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勤王軍到達
事情很簡單。
犯下案子的人,叫孟坨子。這群太學學生跪諫趙桓不成,便又去大營門口聒噪。孟坨子出門辦事,被這群太學學生圍住,三言兩語眾人起了口角,互相誰都看不服誰,於是便開瓢。
孟坨子是職業軍人,對付這些太學學生易如反掌,結果人太多,孟坨子反抗過程中,把一個太學學生幹死。事情鬧大了,便捅到趙桓這裏。
這不是簡單的爭執,涉及到了大宋的國策。大宋朝重文輕武,以文禦武,讀書人天生就比旁人高出一頭,更何況真宗那個皇帝還說過: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車馬多簇簇。
大宋太祖年間就定下規矩:不殺士大夫。無論這些人多麽混蛋,都不能殺,頂多流放。
經過一百多年的熏陶,士大夫階層已經形成穩固的食利階層。
趙桓今日祭拜武聖廟,又當著眾人的麵提供武人地位,這是在於士大夫階層爭利。所以今天這一場爭鬥,不能單純看做太學生激憤之舉,而是文武之爭。
這個案子很難辦,辦不好就會引火燒身。文人的憤怒一直都在淤積,不找到口子發泄,遲早會出事。但是武人的地位不能因此降低,否則便是自己打臉,對以後的戰略實施也不利。
思前想後,趙桓隻能如此批複:孟坨子過失殺人,判斬。鬧事諸生,杖責三十。日後城中集會超過五十人,需報備皇城司,否則按謀逆論處。監生不得議政。
批複完畢,立即執行。
次日一大早,趙桓前往營地。
營地裏諸人大多神采黯淡,好不容易提起來的士氣,又一次降了下去。趙桓問了左右,說孟坨子是張克的兵。於是便把張克召到營中問話。
張克便將孟坨子的事情簡單介紹一番,當天趙桓什麽都沒說。下午孟坨子的妹妹結婚,張克帶著幾十個人去幫忙。這一家人一喜一悲,當真是天上地下。
婚禮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有太監前來宣布:官家來了!
孟小妹當時就慌得很,她從來沒見過官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趙桓大踏步走進去這農家院,院子裏擺了幾張桌子,院子都是來幫忙的人,隻見趙桓哈哈一笑走進來,對跪了一地的人說:“都起來吧。當今國事繁多,朕不便久在外,你們繼續辦喜事,朕,喝一杯喜酒就行。”
孟小妹戰戰兢兢地繼續舉辦婚禮,本來已經接近尾聲,待把新娘子送入洞房,流水席就開始了,眾人見趙桓和藹可親,一點架子都沒有,反倒是跟普通人一樣閑聊說話,漸漸的也顯得沒那麽拘束。
流水席上來,趙桓吃了幾個菜便起來告辭。
待趙桓一走,這裏顯得更是熱鬧起來。原先村子裏不打算隨份子的人,一聽說皇帝都來了,趕緊取了銀錢去隨禮。趙桓坐過的桌子椅子,便空在那裏。
官家坐過的椅子,那還叫椅子嗎?那是要好好收起來供著的。
趙桓的舉動,在京城中傳開,眾多文官沒人出來說話:他的意思很明顯,雖然殺了孟坨子,卻不是因為他打死生員,而僅僅是因為他打死了人。
用人話說,就是趙桓絲毫沒有打壓武人的打算。
臘月三十日下午,趙桓終於接到一個令他激動不已的好消息:簡版的汽油炸彈做好了。趙桓立刻傳令嶽飛、李綱等人前來,隨他一起觀看。
廣備攻城作中,幾個工人把製作好的固體炸彈放在趙桓麵前,非常醜陋,外殼是竹筒,竹筒的一端用黏土封死,另外一端則有一根棉芯,中間塞的是黑火藥,底層則是粘稠化以後的猛火油。
猛火油粘稠化非常難,這些工人實驗了很多東西,最後發現也就是蜂蜜好一點。
“官家,此物倒是與轟天雷有些相似。”李綱觀察之後得出了這麽一個結論。
趙桓道:“先試試。”
“轟——”
一聲巨響,在空曠的校場上響起,黑火藥經過改進之後,威力強大許多,那些被固化後的石油,散落得到處都是,猶如千萬點星星落下了似的,石油落下後,在雪水裏竟然也能燃燒。
眾人麵麵相覷。
“臣為陛下賀!”李綱難掩激動,之前的猛火油都是用來守城,點燃後倒下去,是極大的浪費,如今這種辦法,算得上是一種神兵利器。
趙桓道:“好,大批量製作,火藥坊、猛火油坊派皇城司十二個時辰守護,劉春,這次你立下大功,朕賞錢千貫,這些工匠,沒人賞錢五百貫。具體的封賞,待退地之後再議。”
“臣謝官家。”
李綱道:“有了此等利器,守城更方便。”
趙桓搖搖頭,率先走出廣備攻城作,回到宮中,把李綱與嶽飛兩人叫到書房:“這等利器,朕不準備用於守城。”
李綱詫異:“那官家是想……”
“嶽飛,你自牟駝岡軍中找膂力大者三百人,他們做投彈訓練,所有這些火器,全部歸你使用。不到萬不得已時,千萬不要拿出來。但最後反攻女真人時,給我狠狠打,不要心疼銀子。”
嶽飛心中一凜,連忙應是。
晚上是除夕,趙桓這幾日忙碌異常,終於得了空,去坤寧宮找了朱璉,茂德帝姬也在。趙桓道:“今日咱們也過個年。”
“是官家。”朱璉也是高興非常,
趙桓命人在坤寧宮中擺好爐灶,親自下手炒了幾個菜,又命人把餃子餡弄好,跟茂德帝姬、肖承恩,以及諸多宮女一起包了餃子。
這是難得高興的時候。
次日就是大年初一,今年比往年要安靜許多。趙桓又開始了新的忙碌,現在朝中少了許多掣肘,事情辦起來就爽利得多。
初二初三初四,整個汴梁城都詭異地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金軍馬上就要到了。
探馬回報,金軍已經大部渡過黃河。
大年初五,第一支勤王軍到達,陝西統製吳革率五千人馬前來勤王。汴梁之戰,終於要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