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一個廚子的往事> 第21章 大開眼界

第21章 大開眼界

  我學的很快,不是自己怎麽聰明,現在總結一下,是自己拚命學的結果。


  直到現在,還保持著早上七點起來幹活的習慣。早上七點起來對很多人來說是晚的了,但對幹廚師的來說是很早的。每天早上七點起來到酒店,開始幹活,等陳師傅他們到的時候,我已經把小料切好,青菜收拾完畢,肉絲、肉片什麽的都切好了,海鮮,凍貨也都差不多收拾完了。


  每天飯口的時候,除了配菜,有時間的時候還可以幫著涼菜師傅幹點活,一來二去簡單的涼菜也會拌點。陳師傅看我認學,就跟我講一些涼菜知識,他說涼菜首先講究刀工,刀工需要精細,同時拚擺要具有藝術性。告訴我涼菜不單單是我現在看到的這些簡單的拌菜,涼菜和熱菜一樣,有很多種類,包括拌菜、燒臘、鹵水、熏醬、刺身、等等。一個好的涼菜師傅,不次於一個好的熱菜師傅,告訴我廚師不是會炒菜就是廚師,一個廚師不但要會炒菜,還要會涼菜製作、麵點製作,這才是廚師。


  陳師傅給我打開了一扇門,在這扇門前,我發現自己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現在隻不過是初窺門徑而已。於是告訴自己,不要著急,一點一點的來,先打好基礎。隻有把基礎打好了,才能學好廚師。


  有一天陳師傅說他師父那裏上粵菜了,準備回去看看,問我去不。我說去,必須去。因為隻聽說過粵菜,還沒見過粵菜,都說粵菜好,做工精細,在省城能吃一頓粵菜,那是身份的象征。說實話,那時候連廣東人都沒見過,隻是在電視上看過港片,武打的。香港和廣東離得近,說話也都差不多,真想聽聽廣東話。


  趕在一天中午下班,陳師傅帶我去了他師父那。


  陳師傅的師父是工會大廈的行政總廚,也是副總,所以我和陳師傅才很輕鬆的進到廚房裏麵參觀學習。進廚房之前,那裏的廚師長給我們每人一件工衣,叫我們換上。進了廚房,說實話,真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感覺自己的眼神都不夠用了,看哪哪新鮮,啥都是自己沒見過的。


  剛進去的是冷葷間,人家的冷葷間都有盛美酒店的廚房大,拌菜間、鹵水間、燒臘間都有,分的十分細。第一次見到燒臘,原來就是做烤乳豬、燒鵝的地方。我們去的時候是中午休息時間,沒見到操作的師傅,有點遺憾。


  然後是熱菜操作間,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不鏽鋼灶台,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太牛了,灶台都是不鏽鋼的,水龍頭直接安在灶台上,用起來太方便了。當人家把灶台點火之後,給我嚇一跳,就看見爐膛裏一個大火柱子直接冒起來,還嗡嗡直響,把煸鍋放上加上水,不到一分鍾水就開了,太快了,心想這要是炒菜,手把慢的還不得糊鍋。


  灶台靠著牆一字排開,灶台上麵是不鏽鋼的排風罩,裏麵安著防火篦子,整個排風罩都擦的錚亮,沒有一點油漬。在灶台後麵有兩排操作台案子,我知道有一排是給水案用的,另外一排不知道給誰用的,就問陳師傅,陳師傅說那是給荷台用的。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麽是荷台,也不知道荷台是幹啥的,就沒問,等回去之後再問陳師傅。


  看完了熱菜間,廚師長領我們進了麵點間。麵點間很大,比我們的熱菜廚房都大,我見到了長達三米的麵案子,還有和麵機、壓麵機,鉸餡機,烤箱,這些都是我沒見過的,就連大麵案子上放著的擀麵杖我也隻認識一種,其餘的都不認識。有兩頭尖的,有帶著木軸的,還有木頭錘等等。很多都沒見過。


  最後又看了儲物間和洗消間,儲物間裏一排排的貨架子,上麵的原料擺放的整整齊齊,還有一排大型的冷凍冰櫃,裏麵凍的都是凍貨,那些凍貨大部分都沒見過。等洗碗間就不陌生了,但人家的洗碗間的水池子也是不鏽鋼的,有冷熱水,方便多了。在洗碗間裏,我第一次見到了紅外線消毒櫃,真好。


  從人家廚房出來,陳師傅問我:怎麽樣?

  我說:開眼界長見識了。


  陳師傅說:要想學廚師你還得學很多東西,現在才剛剛入門。


  我說:看了人家廚房,發現我連入門都不是,就是個剛剛看到門的人。問陳師傅:這裏這麽好,怎麽不在這裏幹,咋還出來了?

  陳師傅說:我現在也是學習呢,我師父叫我出來,到社會酒樓實踐實踐,要不然總在他跟前兒呆著,不知道天高地厚。沒出來之前,覺得社會酒樓的菜沒啥,跟大廈的菜根本沒法比,到社會酒樓一幹上,才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社會酒樓都是老百姓口味,這才是最基礎的。幹咱們廚師這一行,幹到老學到老,什麽時候炒的菜讓老百姓認可了,那才是真正的菜。


  陳師傅的話讓我受教很多,說實話,陳師傅是我的第一位老師,但是他不收徒弟,說自己還是學生呢,收什麽徒弟,當哥們處著挺好。他的話和後來我師父的話幾乎差不多少,我師父就總說,肩膀頭齊為弟兄,不要去收啥徒弟,自己都不行,收徒弟那是誤人子弟。受陳師傅和師父的影響,到現在,真正意義上,我也沒收過徒弟,雖然叫師傅的挺多,也就是個稱呼罷了。


  在我的生命裏,那些對我有過幫助,對我有恩的人都一一記得,正是他們的幫助與提攜,我才會走到今天。做人有個道理,就是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走路。不要總想著自己,總想著自己,最後會無路可走。還是那句話,誠信為本。


  同時,在我的生命裏,沒想過太多上天的不公和自己的貧窮,生活本來就有著窘迫,有著困苦,告訴自己這已經是最困難的了,還有比這更更困難的嗎?如果沒有,那今後每一步都是新的開始,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一點點的都會好起來。過日子不就是要過好日子嗎?現在就是在過好日子,還有比過好日子更好地事嗎?


  所以“知足常樂”這句話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隻有懂得的人才會體會,並且快樂。


  從工會大廈回來之後,我好好的規劃了一下自己的廚師之路,在原有的基礎上細化了許多。首先要做的還是基礎,練習刀工,在練習刀工的同時,熟悉各種原材料,學習各種刀法,間接地學習涼菜。


  在炒菜上,學習如何翻勺,可以先不炒菜,但是大勺、煸鍋得會靈活地使用。不急著上灶台炒菜,水案幹的差不多了,就去學涼菜,最好找個像工會大廈那樣的地方,好好的學習上兩三年,然後再去學麵點,等學完麵點之後,再上灶台炒菜,當廚師。


  做完這些規劃,心裏有了底,有了方向,也有了奔頭。


  那時候沒人給我講過“十年法則”,自己覺的,想要學成廚師不是短時間的事。在水案上,我要用三年時間,在涼菜上,還得三年時間,最後還要學學麵點,最少也得一年,然後再上灶台炒菜。算算得七、八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等真正當上廚師,掙的錢也多,也有了養家糊口的能力,到那時候再找媳婦也不晚,那時候至少能養得起媳婦了。現在還不行,還得養家,自己掙得這點錢,還得省著花呢。


  八年後的媳婦,好好等著吧,到時候娶你回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