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和熹皇後秘史> 第八十二章 年輕的統帥

第八十二章 年輕的統帥

  已經在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中曆經磨練的年輕將領鄧騭已然是大漢軍中冉冉升起的明星,可惜這顆明星一直以來都被耿夑的光芒所掩蓋,顯得不那麽耀眼。如今耿夑離開冀州已有半年光景,撐起整個冀州軍的擔子便落在了鄧騭身上,人們驚詫的發現,獨當一麵後的鄧騭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氣象。他的殺伐決斷要比耿夑更加狠辣,他的運籌帷幄也完全不輸耿夑的老練,真可謂是天生的將才。


  但要說冀州軍這麽容易被一個年輕的後來者所馴服,也是絕無可能的。盡管耿夑長年來一直在扶持樹立鄧騭在軍中的威信,可這對於那些追隨耿弇叔侄多年,戰功卓著的老將來說卻不起什麽作用。這些兩鬢染霜的老將,豈會將一個在他們眼中乳臭未幹的小子放在眼裏。當皇上下令擢升鄧騭為冀州都尉,領虎賁將軍時,這些老將口中不說,心中卻是一萬個不服,這其中最刺頭的,便要屬趙廣勇了。此人一向性情粗獷,口無遮攔,又心高氣傲,除了耿夑,便誰也不服,更不要說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了。


  耿夑在的時候,冀州軍如鐵板一塊,如今耿夑不在,這原本無孔可入的鐵板才逐漸顯現出了縫隙。最大的裂痕便在於老將和新帥之間,以趙廣勇為首的老將和以鄧騭、秦勝虎為首的新晉統帥。而即使在這些老將之間,也不乏派係之分。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在戰時共同抵禦外敵時尚可壓製,而在休戰時期,便會生出無限事端。


  最初一個月,鄧騭全然不動聲色,不發號施令,也不急於籠絡人心,他每日在各處軍營走動,和各營的士兵一起吃一起喝。這一個月,他隻在做一件事,觀察。一個月之後,冀州軍內部之間的各種嫌隙,乃至於有些不能為外人道也的故事,他都摸的一清二楚。正所謂謀定而後動,現在是時候動手了。


  鄧騭非常清楚自己當下最大的障礙在於軍威不足,這將會使他接下來的每一步路都如履薄冰。必須要借勢樹立自己的威信,恰在這時,趙廣勇好巧不巧的撞到了槍口上。


  那日晚上,趙廣勇與營中兄弟喝酒,酒意正濃之際,有人提到了鄧騭,趙廣勇便頓時怒上心頭,將自己屈居一個小輩之下的不滿和憤懣肆無忌憚的向眾人發泄。他部下幾個兄弟也紛紛抱不平,一來二去言辭愈發激烈,及至最後趙廣勇甚至口出狂言,埋怨皇帝任人唯親,重用外戚,非明君之所為。說到起興之際,中軍大營衛兵突然來通傳,明日卯時三刻各營主將在中軍大營集合,鄧都尉有要事相商。


  趙廣勇聽罷冷笑道:“哼,一個毛頭小子,還敢騎在老子脖子上發號施令,等著,老子要好好給他個下馬威!”


  第二日卯時一刻,鄧騭便坐在中軍大營主位之上,靜候冀州軍將領的出現。


  果不其然,卯時三刻,包括趙廣勇在內的三位副將均未出現。


  鄧騭一言不發,繼續不動聲色的等著。又過了約莫半個鍾頭,另外兩個副將方才陸續出現,他們走進中軍大營時便察覺到氣氛嚴肅的有些不對頭,有些不安的看向坐在主位的鄧騭,可是鄧騭卻什麽都沒有說,隻是擺擺手示意他們站到自己的位置。


  眾將領紛紛麵麵相覷,多時的等待已經讓這些武將們甚不耐煩,滿腹牢騷,可是鄧騭依然緊閉雙唇,星目低垂,一動不動的坐在那裏,似乎沒有要解散的意思。直到辰時三刻,趙廣勇才出現在眾人麵前。


  他慢慢悠悠的踏進軍營,看都不看鄧騭一眼,不以為意的對著眾將領說笑道:“趙某昨夜宿醉,讓各位兄弟久等了!”


