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771章 無畏軍擴編

第771章 無畏軍擴編

  行至襄陽,童遠召集除了派出以外的各文武集會,準備獎賞眾人並開始擴建無畏軍。


  “這次荊州北部歸於我軍,裴潛先生出力甚大,又在此地多年勞苦功高。吾計劃讓先生出任非常重要的職位,請先生有何期待盡管道來。”


  裴潛已經和童遠事先有些溝通,此時回道:“主公,某已經離開故鄉河東十餘年,希望能先回故鄉一趟,然後在北方任職。”


  “好!先生日後可以到並州擔任要治,吾計劃將橫跨河水從太行直抵陰山的並州重新劃分,到時先生可任其一的刺史。”


  “謝主公!”


  日後基層影響力肯定要加強,州郡過大而基層無力的局麵肯定要改變。


  涼州分為雍涼,益州也已開始,荊州實際分為北邊與南邊兩部分,並州當然也應該變化。


  此時並州偌大,橫跨日後的山西、陝西、內蒙三地,再加上有敵人借其龐大不易管理而渾水摸魚,肯定要稍微調整。


  日後的陝北與河套可新設一州,並州南部的河東是中樞之地,北邊可以繼承並州並將代郡容納進來。


  如此幽州就不用再做分割。


  各州郡縮小,是以後魏晉隋唐的發展潮流,此時就開始操作是現實的矛盾,符合後麵的發展趨勢。


  安排好州郡的未來和主要人員,還有其他文武需要新的任職。


  王粲是年輕士族中文采最佳的幾人之一,又是蔡邕的弟子,自然安排去夏陽文館,與馬日磾、蔡琰、劉邵等一同推動建安時期西邊的文學興起浪潮。


  此時夏陽、鄴城成為華夏大地上兩個閃耀的文學新潮發祥地。


  新西涼軍這邊以典籍、史料、音樂和報紙聞名,鄴城則是曹操、曹丕、曹植與陳琳、阮瑀等人帶動詩與賦的創作,另外書畫也發展迅速不在夏陽之下。


  如此一來,兩個中心各有特長,再加上童遠推動印刷與報紙,文學浪潮比原本世界線建安時期更為熱鬧。


  一時間,東邊出了什麽詩,西邊出了什麽報,都會讓洛陽聚集的士族和學子追逐,洛陽紙張持續昂貴不跌,被稱為“東詩西史,洛陽紙貴”。


  裴潛、法正、文聘、馬良、王粲、傅巽、韓暨等人已經安排妥當,該輪到軍事方麵調整擴編了。


  目前,無畏軍共有五衛。


  直屬的第三衛,中郎將為童遠,副將耿清,徐晃、郝昭、李通、張郃與趙雲為五個旅的校尉,其中徐晃兼任副將級別的參將。


  經遠衛由張既、去卑統帥,暫時經略涼州。


  來遠衛由胡琅兒、徐儉統帥,在河套發展並巡弋。


  靖遠衛由楊奉、於毒和薛夏統領,駐守雁門、代郡。


  濟遠衛由黃於、張方統帥,這次表現不錯,進駐江夏與南郡附近。


  四大遠衛各是三旅約5000兵力,第三衛是滿編超過9000兵馬。


  第三衛的五大校尉跟隨已久,是時候考慮擴編並吸納張任、黃忠等將領進入了。


  副將耿清在襄陽表現非常出眾,雖然論勇猛遠不及五大校尉,但是他頗有謀略口才,擅於指揮又資曆頗豐,可以升一級擔任新的衛中郎將。


  徐晃是五大校尉中跟隨最早立功最多的,其武藝計謀統帥功勞無人不佩服,現在是副將級參軍,也可升任衛中郎將。


  郝昭、李通、張郃與趙雲都是無畏軍校尉,直接升兩級有些不妥,看來都升為無畏軍副將級較好。


  黃忠可以吸納進無畏軍,作為直屬第三衛的旅校尉,這樣算補充新的強悍戰力,還平衡了新加入的荊州派係。


  張任是益州派係的頂級將領,相比於黃權更常年在軍旅之中,相比於嚴顏這次參與了正麵大戰算是更接近自己體係。


  更重要的是,張任是自己二師兄,所以益州方麵可以升張任進無畏軍擔任要職。


  童遠計劃最終打造九大衛軍,其中四大遠衛已成,未來將以第三衛為主,吸納其他派係最強兵馬,形成中堅五衛。


  這就是四大遠衛、中堅五衛的野戰軍計劃。


  其餘如宮廷所屬的衛軍,以後機會到了再嚐試組建。


  目前可以擴編出兩個衛,並把另一個的雛形也勾勒出來。


  童遠考慮妥當後,正式下達將軍府的認命。


  耿清任左武衛中郎將,李通為左武衛副將,李嚴為參將,薑旭等負責政教、軍勤職能,下轄三旅,孫禮、候選等擔任校尉。


  徐晃任右武衛中郎將,劉磐為右武衛副將,調成功英為參將。下轄3旅,陳溝升任旅校尉,徐晃部將朱蓋擔任旅校尉,徐商為參軍。廖化、張翼由屯田軍升無畏軍,廖化為旅校尉,張翼為參軍。


  張任為左威衛中郎將,郝昭為左威衛副將,秦宓負責軍政思想組織工作,暫時轄呂建與張任部將馬忠的兩個旅。


  這個馬忠不是東吳的擅於捉人射箭的馬忠,而是巴蜀郡吏出身,處事非常果幹,軍事民政全都擅於的蜀地馬忠。


  曆史上,他作為蜀漢名將,鎮守南中很有建樹,演義中則多次作為北伐將領出場,雖然很不厲害但涉及篇幅並不算少。


  左威衛近期以整訓和家屬安排入軍屯為主,預計一年後檢閱成軍,再繼續擴充和左右武衛一樣。


  第三衛依舊由童遠直接統帥,張郃升為副將,趙雲擔任參將並兼任旅校尉。


  提拔現在馮翊、河東兩郡當長史的陳端、杜畿為第三衛軍政、軍勤輔將。年輕人張就和鄧芝,接替他們擔任最核心兩郡的長史。


  原來負責政教與軍勤的楊阜、裴輯準備升職與徐榮類似專門在將軍府,逐步掌管整個無畏軍的軍政和後勤工作。


  第三衛吸納黃忠的精銳兵馬,黃忠為校尉張著為參軍,提拔麴信、公孫續、石忠和吳班為校尉,戴淩、馬雲祿等作為參軍。


  如此第三衛依舊是五個旅的編製。雖然分出徐晃等人大幅削弱,但戰力仍是目前所有衛軍中最強的。


  王雙為第三衛護衛營的都尉,但特別授予雜號將軍為提拔獎賞。童遠長期以來沒有護衛,此時武藝接近準一流,才終於有了合適的護衛。


  其他沒有入無畏軍的,依照戰力和表現分別劃歸屯田軍和州郡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