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記者采訪
縣領導被說得無言以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現在工人的工資確實夠高了,他沒有道理要求楊晨軒繼續給工人增加工資。
而且,這個事情,在縣領導看來,也確實是工人有些過分了。
劉誌彪問道:“楊老板,如果你真的把那些員工開除了,他們還能拿到之前的工資嗎?”
楊晨軒點頭:“當然可以,不過我們《員工守則》裏有說,曠工一天,扣三天的工資,他們要是曠工三天被我開除了,我可要實打實扣他們九天的基本工資。”
“這一點沒得商量。”
縣領導心裏琢磨了一下,說道:“小楊,你有難處,我也能理解。”
“但你也知道,我們官方是在你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不說我,就是市裏的領導,也是對你有很大的期望。”
“不管怎麽樣,你這工廠不能出問題。”
“四天,四天你要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好,要不然的話,我們就要插手這個事,哪怕強製讓你把工資待遇給調回來。”
官方現在就希望小企業能大膽的去發展,大企業穩定的發展。
楊晨軒的工廠,目前是寶陽市的明星企業,是絕對不能出事的,現在這樣的情況,官方可以給楊晨軒時間去解決。
如果楊晨軒解決不了,或者解決的結果不能讓官方滿意,他們就會插手。
一個地區的頭部企業,對於當地的經濟影響很大,因此會得到官方很多的照顧,但也會被迫做一些退步。
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是這樣,某些大工廠,明明不要人一線工人了,但他們還會招工,不是他們自己想招,而是當地官方希望他們能多給當地提供一些就業崗位。
作為回報,官方會給這些工廠一些優惠政.策或者一些訂單。
楊晨軒笑嗬嗬地說道:“領導放心,就算我把他們全部開除了,我立馬就會招進足夠多的工人,不會耽誤工廠開工的,更不會耽誤工廠的建設進度。”
楊晨軒這兩句話可算是說進了縣領導的心裏,連連點頭,說道:“這就行,我不管你是不是開除他們,你的工廠一定不能出問題,我們縣能給的優惠政.策都已經給你了,可不要辜負我們對你的期望啊。”
楊晨軒說道:“這一點領導盡管放心,我們馬上就會放出招工廣告。”
一聽要招工,縣領導臉色頓時好看多了,他就盼著楊晨軒多招人,整個回龍縣一百一十萬人口,是寶陽市第二大人口縣。
去掉老人小孩。年齡在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的,也就是已經有勞動能力的人,大概六十多萬。
當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大多也都在幹活。
這六十多萬勞動力,大多都是務農的,麵朝黃土背朝天,最多百分之二十的人在從事務農以外的工作。
而這些就業,基本都是官方提供的,比如官方的公務員、國營單位的工作等。
剩下大多是個體戶,或者自由職業(有一技之長的木匠、水泥工,但沒有固定的工作,都是跟著包工頭幹的)。
私人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還不到五萬個。
隻要楊晨軒的工廠做起來,除了工廠的一萬多人,另外還能帶間接動至少一萬人左右的就業問題。
這一下就是兩萬人的就業問題,官方怎麽可能不重視,不在乎。
縣領導語氣緩和了很多:“招工是好事,聽說你又在你們村裏辦了一個酸菜廠?”
楊晨軒點頭,說道:“前些日子是投資了一個工廠,倒沒打算做大,主要就是為了讓我們村的村民能賺一點錢。”
“農村人,一年到頭都在地裏找吃的,幾乎沒有什麽來錢的地方,在村裏建個工廠,大家一年都能有一點現錢,日子也好過些。”
縣領導感歎著說道:“要是像小楊你這樣的人多一些可就好了,何愁這經濟發展不起來啊!”
“領導過獎了。”楊晨軒客套了一句。
縣領導認真的說道:“我說的是實話,以後不管是你那酸菜廠還是服裝廠,如果有什麽事,都可以來找我,我盡量幫你解決。”
“你今天肯定忙,工廠出了這樣的事,我就先走了。”
“如果有什麽需要幫忙,可以直接去找我,或者打電話跟我說。”
楊晨軒還真就不客氣:“領導,我還真有一些事情,可不可以調幾個民警過來,我還真怕那些員工來工廠鬧事,要是砸了設備,我把他們皮扒了也賠不起,還是做好預防措施比較好。”
縣領導點頭:“可以,等會我會跟他們說,民警今天就會過來,會二十四小時守在這裏。”
“記住你隻有四天的時間,過了四天還不能解決,你就把工資福利調回來。”
縣領導走了,劉誌彪倒是沒有走,而是留下來,說想要給楊晨軒做一個采訪。
楊晨軒也沒有在意,既然你想要采訪,那就采訪吧!
至於外麵鬧事罷工,楊晨軒根本不當一回事,就算四天的時間沒有解決,楊晨軒也不會聽縣領導的,把工資給改回來。
劉誌彪問道:“楊老板,你覺得製成服裝這次罷工事件是誰的過錯呢?”
楊晨軒說道:“我覺得說不上對或錯,我是商人,我開工廠是要利潤的,就算最次,我也要保本。”
“我可以給員工高工資高福利,但我工廠運營有困難的時候,我就會削減工資和福利。”
“員工他們隻是想要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而已,似乎也沒有錯。”
“立場不同而已,老板和員工,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就是對立的。”
劉誌彪又問道:“既然你理解工廠的員工罷工,為什麽不同意他們的要求,提高福利呢?”
楊晨軒說道:“我剛說了,我開工廠是要賺錢的,現在的高福利對我工廠的經營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如果我們工廠全部建設起來,一年的產量,我們本市、乃至本省是沒有辦法消耗完的。”
“我們的服裝必須要賣到外省去,但外省也有製衣廠,我們還要運輸過去,價格上就沒有什麽優勢。”
“我要想保證價格優勢,就必須要壓縮成本。”
劉誌彪問道:“你之前給了員工高福利,現在又要降,這是您的問題嗎?”
楊晨軒認真想了一下,點頭:“確實是我的問題,我之前隻是考慮到了本市、本省的發展,就算給員工高福利,我也有一定的利潤,但現在我必須要考慮到外省的發展,我就必須要從原材料、運營成本等方麵做優化。”
“但我即便降工資了,還是比其他工廠的工資高,而且隻要我們的訂單量上來,員工的工資,甚至會比以前更高。”
劉誌彪又問道:“我看到過一種說法,價格競爭是最低端的競爭手段,你認同嗎?”
“認同,不過它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競爭手段。”楊晨軒想了一下,說道:“品牌服裝我們也做,但品牌服飾的其實是另外一種運營模式,工廠和工廠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價格和技術的競爭,服裝這一個行業,又沒有太多的技術,最終就是價格競爭咯。”
不得不承認,劉誌彪是一個很敬業的記者,問的問題也都不錯。
采訪一直持續到下午,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