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天門關> 第一百七十八章、脫困

第一百七十八章、脫困

  這是幻覺?可張戍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一個個撲向自己的事物的壓力,降魔杵撞在龍陽劍上的力量、龍陽劍劈向靈狐的阻力、岩漿的灼熱之感,這一切都是那麽真實。


  張戍避開了噴射而出的岩漿、躲過了呼嘯而來的洪水、一劍劈開了席卷而來的淩冽狂風,在這片世界裏張戍唯有躲避。他想要找到首座的身影去攻擊對方,可是遍尋四周卻不見首座蹤跡。張戍轉而想再次破開這片世界,暫時逃離這片世界,但是每當他要發力的時候,便有神佛鳥獸衝向自己。


  張戍在這片世界裏四處衝殺,找不到出口,找不到目標。一時之間,張戍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破掉眼前的困局。


  忽然,這片世界鳥獸散去、神佛消散,那變換的天光停止了變化,重新變回了朗朗乾坤。不是這世界停止了變化,而是這個小世界在逐漸消散。張戍隻覺得壓力驟然減輕,周身的景物也變回了現實的世界。舉目四望,卻沒有發現講經首座的身影。


  正在張戍疑惑之間,一道巨大的金色手掌從天而降,直直地拍向張戍。張戍舉頭望向這一掌,這一掌的壓力比之前那一尊般若佛像的壓力更大,張戍隻覺得渾身的骨頭都要被這無邊的壓力給壓得“咯吱、咯吱”地作響。張戍欲舉劍相迎,但是胳膊卻動彈不得,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掌落在自己的身上。


  就在這一掌即將落在張戍頭頂的時候,這一掌忽然停下來了。張戍可以清晰地看見一片光幕阻擋了那金色手掌,兩相交匯之處狂風四散開來,直吹的張戍腳下的青草隨風撲倒在地上。


  張戍沒有低頭,更看不到自己腳下。就在片刻之前,張戍腳下驟然出現了一朵蓮花。蓮花三十二瓣,瓣瓣花葉朝上,自花瓣頂端升起一道道光幕交匯在張戍頭頂之處,阻擋了那金色手掌的下落。


  金色手掌和光幕相持不下,光幕越來越流光四溢,但是金色手掌的光芒卻有些暗淡下來。就這麽相持了一盞茶的功夫,金色手掌突然散去。一個眨眼的功夫,流光四溢的光幕也消失在張戍的周圍。張戍隻覺得周身的壓迫感消失了,身體也能活動自如了。


  能夠活動的張戍低下了揚起的頭向前方望去,講經首座的身影再次出現。隻見首座雙手合十,慈悲祥和的臉上多了一絲肅穆,朝著張戍這邊望了過來。


  目光雖然是看向自己這裏的,但是張戍卻覺得首座不是在看自己。


  “阿彌陀佛~師叔大駕光臨,本座有失遠迎。”講經首座的聲音突然想起。


  張戍不明白這話是說給誰的,但一定不是說給自己聽的。忽然想到了自囚於賀靈山藏經閣九樓的慧空,按輩分算的話首座確實要叫慧空一聲師叔。可是對方沒道理出現在這裏,更沒道理來救自己啊。


  就在張戍不解之時,一道聲音自張戍的身後傳來:“首座言重了,你是釋門講經首座,怎需遠迎我這行將就木的老和尚呢。”


  聲音有些蒼老,但是落在張戍的耳朵中卻是有些熟悉。壓力已經徹底消失,張戍回過頭去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這一張蒼老的臉,張戍很熟悉。來時路過岐山,張戍本想上金蓮寺去看看蓮生大師的,但是因為時間倉促以及九葉的原因,張戍路過岐山而沒有上。張戍沒想到,沒想到在這裏見到了蓮生大師。而且,應該就是蓮生大師救下了自己。


  “見過大師!”張戍躬身下拜。張戍很恭敬,不是因為祈求蓮生大師救自己,而是發自內心的對蓮生大師的尊敬,是感謝他贈予自己的蓮台,是感謝他派九葉下山幫自己守住了金蓮,是感謝他剛剛出手於危難之中救了自己一命。


  蓮生大師連忙雙手托住了張戍彎下的身體:“小施主何必行此大禮。”蓮生大師托起了張戍之後,看著嘴角溢血的張戍笑了笑接著說道:“小施主,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多謝大師!”沒有多餘的感謝之言,又看了蓮生大師一眼之後,邁步就要離開。


  “阿~彌~陀~佛~”


