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淮州
劉莽說他現在和他的荊州軍過得很好,換而言之就是,既然過得好就不要再把這些軍隊討回去了。
幾日後,魯肅和周瑜率軍離開淮南,幾位被俘虜的小將領和徐晃回到軍營。
淮南之戰由曹操起,先由曹操發起進攻,隨後由劉莽接手主攻,短短一個多月就將淮南攻下。
其中,劉莽的審時能力為天下人稱讚,沒有人能想到他怎麽知道曹操會被偷襲,他的每一步舉手投足之間,都對未來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就連不出世的天才魯肅親自率軍都在劉莽手上吃了敗仗。
黃祖與周瑜相繼加入戰場之後,戰事以魯肅方微弱劣勢結束。
至此,劉莽的淮南之戰徹底結束,以劉莽最終獲得淮南的土地。
魯肅回到孫權麵前,緩慢講著此次出征遇到的種種事故。
孫權對其他事情不是很在意,劉莽做的事情有些玄乎,於是他開始把魯肅說的話說書先生講的說書,慢慢的,他找到了自己最感興趣的那一段,其中他最喜歡的孫翊被刺那一段。
這是張昭和孫權願意打這一仗的真正意圖,排除異己,如果能順手處理掉一個瘋子弟弟,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
至於淮南,隔開江東很遠,而且那邊有袁紹會施壓,孫權覺得現在的江東處理起來就已經很難了,管不了那麽多。
這也是孫權一再發書讓魯肅回到江東的原因。
魯肅因為平亂有功,被連升三級,暫時接替被貶謫的張昭之職。
“他還好嗎?”
這時魯肅在稟報時出現的一個小插曲,魯肅和孫權剛說完話,就看見孫尚香不停搓著小手,從一邊走進來。
她看上去很緊張,雙手無處安放。
魯肅看了一眼她,眼神裏的意思是恨鐵不成鋼。
“好的很,生龍活虎,殺了不少江東的好男兒呢。”魯肅大袖一揮,走出大殿。
若不是孫尚香那日在城門口前抓著劉莽的手躲進深山,或許現在劉莽已經死在了張釗的士兵手下。
劉莽一死,或許就沒有現在的事,但也可能劉莽的生還會造成孫翊不死,魯肅不會這麽早登上江東的軍政舞台,為了營救張昭的指揮失誤,他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些。
生死輪回之間的福分,魯肅對孫尚香救下劉莽這件事看得很淡,於是他也隻是罵咧兩軍,沒有將怒火傾瀉在這個救了大仇人的小姑娘。
孫權看著自己妹妹有些委屈的臉,同樣也隻能無奈地笑笑。
“待兄長出師中原。”孫權大氣一出,說道。
“出師中原就怎麽樣?”孫尚香站在一邊,她挑了挑自己的眉梢。
“我們就像劉莽投降,到時候再把你送過去當人質。”孫權眯著眼睛,玩笑說道:“到時候香兒可要為了兩國同盟出一份力啊。”
孫尚香臉蹭的一紅,哆嗦著小腿,踩著小碎步從一邊離開大殿。
壽春城中,劉莽打了一個噴嚏,覺得有誰在罵自己。
他同樣也在想著論功行賞,善置後事該怎麽做。
他閉著眼睛躺在床上,這幾個月來發生的事,仿佛是在夢裏經過一樣。
第二天,劉莽看著陸遜,問道:“伯通想要一個什麽職務?”
南方之行不易,劉莽不易,出生入死數次,但最不易的還是陸遜,生死之事另說,幫助劉莽這個心理上的坎就很難邁過去。
“伯通是大人的伯通,大人想讓伯通做什麽事,伯通都不會有任何怨言,旁人的閑言碎語,就讓旁人說去吧。”陸遜看出了劉莽的擔憂,低頭說道。
“所以你也知道跟著我不好?”劉莽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陸遜臉色一遍,慌忙說道:“這是哪有的事?伯通覺得跟著大人是莫大的福分。”
劉莽看著陸遜慌張的樣子,像一個被人取笑的新婚夫人,他笑了起來,“我準備在淮南建立一個新州,伯通你就任淮州的州牧吧。”
“啊?”陸遜看著劉莽,瞪大了眼睛。
“不用驚慌。”劉莽示意陸遜冷靜下來,“伯通你在淮南征戰多時,日後淮南定是中原搶占之地,這個位置非你莫屬啊。”
“不是,大人。”陸遜突然覺得自己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開始驚訝了,“淮南上有袁紹曹操,下有劉表孫權,我們現在被夾在中間,為什麽能夠建立新州啊?”
他知道劉莽的手腕很硬,占領一個地方之後就會把他收為國有,但是這樣做難道不是在打袁紹和曹操的臉嗎?
打淮南他們可以允許,但是建立淮南,他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劉莽搖了搖頭,示意他閉嘴,“我既然敢立淮南自然有我敢立淮南的道理,難道伯通忘了那隻鴿子嗎?”
陸遜當然不會忘記那隻在壽春城中的鴿子,劉莽埋下三個月的伏筆,解救壽春於危機時刻。
事實上,這隻鴿子的故事傳到了很多地方,連在征戰的曹操都知道了,知道這件事的曹公在軍營裏,氣的暴跳如雷,責怪自己的謀士們為什麽不提醒自己還有這隻鴿子。
一群謀士撇著嘴看著曹操,誰叫你自己不和我們提這件事呢?
總而言之,一直讓天下緊張的劉莽又讓他們驚豔了一次,但很快,他們又知道了一件更加令人不解震驚的事。
這一日,獻帝的詔令下發,因為淮南郡地廣,久不治理,於是特地獨立出州,稱為淮州,特派江東孝廉之士陸遜擔任淮州州牧。
詔令表彰了拯救淮南動亂局麵的劉莽,希望天下豪傑引以為傲,多加學習。
劉莽這時候已經回到了涼州,建立淮州和推舉詔令的注意是他與郭嘉一齊討論出來的。
劉莽帶出去的三萬新兵與徐晃沒有回到涼州,他隻帶了趙雲回來。
這三萬新兵在自己手下的時間還不如在陸遜和徐晃手下的時間長,索性全丟到淮南,陸遜和徐晃指揮起來方便很多。
魯肅退兵之後,南方的局麵又變了,現在變為陸遜和魯肅爭奪西邊沿海地帶的蠻夷土地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