  鄧騭不動聲色的抬起頭來,沉默的掃視了一圈,劍眉輕挑,一雙寒星般的雙目凜然有神。


  這時趙廣勇不耐煩的嚷了起來:“我說鄧都尉,這麽早把兄弟們都叫過來,到底何事啊?如果沒什麽屁事,趙某回去接著睡大覺嘍!”


  鄧騭沒有回答,而是扭頭向站在身側的衛兵,冷冷問道:“冀州軍軍紀,主將召集議事,如有人遲到,該如何懲戒?”


  衛兵惶恐的回答道:“視情節輕重,杖責十至五十軍杖。”


  “好,”鄧騭麵無表情的命令道:“那就依律執行吧。”


  “什麽?!”趙廣勇一聽要杖責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怒目圓睜,衝著鄧騭大聲斥道:“你敢?!”


  眾將領也紛紛麵麵相覷,倒吸一口冷氣。


  “砰!”


  鄧騭猛的重重一拍桌案,站起身來,一字一句語氣堅決的命令道:“都還愣著幹什麽?執行軍令!”


  立即便有衛兵上前來,試圖押住遲到的三名將領。


  趙廣勇這下真的急了,手指著鄧騭破口大罵道:“鄧騭!你別欺人太甚!當年耿將軍在的時候,都沒有人敢動老子一根汗毛,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仗著有個當貴人的妹妹撐腰,就不把老子放眼裏了!別忘了,老子殺匈奴人的時候,你他娘的還在娘胎裏呢!今天你敢動老子一下試試!”


  其他將領見狀也紛紛向鄧騭求告道:“鄧都尉,看在趙將軍這是首犯,且年事已高的份上,這次就作罷吧······”


  鄧騭絲毫沒有理睬,用力一擺手,示意其他人都閉嘴,緊接著一步一步向趙廣勇走了過來,眼睛始終逼視著趙廣勇。趙廣勇也毫不示弱的使勁瞪著鄧騭,他原以為自己的氣勢可以完全壓製住這個他口中乳臭未幹的小子,可不知為什麽,當鄧騭站在他麵前時,那雙閃著寒光的眼睛有如兩把利劍,讓他從心底裏生出一絲絲涼意。


  “趙將軍,”鄧騭盯著趙廣勇的眼睛,逼問道:“你可曾說過陛下重用外戚,非明君之所為的話?”


  趙廣勇愣住了,他感到頭皮有些發麻,後背上竟然滲出細細密密的冷汗。


  昨夜的酒意徹底消退,趙廣勇猛的想起了自己酒後失言的這些混賬話,隻是他想不通為什麽會傳到鄧騭的耳朵裏,不過他絕不是一個畏首畏尾撒謊開脫的人,於是梗直了脖子道:“老子是說過,不過那都是酒後胡言亂語而已,你小子不要借題發揮!”


  趙廣勇的嗓門兒依然很大,可是細心的人不難聽出,他的底氣明顯比方才矮了一大截。


  “好!趙將軍果然有擔當!”鄧騭朗聲道:“酒後失言、違反軍紀,那就雙罪並罰,五十軍棍!趙將軍,得罪了!”


  接著,他轉身環視著眾將嚴聲命令道:“本將相信趙將軍隻是酒後胡言,從現在開始,此事就此作罷,再有私自外傳或私相議論者,按軍中造謠生事罪論處!”


  “哈哈哈哈!”趙廣勇撫掌道:“五十軍棍老子領了便是!”


  說罷,他突然湊近了鄧騭,緊緊盯著他,冷笑一聲道:“鄧騭,真有你的!”


