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洛陽方麵的行動
張魯自知地位過高,恐引起童遠的警惕,於是食邑多上繳新西涼軍,管理也全部按照童遠計劃執行。
他自己進入崆峒山修行,除組織人手修建附近道路,宣傳道家理論外,幾乎不問世事。
巴人首領杜濩、樸胡都封侯,食邑三千戶以上。
並將其部眾半數遷往天水、京兆、馮翊、河東、宛城等地,授予土地或者編入軍屯民屯。
這件事由衛覬、楊阜等配合處理,循序漸進不似曹操曆史上那樣倉促。
漢中本地的百姓也給予優待,漢人不用遷走,若是有誌有能力者也可以編入不遠處的隴西、武都兩郡的屯田。
如此下來,漢中繼續興旺的狀態。
這種結果,算得上皆大歡喜。
接下來就是劉璋了。
田豐、裴輯早已準備多時,此時挾漢中投降之勢,正好代表朝廷和新西涼軍正式出發。
童遠就暫時坐鎮漢中,展開調查研究,準備重新做些調整規劃。
“嗬,你這一石二鳥之計蠻厲害的。”
董威就站在童遠的身旁,凝視著他,也就是自己。
“久違了啊。”童遠很久沒看到董威出現在自己身邊。
至少這幾年都是在腦海內對話,而不是前兩年那種出現在身旁。
董威無視打招呼,繼續道:“如此楊家已除,張魯最忠心的一部分人死傷慘重。真是好手段啊。”
“怎麽,董威兄覺得有什麽不妥?”
“不不,很不錯。這樣的風格才能做大事啊。”董威拉了一張胡凳坐在童遠對麵,兩人麵對麵交流。
“接下來對劉璋有什麽好計劃?”
“董威兄不是對報仇以外興趣不大嗎,怎麽今天這麽願意交流?”
“噢?人總是會提升得嗎。”
“董威兄的精神也好了許多?這是要多打擾我嗎?”
“嘿,難得你武藝提升,不怎麽需要我幫忙,那我就多和你交流交流,這也是一種方式啊。”
童遠眉頭微微一皺,自己的意識就在董威身體上,他本來的意識常恢複,自己豈不是要涼涼。
董威看似不知道童遠在想什麽,就那麽低頭沉思。
不對啊,這回沒有喝酒,沒有感覺到威脅,他出現的時間有些長啊。
“益州和涼州,董威兄覺得哪裏會有隱患?”
董威略微思考,回道:“益州雖然也有不少勇士,但一直不如涼州。你重用的那個賈詡不是分析過嗎,益州的商路很依賴涼州南下啊。”
“不錯,穩定了涼州,益州就被握住經脈。可是吾覺得涼州十拿九穩,益州倒是有些暗流湧動。”
“哦?”董威不太明白什麽意思。
“以後再聊,我也不是每次都能一直在。記得有什麽需要我幫忙,可直接說。”
董威周身漸漸黯淡,消失不見了。
童遠坐在原地,一直在自己挪動過的胡凳之上。
看來兩人關係融洽了一些,不知是福是禍。
田豐、裴輯正式出訪成都。
劉璋以高規格接待了他們。
有朝廷的詔令,以及鎮北將軍長期的合作,劉璋當然願意成為重要盟友。可問題在於,合作可以離開卻有太多困難很是不便。
裴儁、法正、孟達等人在這當地都屬於能力強地位卻不高的狀態,無法探知劉璋的真實想法。
身居要職的張鬆突然被劉璋冷落,長期不見他麵,局勢一下子微妙起來。
孟達提議,趁著在成都停留,可以和軍中人物接觸,試探他們的態度。
劉璋部下,軍中以吳懿、劉璝、張任、嚴顏幾人地位最高。其中除劉璝以外,他認為都可以嚐試接觸。
田豐深思熟慮,覺得此舉實在不妥,違背主公長期以來與益州友好的方針。
張鬆靠著自身熟知,以及身為別駕要職的便利,這段時間準備了益州詳細地圖。
裏麵關於各處山川、河流、關隘、城池都有詳細標注,得此地圖就基本能拿下益州。
他暗中會見田豐,表示可以將地圖交給鎮北將軍,讓大軍南下,他這邊內部發動事變,正可以裏應外合逼劉璋投降。
“此計乃是險招,不說主公是否同意。張先生這麽做,也是將自身安全與名聲往火坑裏推啊。”
田豐記得童遠的囑托,能勸降就勸降,不考慮和劉璋直接交戰。
他根據實際情況判斷,也覺得采取軍事辦法恐將之前基礎全部消耗,更影響童遠發展的大局。
與此同時,劉璋也在防備。
他接到張鬆兄長張肅秘密舉報,說是張鬆和新西涼軍過從甚密,可能有一些私下裏的交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
可是一旦他有叛變作亂的行為,那也絕不能留。
幸好田豐冷靜克製,阻止了孟達、張鬆過於主動的建議,繼續談判解決目前的焦灼。
……
洛陽這邊,劉協和伏完等人已經確定童遠進駐漢中,田豐也已經出發。
隻要童遠和劉璋交戰,就再推動曹操進攻童遠。
之前一直支持他拿下成都,就是為了吊起胃口,讓他有所圖謀野心增長。
正好劉曄方麵回複,曹操一直警惕著童遠,隻要機會合適又有輿論支持,那何樂而不為呢?
有這樣的消息,他們也放心了許多。
可是,如果童遠不打劉璋呢?
沒事,他們還有第二個方案,那就是密詔通知劉表,讓他挑起劉璋與童遠的矛盾,並趁機拿下上庸。
劉璋迫於壓力,肯定會求助於童遠。如果童遠出兵,那其重心南下,方便曹操背刺。
當然,童遠兵馬支援途中,和劉璋發生什麽矛盾,或者野心膨脹武力襲擊,這都有助於背後動手。
如今童遠劉璋不動,要準備第二方案了。
……
曹操了解了劉曄這邊的情報,一眼就看出朝廷的圖謀。
“打童遠是可以打的,但時機怎麽能聽別人安排呢?”
郭嘉也分析道:“再加上之前太行山對麵神秘人傳來的消息,這一切太過明顯。”
曹操哼了一聲。
他走到地圖旁邊,仔細查看河水南北的諸條水係。
“荀彧已經逐漸修繕睢陽渠,董昭修繕了西門渠。大量物資可以轉運至鄴城。可是,北進就隻能靠耗費巨大的陸路運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