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歸鄉驛路逢佳人
王騰返鄉探親,好友習甲為其送行,一隻送出長子城外六十餘裏,二人才惜惜相別,各自趕路。
與習甲告別之後,王騰心中若有所失,但想到即將還鄉見到父母,心中又很激動。隨即便馳馬上路,向幽州漁陽郡方向奔馳而去。
從上黨長子城到漁陽塞上村,大約有千餘裏路程。
王騰四年之前跟隨王六來上黨之時,也是走的這條官道大路,所以王騰依稀記得道路方向。現已經長大成人,又在上黨多長了見識,自個從上黨到漁陽也可以了。官道之上每隔數十裏便有一處驛站。王騰沿著馳道驛站而行,自然也不會走錯路。
一別故鄉四年,王騰何嚐不日日思念家中父母,隻是此番習武機會難得,路途遙遠,還家不便,四年之中,隻好將思念之情埋在心底。
四年以來,王六也曾數次來上黨經商販賣,每次到上黨都會前往看望王騰,為其捎帶父母口信。
王騰每次見到王定時候,便托付王六回複父母,請父母勿要掛念。王定夫妻二人得知王騰正在學習武藝,長進很快,心中都十分高興。
不知不覺,一晃四年過去,昔時鄉下鄙陋少年,今已經長成一雄壯英武青年。
正所謂歸心似箭,馬蹄如飛。
王騰此時武藝學成,雖說不上是衣錦還鄉,但也當有榮歸故裏之感。一路上心情愉悅,馳馬如飛,千餘裏路程,一日便走了近一半。
沿路驛站值班驛卒等,見王騰騎乘官府戰馬,又有官府文書信物,於是皆禮敬之,為其指路。
王騰奔馳一日,至日落暮色降臨之時,到一驛站歇馬,準備在此歇息一日,明天再奔馳一日,天黑之時便可到達漁陽塞上村。
此處驛站是冀州刺史部常山國井陘縣地界,驛站喚作五水亭,五水亭亭長甘成見王騰是上黨郡軍官,一問又得知王騰是上黨郡守王扶之侄,又見王騰其貌不凡,堂堂一表。便熱情相待,收拾一間館驛讓王騰安歇,又命驛卒將草料來給王騰喂馬。
王騰心下不安,便拿出銀錢付給甘成亭長,說道:“我雖然是上黨官軍,但此番還鄉探親,並非公事。不敢貪圖國家便宜,住宿費用之資,吾還當墊付。”
甘成急忙推卻,賠笑道:“少將軍不必如此。此等驛站,雖然為國家所有,但小人管理五水亭,還是有便宜之權。些許小事,此小人舉手之勞,真不妨也。”
原來五水亭亭長甘成心思活絡,善於處理鄉裏人事,其有一女,年十七八歲,正待字閨中。甘成願要為其女尋得一佳婿,村中百姓二郎皆看不上。今見王騰如此英武年輕,又是上黨太守王扶親戚,一見心中便甚愛之,便有心結交王騰,欲要招其為女婿。
當晚便又在驛站為
王騰準備酒菜,熱情款待。王騰推辭不過,付給銀錢亭長又不受,心下很是不安。飯畢,甘成對王騰道:“少將軍且在此安歇一晚,容明日再歇息一日,到小人家做客,以表小人敬重王太守之情。且後天再走不遲。”
王騰驚訝道:“在下還鄉心切,不敢耽誤。亭長盛情,在下自當心領,隻是萬不可在路上逗留。”
甘成笑道:“多住一日無妨也。”便請王騰在驛站安歇,命驛卒夜裏值守。
甘成又尋思恐王騰明日一心要走,於是心生一計,在驛站府庫中取出一種草藥若幹,摻雜在王騰所騎戰馬喂的草料中。此種草藥,馬若吃了之後,便微微中毒,口鼻發紅流涎水,性情變得狂躁,不聽人使喚。但卻也不打緊,頂多一二日後藥力失卻,便又自動好轉。
甘成本來隻是井陘縣平民,曾為官府養馬,官府見甘成甚能馴養馬匹,便讓其任五水亭亭長,管理亭驛馬匹等事,現年四十餘歲。
當夜甘成給王騰所乘之馬喂了草藥,便回到家中,對其妻說其此事,其妻聞知心中也甚高興。
次日一早,王騰醒來起床,便準備牽馬上路。走到馬廄邊一看,見戰馬口鼻發紅流涎,好似得病了一般。王騰心中奇怪,便解下韁繩,牽來欲要騎上,馬忽然搖頭擺尾,四蹄亂蹬,不聽人使喚。
王騰心中狐疑,正不知何故。此時甘成已經來到驛站,便來見王騰,見此,對王騰說道:“小人善於養馬,頗知馬性情。今見少將軍坐騎如此,恐怕是誤食了毒草緣故。”
王騰心中一驚,連忙問道:“昨日途中歇息之時,此馬的確在路邊吃過不知名野草。不想導致如此,耽誤一兩日倒不打緊,隻是此馬是官府馬匹,若一旦有所閃失,且該如何是好?”
