詩,”張敏之接過李先知的話題,“那首詩是這樣的:
痛恨高賢不再逢,臨岐泣別兩情濃。
片言卻是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溫晨軍說:“好好好,老胡、王總,你們看呢?能加進去嗎?”
“怎麽不能加呢?當然能哦,王華,你安排吧!”胡江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