  佛音又起,周身景致沒有變化,但是張戍腳步卻停了下來,因為這片區域再次成為首座的小世界。


  張戍心中感歎:神境高手的實力果然深不可測,連翻大戰下來,這講經首座居然還要施展言出法隨的充沛內力。但是他已經沒有體力再次施展升龍劍,再也想不到能有什麽突破這小世界的方法。


  “古語有雲: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佛而懷世,不足以稱佛。”這道聲音出自身邊的蓮生大師,語速很慢,顯得很溫和,顯得很可親。但是語氣卻十分剛毅,顯得那麽堅定。


  蓮生大師是釋門高僧,是比講經首座還要高一輩的賢者。但是他說的這句話卻並非任何佛經上的經文,也不是釋門先賢的妙語。這是多年前的某位讀書人說的話,是被記載下來流傳了很多年的一句話。


  蓮生大師覺得這句話有道理,所以有理自然有效。有效,自是在這個世界中有效。


  佛而懷世不足以稱佛,不足以稱佛,那這裏便不再是佛的世界。蓮生大師這句話剛剛說完,便有劈劈啪啪似是某種東西碎裂的聲音。青草地還是那一片青草地,唯一的變化就是青草地上少了一位年輕人。


  張戍從這裏消失了,因為首座的小世界破了。在小世界破掉的一瞬間,張戍便離開了,這樣的機會他不會錯過,更不會多停留一瞬。


  這是言出法隨,是連生大師的言出法隨。隻是這言不是佛言,這法卻是佛法。蓮生大師能用處言出法隨這點,首座一點都不驚訝。讓他有點驚訝的是,蓮生大師居然能用非佛言使出言出法隨,這不僅僅是蓮生大師對這個法門的理解之深,更是表明蓮生大師對佛法的理解之精,甚至可以說已經把佛法融入己身,言出便是佛法。


  看著張戍消失的方向,首座欲動身追趕。可是他剛要動身,頭上被一朵蓮花籠罩,有無數花瓣從蓮花上飄落而下,將蓮生大師圍在其中。同時,一道聲音再次響起:“古語雲:世人皆同車而行,當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一片小世界,講經首座周身大小的小世界將首座籠罩其中。


  蓮花的世界並沒有困住講經首座太長的時間,花瓣片片落在了地上,頭頂的蓮花也消失不見。蓮生大師布下的蓮花世界被首座破開了,首座雙手合十輕輕歎了口氣。這蓮花世界確實沒有困住首座太長時間,但是這段時間已經足以張戍跑出去,跑的足以讓首座追不上。


  “師叔,何故如此啊?”首座站在原地靜靜地看向蓮生大師。


  何故如此,便是蓮生大師為什麽要這麽做,為什麽要幫助外人來對付同門。每個人都有秘密,和尚也不例外。有的秘密是外人不知道,有的秘密則是不讓外人知道。比如蓮生大師有秘密,上一朵金蓮便是他得到的。這個秘密外人不知道是因為知道的人都不在了,活著的人沒有什麽人知道。蓮生大師不是刻意隱瞞,而是沒有人問,蓮生大師自然也不會逢人就說。講經首座也有秘密,他的秘密也有秘密,和蓮生大師的秘密不同,他的秘密是可以隱瞞,而且不止一個。這些秘密不能多外人說,即便是釋門中人。正是因為這些秘密,所以講經首座今天才會在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攔截張戍,要把張戍攔下來,甚至把張戍永遠地留在這裏。


  可不管有沒有秘密,他做得這件事任何一位釋門中人都不應該阻攔,因為他是釋門的講經首座,因為他是釋門最無上的權威。而釋門中能攔他的、敢攔他的、有能力攔他的並不多,眼前的這位蓮生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位。自弘一入釋門以來,雖然蓮生大師的名號一直在釋門之中流傳,但是他卻一直很低調,一直在岐山南柯寺默默修行。在首座數十年的記憶中,這是蓮生大師第一次下山,而且是為了攔自己。所以他不明白,所以他想弄清楚。


  “阿彌陀佛,故人之後,貧僧自要伸出援手。當年在鳳丘山,你和他兩人埋伏小施主的父母。那時我就想去攔你們,可是我看不明白,看不明白這世道、這天道,更是對佛法的了解不夠深入,所以我一直猶豫。猶猶豫豫便錯過了很多,比如錯過了兩個生命。當年我沒能救下那對夫婦,幸好今天我及時趕到,救下了他們的孩子,也算是對自己的救贖吧。”蓮生大師緩緩說道。


  “師叔,本座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釋門,為了給釋門眾人打開一條通往真正的極樂世界的路,讓佛祖重新降世。”聽到蓮生大師說起當年的事情,首座臉上的表情明顯出現了一絲變化。那種愧疚、悔恨的表情一閃而逝,旋即就被無比虔誠和堅定所取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