甘成走近假裝看視一番,又笑道:“少將軍勿要憂慮。此無妨也,吾善能醫治馬病。此馬雖然誤食毒草,然無傷大礙。小人有藥劑,拌在草料中喂之,保準一二日便好。如此時騎乘,馬匹狂躁不安,不聽使喚,恐還加重病情。”
王騰見此,隻好求助於甘成,因為是官府馬匹,不敢掉以輕心,若病死了,需得賠付官府。
當時在中原馬匹算是比較貴重牲畜,勝過耕牛。戰馬與耕牛在大漢都是保護牲畜,漢律規定:百姓不可私自宰殺戰馬耕牛,否則將治重罪。
甘成見其計已成,便假裝給馬治病,胡亂喂了些草料,對王騰說道:“明日便能好,少將軍且先在此歇腳一日。”
王騰無奈,隻好在五水亭驛站歇息等待,隻盼戰馬病恙明早就能好轉,好早日還家見到父母。
甘成卻心中另有打算,一邊與王騰閑話,一邊尋思心事。對王騰說十分敬重上黨太守王扶,恨
不能一見。正午時分,甘成又請王騰道:“少將軍到此處一番不易,且天緣湊巧,讓少將軍在此逗留一日。反正無事,不如吃點酒罷。小人家中準備了些許酒菜,還請少將軍賞光前往。以表小人敬重少將軍叔父之情!”
王騰不明就裏,還隻當甘成是敬重王扶才對自己如此熱情,盛情難卻,拗不過甘成相請之意,隻好答應,來到甘成家中吃酒。
甘成的渾家(渾家即妻子別稱)已經將酒菜準備好,甘成領王騰進門,其妻抬眼望之,果然是堂堂魁梧男兒,頓時眉開眼笑,便請王騰上座,甘成相陪,二人共飲,一邊閑談。
甘成的女兒名喚甘蘭,今年十八歲未滿,性情還算賢淑,雖然隻是出身平民,但也有小家碧玉之姿貌。甘成家中雖不富有,但也還算殷實,又是五水亭亭長,有些許職權,家境也比一般平民要稍微好些。
甘蘭聞知家中有客前來,便偷偷出閨房,來到廳房外窗格之上偷看來客。
隻見來客竟然是一年輕後生,生的濃眉大眼,魁梧挺拔,英俊不凡。
甘蘭這不看則已,一看便春心萌動,心生愛慕。俗話說自古美人愛少年,何況王騰如此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英武青年?
話說在漢朝時候,女子婚姻之事多由父母做主,若選得如意郎君便好,若是不中意的也隻能順從將就,哪能自個做主。
甘蘭平日裏都在閨中,不能隨便外出放肆,以免惹人非議笑話。所以漢朝少女一般都是多在閨中長大,甚少拋頭露麵。甘蘭雖然生在平民之家,但若要隨便外出與少年嬉戲玩耍,那也是萬萬不行的。
然而少女思春,十七八歲正是愛戀之時,香閨雖好,終是寂寞難耐。甘蘭早就渴望能相遇如意郎君。今一見王騰,便不由得少女春心萌動,心頭如小鹿亂撞。
甘蘭之母看見甘蘭在窗外偷看,於是便做手勢讓其回屋,甘蘭遵照母命回到閨房,其母前來說道:“今日之客,便是你父親為你尋的未來夫婿。聽你父親說,他是上黨的官軍,與太守有親。為母見他一表人才,甚為愛之。願意召他為婿,不知你中意不?”
甘蘭聞說,雙頰頓時緋紅,豔若桃李,然而心下好似喝了蜜一般。低頭半晌才對其母嬌羞說道:“女兒自當中意,一切都聽父母安排。”
其母大喜,於是出來趁王騰入廁之機,叫過其夫甘成,對其附耳道:“蘭兒方才窗外窺之,心中中意此人!我剛才已經問了她。”
甘成聽後也覺歡喜,邊說:“你我二人皆中意,女兒也中意,如此便真是佳婿也。且一定得要將他留住,成為吾家女婿。”
其妻道:“你不過用計讓他在此逗留一日,他明日就要回鄉去,奈何?”
甘
成道:“隻有今日言之。待會吃酒之時,讓甘蘭出來對他敬酒,我在言此事。”
於是商議已定,甘成又命其妻再準備幾個菜,又拿來一壇酒,王騰入廁回席,見甘成又拿來酒,便對甘成謝道:“承蒙亭長厚愛,在此叨擾,多有不便。晚輩量淺,今不敢再飲。”
甘成笑道:“少將軍如此英武之人,豈能不善飲酒?今日無事,吃醉了也無妨。難得結識少將軍,正在興頭,還望今日與少將軍一醉方休。”
王騰自漸漸長大之後,酒量也見增長,雖然在上黨時候平日裏不曾多飲,但王騰確是也喜歡飲酒,酒量也比常人要大。今見甘成如此勸酒,也不好推辭,於是繼續與甘成對飲。
數杯之後,甘成酒酣,便乘醉對王騰說道:“小人有一女,願意結識少將軍。”不等王騰回話,便對樓上喊道:“我兒甘蘭,且出來為貴客敬酒!”
(本章完)