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百蠻之王
郭嘉對於民政不像軍事這樣才華橫溢,但也算得上一流水平。
他看向地圖北邊,那裏水係眾多卻缺乏有效管理。若是能修建一條條運河,直到北邊幽州,那運輸糧食物資就方便多了。
曆史上,曹操拿下河北之後立即讓董昭修建多條運河,有效支撐了剿滅蹋頓和穩定幽州。
現在,是沒有這個時間了。
曹操說道:“既如此,隻能讓田豫、梁習等人提前準備,後麵再運糧填補了。”
他看向狹窄卻無比重要的遼西走廊,在那裏一個可怕的敵人正在膨脹。
……
“大喜啊!”
“恭賀單於!”
數百漢人卑躬屈膝地祝賀著遼西烏桓單於蹋頓。
這位雄壯的首領,今天按照烏桓人的習俗,娶了袁紹的“女兒”。
日後,他就擁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介入幽州乃至更南方的地方。
袁紹的這位女兒,並非親生,但也是宗族之內過繼到袁紹名下。
此時,袁本初日薄西山,想到家族利益終究在漢胡之上,所以將女兒許配蹋頓,為自己的家族爭取反攻天下的機會。
這數百漢人不管內心對烏桓什麽態度,現在都要按照草原上跪下膝蓋的禮儀,朝著他恭賀。
讓自視甚高的漢人按草原方式跪拜,可比漢人作揖式的拜,爽快太多了。
可迎娶袁紹“女兒”,並不是他今天最高興的事情。
“單於!他們來了!”
“哦!?”
蹋頓騰地一下躍起,三步並作兩步,歡喜地跑開了。
隻留下跪了一地的袁家親信,麵麵相覷地不知是否該繼續跪著。
“哈哈哈哈!”
“烏桓和鮮卑征戰幾百年,可如今走到一起,天下豈有敵手?”
出身鮮卑小部落,能力卻非常出眾的軻比能,跪拜於地,正式臣服於烏桓單於蹋頓。
軻比能對蹋頓說道:“和烏桓有仇的是鮮卑單於步度根部,其實按我說他哪裏配得上單於這個稱號。日後,隻有蹋頓單於才能擔任草原上的唯一單於,統領萬部。”
“哈哈哈哈!”
蹋頓與軻比能大笑暢飲。
烏桓上穀單於難樓、右北平部烏延和能臣抵之都一同祝賀。
隻有樓斑和遼東烏桓蘇仆延對視一眼,心中滿是說不出的憋屈。
這蹋頓是遼西烏桓丘力居的義子,樓斑才是兒子。因為丘力居死時樓斑年幼,直屬的三王部全都由蹋頓率領。
樓斑一直對蹋頓有意見,可是迫於實力和能力都明顯不如,隻得暫時忍耐。
隻見蹋頓微微一笑,看著樓斑朗聲說道:“今天,還有兩件好事情要當眾宣布。”
樓斑不明所以,蘇仆延也略微緊張起來。
“第一件好事,是遼西烏桓部,由樓斑擔任單於。”
蹋頓說出口,所有人都驚訝起來。
“第二件,就是吾將正式統領幽州各部首領,成為草原上的大單於。”
“咱們胡人不囉囉嗦嗦,講究當仁不讓。袁紹也代表朝廷授予吾幽州都督,此時晉大單於,是吾烏桓崛起之必然!”
“吼吼!”“呼呼!”
“嗷嗷……喝啊!”
蹋頓的部眾有節奏地呼喊起來。
“嗷嗷……喝啊!”
上千人整齊地呼喊起來,其勢如排山倒海。
“吼吼……喝啊!”
在一輪輪呐喊聲中,軻比能帶頭跪了下來。
“小王雖是鮮卑,但願意跟隨大單於,建立新的時代!”
難樓、樓斑等人也一同跪倒,正式拜蹋頓為烏桓大單於。
“嗷嗷……喝啊!”
“吼吼……喝啊!”
呼喊的節奏逐步加快,在場每一位胡人的血液都沸騰起來。
“嗷嗷嗷!”蹋頓仰天怒吼。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周邊胡人一同大吼起來,簇擁著“百蠻之王”、“萬獸之王”的誕生。
……
軍都陘居庸關以東。
名義由袁紹、蹋頓統轄,表麵上割地自立,實際上已經投靠曹操的閻柔、田豫和鮮於輔,很快通過內線得知這件事情。
統領兵馬最多的烏桓司馬閻柔率先說道:“這個情況很糟,可惜各地忙於征戰,無力發兵討伐蹋頓。”
他與田豫年齡想若,都剛滿30歲不久,但他們早已統領起幽州防務壓力最大的區域,不讓烏桓、鮮卑犯境。
可是形勢急轉直下。
蹋頓登上烏桓大單於位以後,立刻號令自陰山至遼東的所有烏桓各部,準備發動戰事。
雪上加霜的是,代郡以北的小種鮮卑直羅侯、右北平鮮卑闕機都已經脫離鮮卑單於步度根,改為支持烏桓蹋頓。
甚至遼東的慕容鮮卑,也向蹋頓示好,表示遵從強者為王。
鮮於輔感歎道:“這烏桓與鮮卑是世仇,他們竟然有聯合的趨勢。”
閻柔分析道:“這也不奇怪,草原上信奉武力,不似我等重視親人。更有甚者,昨天還互相殺戮家人,今天就能一起喝酒吃肉。”
他想起了年少被俘的那段日子,那裏有原始的血腥,也有原始的淳樸。這段經曆可以說是讓他飽受折磨,卻也讓他飛速成長通曉各族。
田豫接道:“所以,相對富庶卻略微薄弱的幽州的漁陽和右北平,會首當其衝遭到攻擊。”
鮮於輔說道:“理論上講,蹋頓和我們是友軍,但實際上,他們隻會從我們這開始劫掠。”
田豫歎息一聲,感歎道:“真希望主公盡快北上,早日驅逐蹋頓。”
……
袁紹躺在病榻之上,不是回想當年隻差一步拿下朝廷執掌中樞,就是夢見其弟弟袁術將帝位讓給他。
可是,董賊太狡猾竟搶走了他的成果,群臣也太愚鈍竟然逼死了忠於他的耿苞。
他後悔!
他反反複複思考這兩件事,以至於快要忘記,他如果堅決迎接獻帝,也沒什麽童遠、曹操、李儒猖狂的機會。
在建安七年的新年中,他做著家族騰飛,一躍成龍的白日美夢,大吼大叫受涼傷寒加重。
這一次,他再也想不起來那些往日,整日腦海中盡是戰敗的恥辱。
童遠救出公孫瓚,痛打他的各部兵馬,讓其恥辱求和。
曹操不打童遠,反背刺於他,難道不記得起家的時候還用過他的兵馬錢糧嗎!?
可是有那麽幾天,他的病好像突然好轉許多,胃口也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