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金輝令
清晨的京城街上,行人不多,道路兩旁大多是早上出攤的商販們。
他們每個人都緊盯著手裏的活,力圖在京城“睡醒”之前將一切準備好。為了不分神,有些婦人甚至將還未睡醒的幼童放進竹籃裏,然後連孩帶籃安置在攤位旁以便照顧。
在這條既忙碌而又安靜的街道上,陡然傳來一聲高喝。
“籲!”
這聲音實在是太過格格不入,引得人們紛紛抬頭查看。
這是怎麽了?
蘇嫣掀起一角簾子,好奇地向外看去。
一名騎著高頭大馬、頭戴鬥笠的玄衣男子,正緊緊扯住馬韁,想要避開正在路中央的小男孩,但馬兒卻在此時焦躁起來,不停地嘶鳴。
就當馬兒將要踢到小男孩時,不知從哪個角落竄出了一名書生,迅速將男孩抱在懷中向旁邊一滾,險險避開了馬蹄。
玄衣男子費了些功夫製住驚馬後,立即翻身下馬,去察看他們二人的情況。
小男孩在書生懷中微微顫抖,雙手緊緊地護著幾包藥,看上去沒有外傷,隻是受到了驚嚇。
與小男孩相反,書生的狀況很是狼狽,一襲白衣盡數染黑,臉上也濺上了幾道泥痕,活像個不小心落入水坑裏的調皮孩子。
玄衣男子見二人無恙,直了起身子,雙手抱拳,一臉愧疚地說道:“實在抱歉,在下有命在身,二位若是有什麽事盡可以到高細巷找我。”
林修齊隨意地擺了擺手,他語氣溫和地說道:“不妨事,你也不是有意為之,既然你有命在身,還是趕緊上路吧,這名孩童我來照顧。”
玄衣男子連連道謝,他見二人看起來確實沒有什麽異常,便暫且放下了心,打算辦完差事再來尋他們。
這時,蘇嫣已然認出了書生的身份,他正是這些日子在京中聲名頗盛的林修齊。
玄衣男子正想離去時,習慣地摸了一下腰間,發現證明令牌不見了,頓時急得滿頭大汗,彎著腰到處尋找。
馬車停下的位置剛好能讓蘇嫣看見玄衣男子重新係回銀牌的動作,那牌子上麵刻著用金絲累成的字。
這是“金輝令”,銀底金字,隻有發生變故時才會動用。而且這名男子的衣服皺巴巴的貼在身上,定是趕上了昨夜的雨,看來這事不是一般的大。
金輝令上寫的是武州二字。武州可是緊挨著西邊的遼國,如今看這玄衣男子急匆匆的樣子,邊境恐怕有事發生。
馬車逐漸駛離,蘇嫣回過頭,放下了簾子。
丹蘭也同樣收回視線,歎了口氣道:“那名書生不僅一表人才,而且心地善良,一定可以考個好功名。”
蘇嫣挑了下眉,笑道:“以前沒看出來,原來丹蘭你竟是個以貌取人的人。”
丹蘭害羞地擺了擺手,忙辯解道:“我沒有……”
蘇嫣眨了眨眼睛,繼續打趣道:“不妨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什麽不好意
思的。”
片刻後,馬車停在了英國公府門口。
蘇嫣一進福安堂就坐到大長公主身旁,著急地詢問道:“外祖母,您怎麽樣了?”
