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鄉穗> 第七章

第七章

  六月,是收獲的季節。在豫東平原上,也是夢一般的熱火朝天。


  葛根生回到了學校,就要參加高考了。


  夏蟬發瘋似地叫著,桑樹的茂密依然遮不住午陽的毒辣,在地麵倒影斑駁中,散落下點點光陰。


  “根生哥,大學你想去哪嘛?”此時的劉文君收拾著飯盒,急急忙忙地跑到葛根生的旁邊問道。


  “哎,我也不知道,總感覺心裏不好受”。葛根生望著六月的天,悶悶地說道。


  “哎,根生哥,前幾天放假,我回家,我們村支書劉富才……”。劉文君忙意識到不對,趕忙把後麵的話咽了回去。


  “劉富才,劉富才咋了?”葛根生回過頭,看著劉文君。


  “沒事兒,沒事兒……”,我還以為你知道呢。劉文君連忙搖搖頭。


  “啥事情,神神秘密的,你不給我說,我咋知道。再說是你們支書,又不是俺們支書。”,葛根生說道。


  “你不給我說,就算了,明天就高考了,別耽擱時間了。再回教室複習一下。”葛根生擺擺手,有手指了指教室,有神地說道。


  葛根生剛走出一步,便停了下來。


  “他,他,劉富才支書,他死了……”,劉文君緩緩抬起頭睜著那一雙大眼看著葛根生,小聲地說。


  “啥?你說他……”。葛根生連忙回過頭,瞧著劉文君。


  “死了,被牛抵死的,是俺娘給我說的。”劉文君頓時慌了神兒。


  此時的劉文君內心是多麽地矛盾,她不敢想象根生哥如果知道是他家裏的牛撞的,家裏要賠現款100元,那對根生哥……


  想到這,劉文君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嘴巴,她怎麽說漏嘴了呢。


  談到劉文君,她從小生活在劉家灣,但是也從小就和葛根生一起讀小學,念初中。又和葛根生一起去了縣城讀了高中。


  那個時候,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供讀一個高中生,雖然是一份極大的榮耀,但是也是一種艱難的選擇。


  劉文君家裏排行老三,村裏稍微比她年齡大一點的都稱呼她為三妹。劉文君上麵有兩個姐姐。老大劉巧兒,老二劉霞。


  母親裴秀雲的娘家是縣裏的富足人家,因裴秀雲當年喜歡上了劉慶,便不顧家裏人的反對,執意跟著劉慶來到了華集公社的劉家灣村。


  雖然那個時候可以自由戀愛,但是在一個豫東平原的小縣城裏,也不是一件多麽普通的事情,為此裴秀雲的父親氣得不讓她回娘家的門。母親裴秀雲偏偏是一個自尊要強的人,逢年過節也不會回娘家。倒是裴秀雲的母親經常和堂哥裴國華一起來劉家灣看看她和三個孩子。


  父親劉慶是華集小學的一名老師,他常年念叨人的肚裏總是要有點墨水的,在劉慶看來有墨水的人就像是上了地肥的麥穗,可長的好著哩。


  劉慶知道,這輩子沒兒子,為此老父親在世時沒少跟他慪氣。雖然三個孩子都是女子,劉慶還是把希望寄托給了她們。


  老大劉巧兒,早早出了嫁,嫁給了衛家河柳玉蘭的堂兄鄒有誌。鄒有誌早年氣盛,倒賣糧食,把自己送進了勞改所。


  老二劉霞偏偏脾氣倔,劉慶讓她向東,她偏要向西。為這,劉慶沒少和劉文君娘生氣。


  這不,劉霞剛一上完初中,說啥邊再也不上了。把劉慶氣得三天沒打理她。


  豫東俗話說“有爹有娘,比啥都強”。劉慶也原諒了劉霞,畢竟他知道,自己是個老師,總不能心窄的,日子都不過了吧?

  倒是三妹劉文君平時乖巧聽話,聰明伶俐。小的時候,便能背唐詩三百首、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等國學名著。每次早晨背完語錄,劉文君便是要背上幾段的。而且每次劉慶去學校上課教書,她便是要纏著去的。


  劉家灣的都知道,劉慶的三閨女,會的可是不少哩。而他們哪裏明白,就連劉慶也不太清楚他的閨女劉文君想的是什麽。


  上初中,劉文君和葛根生一起,在她看來,每次放學回去,和根生哥一起是多麽幸福的事。她始終把葛根生當作目標,他考試能拿滿分,她也要拿滿分。但是當她拿了滿分,葛根生沒有的時候,她反而覺得很失落,像是自己也隨著那一張根生哥的試卷。


  此時此刻劉文君內心在矛盾與恐慌中看著葛根生……她不知道他的根生哥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是什麽……


  “誰家的牛?人抵死了,這可是大事,我放假在家時怎麽沒聽人說呢?”葛根生皺了皺眉,斜著頭看著劉文君。


  這時劉文君的眼睛一抬,正好兩個人四目相對,劉文君刷的一下臉紅了。


  “那,那人家啥事都告訴你呀,你,你又不是村支書。”說著劉文君便慌慌張張得低著頭,向著教室的方向跑去。


  “誰家的牛,抵死了人。”葛根生愣了一會兒自言自語地說道。


  夏天的熱風伴著食堂裏的炊煙味道,靜靜地吹在了葛根生的臉上,柔柔地打在了葛根生緊握飯盒雙筷的手麵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