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770章 戰後的一係列任命

第770章 戰後的一係列任命

  這一戰看似童遠可以不和談繼續打下去,實際上已經取得了足夠優勢。


  曆史上東吳能夠穩固,與其治下的荊州江陵防線密不可分。


  對抗北邊曹軍,江陵屢屢依靠江水與堅城的雙重優勢,幾乎堅不可摧。


  可如今童遠與孫權和談,江陵等長江以北地區,則牢牢掌握在童遠手中。


  隻要抽出力量,東吳根本沒有曆史上那樣防禦的優勢。


  現在動物不是重點,將新吸納地區安排好才更為重要。


  童遠與孫權、周瑜和談後,安排荊州與益州事項。


  這次大戰益州出兵出物資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組織度、戰鬥力明顯不及新西涼軍,比東吳軍也有不及。


  再加上部分人員叛變,以及不聽從號令的情況,所以必須加以整頓。


  可是為了統一戰線,團結更多中立派別,他並不能對劉璋調走安排閑職,畢竟劉協一直在找機會插手,孫權、周瑜也對益州有侵襲的可能,連看似和平的曹操說不定也什麽時候捅一刀。


  對於劉璋不能直接動,但權力可以分出去一些。


  正在此時,徐晃傳來消息。


  交戰十幾次勝多敗少,成功圍困王威兵馬。王威寧死不降拔劍自刎。魏延、王平頗擅於統兵多謀,雖然有所損失但依然在神農架山區移動,估計有向巴郡東部潛藏的可能。


  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將益州一分為二。


  關於這一點,他早已考慮了多時。


  目前州過大,郡太守實權也很強,未來州、郡最好要縮小調整,軍事與民政的權力也要分開。


  之前以馮翊郡和河東郡新設立的中州就是一個嚐試。


  目前效果不錯,衛覬統領有方,夏陽已經成為北方新的文化中心,各種典籍、學校報紙大放異彩。河對岸的皮氏成為政治、軍事中心,軍屯發展最好的地方就是河東。


  涼州原本也很巨大,後來在童遠、賈詡推動下,李傕推動設立雍州。


  如此河西為涼州,隴西、天水等地為雍州,目前來看兩地發展都很不錯,是童遠新的後方根基。


  益州、並州非常巨大,也可以采用類似處理方式。


  正好益州北部的漢中一直沒有州牧劉璋什麽事,巴郡也是北部處於巴人影響較大。所以可以分益州為兩部分,類似與中州的設立。


  漢中郡、可以作為新郡的核心。另外兩個重要組成是廣漢和巴郡。


  巴郡也非常廣闊,但不便於管理。現將巴郡一分為三,西北為巴西郡,東邊為巴東郡,南邊仍然稱巴郡。


  廣漢郡改為梓潼郡。西北的廣漢屬國肯定要重新規劃。


  廣漢屬國實際已無宗室,北側在武都、隴西影響下,西側被羌人占據。正可以新設一郡,收複失地。


  此時新郡和益州北部新的一州先不命名,而是把實際經濟、軍事、行政徹底從劉璋那剝離,等水到渠成再命名公布。


  至於人選自然是田豐最為合適。


  田豐作為三國一流謀士,智慧謀略自不必多說,他又因之前出使對益州比較熟悉,與黃權、裴儁等人關係良好,非常適合獨當一麵。


  於是命田豐為益州巡查使,巡查漢中、巴郡、梓潼和廣漢屬國,督各地發展屯田、安撫百姓、防範魏延流動破壞。


  為了對付還在神農架遊擊的魏延、王平部,再讓張郃、麴信和吳班進入益州巴郡。


  他們兵馬本就與巴人關係不錯,又熟悉巴郡、漢中地形的兵馬進駐巴郡北部。在吳班協助下,與巡查使田豐、巴西郡太守嚴顏一起,發展屯田警惕魏延、王平和其他不投靠過來的巴人。


  一直守衛葭萌關、梓潼一帶的郝昭暫且兵馬不動,時刻保持益州的安全穩定。


  黃權、張任、裴儁等人負責益州民政軍事。他們立刻巡查益州,限製豪強兼並和私兵部曲的發展,逐步發展屯田以及恢複公府的實際控製力。


  對於幾十家與伏禁、向存關係密切的豪強全部治罪,個別關係密切者殺之以儆效尤。


  另外水軍將領楊懷就留在江陵繼續訓練水軍,如此益州逐漸納入新西涼軍體係,屯田軍、部曲兵、州郡兵各司其職,隻差益州方麵的無畏軍了。


  荊州方麵,處於前線且隻有大部分在手的江夏與南郡需要特別仔細規劃。


  南郡長期較為安穩,各地以士族寒門豪強的地主莊園為主,他們中堅決反對新西涼軍者已被清除或孤立,剩下的多采取支持行動。


  童遠考慮認人需要回避本郡的三互法,所以馬良安排到南陽郡擔任長史,計劃重振南陽郡天下第一郡,東漢南都的輝煌。


  南郡則形成襄陽、江陵兩個中心,前者側重經濟和行政,後者暫以軍事為主。


  韓暨是南陽郡人,在荊州多年,精通器械與民政,正好可以從荊州南陽升任荊州南郡長史這一要職。


  南陽郡屯田規模不小,工礦與水利早已集中力量發展起來,韓暨擅於水排等發明,正可以在屯田規模化的支持下,進一步搞工具改進和發明創造。


  至於太守,童遠計劃暫時以耿清兼任,這意味著加強本地軍事管理和軍屯、民屯建設。


  江夏郡百廢待興,除了東南的孫權以外,東北還與曹操接壤。


  此地法正為太守,以常年在荊州的北地郡人傅巽為長史。


  另外大將文聘屯駐江夏,發展軍屯訓練組織度較高的屯田軍等不在話下。


  黃於的濟遠衛水戰陸戰都很強悍,另其在沔口駐紮訓練,保持對東吳軍的威懾,如此令其不敢輕舉妄動,才能有和平。


  李通的兵馬也集結於華容、烏林兩地,準備迎來無畏軍擴建等。


  如此荊州北邊三郡基本架構已成。


  南郡的士族寒門豪強引導從田地走向工礦,以後南郡士族也會成為河東、天水士族以外童遠又一大助力。


  江夏則招撫逃難百姓,將半數荒地以每戶六十畝分配,另外一半則是屯田,如願意直接解決溫飽,還有機會向上獲得功績與職位,子女家人有讀書可能,則招募加入屯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