  五十軍棍對一個縱橫沙場多年皮糙肉厚的武將來說著實算不了什麽,可是,這五十軍棍卻不隻是打在了趙廣勇的身上,更是打在了每個冀州軍老將的心裏。自此,鄧騭的軍威算是立起了一半,而接下來他要做的是另外一半。


  很快,冀州軍迎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變革。


  要說冀州軍的來曆,還得從王莽篡漢時期說起。彼時天下四處揭竿而起,群雄逐鹿。耿氏一族原本是茂陵望族,耿弇之父耿況時任上穀太守。耿弇自幼喜好兵事,與光武帝相識於薊城,後隨光武帝攻克邯鄲。後更始帝忌憚光武帝,意圖瓦解其在河北的勢力,立其為蕭王,令其率部返回長安。耿弇識破更始帝陰謀,向光武帝請纓回幽州增發精兵,以成大計。光武帝遂拜耿弇為大將軍,令其北上征發幽州十郡兵馬。耿弇回到上穀斬殺反對勢力,率幽州兵南下,隨光武帝轉戰河北,屢立戰功。建武元年,光武帝拜耿弇為建威大將軍,以當年的幽州兵為基礎,融合河北一帶各派係的兵力,重新組建了冀州軍,雄踞河北,北上抗擊匈奴來犯,守衛大漢疆土。所以冀州軍自組建以來便天然帶著不同的派係印記,隻不過在耿弇這位不世出的優秀將領的帶領下,逐漸融合在了一起,成為大漢最為精銳的一支軍隊。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鄧騭現在要做的竟然是將這支精銳之師重新分解,再重新融合。這是一個大膽到有些瘋狂的舉動,但這絕不是鄧騭一時頭腦發熱的決定。


  他自十六歲加入冀州軍,如今已經有整整七個年頭。這麽多年,他一直在冷眼觀察著看似鐵板一塊的冀州軍,逐漸發現隱藏在這塊鐵板底下的那些隱隱的縫隙。耿夑是一個軍事上的天才,可是在整治軍隊上,似乎也有力不從心之處,於是這些縫隙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態勢逐漸擴大,直至今日,在鄧騭成為冀州軍新的統帥後,愈發明顯。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籌謀,鄧騭開始行動。


  他將冀州軍各軍營全部打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組建了步兵營、騎兵營、車兵營、弓箭營四大兵營,老兵和新兵融合,老將和新將互調,徹底打破了原來各自為營的局麵。


  除此以外,鄧騭還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他將這支特別的隊伍取名叫“蒼狼騎”,全部是他親自精心挑選的一幫膽識過人的騎兵,交給騎兵校尉秦勝虎來統領訓練。在鄧騭的計劃中,這支“蒼狼騎”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未來冀州軍還將麵臨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和來自四麵八方虎視眈眈的敵人,“蒼狼騎”將在接下來每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作為特種部隊,可以潛入敵方陣地,可以帶頭衝鋒陷陣,也可以在危急時刻率眾突圍。因此,這支隊伍中的每一個騎兵,必須有著最快的速度、最準的箭射和最淩厲的刀法。為達成這一目的,鄧騭命令秦勝虎將這支虎狼之騎帶到蒼岩山下秘密訓練。


  盡管冀州軍中的將士們對鄧騭這般破舊立新之舉微詞頗多,但經曆了之前杖責趙廣勇之事,眾人對鄧騭已經心存忌憚,所以也隻能依令行事。


  發生在冀州軍內部的這一場變革終於按照鄧騭的部署展開了。在推進的過程中,各方阻撓依然層出不窮,可是所有人都低估了這位年輕將領的決心與意誌力。


  曆經近半年的碰撞與打磨,鄧騭方才欣慰的看到自己的戰略已經逐漸開始顯現成效。原本心有嫌隙的老兵和新兵逐漸融合到了一起,原本居功自傲,各自為政的偏將副將也大大收斂,派係之爭正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彌合。而他苦心打造的“蒼狼騎”也顯現出了遠超一般兵種的強勁戰鬥能力。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鄧騭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場變革竟然為他帶來了又一次滅頂之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