得到好的答複之後,蘇嫣才真正放下心來。
紫綃立在一旁抿嘴笑了笑,開口給蘇嫣說了一遍來龍去脈。
“太醫說了,大長公主這次一是因為積食,二是晚上跟老國公去遊湖受了風,這才病倒了。”
蘇嫣聽完後,搖了搖頭道:“你們是半點都不記得你們的年紀加起來都過百歲了,還這麽小孩子脾氣。”
大長公主和英國公相視一眼,心虛地笑了笑。
蘇嫣歎了口氣,又仔細地叮囑了大長公主一番,才返回武定侯府。
皓月閣中,蘇嫣換上了新的衣衫,歪在榻上吃著小食。
蘇嫣在三清觀雖然隻待了一兩天,但這段格外清淨的日子令她想明白了許多事。
她原來之所以懷疑連清的身份,是因為她發現了連清身上有許多與蒼澤相像的地方。但這些並不能成為確認他身份的證據,說不準隻是個大大的巧合,是上天跟她開的玩笑。
要證明連清是不是蒼澤,需要更加有力的證據。
其實這也不難,蒼澤的右臂內側有一塊不起眼的胎記,隻要看看連清是否也有同樣的胎記,就可以知道他究竟是不是蒼澤了。
所以她得找個合適的機會證實一下自己的猜測,至於如何證明,還要另想辦法。
蘇嫣剛收住思緒,晉陽郡主身邊的小紅便走進了皓月閣。
“姑娘,郡主請您去一趟明珠堂。”小紅行了一禮道。
蘇嫣隨口一問:“為了何事?”
“好像是為了姑娘的親事。”小紅答道。
蘇嫣這才想起她去三清觀前,自家父親提出的那樁婚事。
明珠堂內,蘇嫣坐在圓凳上漫不經心地吃著點心。
晉陽郡主笑著問道:“聽說你這幾日與宣王走得挺近?”
“母親怎麽知道?”蘇嫣伸向小碟的手頓了頓,側目看向晉陽郡主。
晉陽郡主但笑不語。
蘇嫣垂下眸子,目光落在晶瑩剔透的點心上,小聲解釋道:“不過是湊巧遇見了而已。”
晉陽郡主點了點蘇嫣的鼻尖,眼中滿含笑意。
“宣王自小在太後膝下長大,我也見過幾麵,倒是十分的謙遜有禮,而且他與哥哥還是至交。”
晉陽郡主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你小時候還很喜歡他呢,有一次我帶你進宮,你愣是抱著他不肯放手。”
“我怎麽不記得?”這已經是蘇嫣第二次聽到長輩說起她與連清的小時候。
晉陽郡主想起多年前的時光,麵帶笑容,柔聲道:“你那時還小,自然記不清楚。有一次我抱著你去宮裏拜見太後,不知怎麽的你就遇著了當時還是九皇子的宣王,還在他懷裏睡著了。”
“是嗎?我都不記得了。”蘇嫣對晉陽郡主所說一點印象也沒有。
晉陽
郡主輕聲道:“那時候淑嘉貴妃才剛病逝不久,大周正與百越開戰,宣王年紀還小難免受人欺負。不過沒過多久,太後就將他接到了壽坤宮撫養。”
“後來百越戰敗,成為我大周的一部分,宮中朝中更是對宣王十分輕視。幸虧有太後在,那些小人才沒敢做什麽出格的事。幾年前,因為百越之地又有動亂,宣王再次被卷入其中。太後對那些挑事之人也已厭煩至極,便帶著宣王去太青山躲清閑了。”
晉陽郡主將宣王的身世遭遇徐徐道來,語氣頗為感慨。
蘇嫣一時陷入了沉默,心情頗為複雜。
晉陽郡主對蘇嫣眨了眨眼睛,笑著說道:“我不介意你和宣王在一起。”
蘇嫣張了張嘴,不知該反駁還是該讚同。
晉陽郡主見蘇嫣是這種反應,了然一笑道:“我與你父親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你可以每日都開開心心,你若是真的喜歡宣王,我們並不會反對。”
晉陽郡主這一番話說得蘇嫣心中感慨萬分。
“你父親說讓你後日與薑朗見個麵,相看相看。你如果真不喜歡他,當麵回絕了便是,不必擔心別的事。”晉陽郡主終於想起了自己叫蘇嫣來的目的。
蘇嫣默默點了下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